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林文艺讨论会(20-2)
曙光:文学中有关人性论的批判
关于人性,历来先贤诸有论述。莱斯利·史蒂文森先生将西方众多的人性思想进行深入的考究、比较和思辩批评,提炼出了七位伟大的思想家的七种人性论观点。即基督教、弗洛伊德、洛伦茨、柏拉图、萨特、斯金纳和马克思。可惜没有东方思想家的观点。东方基本上是讲性善论(孟子)和性恶论(荀子)。
怎样在这浩如烟海、学派林立的成果中提取人性论科学的论述呢,这关系到视角和取向的问题,最关键的还在于立场问题。
基督教的关于人的教义,认为人是带着“原罪”而生,来到世间是受苦的,要以“博爱”的精神爱一切的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的鼻祖,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超我和自我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心理反映内容和功能,既冲突又矛盾,需自我协调,满足本能需求。洛伦茨的人性观的最重要的论点是,人类像动物一样,对同类也有一种先天冲动的侵犯行为。柏拉图是伟大的道德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是人的“身心二元论”的主要创始之一。他认为灵魂或者精神是一个非物质的实体,可以独立于人的肉体而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萨特会否认存在着关于“人性”这类主题的真或假的理论。他的主要主张是人的自由。斯金纳是一位严谨精确的思想家,他相信只有科学才能向人们说明自然,包括人的本性的真理。他认为,人的行为的经验研究是获得正确的人性理论的唯一途径。
只有马克思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科学地揭示了人性的真理。他认为人本身“实际上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笔者不厌其烦地引用先贤论述,是因为他们是西方人性论的代表。他们对于人、人性、人的本质等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在漫长的欧洲中世纪,人是神所创造的,受神的摆布,神性代替了人性,政教合一,统治着人民。从14世纪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这才拨开了迷雾,先进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从封建神学专制主义束缚中把“个人”解放出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启蒙思想家们,批判了神性,指出人是世界的中心,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性内容。
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人性的阐述,大多数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认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或者,“要么只是禽兽,要么是个神”。人天生贪婪,人天性恶,这与中国古代关于人性本恶的思想一样,似乎更有价值。中国古代还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没有必要把先贤的主要思想再系统研究一遍,只要吸取其精华结论,再与现实相比较,就能得出答案。只有清楚地认识到人性论的实质,才能谈谈它在文学中的各种表现。
关于人性论的争议,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了。1930年,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与梁秋实论战,针对《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里说的“文学的国土是最广泛的,在根本上和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文学都就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鲁迅一针血针地指出“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文学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文学家虽自以为‘自由’,自以为超了阶级,而无意识底,也终受本阶级的阶级意识所支配,那些创作,并非别阶级的文化罢了。”洋洋洒洒一万六百多字,把梁秋实之流的人性论批得体无完肤。基于经济地位的阶级属性,和人类的通感要分开,通感部分不能代替阶级属性的部分。饥寒交迫、喜怒哀乐是通感,鲁迅先生这段话很生动,股市亏钱的痛苦,和拾煤渣的痛苦,层次都不同,傻瓜才说是人类的共同的感觉!
几千年来,文艺领域一直是剥削阶级的天下。直至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把这个颠倒的价值观颠倒过来。文革时期,对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作了系统地深刻地批判。什么“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普遍的共同本性”、“文学要表现永恒主题”“引起各阶级的共鸣”、“出于人类本性的人道主义”、“有真情实感的真人”、“全民文学”、“天才论”、“灵感论”、“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等等,一一作了鞭挞入里的批评与剖析。
人性论是资产阶级文学的总根,以人性来反对阶级性,是历史上资产阶级惯用的伎俩。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中的讲话》中指出:有没有人性论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是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我们主张无产阶级的人性,人民大众的人性,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则主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人性,不过他们口头上不这样说,却说成来唯一的人性。这是对人性论的虚伪性的最深刻的揭露。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窗户打开了,阳光照进来,蚊子和苍蝇也都进来了。各样各色的人性论扑面而来。随着改革的春风,“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兴起,一切资封修的沉渣浮面而出,泛滥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起初是以“伤痕文学”和“朦胧诗”为先锋,哭诉他们在文革中所受到的“冲击”和“委屈”,为复辟资本主义开锣鸣道。等到伤痕成了劳动人民的伤痛之后,文艺也改头换面,什么“垃圾文学”、“死亡运动”、“下半身写作”,人类一切丑陋现象,在以“人性论”为旗帜的文艺里都有所表现。莫言以“丰乳肥臀”为代表的小说获得了诺尔贝文学奖。莫言的丰乳肥臀,也不会是抽象了的人类共同的人性,只是恶心的丑类的写照而已。影视里、屏幕上、网络中无处不存在着黄色与暴力。帝王相将、才子佳子是主角,资本家是成功人士,劳动者变成落后、愚昧、失败的象征。丑化英雄,丑化革命,无所不用其极。汪精卫、秦刽翻案了,喜儿应该嫁给有钱人黄世仁。他们颠覆了一切人类应有的高尚品德,什么封建社会的礼义廉耻,什么资本主义的文明绅士,通通不在话下,简直裸奔了。然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常,那么的堂而皇之。
资产阶级的历史贡献早已结束了,他们没有文学,只有兽学。历史的记忆谁也无法抹去。什么时候把无阶级的“人性论”抛入历史的垃圾堆,无产阶级文艺的春天才会到来。
(2014-2-26北京)
(群号:225174960)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