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极右派们总是反复强调国企僵化,缺乏创新能力,效率低下。而私企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强,生产效率高。有个“掀了你的冰美式”撰文鼓吹道:“我们需要认识到,经营的成功并不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或垄断的结果。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往往是因为他们具有创新能力,市场敏锐度,领导才能等多种素质和能力。”但我始终有一点弄不明白,那些私营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国企改革时,国企改成私企的。改革前,一些国企缺乏创新能力,经营不善,连连亏损,最后在国企改革时将厂子贱卖了。这些国企领导乘机通过贷款将厂子买下,摇身一变成了私企老板。变成私企后,创新能力马上增强了,产量上去了,获得了大量的利润。我怎么想也想不通,当国企领导和成为私企老板后创新能力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这些人会变戏法吗?昨天当国企领导没有创新能力,把厂子办得半死不活的。今天成了私企老板,突然就有了创新能力,赚了大量的钱。昨天没有创新能力,今天一下子有了创新能力;昨天赔钱,今天赚钱,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我怀疑,这种变戏法的变化,是他们的故意为之。这些人极端自私自利,为了达到贱卖贱买的目的,先故意将厂子搞得连连亏损,后在国企改革时将厂子贱卖他们乘机贱买下来,摇身一变成了私企老板,成了大富豪。他们不是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当国企领导时不发挥创新能力,当私企老扳能获取私利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问题的关键是给谁赚钱。给国家给集体给大家赚钱时,就没有创新能力;为自己赚钱时,马上就有了创新能力。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实际上,国企同样具备创新能力。想当年,鞍钢创造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生产管理办法,非常行之有效。“两参”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是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三结合”是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通过“两参一改三结合”,整个鞍时顿时呈现出一派技术革新热火朝天、生产建设蓬勃发展的热烈景象。毛主席将其称之为“鞍钢宪法”,向全国推广。顿时,全国掀起了学习“鞍钢宪法”的热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我记得,当时我们厂是平炉炼普通钢,电炉炼特殊钢。但电炉小而且少,满足不了建设的需求。于是,厂领导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大胆进行创新,搞平炉炼特殊钢的试验。经过共同努力,后来取得了成功,平炉炼出了特殊钢。这不是创新是什么?我们市有一家大型国营水泥厂,为了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了高标号的优质水泥,用到了三峡水利工程上,用到了武汉、南京长江大桥上,用到了北京“十大建筑”上。这不是创新是什么?谁说国企缺乏创新能力?这一切给了他们一个有力的回击。实际上,类似我们厂和水泥厂的技术创新,全国比比皆是。比如,农业上大搞土壤和种子改良,特别是杂交水稻试制成功后,粮食产量由原来亩产一两百斤猛增到亩产千斤。这不是创新是什么?特别是经过艰苦努力,试制成功了导弹、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人造卫星,这不是创新是什么?谁说国企没有创新能力?只要实行“鞍钢宪法”,走“三结合”道路,定能取得创新成果。难道“三结合"的力量,还不如单个人的力量吗?
总之,说国企缺乏创新能力是毫无根据的。国企同样具有创新能力,改革前的一些国企缺乏活力、连连亏损,是那些极端自私的权贵们的故意为之。我们一定要揭穿他们的阴谋,彻底清除国企中的腐败分子,重用那些为国为民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国企领导。这样,国企就会越办越好,充分发挥主体主导作用,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向前发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