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走向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
摆脱压迫与剥削、追求理想的未来社会,是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和仁人志士的向往。18、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种种弊端的同时,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种种设想。圣西门关于用计划生产代替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思想、关于一切人都要劳动的思想,傅立叶和欧文关于消灭旧的分工制度和城乡对立的方案、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等等,具有很多合理因素。恩格斯指出:“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提出了未来社会的设想和走向未来社会的途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著作中,他们又做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关于未来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而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出发得出确切的结论。其后,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了关于未来社会理论,如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而把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指出走向未来社会的路径之一就是要实现教育和生产劳动的有机结合,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等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在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社会的主人。第二,在生产资料全社会所有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将按照共同的计划从事社会劳动。生产由整个社会调节,不再通过价值规律、市场机制调节。随着社会化生产和科技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融合为一体,个人不受地域和职业限制而得到全面发展。旧的社会分工和三大差别彻底消灭,阶级最终消灭,国家自行消亡。对人的统治和管理被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完全代替。第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资本论》将这样的未来社会称为“自由人联合体”,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旧社会的“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以人类物质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存在为基础,以共产主义革命的世界性胜利为条件,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纲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