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争论还是不争论
各位朋友:
送上新的一期草根民主论壇。头两篇文章[赤子之心]和[好人不多]的,是我在加拿大的朋友,以前曾经向你们介绍过他的文章的那个很有文学才华的退休化学家,他的文章并不直接谈论政治,但读他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很深的人文关怀,对弱势和不幸者真诚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强烈追求。
我与王羽候先生虽然都是中国人,但经历却大相径庭,我生在红旗下,接受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但又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共产党领导层的腐化变质和对自己理想的背叛。在加拿大生活18年后,我仍然相信,经过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更好选择。王先生是山西人,生在北京,他的父親是国民党冯玉祥部的軍官,49年他随父与家人流落香港,在港读完中学后到台湾读大学,再到加拿大读化学研究生,之后一直留在加拿大工作,现己退休。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并没有妨碍我和他对公平正义有共同的向往和追求。成为好朋友。
有时我萌生一种感概,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的人群其实没有必要分党分派,因为我们看到太多的结党营私,人为地制造出永无休止的纷争。如果中国能在毛译东去世以后从当时的社会结构过渡到王力雄设想的递进民主制,中国社会就会走上一条良性积累的道路,亦算是革命有了结果,走上自由、平等、博爱的正途。然而,毛泽东之后,竟然跳出一小批自封精英的小丑,又要骑在广大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现在回头看,廿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兩埸翻天复地的大革命,死了几千万人,却没有结出正果。我们怎样去总结这段历史?一百年过去了,中国人学到了什么?难道真的继续如当权者所希望的那样,不争论,不思想,任由他们摆布?中国人最需要的是正视历史,面对现实。从清未到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经常告诫自己和家人的一句话是:莫谈国事。以免牢狱之灾。当然,如果按当权者的口径,则可以大谈特谈。这就是所谓中国特色的一言堂。廿世纪中国社会大革命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中国人不善於争论,不敢於争论的性格特点。正是这种性格,令到我们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思想上还是一片空白,我们总是一代否定一代。直到今天,我们还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这难道不是很悲哀的吗?这就是不争论不思想的结果。现在有一些叫做知识分子的中国人,拿本哈耶克的书倒背如流,就自认为找到了真理,但哈耶克书上的东西,解释得了今天中国的社会现实吗?计划经济没有了,今天中国工人农民被劳役的程度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他们的下一代是更有希望了还是更没希望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结论就是,这廿几年的改革,大方向错了。不是小错,而是大错特错。如果还继续死不认错,还不准争论,那不就是明摆着要再重演一次廿世纪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悲剧吗?要问今日中国的社会矛盾有多深,看看最近北京建筑设计院7年前被迫下岗的职工拿刀回去把院长和书记砍了就知道了。
我在加拿大生活了+几年,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西人最喜欢争论,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拿出来争论一翻,各抒己见,然后通过一定的程序,按照大多数人的愿望,作出决策,付之实行。只有通过这样的决策过程才能凝聚大多数人的共识,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曰本的明治维新也是从大争论开始,始能使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一次成功。没有经历大的震荡和反复。
中国最需要改革的是为害了中国人民两千年的官僚专制制度!还政於民,实行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两大特奌是生产资料社区集体所有并实行全员就业和推行直接民主即递进民主。做到这两奌,现在中国的大部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烟消云散。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因为凭单打独斗的私人资本主义,中国与己经有二、三百年积累的西方国家竞爭时难以取胜。只有用社会主义凝聚集体的力量,中国在与西方竞争的时候,才不会吃亏。
改革的正确方向,应该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开放言论,改革要怎样进行,要多听主人的意见,谁是中国的主人,根据中国宪法,劳动人民是中国的主人,这劳动人民包括在各行各业工作的所有人,而决没有少数几个人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的道理,还不许争论,这样的改革必定是假改革,借改革之名,行自肥与卖国之实。因此决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和承认。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民主的方法,健全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才能得人心,社会才会进入良性积累的轨道。一种公平合理的制度,会吸引各种人才,首先是中国自己的人才,大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公平美好而来。通过吸引人才和自己培养,科学技术将在二、三十年内与美国日本并驾齐驱,四十年后使他们望尘莫及。根本没有必要将企业银行贱卖给外人。将以上所讲变为现实,关键是制度创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依靠人民大众。夜已经很深,匆匆将今天在机器旁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还望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向东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