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编者按 2006年10月13日19时,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做客强国论坛,以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嘉宾简介
郑功成,男,1964年生。民盟成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访谈全文
【郑功成】: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这次在人民网跟各位交流我对和谐社会的一些看法。今天我想讨论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这是我们刚刚出版一本新书的书名,我觉得它可以较好的反映我的一些观点。我们知道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对我国未来发展科学定位。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和谐社会发展目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蓝图。我的理解是,我们正在向和谐社会迈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必须强调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的基础,是对以往片面强调经济增长GDP增长,强调物质财富增加这样一种发展观的修正和完善。
科学发展是手段,共享和谐是目标,基础是共享,结果是和谐
【郑功成】:当然一个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使命,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我们财富的创造是基于物质财富的不足,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所以采取效率优先甚至过分突出效率的一些措施。但是当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就必然要注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在这样一个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意义,我曾经讲过,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的意义丝毫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当年思想解放运动使我们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发展道路,也造就我国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奇迹,并且还在继续着这一奇迹。但是27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解决原有社会问题的同时,又必然的不断的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失范和不公,贫富差距之间差距拉大,劳资力量对比日益失衡,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扩大化等。这些问题毫无疑问是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的挑战,因为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虽然也存在着一些类似的现象,但是并不明显。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就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才能化解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科学发展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迫切要求,我个人认为科学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时代应该是突出社会公平、坚守社会正义、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时代。科学发展的时代也是要回答为什么发展和为谁发展这样的时代问题。我们应该明白的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发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应该是我们给予中国现在所处时代为什么发展的一个科学答案。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当然就要落实到以人为本这样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上来,并且需要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得以落实。同时,现在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只是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是要让所有的人通过合法的手段走向共同富裕。所以,今天的发展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发展,我非常赞成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我觉得这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发展认识的科学答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科学发展是手段,共享和谐是目标,基础是共享,结果是和谐。这是我对我今天所讲主题的一个基本判断。
[阿基米德www]:教授好,科学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共享和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二者在实践中如何结合?
【郑功成】:我刚才其实已经谈到科学发展的标志应该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各个方面都应该保持同步的发展。协调发展是兼顾社会各个阶层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能让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处在发展失衡的状态。可持续发展大家很容易理解,保持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所以,如果我们的发展还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存在失衡现象,还是物质与文化以及精神失衡的现象,还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现象,应该说它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原则。我认为和谐社会是共享的社会,我们不是说和谐社会要消灭差距,和谐允许且需要有差距,因为差距是促进发展的激励性动力,但和谐社会的差距应当是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我们提倡共享就是让所有人都能够合理分享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从国家层面来看,是一个时期以内的财富应该通过合理的途径与方式分配给每一个国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共享和谐,基础是共享,结果是和谐。只有在共享的条件下才可以实现和谐。在实践中讲,就要校正我们过去重城市、轻农村,重发达地区、轻落后地区,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重物质财富创造、轻物质财富的合理分配等一些片面取向。要实现共享和谐,我们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得力措施,包括发展教育事业,恢复教育的福利性与公益性,确保每一个人享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维护每一个国民发展起点的公平。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创造公平就业的机会,要确保劳动者都能够通过公平规范的劳动力市场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还需要理顺失范的收入分配关系,对初次分配格局进行大的调整,让劳动者获得更高的报酬与收益,对再分配要加大力度,让不同群体能够通过再分配的环节获得收入的调剂或补偿。还需要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发展,收入分配关系的理顺要在规范分配秩序和消除分配不公现象下大功夫,要真正落实分配正义原则,还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免除国民的生存和发展中的恐惧及危机,真正解决城乡居民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人民有安全感和对未来确立信心,这是我们国家得以健康发展并迈向和谐社会很重要的标志,从目前来看我觉得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理想。这里我谈到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都是基本的民生问题。这些民生问题的解决,就能够让我们实现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些问题的解决,就能够让我们走向和谐社会。
[圣洁书生]:和谐社会要采取哪些方式关注最弱势的群体?
【郑功成】:和谐社会构建紧密的任务是弱势的群体给予关注,我认为可以从这样方式来说:首先是必须免除弱势群体的生存恐惧和疾病恐惧。前者是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即让每一位困难人口都能够有起码的生活保障。后者需要我们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以解决人们的疾病忧患,并且切断因病致贫的链条,我觉得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创造并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弱势群体接受平等的国民教育和技能培训。第四点,确保弱势群体能有畅通的申诉途径(反映自己意愿和要求的途径)。第五点,强化我们的制度建设,包括法制建设,使弱势群体的权益可以得到法律保护。
后改革开放时代”改革任务要复杂得多,也要艰难得多
[郑华淦]:你说现在是进入“后改革开放时代”,请问你这样的定义是基于何种认识判断的?它有何特征?
【郑功成】:我很高兴这位网友记得我这么一个界定,这个提法是在2003年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定义。我提出这样的概念,是为了相对于改革开放前20多年加以区别,是因为我们现在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已经不是改革不改革的问题,而是要理性改革的问题。也不是开放不开放的问题,而是要更好的开放的问题,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跟前20多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也应该跟前20多年截然不同。例如,我们过去财富很少,我们就主张把创造财富,把GDP增长摆在首位,现在这种情况发生变化,过去经济改革更主要采取“区域倾斜”的政策,现在很显然不能继续这样下去,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要均衡协调促进各个地区的发展,过去我们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正确的,但是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高度时,财富分配出现失范与不公时,在贫富差距拉大背景下,仅仅强调创造财富和做大蛋糕就不够了。所以,谈到后改革开放时代,这个判断是基于我国发展的现实情况,围绕判断我曾经下过这样的结论,就是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时代已经到来,普遍受惠的改革发展时代已经过去,利益分割的时代已经到来,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时代已经过去,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理性改革和决策问责时代已经到来,共同贫穷时代已经过去,鼓励部分人先富时代正在成为历史,合理分享成果并且迈向共同富裕时代已经到来。当然我还可以讲出其他的一些标志,但是我觉得这些基本可以代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跟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是截然不同的。这样一个时代,是特别需要科学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特别需要政治智慧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跟过去解决温饱问题的挑战要更加严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任务,由于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积累这样一个客观基础,跟过去相比更加繁重。尤其是现在的改革实际上面临的是双重任务,计划经济体制在某些行业还残存着很浓厚的痕迹,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化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以往20多年的渐进改革所必然隐含的不成熟、欠理性以及由于改革失误带来的后遗症,也需要我们通过继续改革来加以化解,它必然涉及到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必然遭遇到新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必然要遇到很大的阻力,所以,今天的改革任务较以往时期的改革任务要复杂得多,也要艰难得多。但这种双重改革的任务又是我们必须完成的。
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网友]:医疗改革,您有什么期待?
【郑功成】:对医疗改革我跟所有的国人一样是充满着期待,我期待医疗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一定要解决人们疾病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障制度的确立,一定要以增强人们的安全感为出发点,所以我们国家应该建立的是一个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我觉得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密切相关的,但是跟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取向和社会发展目标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不仅发达国家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而且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样建立过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因此,不能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过分强调经济因素作用,甚至把经济因素作为决定性因素,我通常不赞成这样的观点。在我们国家,必须承认医疗体制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医疗保险改革跟人们的期望还有很遥远的距离,我曾经讲过一个标准,就是医疗体制和医疗保障的改革效果应该是以人们疾病后顾之忧的解决或者减轻为目标的。如果制度的建设造成人们不敢看病,不敢生病这种情况发生,这个制度安排就必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者根本缺陷,所以我也在呼吁,我们要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要把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摆到国家较优先的位置来加以考虑。当然现在国家已经采取相关措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进展很快,目前已经覆盖50%的农村人口,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新的方案正在讨论中,无论采取什么模式,我们可以肯定一个结论是新的医疗保障体系一定会刚城市居民涵盖在内,而不是把劳动者的家属排除在外。所以,一个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我们国家是可以建立起来的。当然我这里不是说用同一个制度覆盖所有的国人,因为那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至少可以让每一个人免除疾病的恐惧,当他生病时,他能够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相关的制度安排来获得帮助。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赤县农夫]:和谐和发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不发展的地方,就没有和谐?
【郑功成】:我在我的一本新书——《科学发展和共享和谐》序言中我谈到,无发展即无共享之物质,不共享必产生社会之对抗,有对抗断无社会之和谐。我认为发展、共享、和谐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发展毫无疑问是基石,不能共享就不可能产生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依然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是新时期的发展,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定是让更多人甚至是让全体国民通过合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只有在不断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分享发展的成果,这个社会才能走向和谐。所以,不发展就缺乏必要的条件,也不可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矛盾、差距得不到解决,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和谐。我的结论就是:发展是和谐的基础,不发展就不可能有和谐。
[一天一地一广仔]: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什么?
【郑功成】:和谐社会的核心我在前几年就指出过,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进于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然必须要缩小差距,化解矛盾,维护公平、坚守正义、实现共享。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有几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教育机会是否公平;二是财富分配是否公平;三是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四是民主法制是否真正得到确立。只要我们创造了公平的起点,维护了过程的公平,并且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地缩小结果的不公平,将差距控制在不同社会阶层都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让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没有恐惧和危机感的现实中,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快乐的创造和生活。我觉得这个社会就必然是和谐的。
[寂静之炎]:你认为现在国内还有没有不和谐现象
【郑功成】:我个人认为在我国发展进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不和谐的现象可以用差距、矛盾、失衡这样的字眼来加以概括。我觉得不必隐讳这样的事实,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必须真实、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我们国家存在的现实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健康发展。到底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呢?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些了,包括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失范,就业机会不公,劳资矛盾恶化,社会保障制度残缺,以及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的存在。这些都应该是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很难说我们走进了和谐社会。我经常讲一个观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过程,是需要我们付出很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个理想目标。不要低估我们现实中的困难,不要忽略我们发展中的问题,不要对绝大多数人缺乏社会保障和缺乏安全感的现实视而不见,当然也不要对我们国家27年来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以及在这个发展平台上所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估计过低。我们应该把握发展机遇,努力化解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社会问题,实现我们国家在更理性、更健康、更文明的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
民主是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标志
[强国无民]:你认同民主是和谐社会的标志吗?
【郑功成】:我完全赞成民主是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标志。按照我们现在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民主法制是摆在第一位的。胡锦涛主席前不久重申,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当年小平同志也提到过这样的观点.民主法制是和谐社会的坚固基石,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所以发展我国的民主和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都应该是我们面临的很重要的任务。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是解决好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寂静之炎]:农民工流入城市是和谐的发展,还是发展的不和谐
【郑功成】:我对农民工问题向来讲三句话:一句话是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是中国发展的主要标志。第二句话,农民工的确遭遇不平等的待遇。第三句话是我们现在应该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我可以稍微把这三句话展开说一下,为什么强调它是成果和标志?是因为农民工的出现让农民摆脱了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增加了农民自由择业的权利和个人发展的空间,并且确实给农民及其家庭带来更高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民工出现当然是一个进步。农民工的出现当然是我们迈向和谐社会一个可以进行正面解读的现象。承认农民工遭遇不公待遇,这应该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因为农民工进入城市是我们由城乡分割、分治走向城乡一体发展的必由之路,那当然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表现,没有农民工不可能有农民工问题,所以农民工问题是我们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如果没有农民工,城乡分割、分治的格局永远不可能改变,农民工的出现才使这种分割、分治的格局得以改变。所以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不能孤立看现在这个时期农民工流入城市是不是和谐的,而是要看农民工出现后促进了我们国家城乡一体的发展。我的第三句话,就是在正视目前农民工遭受不公待遇的前提下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因为农民工问题牵扯到两亿农民工及三亿农民工家属,实际上这是一个五亿人的群体利益问题。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利益应该在国家利益格局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我呼吁能够更好、更快解决好农民工问题,让农民工真正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真正的参与流入地发展成果的共享,最终顺利的融入城市。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是解决好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也就解决好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我们就能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居民之间的和谐发展。
劳资关系是否和谐是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最重要标志
[赤县农夫]:您认为和谐社会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方和劳方如何实现公平,如何和谐?
【郑功成】:我觉得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资关系是否和谐是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最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方和劳方如何实现公平?最重要的在于利益分配格局如何协调,从目前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我一直讲一个观点,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也就是说,资本的势力是非常强势的,劳动者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在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下,要实现公平就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约束和政府强有力的介入,当然还需要资本所有者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所以,我觉得从公平的角度出发,首先是要完善我们的劳动以及与劳动相关的法律制度,要明确的告诉资本所有者和劳工,他们彼此的权益、责任和义务,同时政府要担当起公正的裁判,依据法律确认的原则,来维护好劳动着的权益。最后,资本所有者要承担社会责任,这其实是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家的一个标志。我认为,只有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才能由目前资方单赢的格局向劳资双赢的格局迈进,只有达成了劳资双赢的格局,才最符合劳资双方的长久利益和我们国家的最高利益,所以,我既主张尽快改变现阶段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同时又不主张劳资双方急剧对抗,这就需要政府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通过法制与政府干涉让失衡的劳动关系恢复平衡,让资本单赢的格局走向劳资双赢,它带来的效应必定是劳资对抗走向劳资合作,那么,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坚守分配正义的条件下,劳资之间就必然由对抗走向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多重的
[smxking]:当今为何要构建和谐社会,其意义是什么,有什么目的?
【郑功成】:为何要构建和谐社会,我觉得意义是多重的。一是我们国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平台,这有很多经济指标都表明我们国家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平台上,按照官方的说法,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必然要有更高的追求,而这个更高的追求就是理性、文明、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二是,在20多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化解了很多的矛盾和历史问题,但是又出现或放大了很多社会问题,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使这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得以化解。三是,我们不仅是社会上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实力日趋雄厚的大国,我们在国际上应该承担起大国的责任,而要承担大国责任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应该是首先解决好国内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国内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应付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才能在国际上真正确立一个大国的负责形象,并且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四是,人民的要求。我们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要求公平、正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呼声。当然我还可以讲出一些其他方面的意义,但我觉得这四点足以表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雨溪晴]:请问您作为全国人大常委,对于—— 监督国家权力的运作有没有比较好的经验?海内外都有人建议中国应该成立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您觉得这样的制度设置是否有利于社会和谐?
【郑功成】:全国人大作为国家的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宪法赋予的权力当然是制定法律和监督国家机器的运转。所以我们的日常监督主要是针对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系统的监督。这种监督主要是通过法律实施的检查、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来达到监督的目的。当然监督的依据是法律,所以立法机关制定好的法律,就为监督国家机器的运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立法机关完善法制的任务非常繁重。对国家机器运转的监督工作也非常繁重。毫无疑问,对权力的监督各国有各国的国情,但是,依然能够找到相同的经验。比如,各国议会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我觉得就值得我们借鉴。如果说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各级政府的预算监督是有效的,我们就可以保证国家的公共资源能够得到公正的配置,并且使财政资金的效益得以提升,同时还可以遏制腐败的产生等等。至于宪法法院和宪法委员会,就是有人建议设立这样的委员会,但是从我们国家宪法的规定来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实际上就是维护宪法尊严的机构,是否设立这样的委员会,我个人没有研究过,但是我也是主张切实维护宪法的尊严,切实依照宪法来治理国家。简言之,就是要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我赞成强化国民的宪法意识,强化权力机关的依宪行政、依法行政的意识。
[子曾经曰过]: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做哪些方面的创新?
【郑功成】:我在前面已经谈到过,这个时代和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相比,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肩负的使命也是不同的,所以采取的措施也必然是不同的,基于这几点不同,所以在制度实际或政策措施上肯定要有所创新,比方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就不能再是减员增效的问题,更重要是打破垄断,真正实现各种经济主体自由平等竞争。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原有的改革取向更多是倾向限制政府的责任,现在在要求政府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为政府的重要的责任甚至是根本的责任就应该是解决国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国民的安全感,不断的增进国民的福利。再比方说医疗保险,过去是将城市居民排除在外,采取的是统账结合的模式,但现在看起来这种取向是有问题的,这种制度模式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必须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必须改进统账结合的模式,这当然需要有新的思路。我们过去的就业政策更多的是鼓励人们自谋职业,把就业看成更多是个人的事情,现在无疑要强化政府就业方面的责任,积极就业政策还需要充实新的内容等等。所以,新时期的改革是一场攻坚的战役,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靠上下齐心努力才能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
【郑功成】:由于时间已经超过了,所以很抱歉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和各位网友进行交流,感谢各位的参与。再见。
---------
《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出版发行 |
|
|
|
:洪琼
|
|
|
|
《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出版发行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郑功成教授新著《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一书目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研究成果之一,其聚焦于当代社会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重大主题,是在多年深入调查、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结晶,内容涉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们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与教育、慈善公益、劳动就业、农民工与农民、灾害事故及相关法制建设等问题,突出地体现了对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的价值取向与理论思考,是一部融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时代性、前瞻性等特色于一体的学术著作。 将今日之中国定位为“后改革开放时代”,强调今日之改革肩负着双重使命,提出了共享和谐的概念。认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化和劳资之间、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利益失衡,以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各种民生问题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阶层的人未能合理地分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所致,因此,只有成功地解决好了国家发展成果让全民合理共享或分享的问题,整个社会才能真正和谐发展。 明确指出,无发展即无共享之物质,不共享必产生社会之对抗,有对抗断无社会之和谐。反过来则是,越发展就越具有丰厚的物质基础,能共享即可以消除社会之冲突,无冲突则能实现社会之和谐。发展、共享、和谐是构成国家健康、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的基本要素。(人民出版社 洪琼)
书号:7-01-005765-6;定价:50.00元;印张:37.75;字数:70万字;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 ——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
目 录
序 言
第一篇 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 发展,共享,和谐 民生:和谐社会的关键词 “后改革开放时代”的民生问题 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以民生为本的和谐社会 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与民生问题的改善 从观念革新到发展实践
第二篇 收入分配与共享和谐 收入分配要确立分配正义原则 “分好蛋糕”与“做大蛋糕”同样重要 工资要涨,更要规范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公务员工资改革 构建规范、公平、共享的收入分配体系 财政收入再分配与增进国民福利 《个人所得税法》修订与收入分配调节 收入分配改革与农村低保制度建设 建立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长久机制
第三篇 社会保障与共享和谐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确立公平的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 用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 失业保险制度:从象征到有效实施 男女平等与生育保险 社会保障与弱势群体保护 保障底线公平,增进国民福利 农村社会保障的误区与政策取向 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应有新思路 安置保障及其改革 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关政策发展规划 我们有能力建一个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篇 医疗、教育与共享和谐 挑战与出路:跨世纪的中国医改 疾病忧患与医改困局的突破 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多元教育体系 义务教育与教育福利 从片面追求学历到以能力为核心 学历崇拜,当止
第五篇 慈善事业与共享和谐 用慈善事业促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应该重视慈善事业的基础建设 慈善事业实践应从无序到有序 法制、传媒与慈善机构的公信力 立法有望带来慈善事业的春天 世纪展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第六篇 劳动就业与和谐发展 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及其影响 劳资关系平衡与和谐发展 劳资关系失衡亟待正视 平等规范我国的劳动关系 劳动保护与弱势群体工作安全 国企改革与职工权益 安全生产与职工权益 灵活就业与政府责任 灵活就业与社会保护 大学生就业难与公平就业 员工福利机制与人性化管理 我们需要掀起一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第七篇 农民工、农民与和谐发展 中国农民工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对农民工问题的基本判断 我们需要健康的劳务经济 农民工的工资拖欠与综合治理 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 “三农”问题和农民的维权与增收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农民权益需要用法律制度来维护
第八篇 灾害、环境与和谐发展 开展灾害问题研究,建立中国灾情学 人灾互制与理性发展 自然灾害与社会安全 海洋灾害与多维保障机制 生产事故与社会安全 “非典”事件的若干启示
第九篇 法制建设与和谐发展 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 用平等理念打造我国的劳动法制 促进就业与就业促进立法 平等就业与反就业歧视立法 劳动合同立法与劳动者权益 制定《雇主赔偿法》迫在眉睫 基本人权保障与社会救助立法 社会保险立法与劳动者权益 企业破产立法与劳动者权益 《工会法》与劳动者权益 《物权法》与民生利益 《道路交通安全法》与生命至上立法理念 污染防治执法检查与科学发展 附录:郑功成:关注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