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中医困境与文化之忧
王淑军
“取消中医”风波渐息,但由此而起的“中医存废之争”,引发了人们对当前中医困境的关注。关于如何振兴中医,人们开出种种“处方”:为中医立法、加大政府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当然都对,但有个重要的方面却容易被忽略:中医的困境,缘于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贫瘠了。振兴中医,不可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的方法(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
正是由于其自成一体,在今天一些人看来,中医理论“费解”,但这并不妨碍中医解决现实中的医学难题。时至今日,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各类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治疗和养生保健等方面,中医仍具西医无法取代的优势。中医四诊的“主观性”特征,也不妨碍优秀中医的准确诊疗,还因“简、便、廉”等优势深受群众喜爱。可以说,那种将中医困境完全归咎于其自身“缺陷”的观点,如同将一棵大树的枯枝败叶,归咎于树自身有“病”,却忽略了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因素。
其实,自19世纪末部分国人主张“全盘西化”以“强国”时,中医的困境就已开始。进入20世纪以后,一些寻找中国落后挨打根源的知识分子,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没落文化的代表,不加区分地踏在脚下。“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中医不科学”等矫枉过正的言论,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背后则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此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多,对传统文化反而日渐陌生。比如,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多数民众无异于“天书”。加之,近代以来持续不断对“中医科学与否”的争论,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中医产生怀疑甚至抵触。从民国时期“废止中医案”、新中国初期中医药走过“弯路”,到目前的“取消中医”签名,均可看出这种阴影。
因为要时时面对“不科学”等质疑,中医被迫处于“自我辩护”的窘境,寻找着各种“客观的”证据,到头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日益被动。不仅中医,其他传统文化的命运也大抵如此,前段时间国学的争论就是典型一例。
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以大多数国人的认同为前提。同样,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有赖于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广泛认同。中医的困境,一方面是后人创新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的困境。当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了,传统医学的道理深入人心了,中医生存的文化土壤会逐步恢复,中医界将不再疲于“自我辩护”,重拾自信,更专注于怎样继承和发扬好中医“国粹”。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人民日报》 ( 2006-11-29 第04版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