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史诗剧《切·格瓦拉》谈起
主题:从革命史诗剧《切·格瓦拉》谈起
嘉宾:黄纪苏 祝东力 秋石客等
时间:2005年7月3日下午3点
内容简讯:
黄纪苏:2000版和2005年版的区别,这版比较干净、节制,00版比较粗旷、有力。戏剧的形式比电影好,电影只有一次,戏剧可以改。希望大家提提意见。
秋石客:看了这个戏很激动。在今天这个环境中,这个戏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想谈谈看戏的思路:一要带着观点、立场、目的去看,不要糊里糊涂去看;二要知道戏剧的要素:剧本和表演队伍。
剧本是个好剧本,表演有些不足:演员对剧本的理解不够。戏里没有男演员,显得单调;主角和配角层次关系不鲜明;正面演员的表演苍白无力,平淡。演员和群众如果拉近关系,走到场下来,互动性会更好。比如舞剧《东方红》,《白毛女》等都很美。这是因为有一个民主制的写作班子,批判了导演中心论。
从戏剧表现的精神上说,格瓦拉已经不是表现忧患,忧患是小资产阶级层次的感情,你行动起来冲上去敌人就忧患了。这样的好作品以后还要占领电影电视,为什么要让电视长时间地被污七八糟的东西占领呢?
陶子:这次去参加韩国光州戏剧节,发现韩国的人民戏剧是真正的人民戏剧,剧组人员生活在人民中间,他们本身就是工人。东南亚的左翼没有取得政权,他们是有战斗性的。
祝东力:资本主义下自发的人民戏剧是让人震惊的。他们选择的演员是群众长相,但非常有表现力。比如台湾的工人乐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官方的口号。比如要创造一首歌,就到纺织厂的工人去,听他们的讲述,然后创作,和他们讨论。我们二十多年来选演员是选美,在光州表现最差的是中国大陆。
北大邵老师:我的困惑有日常性。我的先生说,你去买票是不是1块钱的票,你是不是骑车去?我去看戏,但困惑没有解决。
北大学生:00版出来时的社会环境和现在不同,当时是振聋发聩的星星之火,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问题没有深入下去。过去提出的问题已经争论过了,现在可以根据现在的情况重新出戏。
水晶:这部剧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我的三观。它感动我并不是因为它来自左边或右边,而是因为它提出了些问题。我是搞金融的,我有很多机会获取利益,看了这部戏后我会考虑我的行为造成的影响,我会避免获取不义之财。
戏剧不是工厂产品,有不稳定性,演出状态会影响效果,希望大家多看几场,命中好场的机率会更大。这部戏是对反思的反思。这部戏给了大家思考的空间,不要问它给社会带来什么,应该问,它给我带来变化没有?
醉禅:像冬妮亚那样的沙龙革命必须要与工农相结合。文艺要深入下去,就要解决困惑。我觉得这个剧的血肉不够,还缺少生活。
祝东力:补充一下,对沙龙中的革命和生活中的革命,应该理解为两个阶段。巴金的《家》促使了很多读者参加了革命,但巴金本人并没有参加革命。我们不要苛求,还要取决于社会形式的变迁。
还有为什么不能买一块钱的票骑车去看,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改变社会结构而不是个人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今天的戏不如当年轰动。当时黄老师写这出戏时是主流右翼走到极致的时候,所以那是一场地震。但是五年来中国社会声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左翼的声音到处都在。中国社会产生了进步,所以现在引起的轰动不是那么大。
北大邵老师:我特别不想看到说教,只想看到争辩,给我反思的空间。我希望这个剧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起到深远的作用,在我写作、教书的过程中起到作用。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和生活踏实地联合起来。
黄纪苏:有的民工看了这出戏后说,不能反抗了,因为剧中反面人物说“你越反抗,我越压迫”!这说明正面人物创造比较苍白,而现实中正面人物也的确难以立起来。但在河南开封演出时得到的的反应与众不同,正面人物说话时大家鼓掌,反面人物说话时没人鼓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