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均伦口述 张军锋整理
编者按:1937年10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由五台山南下,奉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命令,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一部分部队和军政干部共3000余人,留驻五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1月7日,以阜平、五台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创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山西东北部和河北的冀中、冀东为主,包括察哈尔、热河、辽宁三省的一部,行政上分为北岳、冀中、冀察、冀热辽四个区,地域广阔,战略位置重要。晋察冀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均伦将军1931年生于上海,长期担任聂荣臻元帅办公室负责人和秘书,参与《聂荣臻回忆录》的编撰,主编《聂荣臻年谱》。作为口述文字,本篇根据2014年7月对周均伦将军的采访整理而成,涉及中共中央为什么把开辟晋察冀根据地的重任交给聂帅、成立四个军分区设想的由来、《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一书的诞生过程、聂帅如何率领主力部队突破敌人的囚笼政策、聂帅与白求恩的友谊、救助美穗子姐妹的经过、新中国建立后聂帅对老区人民的感情等问题,披露了很多生动的真实历史细节,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章系首次发表。
开辟晋察冀根据地,成立四个军分区
问:1937年五台分兵,当时毛主席在中央就做出决定,聂帅肩负重任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你觉得中央为什么把这个重任交给聂帅?
过去大家也提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把聂帅留下来,不是留别的人?中央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从战略上面考虑了日本侵略军往中国的内地深入,那么它的后面空出了很多地方。因为这个侵略战争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所以我们党就觉得在敌后可以有很好的发展,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抗日,其中包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四条主要铁路的干线中间,这一块地方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为什么选择聂帅担任这个事情?过去大家也曾经探讨过,为什么不找别的人,找聂帅。我当时理解,大体上有这么几个理由。
聂帅从1931年进到中央军区,一直在毛主席直接领导下面工作。长期在毛主席领导下,毛主席对他非常清楚。聂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按照中央的规定办事,比较稳当,在政策上面又能够贯彻中央的意图,忠于中央的意图,找这样一个人,毛主席觉得聂帅比较合适。
真正提出来找聂帅的,还是任弼时[1],毛主席也同意。聂帅还有一个特点,非常守纪律。中央怎么规定,他就完全按中央的规定办,大概这是决定找聂帅开辟晋察冀根据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个事情,开始的时候有什么考虑,中央的意思就是在那个晋察冀边界地区创建一个根据地,在这个地方好好地发展。中央本来一直想着日本人再往南边深入以后,我们在这里大有作为,开始时不一定搞得很大。
但是作为聂帅来讲,他要开辟这一块根据地,必须要在方方面面考虑,在开始的时候,他最初考虑的大概是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需要把组织机构给建起来,中央任命聂帅是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但是下面怎么办呢?他要搭一个班子,就找唐延杰当他的参谋长,找舒同当政治部主任,然后还有些搞通讯的,搞卫生保障的,搞后勤保障的。这么几个人。当时人数比较少,晋察冀的领导最初只有十几个人,就在那个地方开始组建起来了。
另外一块就是把四个区,就是一到四个分区都明确起来。
问:在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期,成立了四个分区,他的大概设想是什么?与四条铁路干线是不是有关系?
我后来回忆了一下这个四分区。我记得,9月底,林彪跟聂帅两个人给中央发了一个电报,电报里面讲到,杨成武的独立团在北线,已经在那个地方站住脚了;在山西跟河北的交界地区,有工作队,好像舒同就在那个工作队里面,舒同也建议可以将那一块作为一块;三分区那个地方,是陈漫远和王平,他也讲那个地方很好。所以林彪跟聂帅的电报里边,说我们可以到这个地方开辟工作。靠平绥路那一块是一分区,是杨成武的独立团在那个地方;山西跟河北的边界那一块的二分区,同蒲路一带赵尔陆在那里;还有一个靠平山县的西侧,平汉线以阜平为主的西侧这一块,那是三分区,王平在那里;另外一个四分区,就是在正太线。所以四条铁路干线正好四个分区在的那个地方,这个机构把它这样子都明确起来。
正好四条铁路中间围起来的,中央就是将晋察冀这一块,在铁路干线之间。后来晋察冀发展到冀东、冀中、平北发展到更大了,但是都叫晋察冀。
问:最初好像说是没有四分区,后来是朱德还是谁提的?
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到关于四分区,靠正太路的那一块。留在五台考虑怎么样建根据地这个事,就很快想到,正太路这一块没有一个我们的专门的部队在那个地方,要成立一个四分区。我记得好像是聂帅提议的,这个将来你们再查一查。这个四分区的刘道生和周建屏,周建屏是个红军的老同志,刘道生当然也是老红军,周建屏过去跟聂帅有关系,我记得温坊战斗[2]的时候,周建屏就带来部队跟聂帅配合。他是红十军军长,配合了打仗。周建屏他熟悉,后来周建屏同志有病,很快就逝世了,是在晋察冀逝世的第一位老领导。后来好像熊伯涛去了,我记得。
大概很快,时间很短,大概个把月的时间。开始的时候是三个分区,后来搞了一个四分区,这样子一个组织机构就比较健全了。组织机构健全了,最主要的就是依靠四个分区来做工作。
当时在五台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个时间非常重要,因为他考虑了很多问题。中央从11月10号,决定他留在五台山那个地方,创建根据地。他考虑了很多问题,军事方面怎么办,政治方面怎么办,经济方面怎么办,文化方面怎么办?这些个事,他都做了事先考虑。所以在五台山的时间尽管短,但是更多指导思想是在那里确定的。
军事上面,毛主席在会议上讲了,要开展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毛主席讲主要是游击战,所以聂帅掌握这个游击战,不要跟敌人硬拼,这是作为一个基本的作战方针。他跟唐延杰他们商量,咱们队伍的素质跟日军是不能比的,所以我们不能跟它硬拼。后来发生了一些个硬拼的例子,包括到平山去以前,唐延杰自作主张,把日本的一个清水大队突击了一下,但是我们培养的干部也牺牲了不少人,所以聂帅非常生气,给唐延杰发了脾气,本来这是打了一个好仗,还发了一个脾气,关键问题就是违背了战略方针。
所以军事上面,基本是游击战。到后来,聂帅慢慢地摸到了日本人作战的一些个特点,他就运用毛主席讲的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使得敌人一个大队不能单独扫荡边区,少于一个大队的兵力大概是四五百人,少于这个兵力不能随便到我们这里来扫荡。有这样一个军事思想慢慢成熟的过程。
政治上面,当时在五台山就发生了一个事情,河边镇是阎锡山的老家,我们的同志到那里去做工作的时候,抄了阎锡山的家,阎锡山提出了抗议。聂帅当时就考虑这个问题,中央强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总政策特别重要,不能有马虎,要团结最广泛的人来进行抗日。所以怎么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复地做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主要是团结更多的人,主要是指上层,但是我们要团结最大多数的人,是谁啊?还是贫下中农,所以在那个时候,他就和宋绍文商量了以后,要搞二五减租、一分减息,要确定这个政策。二五减租是对贫下中农,交租的负担大大地下降。高利的盘剥,一分减息这个就是不超过一分利息,这样子贫下中农得到了实惠,容易把贫下中农发动起来。
文化上面的事情,他也考虑了,你搞敌后根据地,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后来正好有一批从延安、蒋管区跑到晋察冀的一些知识分子,所以他办《晋察冀日报》、战地文工团,这个军队没有文化也不行。
经济上面的问题,敌人更要想封锁我们,我们怎么样反封锁?这样子要成立边区银行,怎么样把敌人的钞票慢慢赶出来?这个讲起来很多,但是这个重要的决策都是在五台的时候决定的,大体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子。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想到了。
由五台转到平山
问:晋察冀边区成立时间不长,1938年11月份的时候就到了平山,据你的了解,当时为什么会到平山,而且在整个抗战期间在平山时间很长?
当时日本侵略军方面,他们制定了一个战略计划,南攻广州,中攻武汉,北围五台。聂帅领导晋察冀根据地,1938年的春天开始,三次出击平汉路,对它的后方威胁很大,交通线被截断了,它就知道不能小看。开始的时候,它是小看晋察冀。它是8路围攻,出动了2万兵力,沿着四条铁路线,它主要是把铁路线给弄通,所以它以为这些共产党的游击队不值得重视,赶到山区就完了。但是后来看看,我们三次出击平汉路,对日本人的威胁很大,而且在别的地方我们发动群众,搞得声势很大。所以它就觉得这个不行了,在战略计划里面决定南取广州、中攻武汉、北围五台,要怎么样把共产党的势力给消灭掉。所以它当时出动了25路围攻,大概有5万兵力,25路围攻晋察冀。
为什么跑到平山?就是25路围攻,发现了聂帅又回到五台那个地方。由五台那里逐渐转到了平山,到平山县的吊里村。住在那里,聂帅觉得在那个地方领导指挥还是不错,跟在阜平差不多,方方面面都还比较方便。所以1938年的9月份第一次到平山,就是敌人扫荡引起的,在五台时敌人非常注意,也是重兵围堵时,他就把部队撤出来,撤出来以后就到了平山。
问:有没有它的地形更适合周旋、空间大一些?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这个大概没有多少考虑,因为北岳区大部分都是山区,都比较方便。从联系平汉路,包括冀东、冀中这一块,在阜平这里更方便一些。所以一开始聂帅选择在阜平那个地方。后来对敌斗争当中,慢慢到了平山,还有到唐县。这几个地方地形都不错,所以大概呆的时间最长的阜平、平山、唐县,这个时间最长。
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
问:他第一次在平山,在蛟潭庄住,写了模范根据地晋察冀的报告,引起延安主席的非常重视?
1938年的时候,彭真回到延安去一次,汇报了晋察冀的情况,彭真汇报晋察冀发展得很好,政策掌握得挺稳,军事斗争也很主动。所以,中央就开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就发了一个给聂荣臻同志和晋察冀的指战员贺电,里面就讲了晋察冀模范抗日根据地跟统一战线的模范区。那个时候,中央对晋察冀就很重视了,毛主席开始就看能不能站得住,彭真回去一汇报,他也看了晋察冀不断地往上报告的一些情况,看了聂帅领导了这么一支部队在那里不断地发展。到了1938年,主力部队发展到将近4万人了,还有民兵游击队。而且敌人对他也没有办法,25路围攻也没有怎么样,所以那个时候,叫聂帅写一个总结。聂帅就写了一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总结,那个总结毛主席一看,里面写得很细,打了哪些仗,这个仗里面什么经验教训,总体上面有什么收获。聂帅写了以后,毛主席看了这个报告感觉很重要,退回来叫他再补充,补充了以后准备要出书。聂帅补充了以后,又加了一幅照片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指示要出书,他自己亲自提了书名《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
问:这个小册子对整个当时抗日根据地的发展起的作用挺大?
当然,起的作用很大。以后公开发行了,在重庆,在各个我们的根据地。聂主任[3]那里有当时出的书,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的,那个地方有,这个书大概是不多了,我这本书要珍藏。这本书影响是很大的,在国民党统治区影响也很大,在抗日根据地影响也很大,在国际上面影响也很大。就是在平山那个地方写的。
突破敌人的囚笼政策
问:这段时间,在平山县北苍蝇沟村开过一次党代会,当时解决了什么问题,党代会主要是什么内容?
内容主要就是我们进入相持阶段了,我们军区应该怎么办,讲部队怎么提高这一方面讲得比较多。后来又开过一次党代会,大概在寨北那里开的,1941年底,1942年初的时候。那个党代会就是突破敌人的囚笼政策。敌人当时制定了一个囚笼政策,这个囚笼政策还是很厉害的,它步步为营,用堡垒封锁,还结合了清剿扫荡,把你怎么样捆住,我们开始的时候没有掌握这个特点,所以开始时晋察冀面积大概缩小了将近三分之一。
问:是在百团大战之后,是吧?
百团大战之后,缩小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而且很被动。敌人步步主动,我们很被动,它结合了制造无人区。后来我们就开会,决定了向敌后挺进,这是战略决策。为什么敌人搞一个囚笼政策呢?就是从1940年的百团大战引起了日本侵略军的高度重视,八路军发展到100多个团,当时我们是讲的破袭战,但是后来慢慢都叫百团大战了,动员了100个团。聂帅在晋察冀动员了39个团,将近一半,对几条铁路干线进行破袭,日本人觉得再不对后方重视,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敌人本来想1941年把晋察冀的主力部队跟领导机关一下子给消灭,搞一个秋季大扫荡,出动了7万兵力。冈村宁次制定的这个计划是非常周密的,当然我们前面,也有很多情报,早早地做准备了。所以聂帅就讲,主力部队要想办法机动,你们也调到敌后去,不要跟它硬拼,它出动这么大的兵力,你硬拼是拼不过它的,肯定要吃亏。那么主要是用民兵游击队,还得打它的交通线,打它后方的部队,这样子使它疲惫了以后,再回去。另外,他带来一个指挥机关,不到一万人,一个团掩护,利用地形比较熟悉,这样跟敌人周旋。
问:这次非常危险,是吧?
是啊,非常危险。三进三出常家渠,另外两次渡沙河。本来情报讲沙河南边有一个缺口,可以到二分区的北区。但正是那个缺口,后来知道是敌人故意布置的,让你往这个口袋里面钻,所以后来就又转回来了。
后来,敌人飞机老是跟着我们的指挥机关,老是轰炸。聂帅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敌人的情报那么准,我到哪里它的飞机跟到哪里?这个跟聂帅的科学技术的修养有很大关系,他上过大学,一般的工农干部恐怕体会不到这个,他听到电台那个嘀嘀嗒嗒打电报的声音,他觉察到了,可能敌人通过电台测向的技术,测出我的指挥位置了,所以飞机来得那么快。他叫罗文坊带着一个电台到台峪那里去发报,还得用军区原来的符号、波长,把敌人吸引到那边去,他自己趁这个机会一直跑到常家渠,隐蔽起来了。
三进三出,当然敌人封锁非常严密,他们知道我们的指挥机关在这一带,但是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从飞机上也看不到,它派出的侦查分队也侦察不到,这个就跟我们战争的性质,我们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得到人民群众掩护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我们的指挥机关,将近万人躲在常家渠那个狭窄的山沟里面。飞机看不到,敌人侦察不到,能在那里安全地待了十来天,最后突围出去,这很不容易。
刚才那位同志讲,平山那个地方,是晋察冀的乌克兰。乌克兰是苏联的粮仓,平山这个地方一派丰收的景象很好,稻子长得很好。这次常家渠突出来之后,正好看到这一片,平山那一块粮食的丰收,都长得很好,所以说这是我们晋察冀的乌克兰。
聂帅对白求恩的牺牲非常痛心
问:讲一下聂帅和白求恩的友谊。1938年到1939年这一段,他见到了白求恩,两个人是不是非常熟悉?
毛主席讲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一个外国人能够到中国来,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是很不容易的。国际主义战士,毛主席评价也很高。他到了晋察冀以后,聂帅当然跟他接触比较多了。
这个过程当中,他就体会到白求恩非常豪爽,非常直爽,开始他要搞模范医院,聂帅知道这个模范医院搞不起来。敌后的那个艰苦环境里面,敌人经常来扫荡,你搞个医院在那里,日本人会答应?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聂帅有一个特点,他非常尊重知识分子,非常尊重人才。他知道白求恩是救命的专家,所以对他非常尊重,他要就办。办了以后,他还去祝贺。当然后来一次扫荡,就把它都炸掉了,白求恩才体会到聂帅为什么当时劝他不要办,所以他后来发明了一个“卢沟桥”。他知道要适应这个战争环境,这样的很方便,非常机动,可以随时抢救。聂帅看到他建了“卢沟桥”,也觉得很好,在马背上面有一个流动医院,随时就到各个地方去。
白求恩想要到冀东,聂帅讲,冀东要经过两个封锁线,不行,到冀中还可以,贺老总那个地方。他说,这个地方我保护你,通过平山县到冀中那里还可以近一点。后来白求恩也接受这个意见,去了,后来就平安回来了。
聂帅和白求恩两个人从思想上面、感情上面非常接近。本来他要在牺牲以前是准备要回国的,他主要就是看到我们晋察冀根据地缺很多药品,也缺钱,他想回国去帮助筹备钱、筹备药品。计划已经都做好了,来了一个雁宿崖、黄土岭,两个战斗。白求恩一听说前面(他们也在参加军区成立两周年庆祝会)有了这么一个机会,敌人来扫荡了。一个大队出来扫荡,杨成武一报告以后,聂帅讲这个环境可以打,就集中了几个团、一个支队,把大队一下子基本消灭了,大概跑出去十来个人。
这个打了以后,后来聂帅讲,日本一个特点,吃了亏以后,要报复。叫杨成武做准备。还要再打一个仗,真是,阿部规秀就带了他的第二旅团主要的人,按照原路线来报复性扫荡,慢慢地被我们引到黄土岭,把它消灭了。这个时候,白求恩知道了以后,他非要上前线去抢救伤员,抢救伤员的时候,他给一个病员手术,给他掏那个碎骨的时候,把手套刺破了,把手指也刺破了,伤到了,感染了,现在叫败血症,没有办法,后来牺牲了。
聂帅对白求恩的牺牲非常痛心,他一听到,特别是看到了白求恩临逝世以前写给他的信,他就非常感动。那个时候作战非常紧张,阿部规秀刚愎自用,原来的计划是各路日军同时出动扫荡,有这么一个大的扫荡计划,但是他没有按照日军总的部署来,提前出动。黄土岭战斗打完了以后非常紧张,聂帅不可能马上就赶回去。所以等战事稍微松懈一点,他就赶回去了。白求恩遗体在那里躺着的时候,他在那里,又给他留了一幅照片。那个照片真是代表了他的心情,他非常痛心。
白求恩送了一床鸭绒被给聂帅,还送了靴子,大概还有钢笔这些个东西。鸭绒被一直留着,聂主任还用过呢,现在原件在江津的聂帅陈列馆那边。白求恩来了以后,聂帅总想照顾他生活上面好一点,任务布置轻一点,所以白求恩给聂帅讲,你们要把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不要作为一个外国人这样照顾。
那个照顾包括当时的伙食等,开始的时候聂帅专门请了面包师给他烤面包,知道洋人爱吃面包、西餐这个东西。到后来,白求恩一看,聂帅自己吃得跟大家都一个样,而且给白求恩当时一百个银圆工资,聂帅本身就是两个银圆一个月,他一百个银圆。所以白求恩对聂帅也非常崇敬。这个感情,他们确实不一般。后来聂帅多次参加纪念白求恩的活动,他每一次只要有可能,尽量都参加。给白求恩题词聂帅题了很多。哪一方面要求他题,他都写。
聂帅救助美穗子姐妹
问:百团大战期间,在一个火车站,当时救下两个日本的小女孩,是吧?聂帅给日军写了一封信,把那两个孩子送回去了。当时你觉得聂帅是出于什么考虑,一个是救这两个孩子,再一个为什么要给日军写那封信?
三团一个部队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时候,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女孩。一般的中国女孩好办,交给老乡就完了,这是两个日本小女孩。因为是在他们父母的遗体旁边找到的,知道是日本孩子,而且也不会讲中国话,大的美穗子那时候就四五岁了,能讲话了,但不会讲中国话。因为是日本女孩,就请示怎么办,接电话的参谋觉得这个事情也不好办,就问聂帅,怎么办?聂帅讲小孩是无辜的,叫他们送到指挥所来,看情况怎么办。两个女孩后来很快就送到了,因为井陉离指挥所所在地洪河槽那个地方也不远,很快就送到了。
聂帅非常喜欢孩子,这个跟聂力很小就跟他分离了,他接触不到孩子有很大关系。不光是日本两个小女孩,包括很多别的孩子,他看到了总要抱一抱、亲一亲。所以,这两个孩子一来了以后,聂帅看到一个小女孩腿部还负了伤,但是包扎得可以。他赶紧叫在村子里面找个哺乳期的妇女给她喂奶,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牛奶什么东西给她喂。那个大一点的孩子,他就拿个雪花梨给她,美穗子不要。后来聂帅就想到,日本人大概讲卫生,所以他把那个雪花梨洗一洗再给她,美穗子接了。美穗子知道这个大人很亲切,所以她就老跟着他。沙飞在聂帅一个手牵着她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
美穗子怎么办呢?姐妹两个,聂帅曾经有考虑,这个回忆录里面,他讲了,一个是我把她养起来,但是很困难,因为战争年代,战事频繁,经常要流动,带两个小孩子不方便;交给老百姓去养,老百姓也不懂日本话,这个怎么弄啊?这个也不好。他想来想去,她的父母虽然死了,但是她总还有亲戚啊,把她交回去,第一个美穗子已经四五岁了,懂点事了,她家里头亲戚朋友可以照顾,所以他就下定了决心。这个时间很短,就一天多的时间下决心,把孩子送回去,叫老乡挑着,还专门写了一封信[4]。
写信其实是做政治工作,那个信的抬头,是写给日本军队的官长、士兵,就讲到这个战争是日本财阀发动的,不是他们的责任,是日本财阀的责任。但是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希望他们也跟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日本财阀的侵略战争。
派一个小战士和一个老乡挑着去,送到了石家庄。石家庄日本的军官看了聂帅写的信,他也挺受感动。而且那个信讲的道理都是对的,日本军官给老百姓敬礼,有这个事情,真实经历了。所以电视片里,这个镜头不是假的,是个真的,还叫对聂司令员表示感谢。
美穗子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到了后来1980年,她和聂主任那方面接触多了。战争年代,我知道的一些材料就这样。
聂帅对老区人民的感情很深
问:聂帅在寨北住的时间也不短,是吧?他的房东叫霍延龄,交往得比较多。这方面,聂帅在晚年时跟你们谈到过吗?
没有谈,但是老区经常写一些信来。当时在聂帅办公室分工,我三项任务里面,有一项就是关于来信来访,接到了这个信,他一般都叫我回信;如果有什么困难,请我们当地的驻军或者是当地的政府,怎么样帮助解决一下。老区还是很困难,所以聂帅对老区人民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他下放到邯郸的时候,我们四个秘书就我一个留在北京,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讲,你给我想办法在总后那里借一台吉普车,到时候你陪着我,到老区去看一看,老区老百姓究竟怎么样,沿着平汉路西侧由南边(正好邯郸是在最南面了,再过去就到了河南了)往老区去看一看。吉普车我也借了,我也想陪着他一起走一走,但是后来聂帅得了皮肤病,痒得不能睡觉,休息不好,心脏病也不好,他是老心脏病了,所以这个愿望后来没有能够实现。
后来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了,老区的人民群众也是有的反应这个困难,有的反应那个困难,聂帅能够帮助、能够解决的,他都给帮助解决了,那个时候我还在办公室,也比较熟悉了,都交给我给回信。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好一点了,老百姓送一些土特产,很多。聂帅讲,老区人民总体上面还是很困难,虽然送的都是土特产,但是也不好啊,不能这样子了。叫我给河北省写了一封信,省委、省政府,包括平山、唐县、阜平,这几个地方写了一封信:以后不要再送土特产,你们每一次送土特产都会引起我心里面很内疚,你们的生活还没有很好地改善。
所以河北有一个摄制组,2002年采访我,问我最大感受是什么?我最大感受觉得老区人民生活好了。我们也看到有的地方还是毛坯房子,有的在地里都是盖的瓦房,老百姓都是吃面的多,吃窝窝头的也很少了。
嘉奖平山团
问:周老,您帮我们回忆回忆当时聂帅是怎么评价平山团的?
平山团是当地政府[5]、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的第一个完整的一个建制的团,叫平山团。抗日武装力量要迅速扩大有几个方面,主要的还是要动员我们自己的人民群众参军。其中包括冀中很多地方,有好多方面的武装,怎么样进行改造?这是我们扩大部队的一个方面,但最基本的方面是发动群众,或者是原来我们已经有的抗日武装,什么自卫队的抗日武装,都是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平山团是我们平山人民自己组织起来的一个子弟兵团,所以聂帅就从平山团的地方讲到我们子弟兵,我们子弟兵平山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平山团在上下细腰涧以后,我记得是一二○师王震的那个部队打的,好像还消灭了他们一个指挥官大佐,我有印象,聂帅在表扬的时候,有表扬平山团的嘉奖令。
讲其中的那个战斗,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敌人的一个大队基本被消灭了,那平山团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聂帅就提出来子弟兵的口号,就是从平山团那里提出来的。大概抗战的时候,开始说出来叫子弟兵,就是在晋察冀至少就是从平山那里开始说出来的。所以他非常赞成由当地政府组织起来的武装来保卫家乡,保卫人民群众。
纳底鞋和勿忘我绢花
问:聂帅对于平山有很深的感情。听说后来戎冠秀还给聂帅送了一双布鞋?
戎冠秀是我们平山的很重要的一个支援军队的模范,她是子弟兵的母亲。故事我们都看了,过去电影片里面有子弟兵母亲用乳汁喂我们解放军的伤兵员,这个是非常感人的。真正授予戎冠秀子弟兵母亲的时候,聂帅已经到了延安去了,1943年授的。当时,聂帅看到了他们报的那个成绩,戎冠秀的事迹聂帅也非常感动,所以下命令授予她子弟兵的母亲,聂帅在延安发的电报。
新中国成立以后,戎冠秀还继续在战争年代支援解放军的一些事,她拥军鞋做得很多。她知道聂帅爱穿布鞋,不大爱穿皮鞋,所以她做了布鞋,经常来送。布鞋叫纳底鞋,不是像现在塑料什么东西弄起来,她是用线缝起来,而且那个鞋子非常结实。
送的鞋聂帅他也穿,我记得有一次聂帅脚肿得厉害,他说,戎冠秀给我送的纳底鞋拿过来,我试试看。那个鞋子做得比较大,穿了以后,他说这个不错。还穿了一段,因为他有心脏病,后来经常脚肿,到后来纳底鞋也穿不了,她就另外再做,专门给他做那个鞋子。
戎冠秀同志生病,在石家庄住院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专机组的同志,专门给我打电话讲戎冠秀同志病了,怎么办?我讲,你去想办法慰问一下。后来我又给聂帅报告,说戎冠秀同志病了,我已经告诉专机组的同志去看她去。问我送什么好,我也不知道,他买了一点水果,买了一些勿忘我那个纸绢花送了。戎冠秀接到以后,她对聂司令的关心表示感谢,她又分了一半,让我们的同志回去再送给聂帅。那个专机组同志回来把这个纸绢花也给了我,我给聂帅看了。看了以后他收起来,放在那个地方。
到后来,知道戎冠秀同志病重时间不长,逝世了。聂帅叫我起草电报,按照他的口授起草了一个唁电,发给了平山县委、县政府。到后来,他们来征集文物,我想将戎冠秀给聂帅送的鞋,还回来的勿忘我花,送给他们,让他们的纪念馆给留起来。我给聂帅汇报了以后,聂帅说好啊,一个子弟兵的母亲,应该建个纪念馆,纪念馆也应该有些个值得留念的东西。所以他把纳底鞋和勿忘我绢花拿过来,还专门跟我说,照个相留个纪念。所以我给他照了个相,把这个相片我也给了他们一份。
聂帅始终讲,我们军队所以能打胜仗,就是因为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特别是像戎冠秀这样一些老人,全心全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民军队,不能够忘记他们。
注释:
[1]任弼时当时担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
[2]温坊今为福建省连城县文坊。
[3]指聂荣臻元帅的女儿聂力。她曾经担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4]由于当时战争还在进行中,道路无法通行,只好把美穗子姐妹俩送到战地动员委员会所在地中古月村,在这里被精心照顾一个多月。战斗结束后,派人送到日军军营。
[5]扩军组建平山团时,在北方局等有关领导组织下,共产党领导下的平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已经成立。■
(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