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能力的成长有一个与财富增长不平衡发展的规律,财富多了,能力下降。俗语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能力下去了。中国的国家战略能力提高与中国近代经历有关。
历史表明,国家战略能力并不是由国民生产总值堆出来的,而是从民族斗争,尤其是残酷的斗争实践经验中获得的。所谓“富不过三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讲的就是硬实力与软实力间相互转换的辩证道理。这个道理是符合国家兴衰经验的。如下表“1700-189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分布 (单位:%)”所示:
我们看到,182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中国占32.4%,日本占3%,欧洲占26.6%,可中国在20年后的1840年却被一个小小的岛国英国打败了;1890年的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中国占13.2%,日本占2.5%,欧洲占40.3%,可中国在5年后又被另一个小小的岛国日本打败了,中国由此失去了台湾。可见,富的即硬实力庞大的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却被穷的但软实力即国家战略能力强大的国家——比如英国和日本——打败了。
国家力量的对比主要表现为国家战略能力的对比。历史上富裕的国家往往被穷国打败,这说明财富与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是不平衡发展的。这与人胖了反不能打仗的道理一样。
历史还表明,国家软实力本质上也并不是在GDP的增速中推进的。如下表“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及俄国\苏联地区GDP增长率(1820-1950;%)”所示:
由上表可知:从1870-1950年间,欧洲GDP发展远不如拉丁美洲,可拉美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直是欧洲人的附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拉美国家有着高于美国的GDP增长率,却转为美国的附属;斯大林时期的GDP不如沙皇时期,可前者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后者却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如果有人说,那些资料太远,那我们再看看“1951-1980年苏美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长率对比(%)”:
从上面这份资料可看出,从1950年到1980年间,苏联经济的各项指标均比美国高,结果是十年后的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因失去了国家战略能力致使苏联解体,而美国至今仍在世界横行。有人说,苏联勃列日涅夫盲目发展军备拖垮了苏联,事实上,从1950年到1990年苏联解体前,国防支出最高的时期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而不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如下表“1950-1990年苏联的国防支出(单位:10亿卢布)”所示:
由上面资料可知,在国家战略能力最差的戈尔巴乔夫年代的苏联,其硬实力即军备增长却是最快的,以至这一时期的国家崩溃也是最快的: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到1991年,一个偌大的苏联在6年间就荡然无存。
前几年,我去深圳看苏联明斯克号航空母舰,在舰仓电影室中看到了苏联海军曾经的辉煌,但当我走到甲板上,最先看到的是俄国小姑娘踩着自己的军舰在那儿跳舞挣钱,历史兴衰两极瞬间在我眼中凝固了下来。由此我想到近代中国,不禁潸然泪下。
因此,软实力研究的底线是不能软得没有实力。软实力研究不能软到“发嗲”的程度。发嗲就让人瞧不起。有人拿今天的中国跟新加坡比,那绝对不行,是两回事。新加坡可以发嗲,中国则不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