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剧搞乱了“中国”、“独立”、“分裂”、“爱国”、“汉奸”的内涵
一道闪电
政权国家和民族国家
政权国家是指某一阶级、集团占有国家政权进行统治,以政权形式表现的国家,突出的是政治性。比如历史上中国各个朝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
民族国家是指超越党派、阶级、组织各种团体的利益,具有全民族共同利益的国家,突出的是民族性、文化性,也就是我们说的祖国“中国”。民族国家比政府国家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所谓“爱国”爱的是“民族国家”。爱国不一定要爱这个政府,爱这个政权,而是爱这个民族。所以抗战时,国共才能团结合作一致对外。
官方学界把明清战争归为国内战争,是兄弟阋墙。既然是内战,那么本无爱国和非爱国之说,在内战中,各方保卫和效力的是自己的政权,如何称得上“爱国”两字。就比如三国统一之时,能说邓艾、杜预、王叡是爱国将领吗?当康熙统一台湾之时,台湾郑氏集团既没有出卖主权给殖民主义者,也没有自诩自己是外国人。还是以明朝人自居、以中国人自居,清和明郑之间的战争怎么能用到“爱国”、“收复”这种词汇呢。所谓施琅“爱国”,爱的是满清这个政权国家。根本不是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
大陆学界混淆了政权国家和民族国家的本质区别,把施琅捧为爱国将领,收复台湾。也就是暗示台湾明郑集团是外国人,台湾被外国势力侵占。 施琅攻台这是保卫中国领土之战。如此颠倒事实,真是荒唐,这只能让台独分子高兴,把台独溯源到明郑时期,溯源到民族英雄郑成功。 他们唯一的根据是清郑谈判时出现的“比朝鲜例”字样。就“比朝鲜例”而言,其实这仅仅表示的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而且这是满清将军喇哈达、赉塔代表清廷向郑氏出示的和议条件。无论结果如何,郑氏集团绝不可能放弃中国人的身份,就这一点就决不会等同于朝鲜。恰恰相反的是,当时人们(包括满清)普遍的看法是满清才是蛮夷,才是外国。
大陆学界如此荒悖,这是几十年来,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中国”等概念出于政治的考虑,故意混淆的必然结果。(可参见“痛批“版图中国论”,恢复“文化中国” )。这几十年来,他们先是否定了满清入关是外族入侵,宣称明清战争是内战,现在又发展到把满清当作中国,把明朝当作外国的地步。
明郑台湾根本不能用“独立”二字。明郑本来就是中国,台湾是郑成功收复的,他建立的政权如同南朝、南宋。最多是割据政权性质。 更谈不上分裂祖国,什么是分裂,原来统一的民族国家,后来闹独立,建立新的民族国家才是分裂,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分裂,溥仪勾结日本建立满洲国也是分裂,共产党在江西等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搞红色武装割据就不是分裂。陈明带着偏见把明郑比之今天的台独,欺骗国人。国人不可不察。
在满清攻台问题上,根本用不到“收复”等词汇。台湾当时也没有被外敌占领,怎能用“收复”一词。满清攻台,根本不是官方学界所说的所谓“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之类的如此高尚。灭台是为了消灭消灭残明势力,消灭最后一个华夏政权, 地可以不要,人也可以不要,只是为了巩固满清在大陆的统治。所以在灭台后竟然有“弃地迁民”之论。 施琅出于个人私利考虑,力主留下台湾,不滥杀人,是为了日后其家族霸占台湾大量地产和奴隶,清末谭嗣同对此有如此评价:“台湾者东海之孤岛,於中原非有害也。郑氏据之,亦足存前明之空号,乃无故贪其土地,据为己有。据为己有,犹之可也,乃既竭其二百馀年之民力,一旦苟以自救,则举而赠之於人。”(《仁学》)满清灭台怎能用“统一”来歌颂。
唯物主义者从来都是动机和效果统一论者,在施琅攻台这个问题上,充分暴露实用主义者只问效果不问动机、道义、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虽然他们今天如此称赞施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到了明天,为了他们新的政治需要,同样的历史完全又可以颠倒评价。
施琅是不是汉奸:在字面上的理解汉奸就是指背叛汉族投靠外族出卖民族利益的败类,但是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取决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有本体性质,历来都是“反华必反汉”。背叛汉族的同时也就是背叛整个中华民族。现在他们要否认汉奸的称谓,改为“叛国者”。他们称施琅仅仅是背叛汉族但不是叛国者。这也是他们一贯否认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自然带来的诡辩。是他们一贯否认古代中国具有民族国家性质的必然结论。
如今施琅非但不算汉奸,还被戴逸等官方学者宣传为爱国者,在今天的官方学者看来,今天的“爱国”不是爱民族国家,而是要爱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把爱国定义为爱政权本来就是荒唐可笑的,让古人爱未来的国家政权,更是荒谬绝伦,时空错乱。难怪大家都认为给汪精卫平反只是时间问题。
痛批满清王朝集大成,一道闪电博客
http://xiaomietaidu.blog.tom.com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