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活动 > 乌有讲堂

姜柏林讲座提纲:中国农村改革与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传播

姜柏林 · 2004-12-09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2004年6月5日吉林省四平市银监局干部姜柏林先生应邀到书吧做讲座,提纲如下。

l      中国农村改革与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传播

l      (提纲)

l       农村改革为什么没有突破

l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谈下合作社问题。而合作社问题在中国谈起来,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并不是由于合作社本身的困难,而是由于我们对什么是合作社认识上的困难。在中国合作社概念已经混乱不堪了,人们对合作社的理解是五花八门的。用不同的合作社概念去理解我们下面要谈到的新合作社概念,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就会让很多人产生很多古怪的、怀疑的想法。谈到合作社是很困难的,因为很多人会联想到过去的“生产队”和“人民公社”,也就是旧日的合作社;也会有很多人拿现在的供销合作社或者是农村信用社来感受和体验合作社;更会有人用我们现在“不是有140万个合作组织了”,来说明合作社。我们谈到合作社,更困难的是,我们在政府中、在学术中,对合作社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人们往往要用自已所认为的合作社概念来判断合作社。本来合作社是大众的文化,现在成了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名词了,学术思想都没有统一,怎么能推动合作社发展呢?另一个谈到合作社的困难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并不了解世界的和中国的合作社发展史和合作社运动史,对合作社基础知识和文化缺少基本的熟悉和了解。而中国的“三农”问题或者直接说,中国问题,是必须靠合作社经济来完成的。为了与旧日的、和现在的变形的、走样的、公司叫合作社、协会的等等的区别开来,我不得不引用“新合作社”这个概念。下面,我谈下为什么中国农村改革难以深入,“三农”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党和政府的重中之中工作。

n       中国农村改革的选择

家庭经营带来的变化和问题:

u     积极因素: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吃饭问题;动

摇了人民公社体制和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成功的因素;一是农民广泛参与了改革,成为改革主导力量;二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带动了发展,特别是良种、化肥、农药的应用;三是,短缺经济和农产品价格的复归促进了发展。

u     存在问题:(1)生产力退化,一是人由集体力量,变成分

散和个体力量;二是,土地没有变化,设施破坏,投入不足;三是,大机器退出了农业生产。(2)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增产不增收,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结构调整在被动中和盲目中进行;(3)新的科技生产力难以转化到农业领域,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4)农业和农民增收空间受到制约;(5)农户分散的经济基础,难以对上层建筑监督,农民正当权益不断遇到各方面侵害,又无力维护正当权益;(6)农户独立的经济关系,生产力的不平衡性,造成了社会负担和不稳定因素。

u     农村改革制度的选择和问题

u     一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选择。在推动家庭经营时,

注意到了要用集体来带动和服务农户,确立了统分结合双层体制。但由于没有对村乡集体经济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仍残留着人民公社体制弊端:政经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管理和监督缺少科学机制等,造成集体经营成为政权的财政和失去监督后干部产生腐败的温床。集体经济层次从改革设计到政策制定,都没有考虑到农民这个群众力量。二是,乡镇企业,部分农民参加了,没有参加的地方,也以失败结束。三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没有让农民参与进来;四是,供销社、粮食、信用社等农村改革,没有调动和引导农民参与改革。五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暴露出机制弊病:富了公司穷了农户。

u     主要问题: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忽视了农村改革的决定力

量是亿万农民,农民是推动农村改革的基本力量。这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说明了生产力最有决定因素的是人——亿万农民;二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问题,自然在政策选择上,没有调动起农民主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三是,改革都是在政府主导下,由各部门自身改革。没有形成综合配套方案和协调运行机制。改革成为既得利益集团内部的事物,利益在内部之间分配和游戏;四是,改革取得了成绩,同时也付出了巨大成本。

l       新合作社文化的发源和思想的传播

n       新合作社文化和思想的产生来源:

u     来源:

l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思想和党的政策引导;(2)世界人民的合作社运动及国际合作社原则;(3)我国合作社运动史(4)对旧日合作社发展的否定和继承;(5)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合作选择和创造总结。(5)现代农业发展观。

u     发源:来源于农民群众的实践,经过总结又回到农民群众

的过程,反复的过程形成的,是亿万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和选择!这种新合作社文化集中体现在梨树县百信农民合作社的创造上。

u     传播:一是农民在自我传播;二是媒体传播;三是学术传

播;四是政府推广;五是大学生及社会传播。

u     内容:一是体制和机制上:以农民为主体:生产合作、购

销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结合一起。在此基础上,形成医疗教育、养老和保险体制。二是,合作社发展历史文化上;三是合作社的制度上;四是农民新的创造上;五是合作社精神文明建设上;六是党和经济组织关系上。

u     品格:首先在于她的思想和文化来源于农民群众在生产实

践中的创造,并经过系统的总结,又反复的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的过程而形成的思想和文化。这种新思想新文化来源于农民的实践创造,经过系统总结必将是服务于农民群众的文化。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是坚定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坚持了农民是农村改革主体和推动农村深化改革的主导力量的世界观;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坚持了农民群众能够自已改造和提高自已,能够自已解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坚定的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合作思想和理论。

l       三,开创新合作社道路,解决“三农”问题

l       一是,能够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联系问题。

l       二是,能够解决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

l       三是,能够解决农村投融资体制问题。

l       四是,能够解决农村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l      五是,能够有效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稳定社会作用。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yew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8.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