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殉难烈士纪念碑,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内,距烈士牺牲地约600米,是为纪念长眠此地的师生而建。纪念碑造型独特,富有艺术特点,由5块13米高的白色长方体组成,形似五条直线,直举蓝天,象征师生用的五线谱,也表明殉难者多为文艺战士。碑身正面刻印李一氓手书的“华中鲁迅艺术学院殉难烈士纪念碑”15个金色阴文工楷大字,碑身中上端嵌着一颗金色五角星,象征着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五角星下方筑有一面覆盖碑身的红旗,表达了党对殉难师生的呵护。
纪念碑碑文凸显地域特色,采用碑文和铭文合写的传统形式。碑文温和厚重,清晰简约,刻印着华中鲁艺的建校背景及师生遇袭经过;铭文精短有力,掷地有声,既抒发了对师生们的痛惜之情,又勉励后人看齐学习。
碑文如下:
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开辟了以盐阜区为中心的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了培养抗日救国的专业艺术人才,在盐城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由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同志任院长。下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和一个普通班,来自全国各地有志抗日的文艺工和青年四百多人汇集在这里参加学习。
一九四一年夏季,日寇发动一次对盐阜区大“扫荡”。根据新四军军部的指示,鲁艺华中分院的师生分成两队:院部和文学系、美术系为一队,随军部转移;戏剧系、音乐系和普通班为二队,分散转移。七月二十三日晚,二队经湖垛转移到北秦庄。翌日凌晨,因日寇突然袭击,师生们在突围中,前教导主任丘东平、戏剧系主任许晴以及朱丹、李锐、张平、袁万华、张炳炎、王海纹等二十几位同志遇难,牺牲在日寇屠刀之下。
为教育后辈,不忘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殉难烈士,特立碑铭文刻石,永志纪念。其辞曰:英雄铁军,马列指航,逐鹿华中,誓扫天狼。鲁艺战友,荟萃串场,鲁迅精神,光大发扬。唤起民众,弦歌救亡,前赴后继,慷慨激昂。壮志未酬,饮恨吾乡,江海悲恸,大地低昂。春雷动地,虹彩辉煌,山海竞秀,人间沧桑。蓝图卷卷,史诗行行,经久不息,虎跃龙骧。展望前程,心潮逐浪,英名永垂,日月齐光。
一九八四年九月
背景介绍
碑文全文500余字,直抒胸臆,读来令人慷慨激昂,荡气回肠,陡然升起浩然之气。殉难师生追随信仰、投身革命的信念执着而坚定,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气节令人敬仰,他们纯粹而慷慨,像闪耀的群星,照亮着中华民族的天空。碑文同时记载着79年前的那场战斗。
这是一场绝地求生的突围。华中鲁艺师生突围伊始便遭遇了日伪军,有备而来的敌人看到手无寸铁的师生,嗷嗷乱叫,迅速收紧了包围圈。许晴、丘东平等人研究决定:组织师生向东南方转移,他俩与战斗班负责掩护。在场的同志力劝许晴随第一批师生突围,许晴拒绝并反问道:“我是指挥员,你说我能先撤吗?”这位刚满30岁的共产党员、戏剧家选择了向死而生,他临危不乱、指挥调度,不幸牺牲。丘东平前后照应组织突围,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以身殉国,年仅31岁。学生党员袁万华奋不顾身,毫不畏惧,挥臂高呼为师生指引方向,不料引来枪弹,献出了19岁的生命。
这是一群信仰坚定的师生。戏剧系学生徐辉拖着一条重伤难行的腿,被敌人逼到河边,由于担心他身藏炸弹,敌人一时未敢上前抓捕,不愿做俘虏的徐辉用尽力气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喊罢,纵身跃入河中,从容就义。女学生宋莹,为不受污辱,泡在河水里不肯上岸,被凶残的敌人用刺刀猛刺头部,壮烈牺牲。还有几名女生遭日军追逼至河边,为免遭玷污,毅然投河殉国,成就悲壮的“九女投河”。据统计,殉难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27岁,最小的只有16岁。这次惨烈的牺牲令大地震颤,江河动容!
事件发生后,新四军军部出于安全考虑,将华中鲁艺师生编入部队,组建鲁迅艺术工作团继续进行文艺工作。《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带着无限痛惜发文悼念殉难师生,抗议日军暴行。陈毅悲愤地写道:“……又如丘东平、许晴同志等,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青年翘楚,或擅长文艺,其抗战著作,驰誉海外,或努力‘民运’,其宣传动员,风靡四方。年事青青,前途讵可限量;而一朝殉国殒身,人才之损失,何能弥补。言念及此,伤痛曷极!”
碑铭表达了对殉难师生真挚的缅怀。华中鲁艺师生的殉难使“江海悲恸,大地低昂”,师生慷慨赴死的豪情感动了当地百姓。逢年过节,附近村民便备上供果,到墓前祭奠英灵。为表达对殉难师生的怀念,当年的“北秦庄”改名为“东平村”,战斗的小桥命名为“东平桥”。今日的烈士陵园也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向后来人讲述华中鲁艺师生信念坚定、英勇不屈的事迹。
碑铭赞扬了华中鲁艺师生的英雄品质。华中鲁艺师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铁军”,他们带着满腔热血,追寻“马列指航”的光明道路,他们许下“誓扫天狼”的铮铮誓言,决心靠文章“唤起民众”,以“弦歌救亡”国家,他们携手并肩,“前赴后继,慷慨激昂”,积极开展“民运”,践行初心和誓言,但却在那个夏夜“壮志未酬”,饮恨他乡,把青春和身影定格在这里。师生们“英名永垂,日月齐光”!追寻信仰的道路上充满未知,但华中鲁艺师生用生命为亿万国人带来了动人心魄的“英雄气息”。
碑铭体现了文艺凝聚群众力量的价值。抗战最艰难之时,中华大地长夜如晦,文化艺术的价值遭遇冷落,中国共产党却坚持“艺术——戏剧、音乐、美术等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有力的武器”,于是“鲁艺”应运而生。一句“鲁艺战友,荟萃串场,鲁迅精神,光大发扬”,深刻表明华中鲁艺师生传承和发扬的是革命文艺精神。1941年6月初,成立不到半年的华中鲁艺师生便深入各地农村,一边帮助百姓夏收,一边开展抗战宣传。他们不知疲倦,积极创作反投降、反“扫荡”、减租减息、参军报国、统一战线等内容的版画、漫画、标语、口号,进村串户,宣传抗战必胜的信念,动员了近2000名农民参加自卫队或新四军,充分彰显了共产党领导下文艺释放的蓬勃力量。
专家点评
本期点评专家: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李东华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殉难烈士纪念碑碑文铭文,记载了1941年7月24日凌晨华中鲁艺丘东平、许晴等师生遭日寇突袭后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壮烈史实。碑文铭文字字千钧,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烈士们舍生取义、先人后己的事迹足与“日月齐光”,女生们誓不投降、“九女投河”的悲壮尤其让人热泪盈眶。殉难学生年龄最大的27岁,最小的只有16岁,青春的热血浸染了大地。烈士们以血肉之躯铸就了人性的丰碑,坚守了信仰的纯粹,践行了鲁艺精神。
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艺工作,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于抗日烽火中在延安成立。大批文艺名家和众多爱国青年心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像鲁艺院歌所唱的:“我们是艺术工,我们是抗日的战士,用艺术做我们的武器。”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铭文中一句“鲁艺战友,荟萃串场,鲁迅精神,光大发扬。”深切地呈现了华中鲁艺师生们传承鲁艺革命文艺精神,以文艺“唤起民众”,“弦歌救亡”,在战斗中“前赴后继,慷慨激昂”的英雄壮举。
烈士们英名永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他们的精神一定会有力地感召着后人特别是文艺工们,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