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是一项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保持经济持续和健康发展,面对当前非常糟糕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国内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严格控制增长速度、全力维护物价稳定的调控目标下,国家正以财政和货币政策为手段,通过强化紧缩开支和上调银行准备金率等方式,以金融领域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力求能够使经济"软着陆"的治理措施。
由于金融行业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因此在金融领域中实施的政策措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不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清理,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随时都可能对整体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
那么,当前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风险是什么?
首先,银行系统中潜存的不良资产风险,是目前最大的金融风险。
2011年6月,国家身审计暑首次指出,目前我们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经达到10.7万亿。虽然同银监会提出的9.1万亿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对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心。根据银监会的报告,2011年1-5月银行系统共计发放了55.77亿人民币的贷款,其中有4.5万亿存在风险,2.4万亿面临直接违约风险,而这些风险中的绝大部分,又都来自地方政府和国企。考虑到前期累积的债务,再加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当前紧缩银根,对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巨大压力,整个银行系统中潜存的不良资产风险,正在不断地上升。如果一旦形成规模性的地方债务违约现象,那么引爆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其次,银行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流动性差的风险。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自2010年起,国家连续多次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和居民存款利息的举措,正在使银行中的流动性变的越来越差。它主要表现为,由于银行对地方政府和国企等的前期贷款,主要是中长期贷款,特别是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贷款;而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长期的负利率又使得银行的存款,正在不断地短期化,加上国家目前越来越严厉的货币调控手段,所有的问题迭加在一起,使得银行的流动性短缺问题十分突出。而流动性短缺又使得来自资本市场的投机者,对中资银行以做空的方式进行围剿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加大。它所产生的后果,一是损害中资银行在市场上的声誉;二是使得银行的资产随着市场的沽空行为在不断地缩水。
第三,国家缺乏对金融行业进行有效监管的科学方式和手段。
目前,由于中国的金融行业正处在一个一方面同国际市场接轨,另外一方面各种形式的金融活动,正在国内不断兴起的时期,因此,很多规范和不规范的金融活动,都打着创新和探索的名义大行其道。虽然银监会对大到银行治理、小到民间借贷的行为,进行监管和指导,但是这并没有减少金融领域中的问题。例如,银行业务的创新及安全问题,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和监管问题,各种风险投资活动的规范及退出机制等问题,长期以来都存在着要么一管就死,要么任其发展的现象。一句话,当经济过热的时候,对银行的打压越严厉越好,当经济增长缺乏活力的时候,对银行的无序放贷和各种违规行为又听之任之。虽然大家都知道地下钱庄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可是长期以来,各地地下钱庄的非法活动,不仅没有被遏止,而且还出现了不断壮大和蔓延的现象,就非常典型地说明了我们对金融行业的监管,是多么的无序和粗放。其中,不按照金融行业的市场规律,而是按照政策的需要去行事,是当前整个金融行业监管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
那么,该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首先要对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在理清问题的基础上,启动综合改革和顶层设计。以同国际接轨为目标,对监管制度的制订和监管手段的科学化、市场化,进行深刻、彻底的改革。
其次,要高度重视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特别是对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对地方政府潜在的债务违约行为,要进行限时清理。国家要在逐渐淡化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职能的基础上,让银行对地方政府所欠债务,以市场化手段尽快处置。把能够引发金融风险的各种诱因,消灭在初期和可控阶段。同时还要严厉打击和取缔地下钱庄,确保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
第三,要对现有的监管方式和手段,进行全面清理。对那些要么太软,要么太严,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的监管内容,坚决剔除并且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由于金融安全对整体经济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以金融为手段,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治理的时候,一定要对金融领域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用政策措施的科学性,进行深层次研究,并审慎行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一方面确保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另外一方面也使得金融行业的发展更加安全和规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