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民日报》"造势"改革为何如此早?
2006年06月23日 11:04 博览财经
【博览研究报告】《人民日报》在6月5日发布文章《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并在新华网和诸多官方媒体上转载,这是值得思索的。外界“很自然的”会想到马上拉开序幕的“北戴河会议”、十六届六中全会和明年既定开幕的中共“十七大”。(大机会诱逼散户"玩命" 调查揭密:散户惨败之谜! )
因此,在我看来,《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就不仅仅是提醒人们重温“胡锦涛在今年两会上海团‘改革不动摇’的呼声”,也不仅仅是在中央政治局讨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安抚左派强调“公平”和“民生”之后,重呼“改革”安抚右派,而是新一轮路线争论和定调之前的号角。也就是说,中央对改革争论表态了,这将影响到后续重大会议和决议的基调,但这个表态又是耐人寻味的。
第一点,这次表态相比去年,要相对明确,表态的时间也要提前。我们知道,在去年年中的那段时间里,“产官学”三界的争论也是相当激烈的,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防热防冷、改革路线纷争。不过,官方的态度是相当模糊,似乎乐见这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我是怎样“逃过”这轮下跌的! )
去年整个夏季,最高层和官方媒体都没有直接对改革论战做出评判,唯一要鲜明的表态是《人民日报》从2005年8月11日开始连续发布的六篇社论《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集中在经济领域,谈论的是200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基调问题。这和今年《人民日报》谈论“全面改革”,是有区别的。
而去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的讨论路线问题、改革与发展关系问题,给更为长远的政经政策定调(主要是“十一五规划”),则是在10月份十六大五中全会召开之后,随即《人民日报》也发表相应的评论员文章。
注意,今年《人民日报》在6月初就发布社论,讨论全方位的改革路线问题、讨论执政党的长期政策基调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比起去年,不仅范围广,而且时间相比去年明显提前了两个月。
第二点,今年的表态仍然是模糊的。不错,胡锦涛是在今年强调了“改革不动摇”,这次的社论也开篇就重申这一点。但我们需要反问这样的问题:改革是什么?为什么当前改革不能推进,甚至遭遇动摇?在我看来,一个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前期改革遗留下来的问题?正是由于存量问题的困扰,才导致了增量的无法推进。按主流经济学家的说法:“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是改革不彻底造成的,应该继续深化改革而不是停滞甚至倒退”,那么,其间有没有充分论证?改革成本和风险谁测算、谁承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