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影评沙龙
时间:2007年10月13日星期六
中午12:30——14:30 观看电影《摩托车日记》
下午14:30——16:30 影评沙龙:围绕《摩托车日记》展开评论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1号北京大学资源宾馆三层1308室书社
主办:网站,左岸网站(www.eduww.com)
网址:www.wyzxsx.com 电话:010-62760856
附〈摩托车日记〉简介
《摩托日记》是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根据格瓦拉家族提供的日记拍摄的剧情片。1951年,29岁的阿尔贝托•格兰纳多和23岁的恩内斯托•格瓦拉成为旅伴,两人骑一辆“诺顿500”摩托车从阿根廷出发,穿越南美大陆,行程超过一万三千公里,途经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但旅程却没有想象中美好。他们眼前所见的,尽是贫苦大众遭强权剥削的惨况;一场关乎人性斗争的风暴,在他们的心中静静地开始革命。一个旅程,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而这个人的改变,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在旅途中,格瓦拉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感受。旅途结束之后,恩内斯托•格瓦拉改名为切•格瓦拉,前往古巴投入到革命之中。
下面是志愿者通讯员写的会议简要。
《摩托车日记》影评沙龙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这次的影评活动。今天我们放了一部电影《摩托车日记》,它讲的是拉丁美洲的一位青年革命领袖切•格瓦拉大学毕业后和朋友一起在南美洲的一次旅行。这次旅行之后,格瓦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转变,走上革命道路。之所以选择放这部片子是因为这里面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国革命走到现在,切•格瓦拉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现在是否存在?格瓦拉当年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希望大家围绕这些问题各抒己见。我们以此来纪念切•格瓦拉牺牲四十周年。
下面介绍我们今天到场的嘉宾:电影导演周国瑾老师,北京大学中文系韩毓海教授,自由评论家郭松民先生。那首先请周导发言!
周国瑾:这部片子是巴西的一个导演根据切•格瓦拉当初的日记作为素材拍摄的。整个剧的发展逻辑是一个比较线性的。基本上有这么一些主要的情节。
第一个情节是出发前的准备,他写出了计划:目标是穿越他们从书本中认识的拉丁美洲,方式是顺其自然。这里面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就是他刚开始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带了一种探险性质,旅游性质的,切•格瓦拉并没有一个考察人间疾苦、了解社会的动机。出发之前家里人送他,这都很生活化。
第二是旅行的起点就很浪漫——和女朋友约会。后来他们到了秘鲁的集市上问东问西,让我们看到了这两个青年也是很生活化,他们也关心自己的肚子,关心自己买不买得到便宜货。在这里就开始出来一个情节:会完女朋友以后,切•格瓦拉就宣称他身上有了十五块美元了,然后他的另外一个朋友一路上就想尽把办法要骗他把这十五块钱拿出来,这是特意设计在电影里面的,这条线我到后面还要说。紧接着一路上都是这种很平淡也很浪漫的就过来了,虽然他们路上也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些都是太小意思了!
第三个情节有了起伏就是突然到了一个地方就出现报纸了,报纸上把他们吹嘘为穿越美洲的英雄,各自领域的专家,而且治好过七千个麻风病人。他们俩一看就觉得把他们俩吹得太厉害了,但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方便——他们拿这个报纸去敲诈人家,人家不愿意给他们修车但当他们拿出报纸就免费修了,并且修车人的妻子还邀请他们参加当地居民的一个舞会。在舞会上又发生了一些事情使他们被一大屋子跳舞的居民追打。这个情节说明了切•格瓦拉和我们所有处于青春期的青年一样好玩,喜欢热闹,容易被异性吸引。他们逃出舞会后就马上把摩托车取出来开,结果估计是刹车被老板给取掉了,所以两个人开着冲都前面把摩托车干脆摔坏了。这个以后开始有一些变化了——他们进入一个酒店和两个女孩搭讪,她们听说他们是穿越拉丁美洲的,就很崇拜他们,还请他们喝酒,花言巧语的阿尔伯特说根据我们阿根廷的规矩,饿着肚子是不能喝酒的。为了混饭吃又编了一套有意思的话,这些都让人感觉这个片子很耐看。在交谈过程中有个女孩说他父亲是消防队长,邀请他们去她家住。从这个地方开始,已经切入切•格瓦拉要面对的现实,在消防队长家住下来以后,他们见到一个快死的老人,切•格瓦拉从身上取出他自备的不管什么事但也无伤害的药片给他的家人,其实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仅仅出于安慰,因为这个病人的神态和情状已经深深打动了切格瓦拉!
第四个情节掀起了剧本情节的一个小高潮:他们遇到了一对很无助的夫妇,他们告诉他他们的一些朋友都神秘的消失了。这些对切•格瓦拉心灵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撞击:他第一次对以前的世界感到陌生。他开始知道了共产主义者是替穷苦人说话的,那么这就留下了后面要出现的一个伏笔,后面再为这十五块钱争执的时候他说他自己花了,其实这时候他把这15元送给了这对夫妇。
第五个情节是在去秘鲁的路上及到达秘鲁。两个人的行为开始转变,开始找穷人聊天,听他们诉苦。就有一些老人在这个地方两个人的话题正式进入了符合主题的一种阐述。并且逐渐的他们从访询问苦已经上升到思想上朦胧的考虑革命问题考虑人民受苦受难的问题。
第六个情节他们到达利马,遇到一个有左倾思想的医生,还送给了他们一本自己写的书,他看到这两个年轻人能够这样一路冒险的走来,隐约感觉到是和他有共同语言的人。于是医生就建议他们去圣巴布鲁的麻风基地。送他们上船的时候,这个医生就问切•格瓦拉是否看了他的书,切•格瓦拉回答他说,看了,晦涩难懂。这点使医生觉得切•格瓦拉非常坦率。
这前面都是对切•格瓦拉性格等的描写,为以后做了一个大大的铺垫。
第七个情节是他们到了一家麻风病人医院。这时最重要的一笔又出来了,就是切•格瓦拉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主动的向麻风病人医院的工作人员伸出手和他握手。这说明切•格瓦拉的思想感情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当他看到这样的人就觉得他们真是受苦受难,主动地握手表示自己心底里面的一种悲悯。还有他看一个女病人,这个女病人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很恐惧。她问切•格瓦拉说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切•格瓦拉回答她一句非常有意义的话:我们人要呼吸,呼吸就意味着活着,那么我们就要让死神走开。我觉得这个话是对病人最好的一个鼓舞!这已经使切•格瓦拉从同情穷苦人升华到他能够产生一些火花式的思想来鼓舞人。然后就是他和病人怎么样融为一体,这些情节都很好的刻画了切•格瓦拉他思想感情的转变带来的他境遇的转变,就是他和劳苦大众融为一体的境遇。一个革命者,既然你称为革命者,那么首先你树立的观念是你要解救人,在此过程中你不能够是一种救世主,悲悯者的姿态,你必须在人民当中。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所以从后期产生的一个变化,情感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以后所进行的一切都是有根源的。
最后一个情节是医院所有的病人医生为他祝贺生日,他为了让麻风病村的人都跟他一起快乐,不顾一切的游过一个很危险的湖。当这些人为他庆祝生日的时候,当他和他们的欢乐融入到一块的时候,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拉美国家的分裂是不可能的。这可以说是切•格瓦拉终身的一个信念。
这部片子还有一个很大特色就是整个片子除了他去参加女朋友舞会的情节有点亮色外其余几乎全部是用冷色的灰蓝色调。这种调子本身就有苦难、艰险的涵义在里面,所以这部片子在整个造型的处理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郭松民:我觉得现在存在两个格瓦拉,一个是曾经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格瓦拉,还有一个就是作为现实消费主义这样一个符号,这个格瓦拉的形象被做了一个无害化的处理。我觉得格瓦拉本身是很纯洁的,但他作为革命者本身是存在着一定缺陷的,这个缺陷容易使他做无害化的处理。把格瓦拉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以后又出现了两个效果,一个是变成一种消费的东西了,另一个是格瓦拉这种革命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我们青年人都按格瓦拉的方式行动它反而会反衬出对不正义这种革命的方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是不成熟的,它某种程度上会成为社会的减压阀。格瓦拉最后失败了,我们应该得到的教训是在搞革命的过程中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去拯救他们的话,最后必然会应脱离群众而走上失败的道路。所以,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我们要学习格瓦拉的革命热情但与此同时必须注意方法。
观众一:我觉得这部电影就像一条河缓缓流下来,流到最后我们看到一个世俗的格瓦拉死亡了而一个革命的格瓦拉诞生了。他思想逐渐的成熟让我非常感动。
观众二:我认为格瓦拉非常真诚,当革命成功以后,他没有停止思考而是继续追寻,这种决不妥协的心态值得我们反思。这部根据格瓦拉的日记改编的电影充满着人性的思考,为什么有什么我们感受不到的事情格瓦拉却能感受得到?当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革命就是一个对全体人的关怀。 在当今社会,我们希望一直执著的追寻我们的目标,也许这个目标永远无法实现,但我们要向格瓦拉一样去努力。我想这才是我们关心格瓦拉真正的目的。
观众三:我认为格瓦拉的革命主要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是他自我的革命,即他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的二层革命是社会革命,这点在古巴革命实现以及以后的社会改革上就体现了出来;第三层,我认为也是格瓦拉最为看重的,即人的革命,但在实现过程中,他也认识到了这种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
观众四: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点这部影片的背景资料。这是2004年美国好莱坞资本投资拍摄的一个片子,这部电影对一些政治性很强的东西的确是做了一个处理,拍摄的时候已经删减了一些具有“革命”意义的内容。其次,我想说卡斯特罗和格瓦拉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多分歧的。再次,我认为我们纪念格瓦拉芝的是他的纯粹和他炙热的革命精神,但在革命方法和革命策略上看他其实是失败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