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君:有些专家怎么了 专家品性和位置在哪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 15:08 人民网—华东新闻
秦德君
●如果专家成为热衷于哗众取宠的表演者,热衷于成为某种利益的代言人,那对社会来说噪音就可能多了
●专家的品性和位置在哪儿?不在于虚名和浮华,而在于真知、磊落和笃行
在中国人眼里,专家往往代表着学识、技能,也代表着道义、良心,是一个社会的精神符号和人文精神代表。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专家群落,似乎总体上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精神道义风貌。种种学术造假、生活道德事件不必说了,就一般情况和专家的学问“品性”而论,亦值得人们问一问:如今有些专家是怎么了?
为利益代言
可能成为社会负担
专家是指有专门学问和做专门学问的人。真正的专家,不仅是学识的翘楚,也应是公共精神的诠释者。但是,当“专家”成为一个社会的时尚,“名家”辈出,轻浮急躁,言说风甚而求证精神孱弱,或为某种利益所左右时,它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社会负担。
如果专家是独立专注的思想者、学问者、探索者,那是一个社会所幸;如果一个专家成为热衷于哗众取宠的表演者,热衷于成为某种利益的代言人,动辄要向社会贡献他的并不出色甚至有意误导民众的“观点”和“思想”,那对一个社会来说噪音就可能多了。
某大学的交通学院院长曾发布一项“研究成果”,称中国城市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这种惊世骇俗的“专家观点”,让人们大吃一惊。后来有人发现,原来这项“研究”是一家汽车厂商赞助的。等人们发现说胡话(包括说假话、说套话)的专家多了,似乎已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
无所不知
难见科学态度
可能与现在一种过于急功近利的社会习气有关,如今,这样类型的“专家”比较抢眼:一是“赶场子”专家,和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很相似;二是忙得“没时间读书”的专家,靠原来的学问老底,一直用下去;三是“商贾式”专家,所谓的科技成果,经这类“权威专家”鉴定后,被誉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而两三年后却因严重造假被查处。
出现这些情况,原因在于,专家本应以“专”为特点,但时下的这些“专家”,却多以“广博无边”著称,啥都能说、啥都敢说为其特点。
《列子·汤问》中有孔子对两个辩日的小孩承认“不能决”的故事。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回答提问时,也经常说“我不知道”。丁肇中说,“最尖端的科学很难判断是怎么回事”,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
但今天的某些专家,决不会如孔子似的“不能决”,更不会像丁肇中那样爽快地说“不知道”,而是凡事都可开处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和学者之风,在一些专家身上很难见着了。中科院院士吴德馨针对专家“无所不能,无所不晓”、“学术权威通吃一切”的现象说:“现在有必要向社会大众澄清:院士不可能覆盖全部领域。一个人可能不是院士,但可能更精通某个领域。”
而在“院士崇拜”的热潮中,一些地区、部门强烈期待在院士评选上实现“零的突破”,于是,连评院士也成为一些省市和院校的政绩工程。很多高校都有“院士工程”,校长们亲自为本校教师评上院士进行公关。
无谓争论
空费了社会资源
就是不说利益代言、学术泡沫、门户之见、“板凳不坐一天冷”以及热衷“谋官位”、“钻钱眼”这些事,仅以专家应有的品性论,似有不少人都处于气盛易争的态势。的确,我们是一个论争频起的国度,但问题是,真正有意义的论争有多少?大量的是无谓的、无“意义”的泡沫吵架。如果算一算的话,我们花费在无谓争论上的耗费,一定是个庞大的数字。很多争论,并没给社会带来有实质意义上的进步。在成本—收益即公共绩效的视角上,大大小小的争论所耗费的精力、物力、财力,所支付的经济、时间、政治和社会综合成本以及它的延伸耗费,是巨大而难以计量的。
一个社会是需要一些观点的,这正如蓝天上不能少了云彩一样。但“专家观点”一旦为利益所收买或随心所欲所左右,只能混淆视听,成为遮挡阳光的一种迷雾。
对一个社会来说,真正的专家永远不嫌多,就怕多的是“不负责任专家”、“利益代言专家”、“泡沫学问专家”、“赶场子专家”;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真正有质量的论争也永远不嫌多,就怕多的是没有实际价值的意识空耗。专家的品性和位置在哪儿?不在于虚名和浮华,而在于真知、磊落和笃行。
(为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政治学博士)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