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5日
责任编辑:昆仑
4月11日中午时分,兰州市自来水被报苯含量严重超标。当日下午,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故情况。
什么原因导致了水污染,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直接责任方外资企业威立雅瞬间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4月13日,各大网站转载《兰州自来水事故原因查明 系中石油兰州分公司管道泄漏》称:“事故原因查明,确认污染源主要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的一条管道发生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
事故责任方由【威立雅】踢给了【中石油】。不过没有人或机构为这个说辞负责。第二日这个说法不攻自破。“遭到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和兰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的否认。”、“官方从未披露自来水污染系兰州石化原油管道泄漏所致。”
4月14日官方调查给出的说法是:“兰州市‘4·11’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志强介绍,1987年的爆炸事故造成34吨渣油未能回收,渗入地下;2002年的爆炸事故未统计渣油渗入地下的渣油,两者造成了水厂自流沟受到污染。”
威立雅自来水污染源头的自流沟,使用年限达到60年,可谓超期服役。兰州威立雅人士介绍,被污染的自流沟1955年安装,为水泥材质,将近60年时间从未更换过。
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林治波称:
“威立雅方面牢牢控制着公司的经营大权,在不增加投资、不提升技术、不更新设备的情况下,一门心思谋求利润最大化。中方对此不满,要求召开董事会,提出的意见却往往被法方一票否决,作为控股方和担任董事长的兰州一方有时甚至连个董事会都开不成。威立雅自来水公司【设备老化】,技术陈旧,用了几十年的自流沟也不修缮清理,甚至听说威立雅使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也是低成本的。低成本运营的确增加了他们的利润,却降低了自来水的水质,受害的是兰州广大市民。笔者在兰州生活了四年多,每天早晨刷牙时都注意到,牙缸里的自来水中能够清晰地看到杂质。”
与此同时,腾讯制作了一期话题,公然为“洋水务”站台。
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2762.html
该话题结论是:
4月15日,兰州新闻发布会称“经过调查,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对水质安全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下面为新闻内容:
@中国之声:【兰州官方承认外资合作企业监管不力】今天下午,兰州紧急举行自来水苯污染事件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在对整起事件做了回顾以及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介绍之后,兰州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柠表示,经过调查,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对水质安全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记者焦健张磊)
但这条新闻被腾讯转载后,自拟标题成:“兰州官方承认对威立雅水务公司监管不力”,又将责任方从外资【威立雅】企业身上悄然转移到【官方】。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美垄断资本控制了政府,自由经济之风由英美强劲刮向世界。自由经济理论大力鼓吹市场化、私有化。
迈克尔•赫德森在其《全球分裂》(2005年4月美国普卢托出版社再版)一书序言中指出,美国大力推动的自由化不是为了促进真正的创新或发展,其兴趣不在于创造新财富,而是以自由化的名义接收第三世界已有的人民的财富,如资源、不动产或者夺取水、电、交通等公共服务业的垄断权,以牟取暴利。
2000年,在世界银行赞助下,第二届世界水务论坛在海牙召开,出席论坛的是大型水务公司代表、言必称市场的政府官员以及自由派经济学家。论坛最后的结论是,有水吃不应视为“人权”,只应视为“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最好由市场及私人企业来满足。
跨国水务公司、相关政府官员与自由经济学者竞相标榜,私有化、市场化会惠及所有人。可是,世界各地的经验说明:
第一, 改革使得供水服务的收费标准急剧提高。
第二,水务民营化后,公众监督权利大为降低,饮用水水质和服务质量不断下降。
对私营公司的老板和股东来说,其首要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而不是保证人人有水可用。在私有化、市场化后遇到的常见情形或跨国水务的经营方针是,鼓励消费而不是节约用水,大众消费越多,企业赚得越多。
英国是最早实行水务私有化的国家,英国水务市场化后,从1989年到1995年水费上涨106%,私营水业公司的利润在此期间增加了692%,因不能按期交付水费而遭停止供水的英国顾客增加了50%。
法国水务民营化后,水费上涨了150%。
印度水务私有化后,一些家庭用于购水的支出竟然占家庭收入的25%。
非洲部分国家的水务私有化不仅没有扩大服务的范围,反而导致贫困地区的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穷人饮水更为困难。
跨国水务公司破坏环境、贪污贿赂的案件不断被报道。正因如此,水务私有化、市场化在全世界正遭到越来越广泛的抵制。
在玻利维亚、乌拉圭、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在南非等非洲国家,纷纷掀起各种抵制水资源私有化的运动,甚至出现起义或骚乱(左派赞誉为“起义”,右派、跨国公司则指责为“骚乱”)。此外,在发达国家,意大利反对水资源私有化的运动也很有影响力,比利时政府一直就对水的私有化持怀疑态度,2004年荷兰议会通过法律禁止水资源管理私有化。
最典型的例子是,1998年世界银行以拒绝为玻利维亚的2500万美元贷款作担保,来威逼玻利维亚政府把该国第三大城市科恰班巴(Cochabamba)的水务私有化。结果由美国工程巨头贝克特尔公司(Bechtel,参与建造中国三峡工程)的分公司独家中标,并获得16%的利润保证。1999年1月,该公司接手科市水务后,立即把水价提高了一倍,甚至连那些吃井水的社区居民也要安装水表以便付水费给贝克特尔。众多贫民不堪重负,一些家庭因此所付水费竟然达到收入的两成。被收买与要挟的政府官员忠实执行与世界银行、贝克特尔公司达成的协议,在多方努力无效后,科恰班巴市民最终于2000年3月发动大规模抗争。这时候,政府不得不向人民低头,宣布取消私有化,但要补偿贝克特尔公司40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玻利维亚市民与买办政府、跨国水务公司的宏大抗争,引起了世界多国?间团体联合起来,积极反对水的商品化与私有化。当2000年世界水务论坛召开时,全球几十个民间团体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批评跨国公司以及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推动水务私有化。同年12月,几百个民间团体代表在玻利维亚的科恰班巴市召开会议,发表以下声明:“水理应属于地球及一切物种,水对生命来说是神圣的。因此,为了将来世代以及自然环境,世界水资源必须好好保护及由人民拿回来。用水是基本人权,必须受各级政府所保护。因此,不能把水商品化、私有化或为商业目的而买卖。这些权利必须得到各级政府尊重,特别需要一条国际公约来保障这些权利。由当地居民来保护水资源是最恰当的,因此在保护水源及其调节上,当地居民应被视为同政府平起平坐的伙伴。人民自己才是促进民主及保护水资源的力量所在。”
我国水务改革出现外资的身影,始见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通过直接或间接担保,获得政府间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主要大城市建设了100多个水务项目。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鼓励外资投资中国公用事业设施建设的政策出台,洋水务开始直接投资。但这一阶段水务业开放领域仅限于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未涉及管网,合作方式也以BOT和合作公司的方式为主。
2002年3月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将原禁止外商投资的供排水城市管网首次对外资开放。外资水务公司和投资机构以参股、控股,甚至买断独资的形式开始渗透。
2002年12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
2004年3月,建设部发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由此,大规模的外资和民营资本开始进入水务市场,掀起了水务改革“第一波声浪”。威立雅、中法水务等外资水务巨头纷纷与国内水厂进行合资。
在2006年9月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建设部进一步明确中国未来水务市场发展方向,就是鼓励水务行业的【市场化】运作。政府部门出台市场化举措理由更是言之凿凿,核心是“欠账太多”,尤其是环境欠账太多,国家要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就必须建设更多的市政设施,这些市政设施的投资令国家不堪重负。
江涌认为,“在决策部门那里,水务市场化的初衷是推进【特许经营】制度,即经营层面的改革。但是,只有市场方向,没有实施细则。自由化理论本身就存在诸多不足,加上政策的粗糙,如此到贯彻执行时,必然会出现严重问题。正是有些部门的语焉不详,地方政府胆子更大、步伐更快,在【特许经营】之中,塞进了【产权改革】的私货,‘市场化’升级为‘私有化’,即出让当地水处理企业的股权,再限定经营年限。地方之所以纷纷‘偷天换日’,是因为‘产权改革’比‘特许经营’更有短期‘油水’。”
清华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对城市供水行业改革而言,影响最大的表面上是特许经营政策,实质上却是产权改革政策,而其中的关键点又是城市水业资产的处置方式问题。
“虽然建设部一直在推进特许经营制度,但是,在中国城市供水新的改革项目中,许多项目背离了特许经营。因为大部分自来水公司的改革出让了部分或者全部完全意义上的产权,实现了【专营】。”傅涛说。
在“市场化”与“私有化”尤其是“国际化”的感召下,包括威立雅、苏伊士里昂、泰晤士等跨国水务巨头挟其强大竞争实力纷纷登陆。
1997年6月,威立雅水务从天津市供水部门获得了改造并经营凌庄水处理厂这份合约。这个合同服务覆盖400万居民,威立雅以占合资企业55%的股份控股,合同有效期为20年。
一年后,威立雅水务又与日本合作伙伴,共同赢得了第一个由中国政府批准的水务BOT合同,该项目投资额为1.06亿美元,合同期 18 年,可满足320 万居民的饮水要求。
随后,威立雅开始在中国市场横刀立马,四处征讨,可谓锋芒毕露,锐不可当——
2002 年,威立雅水务通过国际招标获得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 50% 的股权,并被许可投入2.66亿欧元。
同年11月,威立雅水务与宝鸡市自来水公司及北京首创集团签署协议,共同投资 4500 万欧元组建宝鸡创威资产有限公司及宝鸡创威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日供水能力23 万吨的自来水厂,合作年限为 23 年。
一个月后,威立雅水务集团又与珠海签署了一份“总投资额为 2700 万欧元,运营期为 32 年”的污水处理合同。
2003 年11月威立雅水务与青岛市排水公司(Qingdao Drainage Company)和光大集团合作,在中国获得一份新合同,这份为期25年的合同涉及青岛市两座污水处理厂——麦岛厂和海河厂的运作。
一个月后,威立雅水务集团和深圳水务集团签订了深圳水务集团国有股权交易协议,获得深圳水务45% 国有股权,这次交易是2003年度中国大陆最大的外资购并,也是中国水务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项购并交易,合作期为50年。
2004年4月,威立雅获得投资北京北苑污水厂项目的资格,这份BOT项目合同期限为 23 年,日处理能力为40000立方米。
同月,威立雅水务以1.52亿元的价码,获得贵州省遵义市南郊、北郊两个城市供水厂35年的维护和运营合同,两座水厂日供水能力为20万立方米。
仅过一个月,威立雅又与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开展供水项目的协议,威立雅投资3.55亿元人民币,收购现有水厂51%供水资产,春华水务拥有49%资产,双方合作期限为30年,预计日供水量为40万立方米。
两个月后,威立雅-通用水务、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48亿元,改造陕西渭南市区旧供水管网和老水厂,并负责修建新水厂,合同期限23年,预计日总供水量将达到17万立方米。
2005年6月,威立雅水务集团与邯郸市签订了一份为期25年的BOT污水合同。合同所涉项目为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日处理能力10万立方米。
2005年9月1日, 威立雅水务与乌鲁木齐市政府正式签约,威立雅水务投资3.7亿元,以51%的股份控股河东污水处理厂,合作期限23年,该厂当时日处理能力为20万立方米,预计三年内污水日处理能力可以达到40万立方米。
当月底,威立雅水务与香港中信泰富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常州获得常州自来水集团49%的国有产权,合作期限30年,在合同期内,威立雅水务集团负责运营和管理日总供水能力为79万立方米的5个水厂(共有员工850名),以及总长为1,750公里的配送管网和客服中心。
同年11月,威立雅水务通过国际招标,获得昆明市自来水集团公司49%的国有产权,威立雅水务负责管理水电生产和网管维护。合同期为30年。
2007年1月29日,威立雅水务集团与兰州供水集团签约,以17.1亿人民币高价获得兰州供水45%股权。
两个月后的3月20日,威立雅再次以9.5亿人民币的悬殊报价击败中法水务和首创水务,获得海口水务集团50%国有股权。
2007年9月27日,威立雅水务以21.8亿元人民币夺得天津市北水业49%股权转让项目,这一出价超出净资产额3倍。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水务市场上单项合同额最大项目。在天津项目中,威立雅击退的是香港中华煤气和中法水务,二者的报价分别是9.2亿元和11.9亿元。
从1997年正式出手,到2007年,11年间威立雅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水市场,获得了参与中国10多个城市的供水经营,期限均长达20年以上,总涉及近亿人口。
如今,威立雅是中国水务领域最大的投资运营商,占中国水务领域的60%。迄今为止,在中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地区都拥有正在运营项目。
据新华社2012年底电,世界水务行业巨头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董事会主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弗莱罗近日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吸引和善待威立雅的市场。
威立雅15年前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已在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50多个城市投资和运营了70多个项目。“中国是吸引和善待我们的市场,是对非本地技术最开放的国家。同时,威立雅也致力于以最优惠的价格为中国客户提供最好的技术和服务。我们与中国的合作是双赢的局面。”弗莱罗说道。
威立雅在供水项目争夺上的大手笔,令业界咋舌。在国内水业的版图上,以威立雅领衔的外资已成为主导力量。
在中国这样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为争取获得最大利润而鼓励水资源的消费,更会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一个重击。同时,当部分地方政府在获取短期的高额溢价时,也是在逃避其保护生态资源稳定性与提供公益服务的的必要责任。
中国水协会长李振东一针见血:“外商今天高溢价收购供水资产,明天都要成倍地赚回去。一届政府的政绩,将成为今后历届政府的严重隐忧,最终都会转嫁给老百姓。”
“它(威立雅)玩得太狠了,依照最简单的逻辑,投资就是为了赚钱,但我们怎么计算也无法理解如此高的溢价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回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水务集团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而且跨国垄断资本积极谋取的还是高额垄断利润,外资高溢价竞购水务资产隐藏诸多玄机。2007年9月,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发出《关于城市水业资产溢价转让行为的公告》指出:在政府定价的背景下,水业资产溢价是地方城市用以后预期的水价和水量收益进行的短期资产融资,溢价的收益最终将进入消费者的支付体系中。跨国水务付给中方的高溢价最终都要在中国收回。
发展中国家水务私有化、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弊端,如今正一一在中国再现。
威立雅曾经期望兰州政府作出承诺,即每2年上调一次水价,每次上调0.2元。但是在合资后的第二年,就提出目前水价低于供水成本,申请水价上浮49%。两年之后,兰州市正式宣布将居民生活用水每立方米上调0.3元。
在天津,自2008年以来,天津市居民用自来水公司售水成本逐年下降,2010年成本平均为3.54元/吨,去年约在3.4元/吨,今年或更低。自2007年以后,天津市居民用自来水价格每隔两年上涨0.5元/吨,截至目前,居民用自来水价格为4.9元/吨。
法国威立雅公司在收购兰州供水集团之后,除了名字换成了之外,取水、处理水的绝大部分设施,都是2007年公司被收购以前的资产,有的还保持着20世纪50年代修建时的模样,办公楼和楼内的装修也是以前的样子。
根据兰州威立雅水务党群工作部部长田华强所说的,除了几位高管来自威立雅公司之外,其他的都没什么变化。
这个“什么事情都没有干”的公司,却表示成本上涨需要涨价,那么,多出来的成本是从哪里来的。
最终,迫于舆论压力,威立雅公司公布合同,按照合同,兰州市必须上调水价。郎咸平指出,根据合同,威立雅对水价进行上调的依据不是成本,而是兰州市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
威立雅水务用以保证运营盈利的技术模型,可以从它对水价进行核算的一个公式——△F=aE bL cCH dCur eCPI——得到核心体现,在“△F=aE bL cCH dCur eCPI”这条公式中,囊括了E(电价)、L(劳动力成本)、CH(化学品成本)、Cur(币值变量)与CPI等参数,△F值,则为以百分比形式出现的调价系数。将这个系数乘以政府采购的基准价,就能得到当年政府采购的每吨处理价。
也就是说,威立雅水务卖给地方政府的水价是与这一系列变量挂钩的,随着CPI等变量上涨,地方政府必须逐渐以更高的价格收购威立雅水务的产品。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使市场水价上涨,就不得不动用财政资金、国有企业收益等来支付威立雅水务的高水价。
除了利用合同条款保证自身收益外,威立雅水务等外资水务公司收购内地水务项目股权虽然都不超过50%,但是都对项目拥有【绝对控制权】。一旦地方水务项目与外资合作,则水厂的总经理等负责人全部换成外方的人,由外方发放工资,而且都是高薪。
在控制了水厂的控制权后,外资水务公司会通过与项目公司的系列关联交易来赚钱。例如,威立雅水务等外资水务公司会给项目公司签署顾问咨询服务协议,项目公司每年要向威立雅水务支付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顾问费,而在市场上,项目公司只要花几十万元就可以聘请国内一流的水务顾问公司做全年顾问咨询。
除此以外,项目公司还要向外资公司花高价购买设备。
威立雅在青岛威立雅接手青岛的污水处理项目后,就曾遭到当地环保部门的点名批评。知情人士透露,威立雅将达不到向海里排放标准的污水排放到海里。
“污水需要经过隔离、药剂消毒等数道程序才能向海里排放,每省一道程序就会减少一些成本,威立雅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省钱,节约成本。”据朱平分析,污水处理费一般城市为0.8元/吨,并且计入水价代收。青岛目前每吨水价为2.8元,其中1元为污水处理费。
朱平认为,像威立雅这样的外资水务公司,十分注重控制成本。清华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曾经总结过外资水务公司的成本转移途径。
资本运作是威立雅水务降低自身风险和实现高收益的另一条道路。
威立雅水务并购内地项目惯用的资本运作手法是:先与内地水务项目和地方政府签署一个保证收益的协议,这个协议包括该地区未来几年水价上调的内容,随后,威立雅会拿这个协议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去融资,由于水务概念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比较热,而且资本也比较认可政府出具的协议,因此威立雅完全可以轻松融资,“利用别人的钱来给自己赚钱”。
例如,威立雅水务可以拿一个国内项目到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假如国际融资成本可能是7%左右,但是威立雅在内地的项目回报率可以高达30%,因此威立雅水务还有23%的收益率。
2005年之后,威立雅先后收购柳州自来水公司、海口水务集团、天津自来水公司等水务集团股权,表面上看威立雅独立投标、出资收购相关股权,但实际上转身就寻求资金接盘股权。2006年10月威立雅出资1.56亿元竞购柳州自来水公司49%股权,之后与平安信托合作设计“柳州自来水项目股权投资”信托计划,并在2007年6月15日获得保监会的审核通过。实际上,威立雅通过中国平安信托,实现了柳州自来水厂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进一步翻新。
除了对未来水价上涨的预期外,威立雅在兰州项目上,与兰州市政府签订的有偿转让协议,为其收益能够得到保障埋下了伏笔。
“据我了解,威立雅与兰州市政府签署的协议内容之一,就是经营期满后的有偿转让方式,这样威立雅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国内某水务公司高管朱平说。
特许经营期满后,运营企业一般会通过有偿转让和无偿转让的方式,将水务资产移交给当地政府。
“合同到期之后的资产处置问题,很容易被政府忽视。威立雅在兰州项目上,与兰州市政府签订的是有偿转让协议,当地政府最终要从威立雅手上把这些资产买回来。”朱平表示,“威立雅在兰州的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这期间产权的权重和不确定性将加大,现在已向兰州供水集团注资了10亿元,30年经营期满后,如果以清产结算的方式,即使按全部折旧来计算,最终转让给兰州政府的价格也不会低于10亿元。”
“可以相信,30年时间,威立雅完全可以把这部分资产做大数倍,再按照当时的资产价值卖回给兰州政府,这样威立雅就能把投资和预期利润都收回来。”朱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