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品种选育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小麦品种经历了五次更新。 第一次更新(1955-1959年),用碧蚂1号、碧蚂4号等品种代替了原来的农家品 种。增产20%以上,1960年全省种植3000万亩。 第二次更新(1960-1965年),用济南2号代替了碧蚂1号、碧蚂4号。1954-1956 年,省农科所以碧蚂1号为母本、早洋麦为父本育成的济南2号,耐寒性、分蘖力强, 后期抗干热风,中早熟,抗条锈病,植株具韧性,千粒重36克,产量高,比碧蚂1、 4号增产10-20%。1966年山东种植2000万亩,黄淮麦区种植3000万亩。 第三次更新(1966-1972年),用济南8号、济南9号、蚰包麦等品种,代替济南2 号。其中:济南8号是1957年由省农科所以碧蚂4号为母本、早熟1号为父本,于 1965年育成。该品种秸秆较硬,较抗倒伏,抗条锈病,在济南试种,比碧蚂4号增 产33.9%。1972年山东种植1000万亩。济南9号是1957年由省农科所以辛石3号为母 本、早洋麦为父本,于1965年育成。该品种粒大质佳,千粒重40克左右,秸秆硬, 耐肥水,抗条锈病,后期落黄好。1972年山东种植1000万亩以上。蚰包麦是1958年 由烟台专区农科所以蚰子麦为母本、石岛包打三百炮为父本育成。该品种秸秆较硬, 抗倒伏,耐肥水,耐寒,分蘖力强,亩穗数较多,是密植型高产品种。70年代中期 山东种植500万亩。 第四次更新(1973-1980年),用泰山1号、泰山4号、泰山5号、烟农685、鲁滕1 号代替济南8号、济南9号、蚰包麦。其中:鲁滕1号是1963年由省农科院原子能农 业应用研究所用钴-60γ射线处理辉县红干种子育成品系,1967年定名。特点是分 蘖力强,穗数较多,较抗倒伏,适于高产栽培,增产显著。泰山4号是1963年由省 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辉县红为母本、阿勃为父本育成。该品种抗病、抗倒伏、较晚 熟、白粒、品质佳、千粒重42克。1976年山东种植677万亩。一般亩产400-500公斤。 泰山1号是1964年由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碧蚂4号×早熟1号”为母本、欧柔白 为父本,于1971年育成。该品种耐寒、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中熟、秸秆硬、抗倒 伏、抗条锈病、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2克左右。一般亩产350-400公斤,高者 达500公斤以上。1979年全省种植2926万亩,1978-1984年全国北方冬麦区累计面积 2.1亿亩,增产小麦50亿公斤。泰山5号是1967年由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辉县红 ×阿勃”为母本、欧柔白为父本育成。该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中早熟、千粒 重42克左右。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烟农685是1974年由烟台地区农科所以蚰包麦 为母本、辐系4号白粒选系为父本育成。该品种抗条锈叶锈病、耐寒、中熟、后期 叶干尖严重、口紧不落粒、白粒、品质佳,千粒重42克左右。 此间,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以及菏泽、德州地区农科所分别用CO 2、He-Ne、Nz及YAG激光于70年代中期选育成8150321品系、鲁麦4号和鲁麦6 号等品种。 小麦的栽培技术 1968-1972年,莱阳农学院进行了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采 用了培肥土壤,选用高产抗倒伏品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培育壮苗,提高成穗 率,在群体适中的情况下重施起身肥和拔节肥并浇水等技术措施。 1975-1980年,省农科院陆懋曾等主持由50多个单位参加的“冬小麦稳产千斤 的生育特点及栽培规范”研究。明确了亩产500公斤小麦对土肥水的要求。每生产 100公斤小麦需氮3.38公斤、磷1.12公斤、钾4.98公斤,其比例为3.02∶1∶4.45。 需水300-360立方,除生育期降水外,在冬前、起身、拔节、挑旗、灌浆等时期浇 4-5次水。稳产500公斤的栽培规范:一是施足底肥,及时耕耙整平;二是根据生产 条件、品种特性,合理选用品种;三是适时播种;四是精量播种,基本苗6-12万; 五是冬前培育壮苗,返青期稳长控蘖,起身拔节期壮秆攻穗,孕穗期保花增粒,灌 浆期保叶增重。获1979-1980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9年,山东大学生物系陈惠民等进行了“小麦幼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器官的 形成”研究。表明小麦幼叶可以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最后形成再生植株,证明小麦 幼叶具有全能性,但只局限在维管束鞘部的细胞。获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二等 奖。 玉米的品种选育 1966-1978年,玉米育种工作由双交转向三交种,选育的品种有: 烟三6号与10号1966年烟台地区农科所用“黄小162×海7”为母本、OH43为父 本育成烟三6号。以“海7×南55”为母本、OH43为父本育成烟三10号。两品种均耐 涝、抗倒伏、抗大小叶斑病、品质较好,比当家品种增产10-15%。 鲁三9号 1971年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鲁单3号为母本、自330为父 本育成。该品种抗大小叶斑病、青枯病、黑粉病、耐大肥、抗倒伏、果穗粗大、产 量高,一般亩产400-500公斤,比当家品种“群单105”增产16%。累计推广2106.4 万亩。 聊三1号 1971-1977年聊城县道口铺公社农技站以白单4号作母本、获白作父 本育成。该品种果穗大、生长整齐、抗倒伏、抗旱、抗涝、抗大小叶斑病、抗青枯 病、适应性广。 1970年,山东开展玉米单交育种,三交种与单交种并存。70年代后期,单交种 取代了三交种,先后选育了一批良种: 鲁单3号 1970年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华160自交系作母本、风可1 自交系作父本育成。该品种抗倒伏、抗大小叶斑病、成熟后茎叶青绿、宜作饲草、 果穗粗大,产量比当家品种“双跃3号”增产20%以上。 泰单75号 1972年山东农学院以广10-2自交系作母本、风可1作父本育成。 聊玉5号 1977年,聊城地区农科所以原武02作母本、黄早4作父本育成。该品 种早熟,抗小斑病、青枯病、黑粉病,抗倒伏,果穗大、粒饱满、品质好,亩产 400-450公斤。 鲁原单4号 1978年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朱斗北等用原武02自交系 为母本、威风322为父本育成。该品种植株生长整齐、抗倒伏、抗病、抗旱、抗涝、 耐瘠薄、耐盐碱、籽粒硬粒型、品质好、早熟,亩产400-500公斤以上,比当家品 种增产20%左右。累计种植面积3100万亩。获1979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烟单14号 1979年烟台地区农科所于伊、孙怡良用黄早4作母本、莫17作父本 育成。该品种植株生产整齐、较抗倒伏、抗大小叶斑病,亩产400-600公斤,比鲁 原单4号增产10%以上。获1984年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1949-1978年,选育的玉米自交系有省农科所育成的华160 和黄小162,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威风322和齐31,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 研究所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原武02,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育成的华风 100、原齐123,莱阳农学院育成的1029,荣成县种子站育成的2411,掖县西由公社 后邓大队育成的掖107。其中原武02是胡世昌、王增贵、王长明、杨爱珠等于1971 年用武单早作亲本,用γ射线3万仑照射,1974年育成的自交系。该系春播生育期 95-98天,成株株高120厘米,叶片上冲而内卷,株型紧凑,适于密植,早熟、大穗、 硬粒、产量高、品质好。是组配高产、早熟玉米杂交种的优良亲本,也是解决夏玉 米育种中早熟与高产矛盾的一个突破,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1980年农业部 技术改进一等奖和198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由该自交系作亲本选配的鲁原单2号、 鲁原单4号、聊玉5号、鲁原三2号等玉米杂交种,1981-1984年在黄淮流域种植面积 达1500万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获1979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玉米自交系一套二繁三制种:1975-1977年,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平度县农 业局,研究出玉米自交系一套二繁三制种繁育程序。一套,指由育种单位提供纯度 99.8%以上的自交系原种套袋繁殖。二繁,按照大田制种需要将套袋繁殖的原种安 全隔离繁殖两代。三制种,根据生产需要用自交系原种二代配制杂交种。一套二繁 三制种与大田种植杂种一代(单交种)面积的比例为0.07(一套田)∶2(一繁田)∶90( 二繁田)∶3000(制种田)∶100000(大田)。 玉米的栽培技术 1974-1977年,黄县下丁家大队研究了夏玉米千斤(市斤)高产栽培技术。技术 措施为:选用高产晚熟杂交种,每亩留苗3500株,确保实收3100-3200株;麦收前 10-15天套种,争取300-400度积温;苗期控制肥水,多锄地;第9片全展叶时,追 施第一次肥料,施肥量占追肥总量的70%;第14片全展叶时,追施第二次肥料,施 肥量占追肥总量的30%。 甘薯的品种选育 1965年,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南瑞苕作母本、胜利百号作父本育成 济薯1号。该品种耐涝、耐肥、适应性广、结薯早、膨大快、高产稳产,亩产3500 -4000公斤。 1965年,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华北52-45作母本、广东57-7作父本 育成济薯2号。该品种抗旱、抗病、高产,适于旱地春薯种植、结薯集中、薯块整 齐。 1966年,烟台地区农科所以华北52-45放任授粉的杂交后代育成烟薯3号。该品 种出苗早而多、结薯早而集中、薯块大而整齐、耐肥、抗涝、抗根腐病和黑斑病、 产量高、出干率好、食味香甜、肉质较面。 1968年,定陶县冉固公社王路大队以南瑞苕为母本、胜利百号为父本育成定陶 69-1。 1969年,莒县农科所以南京92作母本、济南红作父本育成莒薯2号。该品种结 薯早而集中、薯块大而整齐、耐旱、耐涝、产量高。 1972年,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南京92作母本、一窝红作父本育成济 薯5号。该品种耐旱、抗病、结薯集中、薯块整齐、耐贮藏、食味好。 1973-1979年,烟台地区农技站薛永和等,在甘薯生产上推广8项改革和4项措 施。每年平均312万亩甘薯,比改革前减少面积23.15%,总产增加44.3%,亩产增加 87.7%。8项改革是:改劣种为良种,改春季浅耕为冬前深耕,改土粪地面撒施为开 沟深施,改晚栽为早栽,改栽弱苗为栽壮苗,改稀植为密植,改长苗浅栽为短苗深 栽,改翻蔓为不翻蔓。4条措施是:精选薯种,温汤浸种;早春耙耢,保凌层墒; 长垅短打,挖堰下沟;夏薯栽插,保活顶叶。获1979-1981年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3-1980年,烟台地区农科所王树佃等研究了高产栽培条件下甘薯生长发育 的规律。明确增强土壤通气性是高产栽培的关键。土壤通气性好,能促进钾肥的吸 收,减少氮肥摄取,协调营养物质分配,促进分生组织发展,促进微生物活动,扩 大根系吸收肥水范围,扩大土壤温差。增强通气性的措施是增加有机肥料、深耕、 压沙、排涝。1978、1980年在两次全国甘薯学术会议上,专家们认为增强土壤通气 性是甘薯高产栽培中的一个突破。获1979-1981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6-1977年,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春甘薯亩产4000公斤的合理消长动态。 茎叶发育前期应较快,中期稳步增长,高峰在8月下旬,每亩最大重量3000-4000公 斤,后期减重,收获时2500公斤左右;茎叶前期日增重在50公斤左右,9月以后最 大不超过25公斤;绿叶数,6月中旬每亩30万片,8月上旬到9月上旬维持在50-55万 片,收获时不少于40万片;叶面积系数,6月中旬1,6月下旬2.5,7月中旬4,8月 下旬5左右,收获时不少于3;薯块增长,6月10日亩产100公斤左右,8月下旬2750 公斤左右,收获时5000公斤;结薯后平均日增重每亩30公斤,最大日增重70-90公 斤。 大豆的品种选育 50-60年代,省农科所、菏泽地区农科所、莒县农科所等,经系统选种,选育 出的良种有: 新黄豆 1952年,省农科所从益都平顶黄中选择单株育成。该品种喜肥水、抗 旱、抗涝、抗病,亩产100公斤左右,含脂肪19.7%、蛋白质41%。 齐黄1号 1962年省农科所从寿张县大豆田中选单株育成。该品种耐涝、抗病 毒病、中早熟、三粒荚多、比新黄豆增产12.2%,含脂肪19.7%、蛋白质40%。累计 种植近2000万亩。 莒选23号 1963年莒县农业试验站从即墨小油豆中选单株育成。该品种较抗旱、 耐瘠薄、产量稳定,比新黄豆增产18%,含脂肪18.2%、蛋白质41%。 东解1号 1966年牟平县东解大队从河南洛阳市蔬菜研究所引种,经试验早熟、 高产。主要在烟台、潍坊、临沂等地区推广,累计种植2000万亩。 跃进5号 1969年菏泽地区农科所马善伦、姜荣贵从定陶大平黄选系育成。该 品种中熟,生育期100天,半矮秆、株高50厘米左右,有限结荚习性;籽粒黄色、 粒大优质、有光泽;生长整齐、抗旱抗涝、抗大豆花叶毒素病。亩产120-175公斤, 百粒重16-18克,含脂肪20.6%,适于山东菏泽地区、安徽、河南等地种植,年最大 种植面积500万亩,累计推广2000万亩以上。获198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1966-1973年,省农科院、菏泽、济宁、昌潍、临沂等地区农科所杂交育成的 品种有: 临豆3号 1966年临沂地区农科所引进省农科院“齐黄1号×5905”杂交后代育 成。该品种早熟、抗旱耐瘠、产量稳定,亩产120公斤。 丰收黄 1966年昌潍地区农科所杨淑英引进省农科院“齐黄1号×小粒青”杂 交后代,于1970年育成。该品种株高90-100厘米,主茎发达,株型收敛,丰产性能 好,粒大产量高,百粒重15-17克,亩产125-150公斤,含脂肪18.5%、蛋白质42.4%。 适于胶东、鲁北、鲁中南、鲁西南等平原、山区、丘陵地种植。山西、河南、江苏 等省也有一定面积。省内年播种100万亩左右,累计种植1200万亩。获1985年省科 技进步一等奖。 向阳1号 1970年诸城县发家河套大队引进省农科院“齐黄1号×小粒青”杂交 后代育成。该品种抗旱、耐瘠薄、耐肥、抗毒素病,亩产125公斤。累计种植1500 万亩以上。 文丰5号 1971年济宁地区农科所、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齐黄1号× 集体5号育成。该品种早熟、粒大优质、适应性广,亩产130公斤。 文丰7号 1971年济宁地区农科所、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莒选23号 ×齐黄1号育成。该品种抗盐碱、抗病、耐瘠薄,亩产130公斤,高者可达150公斤。 兖黄1号 1973年兖州县五里庄大队引进省农科院“莒选23×5905”杂交后代 育成。该品种秆强抗倒、抗旱耐瘠、抗毒素病、适应性广,亩产100-150公斤。 大豆的栽培技术 1964年,菏泽地区农科所进行麦田套种大豆试验,套种后,大豆较麦后抢播增 产6.3-27.8%,又较等雨晚播(7月上旬)增产152.2%。 1978-1983年,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试验,6月上旬大豆每晚播种一天,减产1- 3%。轮作比3年连作增产11.9-24.9%。播种前耙地比贴茬播种增产29.6%。 1978-1980年,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了大豆鼓粒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大豆 粒的增重,随灌浆天数的增加而增加,中间快,后期慢,最后稳定。大豆鼓粒,温 度高灌浆快,温度低灌浆慢;湿度大则灌浆慢,连续5天以上日照少则降低灌浆速 度。这项成果1983年在中美大豆学术交流会上发表。 棉花的品种选育 鲁棉1号 1961年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庞居勤、葛逢珠、元文乔、徐惠纯、封文 喜等,以中棉所2号为母本、1195为父本杂交后,1971年又用钴604万仑伽玛 射线辐射,于1976年育成。该品种植株紧凑,生长稳健,结铃性强,成铃率高,吐 絮集中,成熟早,霜前花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1976-1977年参加全省区域试 验,亩产皮棉73.22公斤,比岱字15号增产55.4%;1977-1978年参加全国棉区12省 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79.7公斤,比岱字15号增产39.48%。该品种纤维长度为 31.49毫米,稍高于岱字15号(29.66毫米);细度和强度分别为每克5804米、3.85克, 均低于岱字15号的5901米、3.91克;纺21支纱和32支纱的品质指标,都能达到或超 过国家规定的一等一级纱标准,并适于同化纤混纺高支纱。在山东当时棉花产量低、 原棉不足的情况下,曾起到重要作用。到1980年,鲁棉1号推广868万亩,占全省棉 田面积的82%,平均单产皮棉48.5公斤,比1976年每亩增产32公斤,增长193%; 鲁抗1号 1972年昌潍地区农科所和高密县康庄农场,从陕棉4号中系统选种育 成。其主要特点是高抗棉花枯萎病。 渤棉1号 1973年惠民地区农科所用乌干达3号作母本、徐州58作父本育成。该 品种出苗好,发育早,长势强,耐旱耐瘠薄,成熟早不早衰,1979年黄河流域区域 试验,15个点平均比鲁棉1号皮棉增产2.6%。获1981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棉花的栽培技术 麦棉两熟制 1974-1978年,聊城地区农科所、临沂县农科所进行了麦棉两熟 制连续5年的研究,小麦亩产280-407.5公斤,夏棉亩产皮棉61.2公斤,每亩经济效 益达80元左右。 棉花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及开发试验 1955年,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开始棉花综合 栽培技术研究,1958年进行了高额丰产技术的研究。1970年提出亩产100公斤皮棉 栽培技术生育指标为:株高1米左右,主茎最高日生长量2-2.5厘米;开花期叶面积 系数1-2左右,最大时3-3.5;三桃比例为庚桃10-15%左右、伏桃50%左右、秋桃35% 左右,每亩实收3000-4000株。1977-1980年,山东省棉花研究所进行了亩产125公 斤皮棉的研究,1979年最高亩产达到131.8公斤。每亩实收株数2500-3000株,每亩 成铃8万个,铃重4.5克左右,衣分33%以上,三桃比例为10∶55∶35左右,高产棉 田耕层有机质1.2%以上,速效磷20PPM以上,排灌良好。 花生的品种选育 60年代后,山东选育成的花生品种有: 临花1号、临花2号 1962年临沂地区农科所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引进的伏花生 ×五莲撑破囤的杂交一代材料中选育而成,临花1号耐肥水、抗倒伏、抗旱,百果 重216克,出米率70%,含油率52.9%。临花2号,耐涝、抗旱,较抗花叶病毒病和叶 斑病,出米率68%,含油率51.2%。 花17、花11 1967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杂选4号为母本、姜格庄半蔓为父 本育成花17。该品种为普通型中熟直立大花生,百果重252.6克,百仁重108.4克, 粗脂肪含量54.2%,粗蛋白含量27.5%。种仁大、优质、适于出口。一般亩产200公 斤,高者500公斤以上,1983年播种面积100多万亩。1969年以白沙1016为母本、中 选65为父本杂交育成花11。该品种属珍珠豆型的早熟、直立,中粒花生,双仁果率 高,百果重200克左右,出米率76%左右,粗脂肪含量57.3%。粗蛋白含量27.2%,亩 产150-200公斤。 花37 1972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徐州68-4为母本、花80为父本杂交育成。 该品种亩产200-250公斤,属中熟直立大花生,较抗叶斑病,抗旱、耐涝、抗倒伏, 百果重220克,百仁重90克,蛋白质含量28.03%,含油率51.5%。获1979-1980年省 科技成果二等奖。 海花1号 1971年,海阳县黑崮科技队农民乔文堂育成。该品种耐肥水、抗倒 伏、较抗叶斑病,一般亩产200公斤,高者达500公斤以上,百果重206克,出米率 73.5%,百仁重88克,含油率54%,蛋白质含量28.15%,1985年山东种植367.54万亩, 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花生的栽培技术 花生根瘤菌 从50年代初到1972年,省农科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对花生根瘤 菌的应用进行了205次试验。在瘠薄的砾质粗砂土和砂质壤土施用,平均增产12. 83%,三年以上的花生连作地平均增产4.43-6.25%,三年以上未种花生的生茬地, 平均增产18.03-29.33%。菌剂施用时先将花生菌剂盛入清洁无油的容器里,按每亩 用量加入150-250克清水和匀,然后倒在花生种子上翻拌,使每粒种子都粘上菌粉, 即可播种,随拌随播种,当天拌的当天播完,以免降低根瘤菌的成活率。 花生对营养物质吸收及施肥 1960-1973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进行了花生对 氮磷钾三要素吸收运转规律的研究。每生产50公斤荚果所需要养分量因品种而异, 即亩产荚果300公斤以下,早熟种约需2.5公斤氮、0.5公斤磷、1公斤钾,中熟种约 需2.5公斤氮、0.5公斤磷、1.3公斤钾,晚熟种约需3公斤氮、0.5公斤磷、1.5公斤 钾。亩产荚果300公斤以上,三要素总量增大,而50公斤荚果所需营养量则有减少 趋势。 1964-1965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应用磷32进行了花生不同磷肥用量下对磷肥 吸收利用的研究。在中肥田亩施2-3公斤磷的成品磷肥,花生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 为17.4-18.9%,而亩施4公斤磷的成品磷肥,花生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为13.9%。 花生生长与荚果发育规律 1976-1978年,潍坊地区农科所研究证明,花生地 上部生长最旺盛是6月下旬至8月中旬,荚果数最多是7月上旬至8月中旬,荚果重量 增长最快是6月中旬至8月下旬;花生在日平均温度29.5℃时开花最多,8-14时温湿 度对受精有直接影响,空气相对湿度越低,成针率越高;早期同时开花而又受了精 的,早熟种与晚熟种荚果发育速度一致;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含水量越多,籽仁含 油量越高。 花生灌溉 1956年,省农业厅在农业科研单位研究基础上,提出在花生生育期 间需浇四水:攻花水在花生团棵后,开花水在花生盛花期,扎针水在大量果针入土 时,壮果水在大量果针入土后至收获前20-30天。 清棵蹲苗 60年代初,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对莒南、日照、文登等县群众苗期“ 挖窝晒棵”或“剜花生”经验进行了总结。技术要点:清棵时间以花生齐苗为宜; 把幼苗周围的土向四面扒开,使两片子叶露出来,起垄种植可破垄退土清棵;清棵 后15-20天平窝。平均增产12.9%。 花生间套作 1972-1974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研究了花生与玉米间作的效果。 粮食地以玉米为主间花生,4行玉米间6行花生,每增加50公斤荚果减少玉米44.5- 50.5公斤;丘陵山地以花生为主间玉米,6行花生间2行玉米,每增加50公斤玉米, 减产花生荚果27-28公斤。 花生丰产栽培 1972-1983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孙彦浩等进行了花生亩产 400-500公斤高产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到1979年创出亩产400公斤地块155块,到 1983年创出505亩地平均单产544.8公斤,群体指标:植株主茎高42-45厘米,侧枝 长48-54厘米,主茎叶片8-12片,群体最大叶面积系数5.2-5.5,净同化率6.9-7.6 克/平方米/日,生物产量900-1100公斤。主要技术措施是:选用徐州68-4、花37、 海花1号良种,选在深、活、松土体结构的生茬地深耕;每亩施圈肥7500公斤,每 亩施氮15公斤、磷10公斤、钾15公斤;起垅栽培,适宜密植;始花后40-50天叶面 喷施1000PPM的B9水溶液控制徒长。获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 土壤普查 1959年,省农林厅组织省农科院,山东农学院、省水利厅和专、县等有关单位 的30万人进行土壤普查鉴定。初步查明山东省土壤分6个区(鲁西黄泛平原区、鲁中 山麓平原区、鲁中南山区、胶东丘陵区、滨海盐土区、湖洼区)、13个土类(石渣子 土、岭砂土、红土、黄泥头、黄土、泥土地、黑土、河淤土、沙土、轻沙土、二合 土、淤土、盐碱土),查清了全省各类土壤的分布情况与肥力特性, 找出蕴藏的肥 源和地下水源,完成了12000余万亩耕地土壤的普查鉴定工作, 绘制了全省及地方 土壤分布、土壤肥力、土壤改良及土地利用等4种图,汇编成地区和全省土壤志。 1974-1978年,山东农学院对生产大队土壤普查方法、 土壤普查的制图工作进 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全省情况的调查内容、方法、制图、规划及其理论依据,并 研制了土壤诊断取土钻、简易照准仪及可测12个土壤物理项目的国内第一台LN- 77 型土壤物理诊断箱。 土壤改良 (一)盐碱地改良 1963-1966年,曹县安蔡楼公社苗庄大队创造了开沟躲碱保苗技术, 总结出“ 起碱拔毒,开沟躲碱,沟底点种,双株留苗,扒碱围肥,浇水扎锄,松垅平沟,阳 土还家”成套技术措施。改碱前,该大队粮食亩产不到50公斤,皮棉只有几公斤; 改碱后,到1971年,粮食亩产427.5公斤,皮棉亩产70.5公斤。 1966年,国家科委在禹城建立了“井灌井排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总面积 130平方公里,耕地139000亩。经两年试验,打成地下水观测孔42眼,机井310眼, 修建各种渠道75公里,植树5000余亩,对抗御1968年的大旱、加速土壤脱盐等发挥 了重大作用,亩产粮食150-200公斤。 1975年,国家科委在德州地区建立了包括禹城、陵县、平原、齐河和德州5 县 市改碱实验区,治理面积107万亩。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 山东省农科院、 山东农学院、山东省林科所、德州地区农科所和根治海河指挥部等单位承担。在当 地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经过系统治理,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禹城实验区 沟渠路林井全面配套,平均100亩地一眼机井,达到日降雨200 毫米不受涝, 连续 250天无雨保丰收;林木覆盖率由1966年的3%,提高到17%;地下水位稳定在临界深 度以下,全县盐碱地由11万亩降为7000亩轻度盐碱,95%以上的盐碱地改造成良田, 土壤有机质由治理前的0.5-0.6%提高到1.04%。 土壤含氮磷量也分别比治理前提高 32%、40%。1985年粮食单产500公斤以上,皮棉单产80公斤, 农林牧副渔总收入人 均占有800余元,比建区时分别增长4.55倍、15倍、79倍。 (二)山岭薄地改良 1955年,莒南县大山农业社创造了“三合一”水平梯田的方法改造山岭薄地, 深翻、整平、修地堰、挖沟、砌水簸箕等,粮食平均亩产由1952年的110 公斤提高 到274.5公斤。 60-70年代,黄县下丁家大队进行山岭薄地综合改良,建成地面平、 地下平的 梯田,配以山间小型水库,旱能浇水,增施有机质肥料,每亩土杂肥5000公斤以上, 使夏玉米亩产达500公斤。 (三)涝洼地改良 1961年,省农业厅总结涝洼地改良方法:将耕地修成沟洫畦田,使雨水分格蓄 存,就地渗透,水大时顺沟排泄,借道路、地埂圈堰挡水,借路沟顺水,作成大地 畦田;加高地面,修成台田,四周筑排水沟淋碱排水;在畦田四周筑土圩挡水,修 成圩田,因地制宜改种水稻、旱稻。 1975-1981年,临沂县王桥公社农技站等,对砂姜黑土进行改良试验, 摸清了 砂姜黑土的“涝、旱、瘦、僵”的低产原因,采用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扩大水 源发展灌溉、增施磷肥、种植绿肥等措施,使粮食单产由1975年的139公斤, 提高 到1981年的472.5公斤。 (四)低产薄地改良 1971-1982年,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吴建明、于兴元等在桓台、 邹平县进 行了黄淮海地区低产薄地的改良研究。主要措施:在低产阶段,提高磷氮比至0.8, 并以重施基肥、巧施种肥、早施追肥为主;稳定高产阶段,磷氮比下降至0.5以下, 改变基肥追肥比例,随产量提高追肥期后延,亩产由150.5公斤提高到714公斤。主 要经济指标是:化肥效益占58.8%,每亩养分投放量由3.04公斤增加到34.61公斤, 每斤养分增产粮食5.1公斤。均衡增施化肥,以“无机”换“有机”, 提高农作物 对光能和碳素的利用,农田有机质和有机形态营养物质投放增加一倍多,实现农田 系统良性循环,提高有机质、氮、磷含量,5-7年内粮食每亩增产500公斤。该项成 果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耕作制度 1962-1980年, 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不同耕作制度轮作周期的土壤养分 动态、养分平衡和对培肥地力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连作地土壤养分动态是:大豆连 作二年,土壤有机质、全氮逐年增长,磷素减少;甘薯、玉米、高粱连作二年,土 壤有机质、氮、磷均表现消耗。春作物--小麦--夏作物二年三作,土壤养分同期循 环的动态是消耗--积累--消耗;小麦--夏作物一年两熟和三种三收,土壤养分周期 循环的动态是积累--消耗;小麦间种苕子,玉米间种田菁的两粮两肥,土壤养分周 期循环的动态是积累--积累。 1964-1980年,济宁地区农业局、 南阳湖农场进行了麦田套种旱播水稻试验, 在麦收前15-25天内将浸泡消毒的稻种用独腿耧直播麦垄间,麦收后抢灭麦茬、 抢 浇水、抢灭草施肥,待稻苗4叶期后与其他稻田同样管理。1985年在济宁推广3万亩, 年增产值180万元。 1974-1975年,烟台地区农业局在荣成县乡宦庄和东 大队、 文登县赤金坡大 队、海阳县路疃大队建立基点,总结推广了“二、四畦”麦田套种半夏玉米技术, 大畦宽4市尺、种6-8行小麦,小畦宽2市尺、套种2行玉米,一般增产10-20%。 1974-1977年,莒县城阳公社东村大队进行两粮两肥、粮棉肥、 粮菜肥耕作法 试验。秋种时,耕地整成大小畦,大畦宽1.4米、播6-9行小麦,小畦宽0.93米、播 2行苕子、翌年将苕子压青套种2行玉米,小麦收后播种5行田菁或绿豆, 压青后种 小麦。1979年,粮食亩产500公斤以上,增长一倍半。 1980年与1949年相比,在农作物总面积中,一年二作由1.3%上升到45.86%,二 年三作由80.4%下降到24.86%,一年一作由18.6%上升到29.28%,复种指数由139.8% 上升到145.9%。1985年的复种指数又比1980年增加8.43%。 耕作技术 1958年,省农科所等进行深翻地试验,证明深翻33.3厘米-50厘米, 增产效果 最大。50厘米比33.3厘米,在多肥情况下(每亩土粪5000公斤以上)增产,少肥则不 增产。深翻2市尺以上没有增产作用。适宜深耕比浅耕一般增产15-50%。 棉花地深 翻,主根长度增加87.5%,株高增加60.7%,铃数增加109.4%。 1974-1983年,临沂地区水稻试验站试验,在水稻收割后不翻耕, 浅破表土层 或开沟浅盖上,使麦种翻在土下1.5厘米处,施种肥,增加播种量(每亩12.5-15 公 斤),冬前追肥、盖粪、盖土,冬后晚浇返青水,增加抽穗灌浆水, 解决了稻茬种 麦土壤水多土粘的“晚、粗、瘦”的问题,平均每亩增产小麦47.6公斤。1983年推 广34.5万亩,占夏稻面积的43.1%。 1979-1985年,山东农业大学作了以耙代耕、秸秆还田、培肥土地的综合试验, 实行耕耙交替,耙两年耕1年的土壤耕作法。 1979-1985年,莱阳农学院进行了少耕法在小麦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以松 土代替传统翻耕的土壤耕作,在粘重土壤及旱地具有明显优势。松土同时将基肥混 施于0-15厘米耕层土壤中,减少机具进地过多对土壤理化性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 少油耗20-40%,轻粘质土壤小麦增产12%以上。 人畜粪尿、土杂肥、绿肥 《齐民要术》中有“踏粪法”。即“秋后农民将场上所有穰谷秕糠等,收贮一 处,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计经冬,一具牛踏成三十车粪”。 《王祯农书》载有:“田有良薄,土有肥硗,耕农又事粪壤之急。粪壤者,所以变 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 1950-1954年,省农科所对人粪尿的保存和施用作了试验。贮存时,尿肥加盖、 加水稀释,加土吸收或加少量过磷酸钙等。贮存30天氮素损失由63.7%降为40.7-13. 4%。晒粪干氮素约损失60%。人尿作追肥时,在立冬至清明每亩麦田浇500-1000 公 斤,增产5%左右。 1952-1959年,省农科所等单位调查,认为人粪尿、家畜粪便等农家肥料, 积 肥时加土3-4倍,经嫌气--好气--嫌气三个阶段沤制而成。作基肥施用肥效高。 《 胜之书》中有“豆有膏”,《齐民要术》中把绿豆、小豆等作物作为“美 田之法”,并有粮菜与绿肥轮作复种的记述。《群芳谱》总结了在禾黍地中套种绿 豆、小豆、芝麻等绿肥作物,翻压后复种小麦的经验。 1933年,山东省立农业实验所试验毛豆为适宜山东种植的绿肥。1936年,该所 进行了毛豆与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和绿肥培肥地力的比较试验。 1962年,山东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在济阳盐碱地种植田菁,试验表明:田菁在 油碱地0-45厘米土层内,含盐量0.3-0.5%,出苗全,生长旺盛;含盐量0.6-0.8%, 出苗缓慢,前期生长受抑制,雨后仍能迅速生长;含盐量0.8-1.0%,出苗3-5 成, 植株矮小,生长受到强烈抑制;含盐量超过1%则不能出苗;只要水不漫顶或有较长 时间的积水,仍不受害。 1963-1966年,德州地区农科所,选育出了德农1号田菁,出苗早、生长快、根 瘤形成早,比一般品种早熟50天,适于春、夏播留种,叶草产量高,养分含量高。 曾被新疆、山西、吉林、辽宁等地引种。 化学肥料 1960-1961年,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与昌潍、菏泽、 济宁等地区农科所, 对氨水肥效和施用技术作了研究。明确氨水对小麦、玉米、高粱、甘薯、棉花、蔬 菜等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适宜用量为每亩30公斤左右,比用同氮量的硫铵降低成 本30-40%,但要开沟条施、穴施、分期施。 1978-1982年,莱阳农学院进行了小麦高产需肥规律研究。 证明土壤速效磷含 量在16PPM时,施磷肥增产;含量在25PPM时,施磷肥不增产;用量太多时,小麦表 现早发早衰。氮肥每亩适宜用量硫铵60-80公斤,过量时粒重不高,产量下降。 土 壤速效钾含量在90PPM以上,施钾肥增产不显著;含量在50PPM以下施钾肥增产明显。 每亩适宜用量为10-15公斤。 微量元素肥料、细菌肥料 1977-1981年,长清县农技站进行了微肥锌防治玉米矮花叶病试验, 用锌作底 肥追肥及浸种喷施,对玉米矮花叶病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玉米增产6.9-29.1%。 1971年,山东农学院实验农药厂分离出832号无色杆属菌细菌。 该菌对过磷酸 三钙的转化率为32-34%,对磷矿粉的转化率为7.4-9.6%,应施用在含磷化物丰富但 可溶性磷少的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上,以每亩用菌剂1-1.5公斤拌种效果最好。 小麦病虫害与防治 麦蚜 1973-1983年,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认为, 麦蚜有麦二叉蚜、 麦长管蚜和禾缢管蚜三种。在小麦抽穗和灌浆初期使用乐果、敌敌畏等喷雾或喷乐 果粉、溴氰菊酯、速灭杀丁,每亩用药20克稀释后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小麦黄矮病 1974-1981年, 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及泰安地区农科所研究 认为,黄矮病属于病毒病,传染媒介为麦二叉蚜。提出了药剂拌种、适期播种、合 理密植、增施肥料、治蚜防病的综合措施。 小麦土传花叶病 1975-1981年,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 病原有小麦 土传花叶病毒、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土、病根是传染源,农事操作是病害蔓延的途 径。提出种植抗病品种济南13号,加强肥水管理,早春镇压麦田,划锄提高地温等 防治措施。 玉米病虫害与防治 玉米大、小叶斑病 1972-1973年, 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泰安地区农科 所调查证明,平原洼地以小斑病为主,丘陵山区及胶东沿海地区大斑病较重。通过 玉米品种资源的抗病性鉴定,研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并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加 强肥水管理等防治措施。获1985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豆虫草害与防治 大豆菟丝子 1966 年在全省5个地区大面积示范,在菟丝子幼芽出土盛期15天喷洒每毫升含活孢子3-5 千万的菌液1-2次,防治效果70-90%,证明“鲁保1号”菌是防治大豆菟丝子的安全 有效的生物农药。1975年试验制成“鲁保1号”菌粉,直接接种于培养基上, 无需 再培养一、二级菌种,便于农村生产。1972-1973年该所通过γ射线照射, 又育出 “1404”、“1409”两个新菌株,在相同浓度下较原菌种提高防治效果10-20%。“ 鲁保1号”菌剂自推广后,有20个省(市、自治区)引去应用,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 豆秆黑潜蝇 1973-1975年,利津、无棣、垦利、沾化4县农业局等40个单位组 成协作组进行研究,提出了豆田喷洒杀螟松、辛硫磷、乐果乳剂消灭,大豆播种前 用久效磷、灵丹粉拌种或浸种控制早期危害,冬春季处理越冬寄主消灭越冬蛹等防 治措施。 豆荚螟 1976年,惠民地区大豆虫害防治协作组研究,提出豆田冬灌,场边诱 杀,消灭越冬虫源;选用利选6号抗虫品种;用40%异丙磷、50% 杀螟松造烟防治, 毒杀当代成虫及下代幼虫。 棉花病虫害与防治 1972年,山东省科委把棉花枯、黄萎病列为全省 重点攻关项目。省科委、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组成山东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 究组,12年取得20多项研究成果。 棉蚜 1975年以来,总结出早 治田外,压缩虫源,药剂拌种,涂茎,保护利用天敌,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协调运 用的综合防治措施。 棉铃虫 1934年,山东省棉虫研究所观察,该虫除棉花外,主要寄主还有蕃茄、 玉米、烟草、辣椒等作物。新中国建立后,省棉花研究所、山东农学院和产棉地区 农科所研究,明确此虫年发生四代,棉铃虫孵化盛期是化学防治的有利时机。先后 提出了以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技术措 施。 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1975-1983年, 省植保总站和省棉花办公室主持进行 了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开发研究。 花生病虫害与防治 花生线虫病 1959-1969年,省花生研究所研究明确,该病主要靠病土、病粪、 流水及杂草传播。该病不抗干燥,耐淹、耐低温。寄主范围广,能浸染14个科80余 种作物及17个科50余种杂草。结合春耕或秋耕用80% 二溴氯丙烷乳剂配制药液处理 土壤,轮作换茬,不用带有线虫的土垫栏,消除田外寄主杂草,杜绝传播途径。 花生叶斑病 1959-1976年, 省花生研究所查明了病原菌发育与温湿度关系, 温度为18-32℃,孢子萌发;低于10℃,高于37℃不发育。发病的相对湿度为80%左 右,发病的高峰期在收获前20-30天。用50%多菌灵、50%托布津、80%代森锌,于始 发期喷药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4次,防效良好。 花生茎腐病 1973-1975年, 省花生研究所研究结论是: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 度为23-35℃,病菌耐低温、耐干燥、耐水浸,寄主范围广;种子发霉, 苗期降雨 多,湿度大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用2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止种子 霉捂,轮作,均可减轻该病的危害。 花生青枯病 1975-1981年,临沂地区农科所、省花生研究所研究表明, 花生 青枯病发生于花岗岩、片麻岩、砂岩为母质风化的砂砾土上。发病轻重与土壤含砂 率呈正相关,与土壤持水量呈负相关。气温在25℃以上,又有适量降雨,可造成病 害大发生。提出应用抗病品种“鲁抗青1号”,花生、水稻轮作,用90%氯化苦处理 土壤等防治措施。 花生蛴螬 70-80年代, 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省花生研究所研究认定, 省内花生蛴螬有4科25种,以大黑、暗黑金龟危害重,分布广;棕色、毛棕、 拟毛 黄、云斑金龟只有局部危害;其他种没有大的危害。可喷洒40%乐果、50%久效磷、 粘虫散防治成虫,用5%辛硫磷、3%呋喃丹、25%异硫磷毒土或药液防治幼虫。 分别 由蒙古丽金龟、大黑鳃金龟自然感病幼虫分离筛选出乳状菌防治此虫。该菌对蒙古 丽金龟、铜绿丽金龟、草毛丽金龟幼虫致病在50%以上,并有长效。 苹果病虫害与防治 苹果轮纹病 1963-1980年,青岛市农科所、青岛市果树园艺场、 济南市果树 园艺场、山东农学院研究表明,病菌自幼果到成果均能通过皮孔或伤口侵入。降雨 多而早发病重。防治方法:清理树体,割除粗枝;果树发芽前喷福砷、石硫合剂、 五氯酚钠;花后至采收前喷波尔多液、多菌灵等。 苹果苦瘟病 1966-1985年,烟台市果树科学研究所查明,高氮低钙及N/C比高 是造成此病发生的诱因。选用烟台沙果和福山小海棠作砧木、降低地下水位,减少 果实数量,减少氮肥用量,短枝型品种喷钙等措施均有效果。 苹果斑点落叶病 1970-1983年,烟台地区林科站、 青岛市农科所研究认为, 用600倍50%退菌特,1000-1500倍扑海因1∶3∶160倍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苹果树烂根病 1971年,省果树研究所研究认定,此病有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 之分,真菌病害有白绢病、白纹羽病、紫纹羽病。地势高、排水好的发病少,地势 低、排水不良的发病多。防治方法:对发病株剥除病皮,每株用 50 克赛力散兑土 1000克撒于根颈部;果树发芽前扒开根部,每株浇4000-5000克200-400倍50% 代森 铵溶液,秋天再浇一次。 苹果树腐烂病 1971-1977年,省果树研究所试验证明,增施钾肥, 喷波尔多 液、克菌丹保护树干,刮除病斑等均有效。 苹果早期落叶病 1973-1977年,烟台地区农林局、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共同研 究确定,该病是灰斑病、圆斑病、轮纹病和褐斑病侵染所致。用抗病品种,清除落 叶,刨园压土、压沙,喷波尔多液、多菌灵等可以控制此病。 苹果灰斑病 1975-1977年,烟台地区林业站研究查明,气温达20℃时, 雨水 多,危害重。冬季清除落叶、剪除病枝并烧毁,使用退菌特、多氧霉素防治有效。 梨病虫害与防治 梨花蕾蛆 1973-1977年,费县林业局观察查明,幼虫在花期危害花蕾。 防治 措施:冬季深翻,清理碎石,消灭越冬蛹;卵孵化蛀蕾前喷1000倍“1605”,人工 摘除虫花蕾,防治有效。 梨小食心虫 1977年,烟台地区林业站从越冬成虫发生期开始,隔5 天放一次 赤眼蜂,每亩放20万只,共5-6次,卵寄生率达91.5%。 虫害与防治 松毛虫、松干蚧壳虫 60年代,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烟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进行的“应用久效磷防治松毛虫、松干蚧壳虫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两虫危害期, 在树干基部刮两个10-20厘米宽、露出韧皮部的交错半圆环,涂50%久效磷油乳剂10 倍液,杀虫率达95%。70年代, 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以营林为基础的“防治日本松干 蚧壳虫的研究”认为间伐修枝、改善林地条件,引进日本落叶松、华山松、白皮松、 红松、火炬松等抗虫树种,保护和施放天敌蒙古光瓢虫、松蚧益蛉、蜘蛛、蚂蚁等, 能将虫害控制到松林有虫不成灾的程度。1973年,日照县林业局观察到该县华山村 有灰喜鹊257窝,该村1200亩松林免受松毛虫危害。由此得到启发, 在全县保护灰 喜鹊,并驯养灰喜鹊到有虫松林施放。 榆兰金花虫 70年代,定陶县林木病虫防治试验站进行“乐果涂环防治榆兰金 花虫试验”,用40%乐果乳剂原液涂环,杀虫率达100%,已在鲁西北普遍推广。 蛀干害虫(光肩天牛、木蠹蛾等) 70年代,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平邑县浚河林 场进行“招引啄木鸟除虫的研究”表明,一对斑啄木鸟可控制500 亩杨树林有虫不 成灾。招引啄木鸟的方法主要是人工保护和树干挂病腐木。1975年,省林业科学研 究所在平邑县从青杨虫瘿内发现一种天牛幼虫体外寄生蜂天牛肿腿蜂,在林间放蜂 试验,天牛寄生率高达82%。此蜂种已引到河北、广东等地,防治天牛效果很好。 综合防治病虫害 60-70年代, 肥城县国营牛山林场进行了“以营林为基础综合防治树木病虫的 研究”。主要措施是改纯林为混交林,保护植物群落,促进生态平衡;保护天敌昆 虫和鸟类,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适时进行化学防治;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木抗 灾能力。经过20多年实践,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 70年代,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对泡桐丛枝病原 的研究表明,泡桐所表现的丛枝病状是因类菌原体所引起,茶翅椿是泡桐丛枝病的 传毒昆虫。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和金乡县林业局作过“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2年生以下幼树髓心注射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有效。对已发病的树, 采取春季 病枝环状剥皮,可以阻止病原体向其他部位转移,秋季砍除病枝,能消除病原,治 愈率达90%,复发率较低。 第六类 畜牧兽医 第一辑 家畜 品种引进及改良 (一)猪 50-60年代,省农林厅引进了约克夏、巴克夏、苏联大白、哈白、新金、 金华 猪种。60-70年代,引进了长白、荣昌、内江和宁乡等优良猪种。80 年代引进了国 外瘦肉型猪种大约克、杜洛克、汉普夏等品种,改良当地猪,提高瘦肉率。 1974-1976年,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119个县、区畜牧兽医站选定沂蒙黑 猪、崂山猪、垛山猪、烟台黑猪、昌潍黑猪、莱芜猪、滕县白猪、鲁西北黑猪等 8 个优良猪种(类群),并对荣昌、内江等猪种的杂交效果进行了调查及小群检验,选 定、推广了荣烟(荣昌×烟台黑猪)、荣沂(荣昌×沂蒙黑猪)、哈昌( 哈白×昌潍本 地黑猪)、内本(内江×鲁西北本地黑猪)和内新本(内江×鲁西北地区新本杂交猪)5 个经济效益高的杂交组合,一般比当地母本猪增重提高15-20%,饲料报酬提高 10% 左右,但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较低。 (二)牛 1880年,烟台(芝罘)出现以当地黄牛挤奶的乳牛业。1924年,胶澳农事试验场 以山东本地母牛为母本与荷兰种公牛杂交,进行到第四代。60-70年代, 省农业厅 引进南阳、秦川役用牛、海福特肉牛和西门塔尔肉乳兼用牛。 1972年,济南市乳品公司研究牛精液冷冻技术,试制试用牛冷冻颗粒精液,安 全温差在20℃以下,零下有害精子的温度-15℃至-25℃。 1979年,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提高牛冷冻精液活力技术,筛选出“T- 柠-蔗”新稀释液,使冻后活力稳定在0.5以上,情期受胎率70%以上。 稀释液渗透 压10.05-11个大气压(高渗),pH值6.2-6.4。干解冻40℃。 (三)马 1952年,省农林厅调入骑乘型的苏纯血,高血种公马10匹,在广饶县大许村建 立起第一个马匹人工受精中心站和无棣、庆云、寿光、潍县4处分站, 改良当地土 种马。1955-1958年,省农林厅又引入苏高血种、顿河种和奥尔洛夫种, 在广北农 场和齐河畜牧场,建立了苏高血和顿河纯种繁殖群。 1959-1960年,引入重挽型的阿尔登、苏维埃重挽马, 在广北农场和昌邑种畜 场建立了重型马的纯繁基地。 渤海马是山东建国以来培育的第一个马匹品种。 育种工作经历三个阶段。 1952-1961年,省农业厅组织利用轻型良种公马杂交改良当地母马, 为第一阶段。 1962-1973年,广北农场、 昌邑县种马场利用重挽型良种公马改良当地马和轻一代 杂种母马,为第二阶段。1974年,广北农场、五一农场等用理想型杂种公母马间的 横交,建立了“山东省马匹育种协作组”,使渤海马育种转入横交固定阶段,属第 三阶段。横交所产后代,进一步改善了结构。此成果获198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辑 家禽 品种引进及选育 1917年,蛋鸡良种莱航鸡最早引入青岛。1931年,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聊城、 邹平农场、引进白色莱航鸡。1939年,山东省济南畜养试验场自日本引入白色莱航 鸡、横斑芦花鸡、洛岛红、名古屋等。 50年代,省农业厅引进澳洲黑、洛岛红、东北大骨鸡等。 70-80年代,省外贸局引进肉用鸡白洛克、星杂288、星杂579、罗斯、 罗曼鸡 和康贝尔鸭、金定鸭、绍兴鸭、狮头鹅、郎德鹅等。 1961-1971年,省济南种鸡场用多元杂交法育成新品种鸡群“济南花鸡”。 按 后代毛花分群选育出红花、麻花、浅花、草花、金花5个品系, 各品系外貌特征和 生产性能基本一致。平均年产蛋130个,蛋重63克。生长快,肉质好, 生活力强, 抗病。1971-1981年,在济南市推广40余万只,并在全国十几个省市推广。 1974年,昌乐县家畜繁殖场,以寿光鸡为基础,用新狼山鸡、澳洲黑鸡三元杂 交育成“昌乐杂交黑鸡”,早期发育快,生活力强,肉质细嫩。1977-1983 年在昌 乐县推广。 1977年,省农业厅畜牧局在20个县、79个公社、275个大队、测量家禽1万只, 摸清了寿光鸡、汶上芦花鸡、济宁鸡、琅琊鸡、荣成元宝鸡、烟台糁糠鸡、微山麻 鸭、五龙鹅、百子鹅等地方家禽品种的特征特性。 饲养管理 (一)孵化技术的改进 农民最早用的是母鸡抱窝孵化法。1950年起,在农村推广火炕孵鸡法。1959年, 山东省济南种鸡场创立了电孵箱与摊床结合孵化法。1982年,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 创立了不加水孵化法。80年代,试验推广了小型水汀和孵化器、平面电力式孵化器、 煤电两用孵化器和立体电力式孵化器。 (二)育雏方法的改进 历史上农民习惯用小鸡自温育雏。1950年,省农业厅推广火炕育雏。70年代, 推广温室育雏,有煤炉地下烟道散热,平面垫料温室育雏;蒸气或热水锅炉管道散 热,平面或笼养温室育雏。1980年,推广分层笼育雏。一般笼分四层,笼边挂食槽 和水槽。热源用热水管或暖气管通往各层笼底加热。 (三)喂饲方法的改进 70年代末,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推广家禽阶段饲养法。根据鸡的一生或一个生 产周期,分产蛋初、盛、后期三个阶段,规定各阶段对各种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产蛋初期16-17%,产蛋盛期15-16%,产蛋后期14-15%。 1979年,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用人工光照法延长母鸡产蛋高峰过后的产蛋期, 光照时间达16.5小时,后期再增加1-2小时,产蛋大而匀、品质好。 第三辑 兽医 疫苗、兽药的研制及推广 1936年,青岛商品检验局兽疫血清制造所成立,开始制造高疫中疫免疫血清, 牛疫预防液,高疫炭疽血清,炭疽第一苗、第二苗,猪丹毒预防液,鸡疫列担血清, 狂犬病预防液,鼻疽诊断液,猪瘟血清,猪瘟预防液及牛痘苗等。 50-60年代,制造推广了猪瘟兔化弱毒苗和冻干苗、猪丹毒菌苗、 鸡新城疫Ⅰ 系和2系苗。70年代推广了羊痘冻干苗、鸡痘冻干苗、猪瘟丹毒二联苗等。80 年代 制造和推广的疫苗有猪瘟、猪丹毒、牲畜布氏杆菌、炭疽、马传贫、羊炭疽、禽霍 乱、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鸭瘟、小鹅瘟、狂犬病、兔瘟、破伤风、鸡痘等 。 1970-1972年,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研制的中药接筋散, 治疗大家畜四肢筋腱 断裂,治愈率达96.9%。操作简便,成本低。1977年, 在全国第二届中兽医协作会 上确定“接筋散”为全国推广的重点项目。 疫病诊断、预防及治疗 (一)疫病诊断与防治 1967-1968年,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水肿病猪中分离出溶血性大肠杆菌。 1979-1980年,进行致病物质的提取和动物发病试验, 从仔猪水肿病自然病例中分 离出一种与内毒素完全分开的致仔猪水肿病物质,静脉接种猪、发病后及临床症状 与自然发病猪相类似。1980-1981年, 又用间接血凝反映对仔猪水肿病诊断得出: 血清滴度在1∶3-27之间时,病猪就出现血清凝集, 而健康猪的血清则呈现沉 淀,表明间接血清可作为水肿病猪的一种血清诊断方法。“仔猪水肿病致病因子的 研究”获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0年前后,省家畜布氏杆菌病防治研究所、省畜牧兽医总站在惠民、德州、 聊城、济南、东营、淄博、潍坊、青岛、济宁、泰安等10个布氏杆菌病流行地市, 推广查清疫情、一次性淘汰病畜的基础上,羊群连续服用布氏猪型2 号菌苗的综合 防治措施,到1979年基本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1972-1980年,淄博市畜牧兽医站,对羊群进行猪型2号菌苗免疫,对奶羊、奶 牛和耕牛定期检疫,对检出的病畜淘汰处理,净化畜群,建立健康畜群,连续9 年 未发现患布氏杆菌病畜。 (二)治疗器械 1963年-1974年,省畜牧兽医工作站研制出牲畜电动手术台。 手术台的台面两 端自由调节高低,根据手术需要,使平卧于手术台上的牲畜头部或尾部任意抬高或 放低,代替了给牲畜做手术需几个人把牲畜撂倒在地进行。该成果在东北、华北、 华东12个省、市推广。 第二辑 水产养(增)殖 鱼类养殖 (一)淡水养鱼 草鱼人工繁殖 1959-1964年,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 学院合作,进行亲鱼培育和性腺发育普查工作,解决了草鱼人工繁殖中亲鱼培育、 催情剂使用方法和剂量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产卵、孵化和培育管理等问题。催产率 达58%,孵化率达65%,该成果改变了长期以来草鱼苗依靠外地供给的局面,实现了 种苗自繁自育,为发展山东淡水渔业做出了贡献。 湖泊网箔养鱼 1966-1969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微山县水产局、 微山县南 阳公社进行了湖泊网箔养鱼试验。 网箔与竹箔对比结果是:网箔比竹箔降低成本 43%,网箔使用年限超过竹箔6年;网箔比竹箔平均提高产量达59%, 尤其在大风浪 天气,网箔高产更明显;网箔可以调节高度,适应水位变化,大风吹不倒,汛期淹 不了,既可在深水、明水作业,又可在浅水、草地下网,每年作业时间250-300天。 而竹箔只能在浅水草地作业,汛期常被淹没,每年作业时间只有200-250天。 网箱培育鱼种 1975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莱芜县雪野水库等试验网箱培育 鱼种成功。其优点是:在不占用农田的情况下,培育大规格鱼种;依靠天然饵料, 节约大量的饲料与肥料;网箱培育鱼种与池塘比较,可提高产量5-8倍; 成本低, 管理方便。 高密度温流水养鱼 1977-1978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与济南黄台发电厂合作, 利用电厂余热水进行工厂化高密度温流水养鱼试验,放养杂交鲤、镜鲤、红鲤等, 年亩产折合2.7万公斤。其优点是:放养密度大,鱼类生长快,养殖周期短, 产量 高(约为常规产量的60-70倍),管理方便,随时提供鲜鱼等。 藻类养殖 (一)海带养殖 海带自然光育苗 1958年,省海水养殖研究所进行海带自然光育苗法的试验, 结果幼苗生长良好。该法采用平面育苗形式,光照均匀,水流畅通,温度稳定,育 苗效果好,出苗率高;同时设备简单,操作便利,节省人力,生产安全,较立体形 式的冷库灯光育苗室,投资和成本均降低75%,节省人力70%,节省电力65%; 生产 的幼苗养殖后,单产提高30-50%。从1959年起已推广应用到沿海5个省,共建17 处 大型海带育苗场。经生产实践检验,效果普遍良好。海带自然光水池育苗是全国唯 一的工厂化育苗,对全省、全国海带养殖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964年 批准为国家发明奖。 海带单倍体育种 1976-1984年,山东海洋学院育成了单海1号和单杂10号新品 种。单海1号成熟早,孢子囊面积大,出苗好,产量高(折合亩产1957.13公斤, 比 对照种亩产1721.27公斤增产13.7%),叶片宽厚,中带部较宽,厚成较好, 藻体韧 性大,后期脱落率轻,抗烂能力强。单杂10号藻体大而长,一般达4-5米,最长6米, 叶面宽厚、均匀,平均每棵根系鲜重200克,这是海带中所罕见的。 主要经济性状 明显优于一般海带品种,增产幅度也较大。单杂10号含碘量高达7.73-8.20%;一般 海带只含碘4-5%。 1978年,全省海带养殖产量13.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占全省海水养殖总产 量的71.3%,海带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二)石花菜养殖 1933年,朝鲜人文德进从朝鲜济州岛将长在石块上的石花菜种苗移入青岛沿海 进行海底繁殖。50年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黄海水 产研究所等,先后进行了石花菜移植、劈枝筏养、半人工采孢子等试验研究。 1981年,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李宏基等研究成功的石花菜筏式养殖,是石花菜全 人工养殖中的一个阶段性突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利用石花菜生长适宜低温的特 点,完成石花菜一年两茬的生产。这种方法容易被群众接受,并且适合全省的经济 状况和技术水平,为海藻养殖业开辟了新途径。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贝类、海参、鲍鱼养殖 1958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和省海水养殖试验场,开始进行贻贝人工育苗、保苗 和筏式养殖试验,获得成功。1979年,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每立方米水体人工培育出 栉孔扇贝稚贝8.88万粒。1 第三辑 水产品加工 60年代,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水产品加工厂孙祖训等研究的鱼香肠防腐保藏技术, 采用高温超压杀菌法,不需添加任何防腐剂,杀菌效果显著,制品安全可靠,使鱼 香肠在常温下保藏期达130天以上。该技术杀菌温度高,时间短, 内容物营养成分 损失少,能保持原有风味。高温超压杀菌法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工艺合理,工 艺流程简单,只需一次加热,可节约能源和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处理量大,适于 批量生产,是国内塑料外衣香肠杀菌工艺上的一个突破。该法成品率高,破碎率少, 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获1982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1971年,黄县水产供销公司试制成割鱼机,用于鲅鱼、鲐鱼开片,每小时割鱼 7-10吨,成品率99%。1979年,烟台、威海、荣成联合制造出HTJ79型虾米脱壳机, 代替了人工脱壳,每小时加工600-700公斤,脱壳净,破碎率低于4%。 1976年,黄海水产研究所缪泽年等与寿光县水产公司加工厂研制的毛蚶壳肉无 筛水分离机,每小时加工鲜毛蚶20吨,蚶肉破碎率小于10%,肉中带壳小于2%, 壳 中带肉小于3%,分离效果93-95.5%,提高工效14-20倍。机器结构简单, 造价低, 设备材料少,坚固耐用,容易维修,便于推广。改变了过去大锅煮、人工剥壳的状 况。获1981年国家发明四等奖。 同年,烟台地区海水养殖试验场试制一台贻贝加工机,具有脱绳、分粒、水洗、 蒸煮、脱肉等功能,每小时加工鲜贝6吨。 粮食加工 1965年,济南面粉厂改选原有小米加工的工艺设备为一条米路,能够轮换生产 大米、小米两种产品,碎米率由2.43%降低到0.38%。 1975年,山东、天津和新疆三省、市、自治区粮食部门共同设计,试制出MQ8、 4、5型三种规格的气压磨粉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7年张店面粉厂试制 成功FZP-200型面粉自动包装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油脂加工 1974年,省粮食局和荣城县孟家庄榨油厂研制成介质油供热设备,将做功后的 余热全部回收利用,节约燃料50%以上,而且运行可靠安全,造价低廉。属国内首 创。 1976年,青岛植物油厂创造出浓香花生油,泡沫少,浓郁芬芳,味道纯正,可 佐珍贵菜肴烹饪及冷拌,超过国家一级油标准和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获1984年国家 金质奖,主要出口港澳地区。 1976-1981年,省粮科所王作纪等完成紫外线照射脱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 的研究,黄曲霉素B1含量可降至5PPb以下,去毒效果显著,不影响油品营养,油品 无损耗,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处理费用低,分获1981年和1984年省、 商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制糖 1970年,由山西大同糖厂等帮助设计,在邹县、莘县、沾化等酒厂建起亚硫酸 法日处理甜菜30吨的制糖车间。由于工艺简单,清净效率低,仅能生产二段糖(黄 砂糖和红砂糖)。1973年,平度糖厂首创利用酒厂二氧化碳进行单碳饱充新工艺, 清净效率提高10%以上,出糖率和成品糖质量显著提高,能生产三段糖(白砂糖、黄 砂糖、红砂糖)。 果葡糖浆 1971-1973年,济南酒精厂(今济南啤酒厂)与轻工部食品发酵所、 省一轻科研所共同试验,利用淀粉生产果葡糖浆获得成功。该工艺以薯干为原料, 可常年生产,为制糖工业开辟了一条新路。 1977年,省一轻科研所贺家明等筛选高温放线菌生产葡萄糖异物酶菌种获得成 功。该菌种为胞外酶、酶活350单位/毫升,胞外酶占90%以上,为世界首次发现。 采用固定化新技术后,按1000吨规模计算,1公斤固定化酶可生产4.2吨果葡糖浆, 其中果糖占4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技术于1983-1984年在费县酒厂进行了1000 吨/年规模中试获得成功。“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及应用于果葡糖浆生产的研究” 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肉类加工与综合利用 肉类加工 1957年前肉类加工采用传统手工操作。1957年首建济南肉类联合加 工厂,开始使用机械操作。1978年,济南肉联厂研制成功RB-11-20型剥皮作业线及 剥皮刀具,消除了两次传送造成的猪皮折皱破皮现象,甲级皮率83.3%,为国内先 进水平。 综合利用 1958年,济南、青岛肉联厂建立第一批生化制药车间,生产肝、胆 制剂半成品药。1959年开始生产胃粘膜、脑粉胆酸和工业胰酶等。1960年生产药用 骨粉、水解蛋白、脾脏粉和肝浸膏片等初级生化药品。60年代,济南肉联厂最早采 用辐射热、高压喷枪、卧式干燥箱和收集箱组成的流水作业线,利用猪血生产工业 血粉,用作木材工业粘结剂和饲料。 1972年兖州肉联厂定点生产人工牛黄,产量和质量均在全国前列,达到日本同 类产品标准。 | |
*****************************************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