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甲午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不能忘记的历史事件。认真回顾与反思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认识这场战争何以发生、何以成为那样令人不忍回首的结局,对于我们今天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爆发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
据日本史学家井上清教授的研究,公元4世纪以后,日本通过朝鲜,接触了中国文化。到了奈良时代,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率领大量留学生到长安、洛阳留学,吸收了中国文化中的许多东西,诸如文字、儒学、佛学、法律制度、行政体制、文学、庙宇建筑乃至京城设计等,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础。16世纪末期,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后,他的野心膨胀起来,想要征服琉球、台湾、菲律宾,还要征服朝鲜和中国。丰臣的这种主张一直为德川幕府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所继承。19世纪80年代,“脱亚入欧”论的主张者福泽谕吉极力为发动侵华战争制造理论根据与舆论准备。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图谋夺取琉球、朝鲜和台湾。1874年日军侵占台湾南部失败后,于1879年吞并琉球。琉球与中国之间存在藩属关系,吞并琉球遭到清政府抗议,中日之间就琉球地位问题谈判数年,成为未决的悬案。直到1888年,日本决心用战争手段解决中日关系问题,便主动放弃谈判。日本随即把目光转向朝鲜。日军派军舰到朝鲜釜山海面进行测量,与朝鲜军队发生冲突。日本一方面与清政府谈判朝鲜问题,另一方面强迫朝鲜订立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这个条约为日本下一步侵朝行动打开了方便之门。1884年12月初朝鲜发生甲申政变失败,日本操纵朝鲜政局的图谋未能得逞。为此,日本派出伊藤博文到中国与李鸿章谈判,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日本未从甲申政变中占到便宜,但却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
此后,日本抓紧扩军备战,建设海陆军,成立直属天皇的参谋本部,派遣大批间谍到中国侦察。1887年春,参谋本部陆军大佐小川又次综合侦察结果,提交了《征讨清国方略》,对中国总兵力和各省军力分布做了详细报告,分析了清政府的财政、军费、海军建设、沿海和长江防御设施、官僚和国民素质,分析了日本政府财政状况、军费和海军建设、日本官僚和国民素质,提出以八个师团军力“攻占北京,擒获清帝”。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国会上提出“主权线”和“利益线”概念,认为日本是主权线,朝鲜是利益线,为了确保利益线,就要攻取中国。1893年,日本政府成立“出师准备物资经办委员会”,颁布《战时大本营条例》,同时,派出参谋次长川上操六率队到朝鲜和中国各地考察,布置了军事间谍网,进一步构思了进攻作战的细节,得出了对华作战可以稳操胜券的结论。1894年5月,朝鲜南部发生东学道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要求清政府出兵“代剿”。伊藤博文首相和山县有朋枢密院长获悉此事,喜为天助,随即怂恿清政府出兵。6月5日,李鸿章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带近2000兵力开赴朝鲜,于6月12日全部到达牙山。
制造战争的借口成功,日本于6月5日正式成立战时大本营,同时派出日本海军一个旅团约7000人兵力进驻仁川,与清军形成对峙。7月23日清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以“改革内政”名义,率军攻入汉城王宫,驱逐国王,组成亲日的傀儡政府。朝鲜士兵抵抗,死伤数十人。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仁川附近丰岛海面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约800名清军死难。日本发动的侵朝、侵华战争就这样开始了。这场战争为时八九个月。1895年2月,日军攻占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军失败,一片狼藉,海陆军主力尽失,仗是不好再打了。日本也差不多耗尽了军力。列强也不希望战争延长下去。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以全权大臣名义到达日本乞和,4月17日被迫在《马关条约》上签字。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120年来都有不同的解读。这里依据历史事实,作一些分析。
中日两国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是评估战争胜败的基础性因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在19世纪60年代开展了洋务运动,但没有触及社会制度,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只可与日本幕府末期的改革相比较,改革效果,中国尚且不及日本幕府末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大力提倡与开展“殖产兴业”,不仅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而且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使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据统计,从1868年到1892年,日本总共建成了5600多个公司,总投资达到2.89亿日元,平均每年设立225个公司,资本差不多达1100万日元,大概折合中国700多万两白银。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的成就,难与日本相比。甲午战争前,日本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市场,颁布了宪法,召开了国会,建立了以天皇为核心的高度集权的中央统治机构,政府大臣大多留学欧洲,或者到欧美各国考察过,具有比清朝大臣更为广阔的世界知识。日本加强军备建设,建立了新式陆海军,新式陆军加上预备役部队近30万人。中国除了北洋海军较为现代,陆军仍旧是湘淮军,没有建立起新式陆军。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实力、军备实力相差甚大,这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
清政府缺乏对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清醒判断。日本发动这场侵朝、侵华战争,做了几代人的准备,包括政治准备、经济准备、军事准备、社会动员和外交准备,设计了多种实施方案。日本派出的情报人员足迹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福州、厦门、湖南、陕西、四川以及东北各地。一些后来在日本政坛担负重要职务的人都曾到中国做过调查。所有到中国搜集情报的人回国后都要提交调查报告。比如,桂太郎《邻邦兵备略》、驻华武官福岛安正的《征清意见书》、小川又次的《征讨清国方略》以及海军部的六份《征清方策》等。情报人员绘制了包括朝鲜、我国东北和渤海湾在内的军用详细地形图。反过来,清政府朝野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情况缺乏了解,对日本几代人准备“征韩”、“征清”的图谋未曾研究。清政府处理中日关系都是就事论事,不是放在欧美列强推行殖民主义侵略政策的大背景下思考,不去深究、探讨所有这些事件的背后原因,且往往处置失当。
清政府体制内耗严重,领导力量薄弱。日本组成举国一致的战争体制,包括军事、政治、后勤、外交等都分别作了周到安排。“集中目标,讨伐中国”的情绪,弥漫全国。战争一开,清政府便惊慌失措。清政府各大臣意见相左,主战、主和争论不休。帝党、后党围绕主战、主和相互攻讦。为了巩固光绪皇帝的地位,帝党主战。慈禧太后为了不耽误自己的60岁大庆,支持李鸿章对日妥协。朝廷难以形成对日作战的领导核心。李鸿章以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处在应战的指导地位,但应对谋略、调兵遣将,事事需要奏请,难以迅速形成决策。
清政府把国家安全寄托在列强调停上,没有做战争准备。在战争指导原则上,日本实行积极进攻的战略原则,李鸿章采取的是消极防御的战争指导方针,“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应对战争的不二法门。李鸿章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不相信战争能打起来,只相信“万国公法”,以为只要以理服人,“谁先开仗,即谁理绌”。他把应对战争可能爆发放在国际调停上,不断请俄国、英国、美国出面调停,调停时间长达一个半月,不做战争准备。在中国担任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当时就说过:中国“对战争毫无准备,实在令人吃惊”,“外交把中国骗苦了,因为信赖调停,未派军队入朝鲜,使日本一起手就占了便宜。”平壤大败后,李鸿章眼看局势于己不利,又忙着请列强调停和局。日本在军事上一步也不放松,处处掌握主动。历史事实证明,在战争的每一步进展上,李鸿章都把战争的前景寄望于列强调停。调停没有把中国带进和局,而是把中国导向失败。
清军战略上消极防御,步步退让。日本在战役指挥上,总是先下手为强,每一步都是先动手争取主动。李鸿章的战役指挥,是步步退让,仗也打得很窝囊。丰岛海战后,北洋海军不敢到大同江以南海域巡行,制海权拱手让人。黄海海战,北洋海军只是小败,李鸿章报告清政府:北洋舰队“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实行“避战保船”死守港口的方针,放弃了黄海制海权。日军在辽东花园口登陆,长达半个月,除了本地农民奋起抵抗外,李鸿章未组织反击。日军进攻大连湾和旅顺,李鸿章指示:“宁失湾,断不失旅”,结果,设防的大连湾被放弃,北洋舰队的基地、“铁打的旅顺”也被攻陷。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登陆,也没有遇到抵抗。
清朝的军事体制落后,难以指挥调动、形成合力。日本在广岛设立战时大本营,天皇亲自坐镇,统一指挥军事和政治、外交。清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国防军,只有旧式的军队湘军和淮军,没有统一的领导机关,军队各有所属,互不听调,一些将领贪生怕死,邀功请赏,只知保存自己,没有全局观念。李鸿章指挥北洋海军,却指挥不动南洋海军;可以指挥淮军,却指挥不动湘军。鸭绿江沿线数万清军,互不相属,互不支援,一两天时间,防线就为日军全面突破。大连湾守将见日军进攻,放弃抵抗。旅顺是北洋海军基地,设防坚固,各守将互不统属,有将无帅,最后也被日军攻破。
国际环境总起来讲对清政府不利。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在西方列强条约体系的束缚下,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宗藩体系正在全面崩溃。清政府还存在中国中心观念,守着夷夏之防、宗藩体系,想以调停手段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缓解中国面临的紧迫局面。其实,列强在华各有利益,也各有矛盾,他们对日本对华的侵略,是乐观其成的。李鸿章想借俄国力量对日本施压,俄国表面上答应,是为了增加俄国在远东获利的机会,一旦日本强硬,俄国并不想真正去反对日本。英国与俄国在远东的利益冲突,不想俄国在调停中起多大作用,急忙插手调停,实际上英国是支持日本对华行动的。美国从自己的利益考虑也没有对日本施压。总之,清代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挑战,完全处在下风。在国际事务上,朝野上下迂腐无能,赔款压力山大,经济增长乏力,贪腐成风,武备不兴,民气不扬,用这种状况对付当时的日本是必然要败的。
对历史教训的几点思考
回顾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客观地看待中国失败的历史教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认识。
第一,要避免落后挨打,关键在于国家综合实力强大。国弱民贫,经济落后,难免受外人欺凌。近代欺凌过中国的西方列强,包括后起的日本,都是正在上升中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都已经完成了或者正在完成工业化。中国当时只经历了延迟的、远不完全的早期现代化进程。这个过程的力度还不如日本幕府末期的改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停留在封建社会末期的落后大国,挨打是难以避免的。国家强大的基本要素有三:经济实力增长,外部势力不敢小视;社会制度先进,外国不能轻视;人民奋发向上,外国不会恣意动武。今天,新中国通过60多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我们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协商议政的民主制度,证明是完全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政治制度,其优势已经得到证明。中国民气昂扬向上,同仇敌忾,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正义之师、威武之师,为保卫国家安全,为保卫海疆主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这是与120年前决然两途的,也是为120年来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日本当局企图否定二战格局,修改“和平宪法”,坚持解禁“集体自卫权”,是针对中国的危险举动,也是关乎未来日本走向、亚洲安全格局乃至战后国际秩序的危险举动。我们必须正告玩火者:2014年的马年不是1894年的马年,1894年的马年是不可能在今天复制的。
第二,外交交涉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19世纪90年代的清王朝正好缺乏这样的基础,却要谋求以夷制夷,无异于与虎谋皮,实际上被外国列强玩弄于股掌之中。列强早已逼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已被束缚在西方列强的条约体系之中,指望以夷制夷,期待列强在实质上帮助中国,只能是幻想。这个历史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外交努力只有依靠强大的国家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国防,才可能有效。
第三,历史的辩证法再次证明,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甲午战败虽然给中国带来沉痛打击,而且此后日本一再侵略中国,直到“七七事变”开始,日本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但是,甲午失败,促进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觉醒。1919年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是这种觉醒的最初表示。中华民族坚持八年全面抗战,终于在国际正义力量配合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日本无条件投降,国际社会给予日本必要的战后处分,这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膨胀的必然下场。
第四,改善中日邦交要正视历史。1972年9月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来,中日两国之间共签署了4个政治性文件。这些条约和协议的基本精神在于正视过去以及正确认识历史,这是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当前中日关系出现波折,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政府所谓“购岛”、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严重背弃了上述原则精神。鉴于今天安倍政权的右倾化,使中日两国关系处在1972年建交以来最紧张的时刻;又鉴于16世纪末以来,近400年间日本谋我中华的历史,尤其是第一次中日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日本强加给中华民族的极大伤害和灾难,要使中日关系正常化,我们更要抓住正确认识历史这一条不放。只有这样,中日两国关系才有可能正常地向前发展。
第五,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刻骨铭心的历史灾难不能忘记。日军攻进旅顺,兽性大发,在旅顺进行大屠杀。日本军人对平民的野蛮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日本第二次侵华战争期间在中国各地的屠杀,包括南京大屠杀等,都是这种军国主义精神的再现,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2014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通过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完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