[ 转贴]-在郑成功施琅问题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满蒙非中国论 | |
[金陵客] 于 2006-04-02 17:05:34上贴 |
在郑成功施琅问题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满蒙非中国论 一 郑成功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这一点,没有什么人可以否认。他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收复台湾。张学良赞曰:“丰功岂在尊明溯,确保台湾入版图”,言简意赅地说出这个民族英雄的英雄本质。郑成功抵抗清朝,并不是试图分裂国土,而是为了光复明朝。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历史人物,只要他为民族和国家作了有益的事情,忠于哪一个朝代已经不重要。郑成功最大的功绩在于确保台湾归属中国,而反清复明已经成为历史烟尘;岳飞最大功绩在于反抗民族压迫,收复河山,直捣黄龙,追求“九州同”(决非是所谓分裂国土),而效忠南宋、已经没有现实意义。屈原的最大功绩在于忧国忧民,愿为国家强大而死,而楚国存在与否于今已经无关紧要。 但是,郑经却试图分裂国土,清廷曾经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江日升《台湾外记》)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康熙不愿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此后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可见郑经的抗清表面上继承了郑成功的斗争,本质上确实要分裂国土,不能和郑成功相提并论,他不是一个爱国者。 歌颂施琅的功绩不是否定郑成功的功绩。比如三国,曹操、刘备相互对立,但同为英雄。判断一个历史人物,非看其效忠对象为谁,并非汉唐所有政治人物都是正面的,而元清所有政治人物都是反面的。 歌颂统一的功绩,不会否定屈原、岳飞、文天祥的历史功绩,也不会否定诸葛亮等的历史地位,岳飞为收复河山而死,当然不是什么分裂分子,而诸葛亮等为争正统,也不是为了分裂国土,这个与郑经等明显不同。 效忠于前朝者而不失大节,比如不食周粟的典故,并不等于周朝不应该取代商朝、田横不降汉,并不等于归汉的人都是失去大节之人。 二 施琅,福建晋江人,有勇略。早年为郑芝龙部下,后随芝龙降清。郑成功将其父子兄侄一门杀害,结下深仇。施琅在福建与郑氏作战多年,了解台湾情况,熟悉水师机宜及海上风涛之变幻。他一贯主张攻取台湾,但因曾是郑氏部属、清廷并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闲十三年。 康熙决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师提督。福建总督姚启圣只管后勤供应,与施琅和衷共济,保证了施琅出征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兵两万余人,乘战船二百余艘出征。郑克则派勇敢善战的刘国轩守澎湖,所率兵将战船与施琅相当。两军展开激战,历时七昼夜。施琅右眼负伤,游击兰理中炮“腹破肠流出,为掬而纳诸腹,持匹练缚其创。理呼杀贼,麾兵进”(《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兰理传)。澎湖大战,郑军大败。清军击沉敌船159艘,郑军死伤12000人,浮尸遍海,刘国轩仅率31艘船逃回台湾。 澎湖战败,郑克等极为恐慌。施琅进行政治争取工作,对被俘的台湾兵将,优礼相待,赏给银米。800名伤残者医治之后,释放回台,令他们宣示招抚之意,台湾民众“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编者注:今作惟恐)王师之不早来”(阮锡《海上见闻录》)。郑氏已无抵抗能力,于7月27日向清军奉表纳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户口土地册籍。康熙接受投降,优待郑氏,称:“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全行赦免。仍从优叙录。”(《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一)。郑氏人众俱得妥善安置。台湾遂告统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始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澎分别驻兵1万人,设官治理、筑城戍守,台湾宝岛得以统一于清朝政府之下。 毫无疑问,施琅不能和吴三桂等人相提并论,他是反分裂的英雄。吴三桂第一次叛明,导致李自成和明朝的覆灭,第二次叛顺,导致清军入关,民族矛盾加剧,第三次叛清,导致内战再起,生灵涂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历史小丑。 三 施琅的历史功绩主要体现在: (一)统一台湾的思想和践行。统一台湾是施琅一贯的主张,因为他看到了统一台湾对祖国安危的重要性。清朝用施琅征台,已不是民族战争的继续,更不是什么明清两个帝国之间的对抗(那时的明朝早已不存在,就连南明诸政权也早已相继结束),而是清朝要么统一台湾,要么允许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割出去。 施琅收复台湾,从此台湾成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这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使中国疆土再次得以统一的壮举。施琅在清朝统一中国疆域的过程中,立下了丰功伟绩。 (二)以国家、百姓为重,不计私仇。 施琅到台湾后,做到了不计前仇。他见到在关键时刻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而降清的郑克塽等人时,与之“握手开诚,矢不宿怨”,且认真执行政策,妥善安置郑克塽和刘国轩等将官,“礼待优厚,出郑氏望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施琅还亲自撰文去郑成功庙致祭,充分肯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同时也“微寓其不仇故主之意”,表现他宽阔的胸怀和对郑成功的敬仰。 (三)在台湾的弃留之争中,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张绝不能弃而不守。 他对西方殖民者的情况有所了解,对荷兰殖民者的侵略本性有所认识,认为“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也就是说,如果清朝放弃台湾,荷兰殖民者就会卷土重来。为此,施琅强调台湾断断不可放弃,他还提出了在台湾设置官兵等治理台湾的具体建议。由于施琅的上疏具体,有说服力,一些大臣赞同他的建议,促使康熙下决心留守台湾,并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在闭关锁国、自以为是天朝大国的清初时代,施琅能对西方殖民者有这点初步认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包括康熙在内的同时代人所不及的。应当说,施琅这一贡献比起他收复台湾来说,在反对西方殖民者的问题上,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评价施琅的功绩时,应当摒弃明朝遗老对他的偏见,用科学的历史观实事求是地来分析施琅的是非功过,看到他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和历史上许多爱国将领一样,有着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 四 在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务必要警惕“满蒙非中国论”的观点。 事实上,北朝历史、元史、清史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所以有24史或25史之称。反元最积极的朱元璋,就认可元朝为中国一朝代,朱元璋曾经说过:“昔胡汉一家,胡君主宰”,“迩来胡汉一家,大明主宰”。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明朝取代元朝,是普通的改朝换代,“胡汉一家”的局面没有改变。 朱元璋做皇帝以后,下令编写《元史》,从成吉思汗开始,就承认其正统地位,编写了《本纪》,并且沿用中国传统,进行“避讳”。《元史,本纪第一,太祖》开篇云:“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事实上,中国不会给外国皇帝写本纪,也不会使用避讳,谁见过给日本天皇写过本纪?? 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下令祭祀从伏羲到忽必烈的16个中国帝王,自称继承了他们的大统;洪武21年(1288年),又祭祀中国历代名臣37人,包括关羽、岳飞等汉族名将,也包括木黎华、博尔忽、博尔术、赤佬温、伯颜等蒙古族将领。嘉靖11年(1532年),明朝政府又在北京建立历代帝王庙,同样包括元朝的忽必烈。朱元璋始终把大漠和东北看作自己的版图,六次北伐,意图统一(绝对不是对外国的侵略)。最后终于控制了东北。 朱元璋这些观点,与今天唯汉中国论者或满蒙非中国论者的观点格格不入,但是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民族观。而清朝取代明朝也是中国历史的正常更替。 如果元清不是中国的朝代,那么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都不属于中国的了?比如北朝、大理、西夏等,莫非中国边疆的古代历史是外国历史? 五 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也就是说, 夷狄到了中原地区,习用了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华夏族,而中原华夏族如果进入了边远地区,习用了夷狄的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为了夷狄,是夷狄还是华夏不在于血统,而在于所习用的文化,就是说华夷之辩不是血统上的区别而是文化上的差异。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样的民族区别的观念,进一步提出“中国圣王无种说”,认为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他有志气有才能,都可以统治中华成为圣王正统,他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文王生于歧周,卒于郢,西夷人也。” 综观历史学界,认为元朝不是中国朝代的观点,日本人推销得最为积极。 由此可见,大汉主义者、唯汉中国论者、满蒙非中国论者是不折不扣地数典忘祖,宣扬民族自虐的历史观,撕裂国家认同,宣扬民族分裂,甘心充当民族分裂分子的内应,是一群名副其实的国家、民族败类。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zhuge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