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结束将近半个世纪了,“文革”作为学术界一个研究课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在研究和评价“文革”的过程中,人们是否能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决定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正确性。
道教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说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认为在"三界"和"五行"这个范围里虽然也可以超脱生死,但是有约束,有不如意的事情。跳出三界五行就是要脱离这个范围,不受这个范围约束,最终超凌三界,逍遥上清境,就可以真正的自由自在。
中国人很讲究这个,比如中国官员不准经商,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时候,利益相关人员应该回避,因为你置身其中,就容易发生下意识地判断错位,会导致事物的混乱。
有人一直吹嘘美西方政府官员的“廉洁”,其不知西方国家官员的腐败程度远远高于中国,因为他们的官员可以经商,不和钱打交道的官员几乎是不存在的。佩洛西一面当众议院议长,一面把股市机密信息透露给老公,让他在股市上捞得盆满钵满。驻阿富汗美军买13只山羊花费数百万美元,一只扳手花费数千美元,大概就是没有“跳出三界外”的原因。
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蒋介石身为总司令,他的职责是指挥北伐将士和北洋军阀在战场上厮杀,而老蒋却在前沿阵地上一面指挥作战,一面用收音机收听上海股市行情。没有“跳出三界外”,身在“五行中”,老蒋岂能不败?
政治生活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哪里还有公平公正?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他自己说了不算,必须等待后人的评说。因为只有后人,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武则天是一个智慧的女人,所以她死后的墓碑上没有留下文字,功过是非让后人评说。
我很佩服《三国志》的陈寿。陈寿是蜀汉人,其父曾是马谡的僚属。马谡言过其实,一意孤行丢失了战略要冲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陈寿之父也受到牵连,被削职为民,永不叙用。陈寿后来写《三国志》的时候,如果心里一直对父亲的遭遇、得失耿耿于怀,一定会把诸葛亮描绘成一个“残暴”之人,“无能”之辈。
令人称颂的是,陈寿摒弃了个人恩怨和得失,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历史,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顾全大局、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的形象的可信度就是从这里来的。
相比之下,《明史》的可信度就差了。《太祖实录》是史官即时记录生活,而被记述的对象是高高在上的皇上,真实却对皇帝不利的事情,史官敢于记下来吗?反过来,皇帝没有做的事情,却能给皇帝脸上贴金的事情,史官敢不殷勤地“记述”下来吗?
中国年轻一代,对“文革”这一段历史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那些曾经在运动中可能“上山下乡”吃尽了“苦头”,可能曾经是坐在办公室的白领而被置于“牛棚”,让他们和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己的斯文被扫地,自己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后来他们回到了城市,又坐回了办公室,重新回到“人上人”的位置,他们很多人都会对这一段历史怀恨在心。他们中间,很多人有拿起笔杆子说话的能力,但他们既没有“跳出三界外”,却还在“五行中”,他们的文字描述带着强烈的情感成分,这段历史从他们的笔下流出,能让后世人信服吗?
只要提到这段历史,他们一定会拿“吃不饱饭”去控诉,拿“迫害”某某某去说事,试问,谁提到过当时中国的科技发展?谁提到过中国进入联合国,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件事?谁提到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当时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三国演义》里蔡邕之死,值得后人回味。蔡邕正直而有才华,因为反对宦官干政而被削职为民,后来被奸贼董卓提拔重用,而感佩董卓的知遇之恩。董卓被杀之日,整个长安城一片欢呼,唯有蔡邕匍匐在董卓的尸体上痛哭流涕,最后被司徒王允所杀。这就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狭隘、自私,缺乏大格局的一个历史写照。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一介书生,镇守边关,竟然让曾经狼烟四起的边境风平浪静,老百姓安居乐业。被贬官后,他不消沉,不牢骚,因为他心里装着“为国为民”的信条。
新中国七十多年,祖国在曲折中前进,在逆境中崛起。只要人们看到的是国家利益,看到的是人民利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一切龃龉都会消失,一切迷雾都会被阳光驱散,一切裂痕都会弥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