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3日,全国工商联的苏铁山先生、《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副主编黄纪苏先生和《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副主编祝东力先生应邀做客书店,从从新改革开放观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苏铁山先生首先讲道,他在清华园火车站看到的贫民窟景象与春节联欢晚会虚构的“太平盛世”形成鲜明反差,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太平盛世”,更不值得去讴歌,中央领导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说明现实社会并不和谐,而且实际上是非常不和谐,我们需要像中央领导人一样直面现实,勇于思考,寻找通向和谐社会的道路。这样,我们就不能不承认,阶级斗争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也是最大的不和谐。要实现和谐社会,必须要敢于承认这个客观现实,在此前提下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其实,很多先哲已经提出过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比如马克思和毛泽东的思想遗产,都需要我们学习和研究。我们要努力发扬我们这个社会的光明之处,铲除黑暗之处,为实现和谐社会尽一点力。
祝东力先生回顾了1980年代的以来的思想史,指出1980年代时期我国思想界反思了毛泽东时代的积弊,全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代。如今,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回头看这一段历程,需要新的总结和反思。这样,鉴于客观情势的变化,新一届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配合这种创新举措,思想界提出并探讨新改革开放观,将开启新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19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曾经开启那个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如今再看,那场讨论也有一些片面性。这个命题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何谓“实践”,对实践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这里的实践应当是长时期的社会实践,而不是那种短期效应的所谓“实践”。如果是这样的话,“饮鸩止渴”和“杀鸡取卵”也都是正确的,在一段短期范围内,“饮鸩”的确可以“止渴”,“杀鸡”的确可以“取(到)卵”,但是这些都是短期行为,不可持续,而且从长远来看是十分有害的。旧改革开放观将“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来追求,带来的危害甚烈,这正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因。1980年代开启的改革开放时代已经按照它的逻辑走到了今天,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目标和风险都有严格的规定,面对现实,用他提出的“十个如果”来衡量,这样的改革开放其成败不是十分明显的吗?所以,在这个转折关头,需要探讨新改革开放观,需要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纪苏先生以自己亲身经历讲述了“文革”后期共产主义价值信仰在上层社会的崩溃,进入1980年代后,来自西方的精英主义思潮填补了这个真空,使得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轨道上运行到了今天。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直面几近“断裂”的社会,三六九等已经容不下了,要人为地在一个单位人群内制造“十一个等级”,这到底是要去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还是要去资本主义的虎狼世界?也许是本来要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只是一不小心掉进了资本主义的虎狼世界。这样,我们就不能不停下来认真反思,这旧改革开放观到底有些什么玄机?我们也要做个风险分析,看看怎样规避风险,从而找到新改革开放观,通向至少要趋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仅只是对现实社会分化的否定,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一种不同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发展主义的价值观念,它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内心的和谐,这种和谐跟资源分配有关,但不是追求对资源的占有越多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少越好,关键是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分布。和谐社会所蕴涵的新的价值观念内涵是非常深刻的,思想界的朋友们应该可以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上有所成就。
参加沙龙的朋友们也积极地参与讨论,在交流互动中,祝东力先生和黄纪苏先生还就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做了深刻的阐发。传统社会主义的重大弊端之一就是劳动人民群众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当家做主,还要依靠自己的先锋队做执政党管理国家政权,而这个官僚集团容易从红色逐渐蜕变为白色、灰色乃至黑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本来就应该解决这个问题,而旧改革开放观不仅不去解决这个问题,还利用这个问题去挖空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础,摧毁社会主义的基业。新改革开放观不仅要充实社会主义基础,还要解决这个传统积弊,这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在社会主义政权之下,广泛存在各种社会主义性质的独立人民团体,这些团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自治团体,具有监督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而且独立于社会主义政权,对社会主义大厦起到一个真正的托付支撑作用。要建立这样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新文化,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大家来到这里参与交流也都是为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添砖加瓦。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