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不住铺天盖地的宣传的诱惑,也去电影院看了《金陵十三钗》。电影是一个多星期前看的,本来不想写什么感想的,但看到网上如潮的叫好声,我有些想不通了。
从电影院出来,我情不自禁地讲出了南京话。在南京生活了快30年,南京话我自然是会说的,只是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城南话,还是城北话,反正是个杂烩,平时大家听惯了我说普通话,冷不丁冒出南京话来,别人听得别扭,我自己也不习惯。
听说看十三钗时,电影院是一片啜泣声,我原也准备去电影院哭一场的,可是从头到尾,我一滴眼泪也没流出来。 这部电影,哎,真的没啥哭点。也许是南京大屠杀的场面我已经在影像史料中看得太多,看到这些画面,我只觉得惨烈,已没有悲伤。
故事的线条简单。一个美国的殡葬工,一群妓女,一群教会学校的女学生,还有一个和整个故事没什么联系的国民党军人,因避难在教堂聚集,妓女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本人的庆功会,整个故事没有曲折,没有冲突,没有悬念,还没看就已知道结尾,最后,女学生们轻而易举地逃脱,妓女们参加庆功会的高潮场面还不让你看,铺垫,一直在铺垫,临了却戛然而止,这是导演留白的安排,但我觉得故事没讲完,少了这个场面,这部电影其实就没啥可看的了。
战争场面虽震撼并无新意。靠特技堆出的战争场面,让我想起了陆川的《南京,南京》,有些类似,只不过场面更大,特技效果更强,反正张艺谋这次有6亿元的钱可以烧。刻意拍出的战斗场面和整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为了拍战争而拍战争。
妓女们太韶。一群妓女一出场就操着老南京话叽叽喳喳,没完没了,讲出来的话简直就是无厘头,让我刚酝酿出的一点悲伤情绪一下子又被引得笑喷,难怪影院里笑声不断。还有,那些妓女们任何时候都是毫无缘由地敞胸露怀着,真恨不能上去把她们的衣服扣扣齐,张艺谋在“黄金甲”里的挤胸,在这里正好又找到了用武之地。
人性的善并没有自然彰显。女学生被日本兵追逐,妓女们躲在地窖里,默不作声;女学生被迫去参加日本人的庆功会,走投无路要集体跳楼,妓女说,我们代你们去,女学生们就同意了,就不跳楼了,这两段情节其实都显示出人性自私的一面,细想之下觉得有些扭曲,难道女学生的性命就比妓女的性命高贵吗,在生与死的选择上,每个生命应当都拥有平等的权利。 妓女们代女学生去参加庆功会,这是整个故事的焦点和支撑,但导演的笔墨并没有落在两群女人如何去争着献身这样的人性的善和恶的冲突上,而是浓墨重彩妓女们如何裹胸、如何打扮,声色绚烂,电影就显得轻佻起来,有些搞笑。
整部电影就那个女主角给我留的印象比较深,但是会说英语、会调情,集美丽与智慧一身,风骚与内敛并存,有这样的秦淮妓女吗,这根本就是导演为了需要杜撰出来的。
指着这部电影去争什么奥斯卡,也太拿人家外国人的智商不当回事了吧。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