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人民日报:美政府被曝曾用高额罚款作威胁绑架互联网公司

陈丽丹等 · 2014-09-15 · 来源:人民日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年初宣布,拟对美国国家安全局广受争议的秘密情报监控项目作一定程度的调整,但坚称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情报监控现状。图为一名女子在华盛顿参加抗议监听行为的集会。新华社发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丽丹 吴成良

  据日前解密的一批法庭机密文件显示,美国政府曾以高额罚款作为威胁,要求雅虎上交用户数据,实际上是参与到美国国家安全局饱受争议的监控项目“棱镜”计划。

  有此遭遇的不仅雅虎一家互联网公司。为了平息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性的担心,美国互联网巨头们陆续公开了政府向其索取用户信息的部分细节,并多次要求政府和国会对现有的监控行动作出改变。尽管政府承诺对情报部门的监控活动进行改革,但雷声大雨点小,监控活动并没有因此而停下。

  法庭几乎总是站在政府一边,为情报部门滥用监控披上合法外衣

  9月11日解密的文件是美国外国情报监控法庭2008年作出的法庭意见。一直为约束监控项目积极发声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组织11日表示,该法庭披露机密文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此举姗姗来迟,民众无法了解法庭是如何释法的。法庭解密这些文件,仅仅体现了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活动的透明度需要进行基本的结构性改革。

  2007年,雅虎收到美国政府要求上交用户信息数据的执行令,雅虎认为政府此举未获得法庭授权而违反了惯例,随即向外国情报监控法庭提出申诉。法院并没有支持雅虎的主张,判定政府令合法,要求雅虎公司执行。败诉的雅虎随即遭到政府威胁,若不按要求提供数据,雅虎将面临每日25万美元的高额罚款。

  2008年,雅虎一方面按要求向政府提交数据,另一方面上诉至外国情报监控法庭。但雅虎的主张依旧未得到支持,这使得雅虎成为首批参与到“棱镜”计划的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之一。政府提出该判决同样适用于其他公司,为其实施“棱镜”计划展开大规模网络监控铺平了道路。

  雅虎在外国情报监控法庭的败诉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依照法律规定,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美境内的监控活动都要向外国情报监控法庭提出授权申请,但该法庭几乎总是站在政府一边。据路透社统计,2001年至2012年,法庭一共批准了超过两万份申请,被否决的仅有10份。因此,不少人将该法庭戏称为政府的“橡皮图章”。美国媒体评论称,外国情报监控法庭已经从监控的监督者,沦为替情报部门滥用监控披上合法外衣的角色。

  对外国情报监控法庭的批评之声不限于此。由于涉及敏感的情报活动,法庭举行的庭审和法庭文件通常不对外公布,庭审也仅有政府代表和法官参加,不听取政府以外的意见,判决结果也不对外公开,外界难以对监控法院进行监督。

  外国情报监控法庭的法官构成在政党背景上也呈一边倒的状况。目前该法庭的11名法官中,仅有两名有民主党背景。根据美国《外国情报法》的规定,外国情报监控法庭的法官人选由作为美国最高司法官员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一人说了算。而该法庭自创建以来的近40年里,先后3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都由共和党总统提名任命。现任首席大法官罗伯茨上任以来,挑选的监控法庭法官几乎都有共和党背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卡斯·桑斯坦的研究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也会发生在联邦法官的身上,这也意味着当同为共和党背景的法官在一起时,就容易为监控“开绿灯”。

  互联网巨头公开部分细节,意在证明对备受争议的政府监控项目介入有限

  文件解密当天,雅虎法律总顾问罗恩·贝尔在博客上表示,这是抗争监控透明度的一场重要胜利。贝尔表示,雅虎与政府间上报用户信息的官司,还有部分文件依旧处于机密和被封存的状态,甚至还存在雅虎并不知情的文件,这些法庭文件体现的是雅虎反抗政府情报搜集所做的努力,公司将会继续要求外国情报监控法庭公开此案更多文件。

  “棱镜”项目曝光后,美国互联网巨头们为了平息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性的担心,呼吁政府允许他们公开更多政府向其索取用户信息的细节。雅虎自去年6月起便向法庭申请解密该案的法庭文件,以证明并非自愿配合政府监控。脸谱、微软和谷歌等也已公开其收到要求提交用户数据次数等细节。路透社说,这些互联网公司意在证明其对备受争议的美国政府监控项目介入有限。

  美国舆论认为,美国互联网公司热衷于尽可能公开它们在未知会公众的情况下,向“棱镜”项目提交用户个人数据的始末和与政府的幕后抗争,部分原因在于担心它们的业务受到影响。

  此外,雅虎连同谷歌、苹果等8家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还于去年底组成“改革政府监控”联盟,多次要求政府和国会对现有的监控行动作出改变。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说,用户数据安全至关重要,政府通过秘密的、缺少独立监督的数据收集行动破坏了用户数据安全。该联盟要求政府和国会修正监控法律,确保政府此类行为是负责且透明的,重塑公民信心。

    遗憾的是,尽管政府承诺对情报部门的监控进行改革,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今年年初奥巴马高调宣布的改革决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部分只是做出了微调,而将关键问题和争议踢给了国会。例如,保留通信元数据的责任由政府转交通信公司,就被批评为“换汤不换药”。

  今年5月底,在国会众议院通过的旨在遏制政府滥用监控的《美国自由法案》更是在表决前夕遭到白宫和情报部门干预。因此众议院最终通过的版本被认为是“被迫向情报部门妥协”,对授权情报部门实施监控的标准模棱两可,为情报部门钻法律空子,继续滥用监控留下隐患。而宣称要采取更强有力约束的参议院,由于目前处于中期选举的敏感时期,对该法案的修正、讨论等一系列立法程序也被暂时搁置。

  情报部门的监控活动还在继续。就在雅虎受政府高额罚款威胁的消息曝光后,外国情报监控法庭向国安局发出新的授权令,准许其在未来90日内可在未获得搜查令的情况下继续大量搜集通话信息元数据。

  (本报华盛顿9月14日电)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红土地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3.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4.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5.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6.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7.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8.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9.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