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红 木
据来自《财经时报》一条让笔者十分惊讶的消息:中国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有意取经韩国的“新村运动”模式。在未来的3年内,中国政府将派出3万名农业官员到韩国考察学习。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盲目效仿韩国“新村运动”模式并公费派出大量官员前往韩国“考察学习”是极其愚蠢的。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今年5月对“共产主义亿元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的调研情况,谈一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
必须形成正确的、积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革方向和改革共识
作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词从去年秋天起就被媒体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在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处于“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项改革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改革方向、改革共识。在资产阶级自由化“精英”们几乎卖光送完了国有企业的今天,他们正和国外反动势力一起鼓吹他们能掠夺最后的肥肉——土地私有化。由此可见,是让九亿农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还是造成土地被新生资产阶级大量兼并、粮食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农民沦为土地和资本的奴隶,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而不可回避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经锐减至1.3亩左右,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能排除“土地私有化论”的干扰,不能形成积极的改革共识,那么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爆发出来。5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化,掀开了中国农业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今天,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不是违背“社会主义”这个本质要求,搞什么土地、林权私有化,复辟到解放前农民流离失所、卖儿鬻女的旧中国、旧农村中去。是否真心愿意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让九亿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建设新、旧农村的试金石。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抓住有利时机,在“十一五”期间做好一部分实行农村集体化的条件已经成熟地区,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其实现中国农村的“第二次飞跃”。
韩国新村模式是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去年11月,南方报系下属的《21世纪经济报道》首次介绍了郑新立带队学习考察韩国“新村运动”。所谓“新村运动”,是指1971年,韩国政府拨款20亿美元启动其主要措施是免费向全国3万余个村庄发放水泥的所谓农业运动。据《财经时报》那篇报道称,“新村运动”早期在韩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在在韩国已被许多人视为“维新残渣”、“被遗弃的运动”。
笔者认为,不考虑中国国情,盲目照搬照抄外国模式乃至于公费派遣3万人前往韩国“学习考察”,是典型的缘木求鱼。韩国是土地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橘生淮南,逾北为枳”,无论是迷信“洋教条主义”,照搬国外所谓公司加农户模式,还是国家直接给农民发水泥,都无法解决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发学院院长温铁军同志强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谓欧美“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有它特别的背景,是西方殖民者屠杀当地土著居民,经过多次战争掠夺形成的大农场,这些国家每个劳动力对应的土地规模是我国的800多倍。而中国小农经济几千年亘古未变,而且土地严重短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以小农经济的基础去照搬欧美模式,其结果是灾难性的。我国过去照搬欧美模式,已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样地,照搬“新村运动”模式依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一是会造成农村干部贪污之风盛行。由于小农经济瓦解了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集体制度下农村的民主制度,近年来,村干部独断专行、村级政权组织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村长说了算”取代了“公社社员集体说了算”,必然会引起中央财政对农民的实物支援被一级一级地克扣,以《黄河边的中国》为代表的三农作品所揭露的“发到下面不兑现”情况在中国农村不是少数。因此,在一个没有良好制度保证的前提下在我国如此广大农村实行发放水泥的“新村模式”,即便中央是出于好意,也难免落得失败的下场。
二是在形式主义盛行的今天,中央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实物支援,必然会演化为更加猛烈的面子工程。新农村建设口号提出半年多来,一些地方借此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地演变为“拆迁旧房屋,建设新房屋”,大搞大拆大建,大肆破坏生态环境,这些都是直接违反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各级各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必须予以警惕和防止的。
归根结底一句话,不从制度这个根本上来解决三农问题,妄图从别的国家的垃圾堆里拣宝贝生搬硬套在新农村建设上,显然是行不通的。
华西、南街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2006年5月,笔者考察了坚持用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红色亿元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在参观南街村村史馆时,一句“我村已经实现生产资料100%集体化”使得笔者潸然泪下。相对于那个搞大包干被吹捧上天,现在出现一系列发展瓶颈的小岗村,南街村民的亿元资产是实实在在通过坚持集体化得来的。在为期两天的考察中,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坚持集体化、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是南街村发展为亿元村 的根本原因。只有从制度上引发中国农村新一轮变革,才是真正解决制约中国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根本途径。
认为: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生产力还比较低,并且发展得很不平衡,在我国农村还有近9亿农民,造成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人口增加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减少、耕地面积尤其是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这三大基本趋势不可逆转。此外,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所形成的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与农村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趋势是极为不相适应的。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由WTO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各国都在利用各种手段大力保护本国农业。我们的农业也必然要迎接国际农业特别是西方农业强国的冲击。这些农业强国的农业无一不是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如果固守家庭承包经营所有制,不解放思想、积极开拓思路,只会造成我国农业在WTO的国际舞台上遭遇危机和失败,由“三农问题”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将积重难返。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其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体现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上表现为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以华西村、南街村为典范的大约8000个走集体化道路的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证明,集体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因为它们的生产关系比家庭联产承包要先进得多,有利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被小农经济体制制约的生产力。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实行农村集体化的条件已经成熟,完全可以在十一五、十二五时期,逐步引导全国50%左右的农村实现第二次飞跃。
在今年年初,中央宣传单位集中报道了江苏华西村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的发展模式,可是这种报道最近突然一夜间全部消失。更让笔者吃惊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宣传单位转而去宣传什么国有、集体林权私有化,一些地方干部在媒体上胡说什么“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在我国这样一个林业资源匮乏的国家里搞林权私有化,让私人和私有制企业主导林业发展,严重违背了科学发展观要求,终将导致私人拥有金山银山,国家再无绿水青山的局面,后果将不堪设想。打击农民走集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倒退,是必将被实践证明错误的观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到底要什么
“我们到底要什么”,是温铁军先生一部三农著作的名称。在文章最后,笔者想总结一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结晶: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前进的过程、用新思维、新制度、新模式取代落后思维、制度和模式的过程。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精神大力推进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这个不可动摇的大方向。
二.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制度问题。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时,我们必须寻求新的解决之道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改革生产关系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农村一家一户式的小农生产关系,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目前产生“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不从改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思考问题,是解决不了中国的“三农问题”的。在当前,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一方面在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大力增强集体层面的实力,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环境制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把农民再次组织起来,引导广大农民走集体化合作化这条通向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三.必须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发展思路。我们必须在国家财力已经允许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射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文化和教育事业,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金融体制。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可以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的全部成果,这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结语
日前,署名“钟轩理”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坚持改革方向 为“十一五”规划提供体制保障》,文章强调了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我们注意到,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路建平同志在今年年初考察南街村时指出“南街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笔者一贯认为,带着对9亿农民的真挚感情,带着对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研究热情,带着对共产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尊重农民、尊重实践、真抓实干地研究三农问题,切实为农民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大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大有希望。(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