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司马迁:建构平等与反抗的政治信念

摩罗 · 2019-06-12 · 来源:文化战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司马迁对于上流社会的暴政深恶痛绝,对于弱势者的反抗给予充分肯定。他为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写《陈涉世家》,就是要奠定反抗暴政的正义性和正当性。

  行业分工和身份尊卑,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前提。可是,身份的尊卑发展下去,就是长久的、坚固的等级制度,这与原始社会遗留的平等体验产生抵触,对人类精神造成伤害。有的种族,比如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干脆一条道走到黑,把等级制度固定下来。华夏族却一直为此纠结。为了维护文明发展,必须讲秩序、重差异、别尊卑,于是讲究君君臣臣;为了尊重平等权利,必须信守天下为公,反抗等级压迫,于是大声追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webp.jpg

  历代圣贤在尊卑与平等、驯服与反抗的纠结中,创造了复杂的文化体系,企图在平等与尊卑之间达成某种平衡。有人谴责武王伐纣是犯上作乱,有人说未见犯上,只见诛讨独夫民贼。在孔孟看来,君与民、君与臣,虽然身份、职守不同,在人格上、精神上应该是平等的。如果平等原则受到颠覆,比如,“君之视臣如土芥”(《孟子·离娄下》)的时候,君使臣非礼(“君使臣以礼。”《论语·八佾》)的时候,被伤害的一方可以作出正义的、激烈的反应,包括造反。儒家学说特别是孟子学说,给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劣势的人群,赋予了反抗权。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对暴力性质的判断,以民意为标准。如果是“民望之”、“民大悦”,就是正义的反抗,它跟统治者压迫弱者的暴力大异。

  司马迁阐发礼义精神和礼乐文明,不遗余力,好像在维护尊卑秩序和等级制度。可是司马迁对于上流社会的暴政深恶痛绝,对于弱势者的反抗给予充分肯定。他为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写《陈涉世家》,就是要奠定反抗暴政的正义性和正当性。

  他写陈胜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悲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被征戍边,因天气恶劣,误期未到,面临死刑威胁。他拼死一搏,决定率众造反。义旗乍起,各地反抗者都杀死秦官,聚集在陈胜义旗之下(“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地方贤达盛赞陈胜“伐无道,诛暴秦”,也就是替天行道。

  陈胜穿越时空、影响历史的口号不是“大楚兴,陈胜王”,而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千古之问,蕴含着中国历史的深刻秘密。中国古代身份制度、等级制度一直不甚严重,各等级不如印度、欧洲完全定型,尚有相当流动性。所以,李悝、商鞅才能进行旨在削弱贵族特权、向庶民开启晋升之门的变革。上流社会和下流社会,观念上也没有不可逾越的壁垒。不但下流社会认为“王侯将相无种”,上流社会也认为“王侯将相无种”,陈胜的口号才可能诞生。若是如印度形成严格种姓制度,希腊罗马形成严格奴隶制度,则不会出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发问。

  司马迁在华夏第一部百科全书中极力放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庄严发问,他把对身份制度、等级制度的质疑、审判和反抗,深深植入民族血液之中。秦汉以来的社会演变,一直具有身份等级制度不断淡化、社会流动不断强化的历史趋势。“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朝为田舍郎,登天子堂”,这些诗句从侧面描述了这一社会特征。

  《史记》在人物身份处理上有三个破例,相关的三篇文章就是《孔子世家》、《陈涉世家》、《项羽本纪》。符合惯例无需理由,一旦破例则必有充分理由。给孔子破例写世家是为了让孔子成为华夏道统的集大成者和承载者,同样,给陈胜写世家,是为了承载华夏大族追求平等、反抗压迫、消灭暴政的人文理想和政治原则。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青松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到底谁“封建”?
  6.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9. 掩耳盗铃及其他
  10.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3.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5.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6.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7.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8.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10. 不能将小岗村和井冈山相提并论!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