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夏时报》深度报道刊发了《联招公司“20万就能上清华”内幕调查》一文,曝光了联招公司与一些大学和教育部门合作的内幕。报道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反应。然而,各方态度却是大相径庭。即一边是各大高校以及教育部门的坚决否认,怒斥为“胡说八道”,教育部更斩钉截铁地下了“肯定是骗人”的断语;另一边却是社会公众坚持认为不是“空穴来风”……而有关人员随后更爆料:“一般操作一个统招学生利润都在1万元以上。据我了解,一位教育部门官员的儿子也在做这个行业,2003年,他一年就赚了上千万元。这样的高利润行业,谁不愿意做呀。”(5月29日《华夏时报》)
笔者可以理解各大高校及教育部门坚决否认的态度,因为这是一直以来几乎我们所有的部门在面对涉及到自己的丑闻时一致的处理手法,虽然它注定了是一种极不高明、从而使坚决否认者的道德人格倍受质疑的处理手法。而因为我们已经确知的北航“想要通知书,先拿十万来”,及网上广为流传的上海交大内招名单等,从而使笔者不能不认同社会公众的认知更接近现实。
为此,笔者觉得实在有必要一问:那位靠高招一年赚上千万的、教育部门官员的儿子究竟是谁?
我们注意到,那位说有教育部门官员的儿子靠高招一年赚上千万元的还说:“这种事情(即招收关系学生)是社会问题,有很多高校也很为难,如果有领导、家属或者教育厅长找到学校校长,校长就必须想办法解决。很多合作的学校和咨询机构都是暗箱操作,如果校方现在坐在我对面,他们也不会承认和我有过合作……我们只是跳梁小丑,真正的幕后黑手是教育部门官员、学校领导这类实权派。”
由于有前面讲到的北航的事实,由于上面的这些话非常的合情合理,所以,我没有理由对这样一个判断表示怀疑:即现实中我们的一些学校领导和教育官员在利用高等教育这个资源,为自己牟取着非法利益!而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靠高招一年赚上千万元的教育部官员的儿子,相信也不过就是他那官员老子的影子而已!
所以,笔者以为,如果我们的社会仅仅满足于取缔联招公司类的所谓“非法机构”,那将说明我们这个社会的“免疫”功能非常不健全。而我相信,只要招收关系学生的动机和渠道还存在,那么,有没有联招公司,都不影响相关腐败行为的生存。于是,我要呼吁有关的司法机构主动关注起这一现象,而不是其他管理等部门。当媒体把包裹在高招腐败外面的伪装一层层剥离开来,公众已经对高招腐败非常不满,而我们的司法机构却无动于衷,要拷问的就不仅仅是高招腐败的问题了!(苏煜)
------------------ 养成大拙方为巧 学到如愚始见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