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这一代共和国同龄人与祖国一起成长,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培育下,在学校或长或短的学习过程中,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尤其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全社会开展的向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王杰、金训华等等先进模范人物的学习活动,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地产生了仰慕学习英雄的深深情结。
还有,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邢燕子、侯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或回乡或支边的行动,也对我们当时尚在中学或是小学就读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1968年12月21日以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先后已有青年学生主动报名到边疆、农村去。继1968年2月北京第一批青年学生主动组织到云南边疆农垦以后,我们上海第一批到云南农垦的一千名青年学生是在1968年12月21日上午从上海出发的。当天晚上,电台传来了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在全国广大学生青年中引发巨大反响和积极响应。
当时,“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同时,面对“文革”时期学校无法接纳中学生升学深造,工厂等企事业单位也不能接收大批学生就业的困难局面,城市千百万学生打起背包就出发,奔赴各地农村甚至战事危急的边疆,水到渠成地形成了为国担当的滚滚洪流。
一、共和国历史中形成的知青精神、知青文化应该充分肯定
广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正是由于具备上述的思想基础,因而到达边疆农村以后,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在当地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教育下,能够很快安定下来,逐步适应边疆农村的艰苦生活和繁重劳动,积极投入到建设边疆农村的战斗中去。
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1970年5月,我与一批知青学生怀着建设祖国第二个橡胶基地的理想,到达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七团五营二连——这个格外荒凉、前部队遗弃的驻地连队以后,从最初的震惊到很快安定适应下来,以身边的老农垦、老战士为榜样,投身到艰苦繁重的劳动中去。那时,我无数次想到的是,我们的先辈们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作出了巨大的奉献甚至牺牲了生命;我们这一代,就是要在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大地上,把她建设好、发展好。我们就是要把从小立志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付诸到一镰一锄的实际行动中去,这是我们这一代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思想上有了这样的"结合点",再艰苦的生活、再繁重的劳动就不觉得苦,就能以革命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来对待。
身处全团两个最边远连队的其中一个水稻连队,我们本着为解决兵团粮食自给作贡献的目标,面对劳动田地牛蚂蝗、毒蚊子、毒蚂蚁的频频攻击,不顾水田里残存的芦苇杆扎到水土不服皮肤溃烂的伤口带来钻心的疼痛,我和连队的知青战友们以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气概战天斗地,可谓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我们开发芦苇荡,上山参加全团开荒大会战,农忙时开展劳动竞赛,组织青年突击队,白天顶着烈日干,晚上借着月光干。
在每年时间长达四、五个月的雨季天,连队面对一次次遭遇被洪水围困,其中有一次还被台风刮倒全部茅草房宿舍的考验,我们一次次沉着应对、克服困难,或是半夜摸黑冒雨淌水转移全连人员,或是扛着大竹子淌过急流河水、扛着大木料跨过宽河危桥,抢修草房宿舍……。
在夏季抢种的雨季时节,在滂沱大雨中,多少次我们雨中坚持劳作,以歌声鼓舞士气,边干边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真是雨水、汗水、泥水,全身湿透;雨声、风声、歌声,声声震撼!我们没有一个知青在雨中劳作退缩。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们连队的茅草房里竟然每天传出悠扬的提琴声。两位上海知青和两位昆明知青让家人购买了小提琴千里迢迢寄到连队,每天劳动收工回到连队,他们简单的洗一下手脚,顾不得洗净身上的汗水、换掉沾上泥巴的衣服,四人便围在一起,练起了小提琴曲。他们利用点滴时间练琴,在日渐提升的琴技中,也滋养了精神情操。四位当年的拉琴人,有一位后来入了党,被提拔为体改后的分场副场长,在后知青时代成长为某大银行的行长兼党委书记;有一位成长为云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有一位成为同济大学的教授;还有一位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连队平时每天早晨出操,每周班务会总结,节日文艺联欢自娱自乐。团里有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深入基层演出宣传,逢重大节日团里有文艺调演,也组织过全团性的文艺汇演。 我们连队的知青们,还在邻近的傣族村寨着火时,一路飞跑奔往现场,抢救出了傣族老乡和他们的财产。 在十七岁左右人生的起步阶段,边疆兵团(后改农垦)的生活劳动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纵观全国一千七百万知青,都有共同的艰辛奋斗,甚至还有流血牺牲,本文仅以所在连队为例。广大的知识青年在各种艰苦历炼中,共同形成的"为国分忧,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坚韧不跋,开拓创新,敢于拼搏"的知青精神、知青文化和作出的奉献牺牲,是为共和国作出的历史贡献,应予充分肯定。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也为我们以后的人生旅程奠定了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激励了我们积极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
二、共和国历史中形成的知青精神、知青文化应该在新时代传承弘扬
广大知青当年为国分忧,毅然奔赴边疆农村;在广阔天地为屯垦戍边、建设边疆农村奉献青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充当排头兵和中坚力量。这个共和国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特殊贡献,功不可没,不应被历史遗忘。作为亲历这段历史过程的过来人,我们有责任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担当。
出于这样的初衷,广大知青在后知青时代尤其是退休以后,研究知青历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形式的晚年文化生活,传承弘扬知青精神、知青文化的主旋律。以上海地区为例:
1、著书立说,留下知青时代的印痕,成为广大知青运用较多的形式。有关组织近年已统计收录全国知青图书目录五千多条。
2、知青题材影视作品据有关组织统计已制作上映六百多部,成为较有思想艺术深度、影响力较广的传播途径。
3、许多知青社团历年来组织了众多场文艺演出,展演了大量反映知青生活、各类形式精彩纷呈的文艺作品。
4、回访第二故乡,深情回眸、深切感恩知青时期与老乡老职工结下的深厚情谊,成为广大知青广泛热情参与的热门活动。
5、返回第二故乡二次创业,部分知青退休以后回到第二故乡,与当地老乡一起投入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伟大实践。
6、经常聚会活动,开展微信交流,回忆知青生活,沟通当今现况,互相守望相助、关心关爱、抱团取暖。
7、组织各地旅游,见识江山河川,了解风土人情,增长见识,愉悦身心,锻炼体魄,共享晚年。
在众多自发成立的知青社会团体中,上海有一个成立于2015年、有三百多名成员的上海知青团体——知青之春活动委员会。成立伊始就确定了"同舟共济,抱团取暖,相互关爱,共度晚年"的16字工作方针。在负责人曹扬主任的组织带领下,每年都组织很多场各种类型活动,仅2023年以来已开展的主要活动就有: (1)2023年网络春晚;(2)黄才山《快递》新书发布会;(3)考察金山享莱乐康养基地;(4)参观上海民族乐器一厂;(5)纪念“学雷锋”60周年活动;(6)第八届“知青之春”艺术节开幕式;(7)瞻仰瞿秋白烈士故居;(8)全国兵团井冈山大会师;(9)纪念五四运动座谈会;(10)参加山东青州全国知青图书交流会;(11)纪念130周年,毛主席12.21指示发表55周年《缅怀与回顾》征文活动;(12)杜溪山《浮世岁月》新书发布会;(13)霞浦旅游;(14)海南环岛游;(15)追寻红军足迹,发扬长征精神,甘、川、青环线游;(16)知青之春协生堂活动基地揭牌;(17)福州寿山知青康养中心项目研讨会;(18)黑龙江三江游。还有《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红色经典戏曲演唱会》、《纪念130周年剪纸作品展》------这些系列活动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参加其中的知青朋友和谐共生,互相交流,都觉得丰富了晚年生活的内涵,很有收获。
在更多大大小小的微信群里,上海有这么一个以原市社科院副院长、现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为群主,以黑龙江等地的知青为主体、还有各方面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共三百余人参加的"共和国同龄人"微信群,特别关注及时交流国际关系和国内时事,沟通各类各方面信息,切磋讨论热点问题,被群友们誉为"极具时效性的微信大全",公认为是所参加的所有微信群里最好的一个群,不少群友感叹自己"犹如进入了一个继续学习充实提升的大学校"。
最近,看到有位撰文,感到知青历史的记载误入了历史的盲区,觉得一代知识青年虽然书写了历史,却被历史拒绝记载;虽然创造了历史,却被历史一笔钩销,不禁甚感"心头苍凉";还有更多研讨知青历史的知青感慨,由于对知青历史始终存在着肯定与否定、赞扬与批判的争论,一段时间“伤痕文学”的盛行,带来官方对知青书籍出版的严控,造成中国历史上对知青历史记载的黯然苍白。一千七百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新中国历史中的大事件,应该将知青历史的考察、记载、评价,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和国成长史相结合,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相结合,应该以此作为重要基点,为下一代留下真实客观的知青历史轨迹。我们研究记录知青历史,必须有这样的历史观、大格局、高站位,而不能以个人的种种不同经历、得失和感受的局限,来评判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大事件。共和国历史上,如果没有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真实历史记载,哪来社会和后代对我们一代知青付出的认可和肯定?换个角度,如果当年参加革命战争、抗美援朝的前辈仅从个人经历得失来叙述那段历史,那么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还能成立吗?这些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还能赢得社会和后人的尊敬吗?
其实,据我所知,国家出版部门近年经过严格审批,还是批准出版了一些知青题材的书籍,如黑龙江逊克县知青联谊会组织编辑的《雪痕泥印》《风雪十年》《松树沟的青春记忆》等书。官方媒体对知青历史有过充分的肯定:《人民日报》在2008 年7 月 18 日刊载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大型画册》征稿启事中称:“在新中国的历史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史无前例的壮举,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漫长的岁月中,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同广大农民群众一道,战天斗地,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这也可视作对我们记录知青历史的示范和导向。那么,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经过努力,能够按照国家出版社可以通过的原则来记录知青历史呢?怎样以理性客观的认识、以对历史和个人经历高度负责的态度,客观真实地记录知青历史呢?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的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他还对新时代好青年提出四点要求:“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我们的知青精神与习主席对青年的要求不是极其吻合么!如果我们的知青书籍里,能够充分挖掘、宣传、弘扬一代知青的家国情怀、历史担当、吃苦耐劳、奋斗牺牲的精神,共和国的历史必定会为一代知青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我们所留下的知青历史记载,一定会激励子孙后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接续奋斗!
[周伟华,上海市虹口区继光中学69届中学毕业生,1970年5月上山下乡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七团五营二连,1971年10月入党,历任副排长、连队副指导员兼党支部副书记,兼职团和营的共青团委副书记等;1974年8月被选调兵团二师(后改临沧农垦分局)担任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兼任临沧地委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1979年8月调回上海,长期在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工作。本文为根据2023年7月在《黑土情》杂志社召开的“上海知青文化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整理;来源于《知青之春》公众号。]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