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姓资姓社的发展铺就不归路——我看“文革”( 五)
一、不管姓资姓社的发展铺就不归路
改革开放以后,讲得最多的话题之一是:“发展是硬道理” 。这句话正确与否,取决于对“发展” 二字的认识与实践。如果在发展的实践中,既发展了经济,又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精神,那么,“发展是硬道理” 就是真理。如果只发展经济,不管姓资姓社,那么,“发展是硬道理” 就是歪理邪说。色情业可以发展经济,有的人鼓吹设红灯区,卖淫嫖娼合法化,发展色情业能成为“硬道理” 吗?博彩业可以发展经济,有的人鼓吹开设赌场,开设赌场能成为“ 硬道理” 吗 ?制毒、贩毒也可以发展经济,难道中国也要去发展制毒、贩毒产业吗?苏联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强国,结果亡党亡国,社会主义苏联的发展成果最终成为了资本主义的嫁衣裳。
党刊《红旗文稿》2月25日刊发的李慎明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改革开放以来,有500多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了错误,受到了处理,其中一些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500多名省部级以上干部可说是“不管姓资姓社”发展的“受益者”, 使他们拥有了一时的巨大财富和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但是他们断送了美好的前程。他们是否定“文革” 的受害者,加害他们的就是“不管姓资姓社”的“发展是硬道理” 。
在“不管姓资姓社”的“发展是硬道理” 的理论指导下,首先是“与国际接轨”,一切经济活动都按资本家制定的游戏规则运行,于是通过市场化改革,将国企改制,大搞私有化,实现了与国际资本主义经济接轨,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
接着就是“倒逼”。用“经济体制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动摇了,想搞社会主义都搞不成了。这可能就是有些领导人在换届前夕仍在加速私有化的深层原因。
“倒逼” 以后,有人又喊出了“去政治化”。政治是什么?政治是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政治表现为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任何阶级的政治都是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为目的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谈去政治化,其实质就是去社会主义化。到此“司马昭之心” 昭然若揭了。
美国有人谈论“去政治化” 吗?没有!美国不论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艺、体育,不论是在国内、在国外,每时每刻都在谈政治,宣扬美国精神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以世界警察自居。
从“不管姓资姓社”的发展,到“与国际接轨”, 通过市场化将国有经济私有化,动摇公有制基础,到“经济体制改革‘倒逼’ 政治体制改革” ,再到“去政治化”,我们非常清晰的看到了一张复辟资本主义的路线图。新中国,恢复了旧制度,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迈向了一条不归路。
二、“抓革命,促生产”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硬道理
“文革” 中倡导的“抓革命,促生产”,能不能发展经济呢?答案是肯定的:能!而且能更稳定的发展经济。
1、“抓革命,促生产” 可以防止社会主义建设走到邪路上去
有人不遗余力的鼓吹市场经济而攻击计划经济,其实,市场经济亦然是一种计划经济,区别只在于由谁来计划。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是由政府来计划,市场经济则是由资本家来计划。
资本主义的国家只所以鼓吹市场经济,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府是资产阶级的政府。总统的候选人是由资本家钦定的,竞选总统的经费是由资本家拿出来的。由资本家扶持起来的总统所组织起来的政府,自然而然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所以将发展经济的计划交给资本家去做很正常。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无节制的开放市场、取消国家干预、大搞国企私有化,将资源备置完全交给市场也就是交给资本家,这就不属于正常,而是一种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做法。目前压在老百姓身上的各种各样的大山,都是资本家计划出来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有少数经济体通过市场经济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比如亚洲的“四小龙”, 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规模都不大,都在5000万人口以下,而且还有美国等外部条件的支持。象中国这样的搞社会主义的大国,外部遭到资本主义的围追堵截、经济制裁、高科技封锁,内部13亿人口,是欧洲20几个国家总人口的两倍多,政府不去计划,交给资本家去计划,能实现人民的“中国梦” 吗?资本家又会让你实现人民的“中国梦” 吗?
美国自称为完全市场化的国家,其实对外是很讲计划的,并未听任市场自然调节。资源配置有计划,美国曾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国,但他自己国家的油、气资源却保存了下来;花钱有计划,政府发不出工资,未经两院授权宁愿关门也不敢乱花钱;开放市场有计划,中国企业想收购美国企业,阻力重重;中国对美国毫无保留的开放,并没有换来美国的高新技术,只换来转基因大豆;……
资本家计划的市场经济还是一种“负债经济”。毛泽东逝世后,大搞市场经济,将毛泽东遗留下来的好端端的一个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国家,变成为了一个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企业负债、老百姓负债,到处债台高筑的国家。
“抓革命,促生产” 能使我们时时刻刻记住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可以防止走到邪路上去。
2、“抓革命,促生产” 有利于国家稳定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都逃不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一铁律,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则完全可以避免经济危机发生,而稳步前进。
毛泽东时代周恩来总理通过计划经济和实行独立稳定的货币发行政策,保证了物价稳定,贫富差距不大。虽然遭受到美国的敌视和封锁,社会仍然稳定,全国人民仍然生活安定,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儿育女等等都有国家保障,人人都无后顾之忧,还能出陈景润这样的数学家,也没有出现现在自称“黄金10年”那么多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
毛泽东接手的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中国。毛泽东交给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一个既无内债、也无外债、财政自主、繁荣富强、欣欣向荣的中国。中国科技发展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经济发展速度几十年处于世界第一,储存有供八亿人吃三年的战备粮,建有八万座大中型水库,拥有七万亿人民币的国库存款和五百吨黄金。外交方面独立自主,中国的朋友遍天下,阔步迈向四个现代化。毛泽东留下的水利建设成果,被改革开放啃到了今天;毛泽东培养出的全面发展的人口红利,也被改革开放收获了几十年;毛泽东的几次自卫反击战和两弹一星,给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和平环境;……目前的中国还有这样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吗?
3、“抓革命,促生产”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都和人(劳动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也是首要的决定的因素。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产品分配形式,进而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又会反作用于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抓革命,促生产”方式,劳动者是主人,享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价值的所有权,劳动者是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劳动和管理,劳动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和自觉,才会出现“宁愿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王进喜和大庆精神。
市场化以后,劳动者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价值的所有权相分离了,主人成为了雇佣劳动者、打工仔,劳动者和生产只存在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干多少活拿多少钱的简单的金钱关系。劳动者的积极性只能靠金钱和物质来调动。
4、“抓革命,促生产” 还能培养教育出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1)能培养出既有革命思想,又有专业技术的“又红又专”的劳动者。
(2)思想觉悟提高后,可促进劳动者的学习积极性和钻研精神,使劳动者能成为工业生产或农业生产方面的革新能手或多面手,促进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即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体力劳动者成为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人。
(3)体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也促使了知识分子向实际方面发展,促进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分子成为了理论能联系实际的人。
(4)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又促进了领导劳动者的干部的学习,促使干部去自觉学习,成为有广博知识的人。
5、“抓革命,促生产” 也促出了文化的繁花似锦,“样板戏” 至今仍“艺”压群芳。“文革” 中出现的“样板戏” ,工农兵的光辉形象登上了戏剧舞台,改变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权贵富豪独霸文艺戏剧舞台主角的状况,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
1974年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时间,就是在二十世纪末,把我国建成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技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抓革命,促生产” 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硬道理。遗憾的是,随着毛泽东的逝世,“抓革命,促生产” 这一条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就被彻底的废弃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