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在改革问题上的一个西方意识形态陷阱
中国前期有过一个反思改革的小高潮出现,期间还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即某些人拿出一顶“反改革”的帽子疯狂地向反思改革的人进行大派发,一时的景象很有些紧张和壮观。
在这里人们不妨从反思改革的人所发表的言论,来反过来看看那些嚣张地挥舞着“反改革”帽子的人所坚持的到底是怎样的改革观,这将促使人们能够将反思改革的工作进行的更为细致、深入和深刻。
反思改革的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一是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问题,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坚持新自由主义;二是所有制的问题,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是坚持通过扩大私有化确立私有制的主体地位;三是市场化的问题,是坚持把握宏观规划下的适度竞争的市场机制,还是坚持完全放任自流的极度地残酷相互厮杀的泛市场自由化。
反思改革还有,对于改革中出现的贪污腐败、两极分化、垄断企业监控薄弱、社会不稳定现象等有所加剧扩大的问题,追究助长这些问题扩大化的根源,归根到底就是私有化和泛市场化。
由此人们反过来观察那些作出吓人的架势挥舞“反改革”帽子的人,就可以看出这些人所谓的“改革”是些什么东西了。而其中还有这样一个甚为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人所鼓吹推崇的私有化和泛市场化,明明起到了助长贪污腐败现象猖獗的作用,而这些人竟然摇身一变又喊起了“反腐败”的口号。这种现象难道不有趣吗?一边助推腐败现象,一边又喊反腐败。莫非这些人助长腐败现象的用意,就在于制造反腐败的借口吗?那么,这些人所谓的反腐败的用意又何在呢?观察前苏联解体后的一些原加盟国内出现的各种所谓“颜色革命”现象,人们就可以发现,制造社会政治动荡政权更迭的一个常用的口号恰恰就是所谓的“反腐败”。这是不是就是其中的隐秘所在呢?
由此人们是否已经感觉到其中好像隐含着什么东西呢?
不错,的确有某种势力在给中国的改革制造陷阱,尤其是在改革思路上制造一个西方意识形态的陷阱。
这个陷阱简单地来说就是,某些人反复宣传和暗示,把改革与资本主义化等同起来,其核心就是私有化。在这种意识形态误导和牵引下,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对于中央提出任何政策,都往私有化上面靠,向私有化这个方向解释,好像不作这样的解释,就不是改革,而是反改革了。在这样一种现象中,有的人是无意中被人牵着鼻子在走,而有的人则根本就是别有用心有意地在这么做。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提出改革的邓小平反而成了一位反改革的人了。大家都知道,在改革启动之后,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后,邓小平是反复强调要重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并对由西方势力做后台策动的政治政变动乱给以了坚决彻底地打击,瓦解了西方企图颠覆分裂中国的阴谋。随之而来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为此做了注脚。西方本以为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薄弱环节,而企图首先搞垮中国,但被邓小平击退了。
而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邓小平的确是既提倡改革又反对改革的人。邓小平明确提出过,要警惕那些打着改革旗号而行资本主义化之实的问题。邓小平提倡的是坚持完善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而反对的是搞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这是非常明确的。当然,人们也看到,一些从事实际工作的领导进行改革的具体的操们并未完全领会、理解、落实邓小平的指示精神实质,而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资本主义化的泛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西方所设计的意识形态陷阱的确蒙蔽了很多人,并对改革中的资本主义化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相当于是西方给中国的改革制定了标准,即,凡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就是好改革,而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就是坏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西方还鼓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道”之类的空洞的概念来束缚社会主义国家专政机器的作用,捆住人民专政的手脚,而放任资本家及其吹鼓手们猖獗嚣张跋扈。
在反思改革的人群中,有一些人的确表现出一种盲目地反对改革的情绪,就其实质来说,其实就是中了西方所设计的这个意识形态陷阱。
对改革方向和路线的把握,到底是掌握在对手的手中,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将最终决定中国改革的命运。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