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2008年我国首都北京举办了第二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然而,我国首次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不是2008年,而是1952年。
1952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俘管处从全部6个战俘营的13107名战俘当中选拔出500名优秀选手,举办了一次史无前例、极其特殊、别开生面的“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五百名运动员分别来自美、英、法、加、哥、澳、韩、菲、土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参赛运动员共有1254人次。
下图是当时对此次空前绝后的“战俘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
这次空前绝后的战俘营奥运会胜利闭幕了,可那规模宏大的场面、精彩纷呈的片段、激动人心的瞬间却借助当时的照片与文字,永远留给了后人。这其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位是大会摄影记者福兰克·诺埃尔,另一位是《奥运纪实》主编普雷斯顿·E·里奇。
福兰克·诺埃尔,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首府人,时年54岁。被俘前是美龘联社中的一位资深随军摄影记者,上尉军衔。这次他被特批参加运动会的摄影报道工作,感到异常兴奋。人们看见他胸前挂着照相机,别着大会工作人员的金黄色缎条,频频穿梭,活跃在各个竞技场上,拍摄了许多精彩和珍贵的镜头。这些在运动会上生龙活虎的运动员照片,很快被板门店的美龘联社记者用传真发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引起很大反响。此外,还有一些被摄入镜头的运动员,纷纷向诺埃尔索取照片寄回家中。他们说:“亲人们看到我在运动会上的照片,比我写信回去报告平安还要高兴。”诺埃尔因此成为西方社会广为人知的新闻明星。他庆幸自己因祸得福,在战俘营奥运会上,他的记者生涯达到巅峰,稿酬也非常丰厚,他说“要成百万富翁了。”
普雷斯顿·E·里奇,美国得克萨斯州安东尼奥城人,时年32岁。被俘前为美军陆军第二师503野炮营A连一等军士。他被特批为运动会筹委会秘书组组长、大会记者和运动会《奥运纪实》日报主编,在大会创办的《奥运纪实》上,向各战俘营学员报道大会实况。他在一篇综合报道中写道: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真可说在世界战俘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身为黑人的里奇感慨最深的是,志愿军对待白人、黑人、其他不同肤色的人一律平等,毫无歧视虐待。这与美军相比形成鲜明的“人权反差”。因此,他曾说道:“现在的我与其说是被俘了,还不如说是被解放了。”随后,他在俘管干部进行“拥护和平,反对战争”教育的启发下,逐步对朝鲜战争的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1952年1月美方又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在朝鲜实施“细菌战”,在这种形势下,里奇建议创办了《走向真理与和平》英文期刊,并成为该期刊的主编,每两周出版一期,直到朝鲜停战协议签字生效。他说:“这份期刊紧紧把握住了一条重要原则:求真务实,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他还是一位超级体育迷,“战俘营营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他第一个动议而获得此美名的。朝鲜停战后,虽然他回国了,但我们一直对他追求真理与和平的可贵精神十分敬佩。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这位和平战士回国后,居然被美国军方判处20年徒刑!
附:文字版:58年前一场史无前例、特殊的奥林匹克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6/162684.html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