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张旧照片,照片拍于1962年。照片中共有十三个人合影,分为两排,照片上书“芋县白乐公社全体干干部合影”。“芋县”应该就是现在的河北蔚县,“公社”就是现在的乡或镇。
我小时候曾回过老家农村,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候公社的院子很大(小时候“很大”的概念),大门大敞着没人看着,院内房子很多(小时候“很多”的概念),但“办公”的人很少,几乎看不见什么人。这个场景就很符合这张旧照片透露的信息。“管理”一个几千人或上万人的公社的“管理员”,就这么十三个人吗?这十三个人占一个公社人口的百分之多少呢?公社社员能不能养起他们呢?
有句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公社再“没事”,也会有很多工作的“摊子”。那这十三个人咋“管”的呢?这肯定是一个人要管多个“摊子”的。你说,他们这累不累?他们这算不算勤政?
放大了看,现在一个乡或镇的各种“冒号”,少说也有百儿八十的。
1962年我正上小学,那时的全国人口数量的标准口号是“六亿五千万”。现在呢?现在全国人口数量的标准口号是“十四亿”多,我们算“十五亿”。按比例算,应该是比当年多了三分之二吧。按此可以推出,现在一个乡或镇的人口,平均也应是多上个三分之二(为叙述方便,姑且这么粗略估算)吧。再按此推,现在一个乡或镇的“管理员”,也应该不会超过五十个人吧。
现在的一个乡或镇的办公地点,一般至少是三层楼,一层至少十多间至二十间办公室吧,一间办公室的办公人员,至少也是两三个人吧。
以前是一个人“管”几个摊子,现在是几个人“管”一个摊子。以前的供养比例是百分之一,甚或更少。现在的供养比例是多少,相信大家伙儿会算出来的。以前是真的能养起,现在能不能养起我不知道。
以上只是粗粗的算,是粗得不能再粗的算,如果细算下来,一定会有惊人的答案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