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巴黎正在举行一场“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在会议上,法国总统马克龙语出惊人,他说“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的同时,也引来了广泛的嘲讽。
法国或者说北约,有那胆子,冒着“三战”的风险向乌克兰派兵?于是大家纷纷认为,马克龙要么是在开玩笑,要么是喝了太多波尔多葡萄酒。
起初我也这么认为,不过接下来更多的关键信息被披露后,真相很可能让人不寒而栗:马克龙,没有在开玩笑。
就在同一天,德国总理舒尔茨爆料,英国和法国的军人已经在乌克兰。
此前,北约在乌克兰有一些特种部队、顾问性质的人员、情报人员和换皮雇佣兵,不是什么秘密。但舒尔茨说的英法军人,并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类,而是负责操作“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人员。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由英法意联合研制,射程500-600公里,飞行速度0.8-0.95马赫,标准的亚音速巡航导弹。
去年5月,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证实,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风暴阴影”。此后,“风暴阴影”频频取得战绩,先是在8月初损坏了琼加尔大桥,暂时中断了克里米亚到赫尔松的交通,12月又击沉了俄军黑海舰队的一艘登陆舰--满载排水量4000吨级“新切尔卡斯克”号。
(被击中起火的“新切尔卡斯克号”)
“风暴阴影”导弹和乌军的无人艇一起,构成了俄军黑海舰队的两大噩梦。而舒尔茨的原话是,两国士兵负责操纵“目标控制和伴随目标控制”,这话有点费脑筋。
简单粗暴一点,你可以这么理解,巡航导弹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跟踪目标,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乌军是没法完成的,这些活是英法的人员在干,乌军顶多就是发射时负责按一下按钮。
相比于雇佣兵和顾问这些浅层介入,几乎全程负责操作导弹,已经是深入介入了。
这时候再回到马克龙所说的“不排除派兵进入乌克兰”,显然不是派不派的问题,而是早就派了,马克龙的真实意思恐怕是多派一点,再大胆一点。
由于外界普遍以为自己在开玩笑,所以过了四天,马克龙再次表态“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为什么马克龙会突然如此激进呢?
与俄乌战场的最新进展有关。阿瓦迪夫卡中,乌军的颓势已经十分明显,这一点,我在《俄乌战争两周年回顾》里已经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而阿瓦迪夫卡战役后,乌军原本的计划是撤到西部几公里处的村镇堡垒群重新构筑防线,但是俄军的攻势很凌厉。
从别尔蒂奇到塞维尔内的村镇堡垒群防线,还没构筑好就被打穿了,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还是次要,主要是无论人力还是物力,乌克兰都趋于枯竭了,很难再支撑太久,越拖下去对乌克兰越不利。
(顿涅茨克战场最新进展图)
这对西方来说,就是个比较难办的事。
要知道,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这两年来给乌克兰的援助总额,实际上都在千亿美元以上,投资了两千多亿美元的项目,不能就这样打水漂了,总得回笼一部分资金。
如果乌克兰能在西方援助下获胜,或者扛住俄罗斯的攻势,达成比较有利的停火条件,那么这些投入的未来回收前景就不用担心。
可是现在乌克兰明显扛不住了,普京已经不急于谈判停火了,这些投入的未来回收前景就值得担忧了。万一乌军出现比阿瓦迪夫卡更大的崩溃,比如像刚开战时期,南线乌军那样的大面积崩溃,或者俄军在哈尔科夫那样的崩溃,都会大大提振普京的信心,投资回收无望。
乌克兰虽然整个国家已经被打烂,但潜在的油水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西部的喀尔巴阡矿带,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后面简称:第聂伯罗州),是一个世界级的资源宝库,该州著名的尼科波尔锰矿区,一个矿的储量就占世界锰矿储量的半数以上;
著名的克里沃罗格铁矿,虽然开采了多年,但迄今为止,可工业化开采的储量依然超过100亿吨,是欧洲第二大铁矿区,仅次于俄罗斯的库尔斯克这个世界最大铁矿区。
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矿藏,这些资源的价值合计,远远超过西方对乌克兰的投入,是很大的诱惑。
不过,乌克兰西部虽然不担心俄军打过来,但是战争状态下无法开采,属于看得见摸不着;
而位于中部的第聂伯罗州,东边就是顿涅茨克州,按现在的势头,俄军迟早拿下顿州,等拿下了顿州,大概率是要“得陇望蜀”的,到时候第聂伯罗州丰富的资源,就不一定能进入西方口袋了。
(第聂伯罗州)
为了保证资源归西方,减少项目投资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北约直接下场,当然,不是派出大量的地面部队到前线和俄军作战,那样风险太大了。
而是派兵到乌克兰的西部和中部,事实上控制这些地区,同时摆出一副撕破脸的架势,给俄罗斯极限施压,如果普京不想打“三战”,愿意谈判停火,计划就成功了,这些资源就能进入开采阶段。
除了弥补投资的里子损失,面子问题也很重要。
俄乌战争后,在美国的主导下,西方表面上进行了空前团结的制裁行动,起初大家都以为,俄罗斯输定了,哈尔科夫兵败和瓦格纳兵变时,更是强化了这种印象。
但时隔半年,形势倒转了过来,俄罗斯由输定了变成了赢定了,甚至有一定的几率赢得太多(乌军出现崩溃的情况下),这是西方完全不能接受的。
最好的办法是继续援助乌克兰,挡住俄军,等到大家打不动了,再谈判停火,西方全程提供协助即可。
可现在,由于去工业化太厉害,援助的数量明摆着上不去,美系盟国们也都尽力了,像韩国,已经给乌克兰供应了超过一百万发炮弹,可对乌军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军崩溃的几率在不断增加。要是西方全力援助下,乌克兰不仅没打赢,还打输了,甚至出现了崩溃,西方将会威信扫地。
广大发展中国家会觉得,不过如此嘛,西方对世界的统治成本就大大增加了。实际上,这一点法国的体会是很深的。
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和马里三国,为什么敢在去年挑战法国?实际上这三国都没有多少兵力,兵力最多的马里,全国军队数量还不到一万人。
但他们就是敢掀桌子,关键就是西方没能搞定俄罗斯,没能杀鸡儆猴,让他们胆子壮了,仅靠少量兵力和民意支持,加上一些瓦格纳雇佣兵,就敢硬刚法国。
要是乌克兰出现战场崩溃,壮起胆子的国家会更多。这种情况必须避免发生,而且没有多少时间了,因为11月就是美国大选,谁也不敢确保川普会不会卷土重来。
因此最好在美国大选前实现停火,保住面子。方法也是上面说的,由北约出兵,控制乌克兰的西部和中部,强压俄罗斯实现停火。乌克兰的资源由西方主导开采后,还能培养一批利益集团,制约那些试图退出乌克兰的美国政客。
2月29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在众议院的听证会上说,“如果乌克兰战败,我真的认为,北约将与俄罗斯开战”。
一个马克龙,一个奥斯丁,足以说明西方对于派兵进入乌克兰是有客观需求的,不是马克龙的酒后口嗨,所以我才说,马克龙不是在开玩笑。
(图源:参考消息)
也许有人说,马克龙不是戴高乐主义者吗,前两年还在说北约“脑死亡”,怎么变卦得那么快,其实这是个常见误区。
戴高乐当年反美不假,但戴高乐也只是为了在西方框架内争夺更多话语权,没有脱离西方框架的意思。
而且,戴高乐对于殖民地起义的镇压,从来都是不手软的,光是暗杀非洲开国领袖,就搞了好几次。
那么高举“戴高乐主义”大旗的马克龙,看到非洲活跃的瓦格纳,和在俄罗斯帮助下,脱离自身控制的西非三国,难道不会恨得牙痒痒?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过,“没有非洲,法国将沦为第三世界国家”。没有非洲的供养,法国人就会失去今天的高福利生活,其重要性无可替代。
所以俄罗斯在非洲的动作越大,两国利益冲突越严重。
当然,有客观需求不代表立刻执行,派兵进入乌克兰的收益虽然很大,但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成正比的。面对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引发“三战”的言论,大部分北约国家选择了批评马克龙。
但批评归批评,既然马克龙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自己是认真的,奥斯丁也做出了类似的表态,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评估包括“三战”在内的各种可能性。
也许屏幕前的你会觉得“三战”很可笑,毕竟我们的教科书不断强调“和平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然而回到两年前,又有多少人相信俄军会大举进攻乌克兰呢?
回到一年前,又有多少人相信新一轮巴以冲突会打得如此惨烈呢?历史的进程往往就是出人意料的,没必要当埋沙鸵鸟。
“和平与发展”已经是上一个时代的主题,乱纪元的时代主题是:活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