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
同样的道理,清晰的哲学(理论)分析,有利于在错综复杂的舆论中,看清历史的真实面目。
毛主席说,矛盾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
也就是说,矛盾法则的基本原理,也可以用来解释国民经济问题。
这篇文章,我们用矛盾法则的基本原理,来分析1966年至1976年的国民经济,通过哲学的理论分析和真实的数据分析,来还原当年历史真相。
我们将围绕下面这个问题来展开叙述。
1966年至1976年,国民经济到底有没有濒于崩溃边缘?当时国民经济是一度濒于崩溃边缘?还是整体处于增长态势?
先做理论的分析,后做数据的分析。
01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思考。
如何界定国民经济是濒于崩溃的边缘?还是处于增长的态势?其哲学理论依据又是什么?
这个理论依据,就是《矛盾论》“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的辩证原理。
该理论,为我们分析国民经济,提供清晰的逻辑方向。
国民经济,是濒于崩溃的边缘?
还是处于增长的态势?
不是由某个人的讲话内容来定性,也不是由公知群体说了算,而是由国民经济内部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那么,在1966年至1976年的国民经济中,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换句话说,当年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从国民经济组成来讲,它是复杂的事物,里面存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建筑业、城市公用事业等多个矛盾体。
其中,工业是主要矛盾,重工业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为什么说工业是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重工业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呢?
工业,包括轻工业和重工业。
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具体地讲,重工业是一切工业生产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体现经济质量和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发达国家,并且都是重工业发达国家。
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统计显示:
“按当年价格计算,1965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为1394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52.0%。”
可见,当时我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质的改变,工业生产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逐渐下降到次要地位。
所以才会说,工业是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重工业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衡量工业和重工业的重要指标,就是工业和重工业的生产总值以及它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除此之外没有更为科学的标准。
也就是说,国民经济是崩溃还是增长?主要是看工业和重工业的生产总值。
这样讲,我想大家能理解。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光有哲学上的理论分析还不够,还要有更具体的真实的数据分析。
接下来,从1966年至1976年工业总产值、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三个不同维度来做具体分析。
大家请保持耐心往下阅读。
02
我们先讲1966年至1976年工业总产值。
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用真实的数据来说话。
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流统计司编写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显示:
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这组全国工业总产值数据告诉我们:
第一,十年期间,有三年出现工业总产值下滑,分别是1967年、1968年和1972年,同比上年下降幅度分别为13.81%、5.0%、8.4%。
其中,1967年下降幅度最大,侧面表明当年工业生产遭受到重大挑战,同继续革命带来的暂时性动荡有关。
第二,十年期间,有七年出现工业总产值增长,分别是1966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3年、1974年、1975年、1976年。
同比上年,1966年增幅最大为20.9%,1974年增幅最小为0.2%。
这表明,国民经济的主流趋势是增长。
第三,十年期间,有八年时间,重工业的总产值超过轻工业,只有1967、1968年两年时间,轻工业总产值略微超出重工业。
这说明,我国工业革命有侧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得到长足发展。
第四,十年期间,有七年时间,工业总产值出现持续增长;有三年时间,工业总产值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
这表明,我国工业总产值整体处于增长状态,增长是主流,下降是支流。
这组数据,从侧面佐证,前三年的继续革命实践,处于相对激烈的状态;后七年的继续革命实践,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综上所述,1966年至1976年间,我国工业生产整体上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压根没有出现大面积或全面瘫痪,更没有让国民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
当然,这个数据只能说明整体与一般状态,并不代表局部与个别情况。
我们以理服人,下面来分析工业生产的个别情形,即分析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03
数据会说话,我们来看1966年至197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流统计司编写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显示:
1966年,原煤产量2.25亿吨,原油产量1455万吨,天然气产量13.4亿立方米,发电量825亿度,生铁1334万吨,钢1532万吨,成品钢材1035万吨。
矿山设备5.19万台,发电设备132.3万千瓦,金属切削机床5.49万台,汽车5.59万辆,滚动轴承4786万套。
内燃机385万马力,收音机83.7万部,自行车205.3万辆,布匹73.1亿米。
1967年,原煤产量2.06亿吨,原油产量1388万吨,天然气产量14.6亿立方米,发电量774亿度,生铁963万吨,钢1029万吨。
成品钢材718万吨,矿山设备3.77万台,发电设备61.9万千瓦,金属切削机床4.07万台,汽车2.04万辆。
滚动轴承3758万套,内燃机270万马力,收音机91.3万部,自行车177.13万辆,布匹65.6亿米。
1968年,原煤产量2.20亿吨,原油产量1599万吨,天然气产量14.0亿立方米,发电量716亿度,生铁857万吨,钢904万吨,成品钢材666万吨。
矿山设备2.93万台,发电设备137.5万千瓦,金属切削机床4.64万台,汽车2.51万辆,滚动轴承3321万套。
内燃机278万马力,收音机117.6万部,自行车201.1万辆,布匹64.3亿米。
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通过分析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几个问题:
第一,1967年、1968年情况比较特殊,原煤、原油、发电量、生铁、钢、成品钢材、矿山设备、金属切削机床、汽车、滚动轴承、内燃机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1967年下降幅度最大,汽车(-63.5%)、金属切削机床(-25.9%)、发电设备(-53.2%)、矿山设备(-27.4%)、钢(-32.8%)、成品钢材(-30.6%)、生铁(-27.8%)、原煤(-18.3%)、原油(-4.6%)、发电量(-6.2%)。
到了1968年,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开始回升,同比上年有大幅增长。比如汽车(23%)、金属切削机床(14%)、发电设备(122.1%)、原煤(6.8%)、原油(15.2%)、自行车(13.6%)、收音机(28.8%)、手表(24.9%)。
第二,1969年至197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处于整体增长态势,其中有个别年份的个别工业产品产量出现短暂回调。
比如1974年的原煤、生铁、钢、成品钢材、钛合金、汽车、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矿山设备,同比1973年均出现阶段性回调。
其余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保持平稳增长。比如原油、天然气、发电量、乙烯、塑料、合成橡胶、录音机、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拖拉机(20马力以上)、小拖拉机等工业产品,其产量实现了七年连续正增长。
第三,十年期间,工业产品出现产量下滑次数最多的为四次,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领域。
比如生铁、钢、成品钢材、铁合金的年产量,分别在1967、1968、1974、1976年出现下滑现象。其他时间内,年产量均保持正增长。
相比之下,我国能源、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除了1967年和1968年出现产量回调之外,其他时间均保持了平稳增长,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由此可见,十年期间的工业生产,从整体上看,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处于稳健增长态势,也符合工业总产值整体增长的逻辑。
从局部来看,个别产业或个别工业产品,在特殊时间内出现了,年产量大幅下降或阶段性回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处于整体增长态势,这个经济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这就表明当时工业生产并没有出现长时间的、大面积的生产瘫痪。
这也佐证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并没有走到崩溃的边缘,而是处于阶段性回调与长时间增长的发展状态。
这组数据也告诉我们,个别工业产品产量出现剧烈回调,意味着局部区域存在特殊情况。
为此,我们不排除局部地区的工业生产,存在个别情况和特殊情形,导致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遭受重大破坏与损失。
但是,不能用个别替代一般,也不能用特殊代指普遍。
需要对历史现象,做一分为二的分析,在分析个别工业产品产量下降的同时,也要看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正常增长。
肯定其正确的部分,否定其错误的部分,而不是用一个点的错误,来否定全面的正确。
04
接下来,讲1966年至1976年的工业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源原值,全称“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也称“固定资产原始成本”。
工业固定资源原值,就是指工业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它能反映我国工业革命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等情况,是反映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流统计司编写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显示:
1966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为1148.2亿元,同比上年增加了7.9%。
1967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为1204.6亿元,同比上年增加了4.9%。
1968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为1258.2亿元,同比上年增加了4.4%。
1969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为1329.6亿元,同比上年增加了5.7%。
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一个史实:
那十年,我国工业固定资产原始成本投入,保持年均9.41%正增长,表明当时的工业化并没有出现停滞现象,而是在整体上保持较高水平的投入。
这组数据,也反映了当时工业生产规模,并没有陷入萎缩的境况,而是持续稳健地扩增。
也就是说,当时的继续革命,并没有影响工业生产规模的整体扩张态势。
从工业原始积累角度看,我国工业固定原始成本保持连续十年增长,充分说明当时工业固定资产处于高积累阶段。
也表明毛主席时代为中国工业化做了大量基础投入,为工业化提供了数目庞大的原始积累。
请问?
一个国家能做到对工业固定资产原始成本投入保持十年正增长,其国民经济会濒于崩溃的边缘?
答案不言而喻。
只有健康的、积极的、目光远大的经济体,才能持续实施对工业固定资产原始成本投入,因为工业原始积累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眼光与耐心。
当年国家持续加大对工业固定资产原始投入,同当今国家巨额投入高科技项目的本质相同。
二者都是为了布局新兴产业,为国家长远经济利益着想,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动力,这是国家经济战略行为。
很多人,选择性失明,只看到了“破”,没有看到“立”。
也有人,欺负老百姓读书少。
故意放大局部的下降与回调,而又有意掩盖整体的增长与向上,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投资,更是只字不提。
掩盖历史很容易,但要掩盖人心向背却很难。
1975年1月13日,周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证实了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你可以质疑历史,但你没有理由质疑周总理的工作报告,因为这就是史实。
对中国工业革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毛主席时代的三次工业化浪潮,就有两次是在十年期间开展与完成的。
它们分别是改变中国工业化格局的三线建设和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外国工业设备及技术的“四三方案”。
这些史实都证明:1966年至1976年,国民经济并没有走向崩溃的边缘,而是整体处于欣欣向荣的增长态势。
那些年,没有崩溃,只有建设和探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