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又掀起了“反英雄”风暴,导火索就是作业本侮辱邱少云一案。作业本侮辱邱少云、赖宁烈士,遭到了广大爱国网友的坚决反扑,也有部分“思想与众不同”之人力挺作业本对烈士的侮辱行为。邱少云烈士的家属已经提出要聘请烈士控告作业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作业本通过其他方法,在互联网这个影响力极大的场所公然侮辱邱少云、赖宁的人格,侮辱他们为“烧烤”,根据刑法第246条,已经构成了“侮辱罪”,完全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邱少云烈士家属聘请律师准备起诉、广大爱国网友对侮辱英烈行为予以猛烈抨击时,也出现了大量洗地文,为抨击烈士者撑腰。最近影响力很大的一篇就是老兵冬雷质疑黄继光的文章,阅读数竟达70万。在这里,我就从逻辑、洗脑术的方面来分析一下,老兵冬雷的论点为什么站不住脚。
一:冬雷对质疑方的分析未做出任何论述
冬雷首先使用情感攻势,描述了自己原本多么信仰黄继光等烈士,然后笔锋一转,写到“正是这样不合逻辑的对英雄主义歌颂报道,才使树立多年的英雄形象受到质疑。”这一句话,在冬雷的文章中具有关键地位。为什么?因为这是冬雷对作业本等质疑方质疑动机的解读。在一篇文章,尤其是一篇宣传中,对动机的解读是极具情感色彩的。一篇优秀的宣传稿首先就要在情感色彩上占据高低。在事实中,至少我和我认识的不少人之所以对作业本这样的反英雄者感到愤怒,是因为结合他们过往的多篇微博及综合表现,我们认为他们是“呲必中国、赞必美国”的西方代言人,并由此推出他们的质疑很可能是动机不纯的;其次是因为他们使用了“烧烤”这样的侮辱性语言。冬雷在这里在没有任何推论、论述的情况下,实际上为反英雄者的动机进行了情感定调,也就是认定他们是实事求是、理性分析宣传文稿而得出结论的,也就实际上为作业本这样的反英雄者进行了善意定调,为作业本这样的反英雄者在无形中塑造出了一个理性思考、引经据典、考证实证的形象,从而使得绝大部分读者很容易一下子就人为“作业本他们的言论很可信”。
当然,老兵冬雷完全可以持有这一观点。但是既然你持有了这一观点,按照你对理性求是那孜孜不倦的追求,你是否应该首先提出论述,比如结合几位反英雄者的微博原帖,来支撑你的观点,说明确实有不少反英雄者是理智思考、考证实证的呢?在当下风口主要来自作业本,至少就作业本的多篇微博,他还转发说“赖宁是眼镜掉了”,他道歉信说谎也被戳穿了,就作业本的实际表现来看,他显然不像老兵冬雷所打造出的这样一个形象。
这个情感定调重不重要?读者可能人为,写一篇文章没有这么讲究,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文章开头为自己想要支持或者想要反对的人物、事物进行情感定调,对一篇面向公众的宣传文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洗脑术所必须的。宣传烈士的宣传文首先就要定调烈士这个英勇、骁勇的形象,而老兵冬雷这篇洗地文,也自然要首先给洗地对象定一个理智、认真、可敬的调子。又比如柴雾霾的那个纪录片,开篇就使用自己女儿进行多重暗示,在没有任何理性论述的情况下塑造出一种女儿因霾得疾的形象,也是这种宣传手法的运用。这种情感的定调,往往可以为后续扭曲逻辑、扭曲事实打下铺垫。因为大部分读者都是很容易受到情感影响的,开篇一经定调,就很容易按照所设计好的这个思维道路进行思考了。
二:反逻辑的词汇运用
《逻辑学导论》开篇不久,便提出了词汇的情感特征。在一篇文章中,通过精心挑选词汇进行情感性引导,或者在暗中利用个别词汇的偏差扭曲论点(这就是非常经典的strawman反逻辑诡辩手法)。老兵冬雷作为资深媒体人,自然要谙熟这些手法的运用。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
“质疑”与“侮辱”这两个词汇具有意义与情感上的偏差。“质疑”是质疑一个事物的准确性或真实性,是具有理性味道的中性词,而“侮辱”则是使用有损他人人格的语言进行分析。在当下,网络舆论双反的辩论热点在于作业本的侮辱(把他人称为“烧烤”,有损他人人格)行为是否能够容忍。在这个时候,老兵冬雷的文章出现了,进入了这一论战。实际上,因为这一个词汇的偏差,老兵冬雷的文章在实质性上偏离了当下双反论战的焦点议题,并借此在实质上支持了论战中的某一方。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老兵冬雷的洗地手法,我们不妨列举一下论辩情况:
为了方便论述,我将双方主流论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与概括(在逻辑上这是完全可行的,逻辑学就是基于抽象的科学):
甲:作业本侮辱英烈,不容容忍,支持起诉
乙:支持作业本,支持加多宝
老兵冬雷的文章并没有提及作业本、加多宝,但是在这一时间加入论战,在实质上起到了参与论战、支持乙方的实际效果。从逻辑上来说,老兵冬雷对乙方的支持是不合逻辑的。因为甲方的一个焦点便是不容许作业本的侮辱行为,甲方并没有否认烈士的宣传中存在夸张。实际上甲方的论点在于夸张是有理由的,认为烈士牺牲的基本史实正确,就不能容忍对烈士的污蔑、侮辱。(参考姬一宁等文章)
在这里,老兵冬雷的文章显然并没有有力地支持乙方,因为他对甲方的攻击在逻辑上是无效的。他实质上歪曲了甲方的论点,他根本就没有说到甲方的辩论关键点上。虽然老兵冬雷的文章在这里看似独立于这一激烈舆论战争之外,实际上此文深藏功与明,这个文章根本没对上点子,在逻辑上来说,冬雷的文章成功地驳斥了“烈士宣传没有夸张、完全属实”这一论点,并支持了这一论点的反对者。但这一论点并非是次论战中甲方的论点。老兵冬雷的巧妙之处在于,他通过在个别单词上的细微偏差,导向了一个与甲方论点实质上具有本质差别的论点并反驳之,从而起到了支持乙方的实际效果。用英语里的话语来说,这就是名为straw man的经典反逻辑诡辩术。
冬雷还屡次在后续回复中使用“作假”一词。到底什么是“作假”呢?实际上这就很难把握了。绝大部分报道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因为即便当事人也往往不能100%复述出真实状况,更别说烈士牺牲之后只有目击者、没有当事人了。因此在这里就存在不同情形了。对于这种只知道基本事实,但是为了写成具有篇幅的宣传文章的情况下,以基本事实(烈士牺牲)为基础,根据目击者论述、发挥等进行夸张的手法,用中性词来说叫做“演绎”,演绎是具有故事性和创造性的。实际上新闻报道、战事宣传,本就是一种演绎,是在基本事实十分有限、难以成文的情况下,根据目击、创造性发挥所增补、创作而成的。
冬雷却使用了“作假”一词。在这里,如果说冬雷关于“作假”的论述是真的话,实际上就要定义作假为“与事实不完全吻合”。实际上作假不作假,有一个程度,“作假”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贬义词,因此在使用这一词汇时,往往要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义。在通常的语境下,作假指的是基本事实都完全不正确、完全编造、没有事实基础的内容。而在冬雷的文章中,虽然冬雷没有定义,但是根据其逻辑要成立的必要条件分析,冬雷实质上定义作假为“与事实不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冬雷这里这个“作假”的定义,实际上是日常生活中“演绎”、“演义”的定义。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与形式语言(formal language)的很大一点差别在于,自然语言是具有模糊性的,并且还具有褒义、中性、贬义的情感色彩。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往往就利用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对一些词语运用与通常语境中意义不同的定义,并且在相似意义的词汇中使用褒贬义词汇来替代中性词,以打到误导读者的目的。
在这里,冬雷使用的“作假”意义显然与日常语境中“作假”的意义不同,却不加特别定义,就具有了高度的误导性。冬雷的文章显然打出了一幅讲逻辑、赞成明辨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翻译不妥,因为critical thinking并不意味着必须批判、质疑,而是明辨),但是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Introduction to Logic这样的书籍,恰好就指出了冬雷这样运用歧义、运用词汇情感色彩的行为是反逻辑、反明辨的。
三:冬雷没有成功论述原报道的反逻辑性
冬雷指出,原报道是“反智”的,并且在这里,冬雷又给出了相关定义,也就是“反逻辑”。那么什么是逻辑呢?逻辑是数学的一个基础,是具有高度抽象性的。也就是说,逻辑是抽象的,是独立于具体知识(比如常识、比如一个物理公式)之外的。逻辑就和群论一样,是具备极高数学抽象性的。因此,诸如违反常识、不合常理这样的舛错,是不属于“反逻辑”范畴的。冬雷用来论述原报道“反逻辑”的论述诸如“看来敌人的机枪手水平很差,把他身体周围全打到了,就是打不到他的身体”、“如果是五颗机枪子弹高速贯穿胸膛的话,人是会当场死亡的,没有一点存活的可能性”说来说去,不过是常识罢了。连严谨的物理学、生理学都算不上。而且有个别论述还明显是基于误解的,比如说“坑道里这么多人都在望着他,怎么望?”这一段,明显是故意误解原报道的。原报道说大家望着他,并不指大家眼睛都看着他,而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方法,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千钧一发,来表达此时连队、我方在是次战役中的希望正压在他的身上,表达出黄继光寄托了大家的希望。这个内容应该是初中语文题“阅读理解”中经常考察的,是典型的一种文学性的演绎手法。我一个搞计算机的人,从小语文成绩就是各科最差,都能看出来,冬雷一个媒体人肯定是专门学习过的,难道这个都看不出来?恰好,这个“望着他”的报道,更加显示出原报道是非常典型的一篇对基础事实确凿但难以成文的故事所进行的演绎。这一句“望着他”更加显示出冬雷的质疑是脱离实际的,是基于对原报道文学性质的歪曲扭曲的。
回到正题,冬雷的这一些论证,都是常识性论述。什么叫做“反逻辑”?反逻辑就是要有逻辑学上的形式错误或者非形式错误。形式错误指用形式语言抽象化之后可以从形式运算中击破的错误,而其他逻辑错误属于非形式的错误。在这里,冬雷谈论的都是常识,而逻辑根本就无关于常识,逻辑是对论述过程的抽象。在这里,冬雷所指出的根本连逻辑的层次都没有达到,就更别谈“反逻辑”了。这些论述都无法论证冬雷关于原报道“反逻辑”的论点。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反逻辑的呢?我们在下面就要分析一个典型的逻辑形式错误。而刚才分析的冬雷通过在词汇上进行变差、运用词汇定义的模糊性进行误导的手法,就是非常典型的非形式反逻辑论述。前一个案例叫做straw man,后一个案例叫做verbal fallacy。
四:冬雷的终篇结论偷换了数学逻辑量词(也是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冬雷说“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吹毛求疵吗?这么多亲历者都说黄继光堵枪眼了,细节上的夸张描述可能不准确,但不会改变黄继光堵枪眼的事实。”,并对这一个很可能出现的质疑进行了反驳。这一反驳,就是前面所讲的形式错误,是典型的反逻辑论述。为什么呢?冬雷以法律为例子,进行了反驳,通过“法律中不讲真相,讲正能量,就要误杀”来为自己辩论。
这一反驳实际上只论述了“法律场景中应当尽力完全真实”,却并没有论证其他场景中也对“绝对真实”有较高的诉求。
鉴于这是一个形式谬误,我们用形式语言来抽象冬雷的逻辑:
冬雷通过法律的案例,论证了:定义U为所有场景组成的全集,E为“该场景中要追求绝对真实”的场景集合,显然E是U的子集(E⊂U)。在这里,冬雷论述了 ∃a∈U 使 a∈E (解释一下符号:∃是exists,∈表示在某个集合中。也就是说,冬雷论述了:存在一部分场景使得,在这些场景中,我们要追求绝对真实)
但是问题是,冬雷通过法律场景为案例,证明了∃语句。邱少云、黄继光是战时鼓舞士气的宣传,这个场景是法律场景吗?显然不是。冬雷并没有论证在战时宣传中,我们有迫切需要去追求绝对真实。
那么为什么冬雷的论述看起来“有那么些道理”呢?因为在这里实际上他通过论证特称,在无形中扩充到了全称。也就是说,他的反逻辑论述实际上只足以证明了∃a∈U使a∈E这一个逻辑命题,却用来说明∀a∈U使a∈E这个命题。
∀是数学逻辑的全称量词,也就是说“对所有场景a而言,场景a中我们都迫切地要追求绝对真实”。实际上这个命题是不成立的,比如说文学中,我们就不需要追求绝对真实。在这里,我通过举出文学这个反例,就证否了这一命题,因为∀量词的逻辑命题是不能通过个例证明的。
也就是说,冬雷实际上在暗中混淆、偷换了数学逻辑学量词∃和∀。因此,在最终冬雷对质疑的反驳,是典型地犯了形式错误的反逻辑论述。从直言三段论(συλλογισμός )的角度来剖析,他这一论述的中项是不周延的。
结语
由此可见,实际上老兵冬雷的文章才是一篇真正反逻辑的文章。按照他对反智主义的定义,他的文章就是反智主义的。在这个问题中,实际上辩论双方真正的焦点在于,战时宣传到底很迫切的要追求绝对真实吗?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我的论点如下:
1. 战争中士气很重要,装备落后时士气有可能弥补装备差距带来的劣势;装备和战术差不多时士气往往是胜负的决定手
2. 在战时宣传中,首要的目的就是鼓舞士气,而不是复刻真相。因此在战时宣传中,没有迫切需求要追求绝对真相,但是却有鼓舞士气的迫切需求。
3. 冬雷用“法律场景中不追求绝对真相,就可能误害生命”做自己的理由,那么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战时如果按照冬雷所言,万事都要跟法庭上一样追求绝对真相,那么对牺牲的英雄,因为当事人一经牺牲,也就只能报道个一两句话了……一两句话怎么鼓舞士气?士气鼓舞不起来的话,那失败面就大大扩大,牺牲人数很容易上升,如果最终我方以失败告终,提防击溃北朝鲜进入东北边境线,还将对我东北边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按照冬雷的逻辑,在战时文宣场景中,恰好是一定要做到英雄化、夸张化,以鼓舞士气,来减少边民所受到的生命威胁!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