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会打高尔夫球在误导教育
10月14日,在高校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表示,今年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朱校长认为,培养精英应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最高体现(《中国青年报》10月16日报道)。
朱崇实校长提出的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论调,令人深感震惊。我国对大学教育的定位是大众化和普及化,从来没有把精英化作为目标。如果抛弃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定位,一意孤行地追求精英化将把我国高等教育引向歧途。
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现在连大众化和普及化都没有做好。7月16日,中科大常务副校长侯建国就说:“目前,国内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已经出现……我很担心年轻人20多岁毕业之后只会读书,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事实也的确如此,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感觉自己不能适应社会,有的大学生甚至在毕业后,还不得不重新上技校以学得一技之长。这说明大学教育连最基本的任务都没有完成,还谈什么精英教育?
朱崇实校长认为,国家财政不可能对高等教育全面扶持,他希望社会资金要特别关注精英教育,政府要对一流大学更多投入。朱崇实校长这种提法实际上是背离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基本方向。目前,我国财政本来就有向一流大学倾斜的“传统”,如果继续这样做,势必导致普通高校的窘迫,这等于是以大面积牺牲普通高校的做法,来重点关照少数的一流大学,以培养所谓的精英。如果这种狭隘的论调得到认同,我国高等教育将被带向何方?
而且,会打高尔夫球算什么精英教育?高尔夫球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贵族运动,能够享受它的是极少数富人和成功者。如果大学生现在就沉迷于这种富贵运动之中,是在培养精英还是在葬送精英?如果要培养精英,就应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的精神,教给他们丰富而实用的知识,教给他们勤奋打拼的坚定意志,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真正的社会精英。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即使成功了,即使成为了精英,也不能安于个人享受,而应该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这才是正确的培养精英的态度。
需要指出的是,打高尔夫球是一种极其浪费的运动。一是浪费土地。建设一个18洞72杆的高尔夫球场,需要占地1700亩以上。按照国家征地审批权限,用地超过70公顷以上的项目须报国务院审批。由此导致了大量违法占地建设高尔夫球场的事件发生。
二是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高尔夫球场一般都建在水源边上,耗水量巨大,而且球场的草都是进口的草,养护草坪时需要大量农药,容易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有资料显示,每年喷施在高尔夫球场草坪上的农药多达50余种。农药随水渗透到土壤中,会对水土造成污染。
因而,高尔夫球在我国的发展,伴随着的是土地违法、耗费水资源、水土污染等现象,并非国家提倡的运动。如果用打高尔夫球来培养精英,无论从学生个人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都只能是一种危险的误导。
珑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