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吕炳奎对中医高等教育的贡献
北京羲黄文化研究中心 吕嘉戈 2006年2月 2日
中医的高等教育事业,是以1953年毛主席批评并撤销了卫生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贺诚与副部长王斌的职务,终止了他们的消灭中医政策和行为的背景下开始的。
1953年初,江苏省委书记根据党中央的精神,提出要办一所中医医院和中医学院,并让原本是中医的江苏省统战部副部长吕炳奎负责筹建,并在1954年任命他为江苏省卫生厅厅长兼党组书记。
吕炳奎很高兴回归中医界,并立即开始行动:首先将为了消灭中医而设立的“省中医进修学校”改名为“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此校才是今天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而不应该是中医进修学校),并要求各市县选派水平高的、30岁左右的青年中医师参加中医师资进修班,采取了老师教,学生互教,师生互教等教学形式培养中医师资。经过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临床水平后,又以集体讨论的形式,编写了各类教材。在两年多时间内,师资进修学校共培养了200余名各科师资,编写出版了27种教材,总结并取得了中医课堂教学的经验。
1956年,吕炳奎调至卫生部任中医司司长,其上任后的第一件棘手的问题就是北京中医学院筹建遇到的难题。当时条件极差,食堂连学生的碗筷都没有准备;校址只是借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的一层楼;没有课桌,学生只能坐在马扎上听课;没有院领导,临时将中医司副司长陈育民调去当院长。8月24日陈育民上任时,只有余无言、栾志仁两位教师。9月1日开学时,学生进了课堂却没有老师上课,陈育民急中生智,自己走上讲台,没有教材,只好讲中医政策以应付学生。由于学院教学无法正常运行,引起学生反感,纷纷向卫生部提意见,并向周总理告状。对此,卫生部主管部门医教司经过半年周旋,仍无法解决办学的基本条件。在此情况下,吕炳奎主动提议,北京办不了可以暂时迁到南京办,那里有房子、师资和教材。这个意见得到了卫生部、中宣部、文教办的同意。当周总理得知后批评说:“首都办不成一所中医学院,这不是笑话?”遂责成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处理此事。
齐燕铭提出了把海运仓中国人民大学的大院让给北京中医学院。据此,吕炳奎马上前往江苏省求援,解决师资、教材问题,问题解决的很顺利,一下从江苏省调来40余名中医师资及全部新编教材,这40余名师资大多成为全国一流的中医专家,如:董建华(人大常委)、程莘农(工程院院士)、杨甲三、王绵之、颜正华、刘弼臣、印会河、王玉川、姜楫君、施汉章、金起凤、江振济、孔光一、陈佑邦、程士德等。从此,北京中医学院的教学工作走上了正轨。此后三、四年中,南京、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根据南京中医师资进修学校的中医教学经验,先后举办了各类中医师资进修班,如北京的《内经》班;南京的《温病》、针灸班;成都的《伤寒》班等,到1960年初,全国各中医学院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为新中国中医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而现今的中医高等教育,由于西化的原因,在中医的教学上已经是不伦不类了,形同虚设,根本无法传承中医,学中医毕业的大学生不会用中医方法给人治病,甚至不相信中医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个问题就在于中医教育不按照中医自身教学规律和中医的基础教育出现了偏差,造成今天的中医学子无法掌握中医方法去为人治病,也说明,中医高等教育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按照西医的模式来教授中医,只能是自我毁灭。
今天我们纪念吕炳奎,就是要恢复中医高等教育初创时的教育模式,抵制西化,让中医高等教育真正成为传承中医的主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