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背景】
在毛主席正确路线指引下,以井冈山为中心的中国工农红军、红色政权和根据地,在短短的几年内有了迅速的发展,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势。1929年毛主席亲自率领红四军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根据地,至1930年上半年,全国红军发展到十万人,有枪六万多支,许多地区都建立了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红军、红色根据地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对全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政治影响,因而使蒋介石匪帮惊恐万状。
1930年10月,蒋、冯、阎大战结束,蒋介石于12月奔赴南昌召开反革命黑会,策划“围剿”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同月,蒋介石任命鲁涤平为总司令,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调集了11个师又3个旅,共十万兵力,采用“分进合击”的方法,从吉安至建宁一线,分成8个纵队,3个作战区,由北向南,形成在吉安、泰和和赣州以东,永丰、乐安、南丰以南的一个大半圆形的包围圈,妄图把红军歼灭在东固地区。当时,中央红军有1、3、5等军团,约4万人,集中在江西宁都的黄陂,小布地区。
面对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怎么办呢?当时有一些干部因李立三路线的流毒未彻底肃清,存在着“左”倾思想,主张“猛攻”,“硬拼”。毛主席详尽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英明地指出:“张、谭两师是‘围剿’主力军,‘围剿’军总司令江西主席鲁涤平的嫡系部队,张又是前线总指挥。消灭此两师,‘围剿’就基本上打破了。两师各约一万四千人,张师又分置两处,我一次打一个师是绝对优势。”张、谭两师的主力在龙冈。“龙冈有优良阵地”,“且人民条件好,能隐蔽接近”,“我在龙冈方向能集中最大兵力”。根据上述情况,毛主席英明地决定采取“撇开两手,诱敌深入”的方针,在龙冈地区粉碎敌人的“围剿”。
12月19日,敌第9路军公秉藩师先去东固;20日,张辉瓒也亲率其主力军第18师赶到东固,他们急于寻找红军主力决战。这时敌军第19路军尚在赣州、泰和间, 第6路军在福建各部也未入赣,而谭道源师、许克祥师虽进入苏区,但面临红军主力,都不敢前进。这样,张辉瓒形成孤军深入之势。于是红军自黄陂、小布星夜疾趋地形和群众条件都十分有利的龙冈,埋伏在附近山中,布下天罗地网。30日凌晨张辉瓒队伍刚进入龙冈,就遭到红军伏兵奇袭。我军发动总攻击后,四面包围,下午发起全面冲锋,敌人被打得溃不成军,到处逃窜。......
张辉瓒师被歼后,敌军电讯中断,无法联系,阵线大乱,公秉藩师急忙向西逃跑,在源头的谭道源师慌张地东退,企图和许克祥会合。我英勇的红军在龙冈歼敌张辉瓒师之后,乘敌人阵势纷乱,挥戈东向,星夜向东韶疾进。当谭道源师退至东韶还未及和许克祥师取得联系时,就遭红军追兵突袭,该军被歼半数。总计两役,前后不过5天,共消灭了敌人一个半师,缴枪一万三千支,其他敌军则闻风溃退。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就这样被粉碎了。
第一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仍不死心,才隔一个月,即1931年2月份又调集军队20万,以何应钦为总司令,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法,向我中央苏区再次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我军从5月16日至30日,15天走700里,打了5次仗,俘敌三万多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学习】
这首词的上半首,毛主席生动形象地写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下半首,写第二次反“围剿”的开始。毛主席英明地预见到敌人注定还要失败,我军必然会胜利。
毛主席在词的开头第一句就交代了战役发生的时间。时间是冬天(第一次反“围剿”开始于1930年12月底),但南方的冬天仍然是万树苍郁、色彩缤纷。广大工农红军对蒋介石反动派怀有刻骨的仇恨,他们同仇敌忾,忠勇奋发。漫山遍野的红军,红旗招展,千树万树的红叶,绚烂夺目,天上地下一片红,真是“万木霜天红烂漫”,这就概括出了第一次反“围剿” 前的气氛。
毛主席曾说:“处在防御地位的红军,欲打破强大的‘进剿’军,反攻的第一个战斗,关系非常之大。第一个战斗的胜败给予极大的影响于全局,乃至一直影响到最后的一个战斗。”在这个英明思想指导下,我军第一战就决定打张辉瓒的主力。这就是龙冈战役。当时,进攻是在拂晓,山区的拂晓雾气十分浓重,又加上有蒙蒙细雨,所以龙冈头墟的险峰峻岭全因大雾弥漫而俱“暗”。活捉张辉瓒一役打得十分漂亮。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我们的第一仗就决定打而且打着了张辉瓒的主力两个旅和一个师部,连师长在内九千人全部俘获,不漏一人一马。一战胜利,吓得谭师向东韶跑,许师向头陂跑。”毛主席抓住了这个关键的一仗,仅用十个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便绘声绘色地把整个反“围剿”的胜利突现了出来。
“齐声唤”一句,写得多么逼真呐!“前头捉了张辉瓒”,是写“后头”听到“前头”的传呼也随之大声欢呼。这里把全军战士雀跃欢呼的景象也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另外,龙冈战役是在千嶂暗雾之中进行的,只有“齐声唤”才能彼此联系,战地特点也隐隐点出。
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是毛主席军事路线的胜利。因为应用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采用“诱敌深入”的方针,所以虽然暂时放弃了一些地方,却歼灭了敌人有生力量,更加发展、壮大了革命根据地。
词的下半首,写敌人又发动了第二次“围剿”。蒋介石派遣他的爪牙何应钦带领20多万人来势汹汹,“风烟滚滚来天半”,局势是严重的。这样写,形象地反映出毛主席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正确军事思想。正因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所以红军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毛主席一向信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军民同心,第二次反“围剿”一定会胜利,革命的红旗一定会高高飘扬,永远飘扬。
“不周山下红旗乱”,这里毛主席用了关于共工这样一个神话的典故。关于共工的神话,古书记载很多,说法不同,毛主席独独取了《淮南子.天文训》之说,并且指出:“共工是胜利的英雄”。共工与颛顼相争,一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日月星辰,水潦尘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真是扭转乾坤的伟力,翻天复地的变化!斗争的结果,日月星辰各得其所,可见旧有的秩序是要不得的。共工这一造反,大破大立,才建立了新的秩序,这就是伟大的胜利。毛主席说过“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共工具有强烈的造反精神,取得了巨大的斗争成果,反映了广大群众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共同愿望,所以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代表被压迫阶级的共工在劳动人民的心里确实是没有死的,也是死不了的!我们可以预见:在现代帝修反的阴云压迫下,成千成万的新共工,将在马列毛主义的光辉旗帜下凝聚起来,将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大路上迅跑,共产主义的红旗一定会在我们头上高高飘扬!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