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被“合法抢劫”的苏联作协

孙越 · 2014-10-30 · 来源:法治周末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苏联作协90%以上的遗产,在苏联解体后的20年里逐渐落入私人之手。

  难怪,作家们大会小会都痛骂私有化是一场“合法抢劫”,斥责中央文学家之家用金钱换取话语权的规定,不啻于对文学和作家的侮辱。金钱盘剥成为创作自由的桎梏,是目前绝大多数俄罗斯作家的一种共识

 

  1928年,苏联批准成立作家俱乐部。斯大林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赫尔岑大街53号(今大尼基塔大街53号)的一座帝俄贵族豪宅送给苏联作家,让他们用来成立苏联作家俱乐部——中央文学家之家,这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得知斯大林的决定后,欣喜若狂,激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我不知,当歌,当舞,笑靥在双唇凝固,作家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俱乐部。”1934年4月17日,苏联文学家之家创建方案正式通过,5月正式揭牌,百余名苏联党政领导人和社会名流出席了揭幕仪式。8月17日,第一届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在文学家之家礼堂召开,并在会上宣布成立苏联作家协会,高尔基当选作协第一任主席。

  中央文学家之家是座古宅,1889年由俄罗斯贵族共济会分会所建。宅院由莫斯科著名建筑师博伊佐夫担纲建筑设计,其主人原是斯维托波尔克-切特韦尔津斯基公爵。

  苏联时代,中央文学家之家是一座文学殿堂,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特瓦尔多夫斯基、西蒙诺夫、肖洛霍夫、法捷耶夫、左琴科、奥古扎瓦、叶夫图申科和沃兹涅先斯基等知名苏联作家和诗人,经常在这里朗诵自己的作品,争论文学问题或把酒贺寿。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也可以在此一睹作家尊荣。政界首脑和名流也喜欢这里的气氛,斯大林、印度总理甘地夫人、宇航英雄加加林等都曾光顾中央文学家之家,斯大林还特地给俱乐部赠送了一盏巨大的豪华水晶吊灯为礼。

  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一个崇尚文学和作家的美丽时代终结了,作家俱乐部也繁华不再。中央文学家之家大厅楼梯侧墙上悬挂的百余名获奖作家的肖像,也显得寂寥和怅然。他们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来的列宁和斯大林文学奖获得者、苏联国家文学奖和苏维埃俄罗斯联邦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协给这面墙起名圣像壁。没过几年,笔者再去的时候,“圣像壁”已经拆除,“圣人”们杳无踪迹。这真应了俄罗斯人那句话自嘲的话——我们先创造历史,然后再否定历史。

  苏联作协总共存活了57年,即1934年成立至1991年。截至1991年解散,苏联作协已拥有会员一万两千多人。后来,很多作家另立山头,成立了若干个作家组织,而由于各作家组织均无固定经费来源,便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争夺苏联作协的遗产。如将作协名下的房地产等或自主经营、或对外出租,以换取活动经费维持生存。

  在1990年代中后期的所谓“私有化”大潮中,“俄罗斯各作家协会国际联盟”占了一个大便宜,因为它将苏联作协最完美和最重要的遗产——中央文学家之家搞到了手。这件事的直接策划和实施人是原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人民作家布拉托夫。苏联作协解散后,他参与了“俄罗斯各作家协会国际联盟”的创建,并出任联盟秘书长。直至今日,在作协遗产私有化这件事上,他仍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

  布拉托夫之所以成功得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提出的“将独联体各作家协会联合起来”创办联盟的宗旨具有感召力,它确实笼络住一部分留恋苏联的作家的人心。1990年代初,布拉托夫首先把“俄罗斯各作家协会国际联盟”搬进了大尼基塔大街50号的原苏联作协办公楼,即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提到的罗斯托夫家族之宫。

  之后,他又反客为主,以“俄罗斯各作家协会集中办公便于沟通”为名,鼓动其他作协组织向他租赁楼里的房间做办公室,还将三千多平方米的面积转租给其他机构商用。没过多久,布拉托夫就接手了办公楼隔壁的中央文学家之家作家餐厅的经营权,并且逐渐取得了中央文学家之家整幢建筑的所有权,注册成立了俄罗斯“作家俱乐部”有限公司,初步实现了苏联作协资产的私有化。

  2010年,笔者重访中央文学家之家,在大厅的墙上看到作家俱乐部办公室张贴的布告。上面说,凡想在中央文学家之家举办个人作品朗诵会或者文学研讨会的作家,需要具有5年以上的作协会员会龄和至少1名作家俱乐部会员的推荐;而不满5年以上会龄的作家需要发表文学讲演,至少要向中央文学家之家支付5000卢布(折合约167美元),超过20年会龄的作家也不能幸免,须缴纳2500卢布(折合约84美元)。

  至今普遍贫寒的俄罗斯作家们当然支付不起这个费用,所以他们怨声载道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不少作家头脑里还有挥之不去的苏联旧梦——那时他们仅凭一张名片大小的红皮会员证,就可在中央文学家之家自由地组织和参加文学演讲。难怪,作家们大会小会都痛骂私有化是一场“合法抢劫”,斥责中央文学家之家用金钱换取话语权的规定,不啻于对文学和作家的侮辱。金钱盘剥成为创作自由的桎梏,是目前绝大多数俄罗斯作家的一种共识。俄罗斯笔会秘书长特卡钦科说甚至说:“苏联解体了,而他们却没有获得自由,他们都落入了私有化的陷阱。”

  总之,中央文学家之家被私有化,俄罗斯作家心中多有不平衡之处。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提及,那就是苏联时代,中央文学家之家的修缮费用部分出自作协会员的会费。换言之,俱乐部每个角落都凝聚着会员的心血,所以,它就这么白白被布拉托夫弄走,作家们实在于心不甘。

  当然,被私有化的苏联作协遗产,绝不止中央文学家之家一例,有统计说,苏联作协90%以上的遗产,在苏联解体后的20年里逐渐落入私人之手。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3.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4.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5.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6.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7.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8.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9.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10.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