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中医在诊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生活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中医,中华文明就不可能顺利传承。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人们对中医一度产生了怀疑,质疑否定中医的呼声甚嚣尘上,中医地位岌岌可危。
那么,中医真的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不堪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
首先,正如开头是所说,中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中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他就或多或少的要受中华传统文明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是理念的影响。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中提到“允执厥中”,就是特别强调“执中”,强调行事时要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不偏不倚,不受过度的情感或冲动的影响。我们知道,五经之首当属周易。周易有《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夏朝。《史记》说“文王拘而演周易”,所以,最晚从周文王周易的六十四卦就已经存在了。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六爻,分别是初九、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些是阳爻;或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这些是阴爻。阳爻阴爻交错排列,构成六十四卦。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这叫得正。二、五两个爻位是中位,叫得中。如果二爻的位置由阴爻占据,五爻的位置由阳爻占据,叫做中正。易经认为,阳爻阴爻各得其位,就是和谐的;反之,如果阴阳失位,即不得正,就会给人带来灾难。如果爻位即得中,又得正,达到中正的境界,就是最和谐的。占卜时如果得到的爻居中得正,那便是吉利的卦,预示着有好的结果。在《书·吕刑》中,也明确提出中正的概念:“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这里的“中正”和上述周易中的“中正”是一个意思,都是得当,不偏不倚的意思。《礼记》中也有“中正”的提法“中正无邪,礼之质也”,这里的中正”强调做人要端方正直,侧重于人的品质。四书中的《中庸》又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句话,提出“中和”的概念,强调中和在天地万物运行中的作用。同时,《中庸》中还明确提出“中庸”,指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里的“中庸”指的就是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总之,无论是“执中”,还是“中正”、“中和”、“中庸”都强调为人处世要有一个度,过和不及都不好。这是中医产生的文化背景,也是中医产生的哲学基础。它对中医最大的影响是影响中医产生和发展的思维方式。
其次,对中医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以《周易》为代表的易学。周易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无极代表着无,代表着零,是宇宙产生前的混沌状态;太极代表有,代表着一,表示由无到有。太极生两仪,“两极”代表阴阳,是事物的一体两面,预示着凡是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构成的,这蕴含着古人看待事物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两仪生四象,“四象”分别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同时又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由于五行相关,朴素的说法是:春天,木星当令,五行属木,方向东方;夏天,火星当令,五行属火方向南方;秋天,金星当令,五行属金方向西方;冬天,水星当令,五行属水,方向北方。以上是周易认为的自然宇宙产生的过程,也是自然宇宙的构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有“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医也有影响。对“天人合一”解说,各家略有不同。但我认为,我们可以部分的理解“天人合一”的概念:“天”不是指天空,也不是指老天爷,天指的是大自然。一方面,人是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的一分子;另一方面,构成天的要素,同时也是构成人的要素。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宇宙中,有构成自然的大宇宙,有构成人体的小宇宙。大宇宙分阴阳,小宇宙也有阴气阳气;大宇宙有五行,小宇宙也有。水火木金土,在人体中各有所属:水属肾经,火属心经,木属肝经,金属肺经,土属脾经。大宇宙中的五行,并不特指五种事物: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同理,小宇宙中的五行,也并不专指五种脏器: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周易中四象八卦配五行,五行又可以对应人体,为中医大夫诊病治病提供依据,这就是易学对中医最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中医看来,什么状态下的人是最健康的呢?从各种中医典籍以及中医诊病医病实践看,我觉得有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一个是“通”,也就是通畅。古人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只要身体各处通畅了,就不会有疼痛;反之,如果身体感觉疼痛了,那一定是人体哪个部位不通畅了,堵塞了。过去人们也经常讲,要打通任督二脉。其中任脉是指起于会阴穴,沿着身体正面的正中央上行,到达唇下的承浆穴;督脉则起于会阴穴,沿着脊椎向上,到达头顶后继续向前,穿过两眼之间,最终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它们是人体经络的主脉。通常认为,如果任督二脉能够被打通,那么全身的经脉都会变得通畅,从而能够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血液循环。打通任督二脉,就是要使人全身气血通畅。气血通畅了,人体就健康了。所以陈浩成在《疾病的天敌》中提出“三通五强”的观点:“三通”是指血管通、肠道通、经络通。“五强”是指气血强、神经强、内脏强、骨骼强、心理强。其中的三通就是要使人做到三个方面通畅,做到三个方面的通畅,就会达到“五强”的效果;达到“五强”的效果,人体就健康了。
人体健康,“通”是前提。如何做到“通”?这里又涉及到人体健康的第二个关键词,那就是“衡”,衡即平衡。前面提到的“执中”、“中正”、“中和”、“中庸”强调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实际上谈的就是大宇宙的平衡。如果做到了平衡,那么就会万物和谐,天下太平,就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由大观小,人体小宇宙也需要做到平衡,如此,方能气血通畅,健康长寿。当然,人体小宇宙的平衡另有含义。我们知道,四象配五行,五行配五脏。五行,并不专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而是事物运行的五种方式;同理,五脏,也并不专指心肝脾肺肾五种脏器。心有温煦的作用,肝有疏泄的功能,脾有生化的特性,肺有肃降的功用,肾有藏精的效能。五脏之间达到平衡,人的身体才算健康。另外,心肝脾肺肾也有一个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问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五脏之间的相克: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相生意味着相互促进和滋养,而相克则意味着相互制约和限制。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被认为维持着自然界的平衡和谐,以及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
其实,中医除治病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养”。养,就是养生,就是强体健身,就是未病先防。中华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养生的内容,其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认为,在不同的生理周期,人体的发育成长、生老病死是有规律的: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既然人的生老病死是有规律的,那么为什么古人看起来还很长寿呢?《黄帝内经》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上古之人之所以能“度百岁乃去”,是因为他们遵循自然的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因为他们“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些就是最朴素的养生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依据“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规律,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观点,这虽然是认识客观事物要达到的最佳心态,我们也不妨把它看作养生之道。也就是说,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很大益处的。庄子在《养生主》中,借助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养生要顺应自然,也是未病先养。因为真正做到了顺其自然,就可能少得病或不得病。汉末名医华佗,发明了五禽戏,这是一套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健身操,其中蕴含的强身健体的理念不言而喻。再比如茶,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的妙用,那时茶就具备饮品和中药的功用。唐代陆羽撰写《茶经》,从茶本身,到茶水、水源、茶具、煮茶流程都有描述,可见喝茶不仅仅是解渴,也是养生。到了宋代,人们不禁喝茶,还斗茶,茶就包含了富有娱乐功能的养生活动。再到后来,就产生了茶道,茶酒更富有了文化内涵。以上论述充分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养生长寿是占了有很重要位置的。
以上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几个因素。人体健康的两个关键点决定着中医诊病方式也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医大夫诊病,很少提到治病这个词,说的最多的是吃上几副中药调一调。为什么要调?因为既然人的身体出毛病了,不健康了,意味着人体平衡被破坏了。比如,肝出了问题,意味着人体疏泄功能不畅,血瘀气郁,就会出现心梗脑梗之类的病症;脾出现了问题,人体生化功能减弱,就容易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容易引发糖尿病。五脏各有各的功能,各种功能正常运转,人体健康;各种功能运转不畅,各种疾病就会不期而至。五脏相生相克,构成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也很容易引起病症。所以,调理是中医诊病的鲜明特色。调什么?扶正祛邪,调理阴阳,达到阴阳平衡;依据生克,调理五脏,达到五藏平衡;打通经脉,调理气血,达到气脉通畅。调理顺畅了,人体疾病就治好了。这与西医存在很大不同:西医治病,真的讲究治。怎么治?发现病灶,吃药输液,各项指标正常了,各种症状没有了,就算治好了。但有时候,比如说得了癌症,找到了病灶,西医的办法是动手术,把有病的器官拿去。但把有病的器官拿去之后,病并没有消失,还得吃药,有时还的化疗。化疗的过程中,在杀死癌细胞的过程中,其他细胞同样遭到损害,最终病没治了,人没了。所以好多时候,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治标,治的是症;中医治本,调的是病。治标不治本,病等于没治好。所以,中医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中医主张治未病,主张未病先防,保证了人们的健康,提升了人们生活的质量;中医把人体看作是一个系统,重调理,重平衡,使一些疑难杂症不再成为顽疾,提高了治病的效率。所以,无论从中华文明传承的角度,还是从中医自身发展的角度,我们都要传承中医,发展中医,振兴中医。
传承中医,也有两个关键词:中医、中药。这里的中医与前面提到的中医含义不同,前面的中医,指的是中国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中医治疗系统;此处的中医专指中医大夫,指的是人。中医传承难,难就难在后继乏人。中医望闻问切,难的是通过望闻问这些外部信息准确断明病症,更难的是切脉不准确,同一病症,不同中医大夫会有不同的判断。而且,即便是断病准确,不同大夫也会开出不同的药方来进行调理,相应的,治疗效果也会有不同。所以,当个中医大夫着实不易,当个名中医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带来的中医传承更是困难重重。这是中医传承后继乏人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应当积极鼓励优秀人才从事中医行业,大力培养优秀中医人员,提高中医大夫的素质。从中药角度看,要注重对传统药方的发掘工作,要加强对传统中药方的整理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对传统中药方的创新。从现代中药学角度看,要加强对重要的浓缩提纯工作,提高中药的运用效率。在这一方面,屠呦呦团队对青蒿素的提纯浓缩,陈浩成生物时代对牛髓粉的提炼都是一个大胆的探索,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
中医,在世界上是作为一个独特的事物来存在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医传承,即传承中医,也传承中华文明,必将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必须大力为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