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制是什么样的一种制度?跟民主有什么关系?什么是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为什么说历史发展进程是形式民主不断提高,但实质民主不断下降的过程?2004年8月8日下午3点,书吧邀请韩德强先生做客开放沙龙,与几十位听众针对民主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韩先生先介绍了泰勒如何研究出泰勒制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了泰勒制的实质以及泰勒制的艰难推广过程。泰勒制的实质就是通过工作的细致分解,使得熟练工人的工作可以被任何人替代,同时造成了大量的工人失业,从而降低了工人与老板讨价还价的能力。虽然泰勒制被称之为科学管理,但它削弱了实质民主,加强了老板的专制,使工人更加处于被老板任意宰割的弱势地位。所以遭到了工会的强烈抵制。于是美国在亲工会的民主党执政的1900-1919年期间,泰勒制推进很缓慢,直到作为大老板代言人的共和党于1920年上台后,解散了独立于公司的工会,成立了亲老板的黄色工会,泰勒制才得以广泛推广。尽管如此,泰勒制也只在美国、日本等工人力量很弱的地方才得以推广,在英、法、德等工会力量很强的国家泰勒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也就是说,所谓“科学管理”实际上是跟专制联系在一起的。工人力量强,泰勒制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工人力量弱,泰勒制就可以广泛推广。反之来看待民主,民主的程度实际上也得看工人和老板双方力量对比的情况。当双方力量对比平衡时,就可以有民主,当双方力量对比失衡时,民根本无法做主。
所以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是削弱力量对比平衡性的,就是专制化的趋势,增强力量对比平衡性的,就是民主化的趋势。这样,实际上原始社会最民主。一是原始社会没有强大的国家机器,都是一个个的小部落。部落与个人之间力量对比失衡程度不大。二是双方武器对称,都是石头和弓箭,部落首领想专制比较困难。而今天武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美国要防止伊拉克以及其他国家拥有原子弹,实际上就是以原子弹为后盾,加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专制。
为什么现在社会看起来我们的民主程度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可以有言论自由,但在具体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时,我们又感觉不到自己能做得了主呢?这就是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的差别。社会两极分化加剧,两极力量对比悬殊,有了实力对比做后盾,就不怕有形式民主,比如言论自由。我有一千万,你只有一千块,你当然可以有言论自由了,你这一千块什么都干不了,无法办报,最多只能去复印,这个影响面非常小,比起我用一千万来操纵报纸,操纵网络,控制电视台来说,你那一千块对我构不成威胁,所以当然可以有形式民主了。这样,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越来越脱离,最后反而成了实质专制的掩护。
整个社会的历史都是实质民主下降的历史,也就是从混沌到有序。在人人自私的前提下,真正的实质民主只有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西方卢梭所向往的最民主的社会日内瓦共和国其实也就是小国寡民。由于卢梭对人民之间的实力差距悬殊缺乏认识,最后他所设计的三权分立制度恰恰被有钱人所利用。
最后韩先生又分析了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制度与现代西方民主专制制度的区别,中国古代专制制度是一家天下,需要对长远负责,所以其自我克制能力强。而现在西方民主专制制度因为只有几年任期,对长远不负责任,所以总是将矛盾转嫁给下一任,自我克制能力差。最明显的是借以后的钱来搞工程。比如美国里根上台之前美国国债只有一万亿左右,但里根上台后借了两万亿,美国债达到三万亿,克林顿和布什上台后继续这样玩,现在美国国债已经达到六、七万亿美元。这就是民主制度的不负责任性。极至就是可以用人民同意的名义发动战争。
当然,要不要有形式民主?要有!但是希望打通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不要让形式民主成为专制的漂亮外衣。这样一方面形式民主不可缺少,另一方面社会又向实质专制方向演化,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老百姓懂得民主,这样才能使得形式民主不被实质专制所利用。
附录:泰勒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劳资博弈过程
霍布斯鲍姆对工资和个人的工作量关系进行过系统研究,阐释了泰勒制的产生背景,可以帮助理解这个工人与雇主的博弈过程。
霍布斯鲍姆把整个19世纪作为的工资和工作量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地理范围包括英、法、比、美等国和拉美一些地区,他这个世纪分为三个时期:
19世纪中期以前为前工业时期:这个时期老板基本上不按照“游戏规则”办事,是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非熟练工人工资为准,熟练工人工资略微高一些,比例大约是3:2或者5:3,行业内部有非常明确的等级。
到19世纪中期为新工业时期:此时商品竞争激烈,前一时期的等级形式日益变为新工资形式。工人还没有学会游戏规则,雇主也不懂得提高劳动效率的方法,而是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此时雇主给府的工资都低于市场价格,工资没有和工作量同步增长。
到1873-1896年的大萧条期间:部分工人首次团结起来要求自己应得的东西,与前期相比工人生产率有停滞和下降的趋势,霍布斯鲍姆认为工人是故意如此,向雇主施加压力以取得额外的报酬。结果雇主的利润下降,工人要求八小时工作的斗争使得雇主也无法继续延长工时的老一套办法,只好在市场竞争和工人斗争的压力下,依靠改进技术和加强监督管理,来提高工人的单位工时效率。按成果付酬的工资形式和现在仍然流行的奖金制度,就是那时发明的,工程师开始被考虑进入成本计算系统,成本会计员是这一场运动的先锋,泰勒制就是这个时期的成就。最终都是服务于一个目的: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生产率普遍提高之后,计件工资又开始对雇主不利了,结果潮流又转回到计时工资。总的趋势是工资数量和劳动效率一起提高,工人和雇主都变着法子创造、利用和更改“游戏规则”。
“泰勒制”的出现说明在劳资博弈中间,雇主最终是“棋高一招”,由于力量对比关系已经明确了,基本上由此奠定了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并葬送了实质民主,也因此使得形式民主可以推行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