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老阿婆耶伦,人老心不老。
这次不远万里来中国,一出场就与众不同,肩上斜挎着帆布包,手里拎着一个包,若不是身后专机扎势,还以为大妈是来逛批发市场的呢。
不仅没有拎包的随从,下了飞机也并不着急干工作,而是直接下馆子,去陶陶居吃正宗的粤菜。
烧鹅、叉烧、嘟噜肉、虾饺……,啥好吃、啥有特色就点啥,看来老太太胃口不错,来之前做足了功课,
在陶陶居吃饭,耶伦手里筷子用的很溜,显然对吃中餐早就轻车熟路。
离开广州赴北京,飞机降落后的头等大事还是吃。这次换个口味,老太太直接点名去网红川菜馆子“川办餐厅”去吃,水煮牛肉、麻婆豆腐、川北凉粉、回锅肉、担担面,满满登登点了一大桌子菜。
吃饭下馆子,耶伦喜欢坐在大堂里享受美食,既不顾忌领导干部作风形象,也不怕被人指责公款旅游吃喝。
去年7月份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这么随性,下飞机直奔三里屯,到网红云南菜馆“一坐一忘”大堂坐下,香草烤鱼、薄荷牛肉卷、凉米线、酸菜炒洋芋片、炒牛肝菌、大理雕梅小排、腾冲大救驾、清炒丝瓜,上了一桌子家常菜,其中牛肝菌一口气要了4份。
红伞伞,白杆杆,她胆子真大,也不怕吃完之后躺板板、睡棺棺。
最奢侈的那顿饭是在长安壹号吃的,位于东长安街1号的东方君悦大酒店里,耶伦请了几位中国女性,总共10个人,点了8道菜,最贵的一道剁椒鱼头850块钱,还有果木烤鸭、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猪肉水饺,一共花了1754元。
一路逛吃、逛吃,根本不像财神爷出访,俨然成了美食博主探馆。
或许,这正是她的高明之处。
作为全球著名的经济学教授,耶伦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她当上财政部长后说,“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接触是工作的一个关键部分,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食物和当地餐馆。”
醉翁之意不在酒,耶伦之心不在吃,看来老太太是极其懂人情世故的。
搞关系并不一定非要打打杀杀,疾声厉色,坐在一起吃吃喝喝,吹拉弹唱,餐桌上多下点工夫胜过谈判桌上唇枪舌剑。
但是很多人对老太太不抱太大期望,对她这种吃喝做法颇有微辞,《环球时报》评论说,“无论是公开下馆子、熟练使用筷子,还是言行举止中表现出的某种亲民,美方大概希望营造出贴近中国老百姓的亲和姿态,然而在中国舆论场上,很多人对这种姿态并不买账,批评华盛顿的音量仍然很大。”
无论耶伦亲近中国老百姓的行为是否得到认可,在拜登团队中她至少还算是对华的“鸽派”,至少频频表态中美不能脱钩,至少有进一步促进中美贸易的想法,这也应该是双方友好人士的共同期待。
犹记去年第一次到访北京时,耶伦刚下飞机,天空中正好出现一道彩虹,现场接机的财政部杨英明司长和美驻华大使伯恩斯都指着天空,提醒老太太抬头去看彩虹。
风雨之后见彩虹,如此吉祥的征兆岂能轻易辜负。
大人物谈大事,小人物只有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1979年1月,飞往美国途中,社科副院长李慎之问74岁的邓小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和美国的关系?
邓的答复是:回顾一下二战后的历史,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都富起来了。
彼时,耶伦正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讲师。
邓小平抵美后的第一场活动也是吃饭,他不顾旅途疲劳,如约到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家中赴宴。
吃饭的时候,布热津斯基问,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否会遇到麻烦,邓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有,在台湾就有不少反对者。
45年过去了,吵吵闹闹,纷纷扰扰,基本的逻辑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损。
其实没必要对耶伦抱太大期望,这不是老太太一个人的事,只要往好的方向努力就值得肯定,就值得前行。
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实在不行就多吃几顿。
现在耶伦就差涮一顿火锅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菜还在后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