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地震中,少年英雄诠释智勇双全

人民网等 · 2008-06-1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人民时评:地震中,少年英雄诠释智勇双全

      

       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袭来,无论是受灾群众还是救援人员,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面临着生与死、坚持与放弃、救人与自救、危险与安全、为己与为人的考验,都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

  我们感动,在这一场灾难面前,全体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英勇顽强,显示了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我们更感欣慰,面对这样的考验,许多少年儿童以出色的表现,诠释了什么叫智勇双全。

  地震袭来的那一瞬间,北川中学高一学生朱付敏大喊一声:“地震了,快趴下”,为全班33个同学赢得了躲避的时间。在废墟下,他喊“男生要坚强,女生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他把坍塌的墙壁弄出一个一人宽的缝隙,从而打开了生命的通道!他以自己的从容、冷静、智慧,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英雄。

  在废墟之下,面对生命被埋压,面对无边的黑暗与恐惧,那些幼小的生命以自己的沉着镇静、团结友爱、乐观向上,显示了少年英雄们的机智与成熟。初三学生甯加驰,不仅让同学躲在自己的腹部下,还不断给同学唱歌,“团结就是力量……”,相互鼓励勇敢活下去。面对同学们哭泣声、呻吟声、绝望声,小学三年级学生许中政哼唱国歌,一声、两声、三声……同学也跟着唱起来了,28小时后,他们终于走出了这座废墟。

  地震在那一瞬间,他们没有把安全留给自己,把危险留给同学老师,少年英雄们没有离开,而是临危不惧,勇于救人。“因为我是班长!”灾难面前,九岁的小学生林浩用自己弱小的肩膀背出了两个同学。陕西省宝鸡市三名初中生,在随时可能坍塌的教学楼里40秒合力完成爱心接力,将一名腿部骨折的女同学转移到安全地带。面对同学向孝廉被压,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的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4小时后,向孝廉被刨了出来,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在这一场少年儿童也奋勇当先的救援中,我们看到了他们都在尽自己之力参与救人,同样看到了他们救人的智慧。爬出废墟的高二学生王亮不停地呼喊着同学的名字,不断为同学鼓劲、传递消息,几次爬进“死亡洞穴”,成功把一名同学救出,没办法挪开压着另两个女生的石板,他就陪一位受困同学说话。废墟下,11岁的何亚军伸出仅能活动的右手,后仰为斜下方约1米处的同学喂水。在等待被救出的50小时里,她给同学喂水120多次。初三学生雷楚年在第一次返回教室救同学时,眼角余光扫到了教学楼前的一棵梧桐树,他在心里想好了另外一条逃生通道。救人之后,在楼梯垮塌的危急关头,他返回二楼纵身一跃抱住了那棵救命树,而教学楼在他身后轰然垮塌。

  一则以智,一则以勇,这是面对地震灾难不可或缺的两翼,亦是铸就真英雄的内在品质。惟以智与勇,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救人者自己的生命危险,又能最大限度地挽救危难中的生命。而面对未来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惟以智与勇,亦能最大限度地化险为夷,开辟新境,开创新局。在这场大灾难中,我们的少年们以自己的智慧与勇敢,积极而顽强地自救与救人,显示了自己崇高的精神与优秀的品格,亦昭示了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美丽前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提出了这样的命题,并寄予少年以这样的期待与厚望。而从灾难面前的这些少年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壮美前景,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璀璨希望。

 
 
尹春龙

尹春龙,男,四川资阳人。
5.12地震,一名忙碌在映秀镇的志愿者,但是和大部分志愿者不同,他自愿去做的工作,是钻进废墟中刨人!

19日,已经是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七天,映秀镇仍有大批死者未被挖出,空气中弥漫着腐尸的气味,钻入废墟中搜救生还者,需要的已经不只是技巧和勇气。
19日深夜11点,从废墟上跳下来后,小尹坐在一边歇息,看着消防员钻进废墟接力救援。在此之前,他已在废墟中打出一条7米多长的通道,接近了被掩埋的31岁男子马元江。他还将一袋葡萄糖水管子递了进去,让马元江喝上了水。
成功,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这时,一直在废墟上帮小尹运输挖掘出的瓦砾的消防员,让小尹休息一会儿。虽然有些不舍,小尹还是离开了救援第一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废墟前挤满了消防员、医护人员、留守居民和记者。每个人都知道,废墟中的人,如果施救成功,又将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
在尹春龙离开废墟挖掘现场的2小时50分钟后,20日凌晨1时50分,奇迹终于出现,马元江被抬出废墟。
在欢呼和掌声中,最后将马元江抬出的上海消防局的消防队员们,集合在了电视镜头前,消防员们尽情地表达着成功的喜悦。这时,一名志愿者将尹春龙推到了记者们的面前。
“你们也应该拍拍他,他也做了很大贡献!”
一名救援人员负责人紧紧握住尹春龙的手,拥抱了他,“非常感谢你,你的贡献很大!”
小尹一时有些激动。
“他是真正的英雄!”在此之前,一名一直在现场关注救援过程的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医院的医生对记者说。
 
 
神奇志愿者尹春龙抬烈士回家
 


6月13日夜,志愿者尹春龙讲述运送遗体的情况。本报记者 欧阳晓菲 摄

(人民网-《京华时报》)

  在上万名寻找飞机残骸的队伍中,一个瘦小的年轻人引起许多军人、民兵注意。他将装有烈士遗体的尸袋紧紧捆在木枝上,遇到峭壁肩扛手推,护送遗体。

  阿坝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冯毅称他是优秀的志愿者;与他同行的军人、民兵直呼他是“英雄”。

  他叫尹春龙,一个20岁的志愿者。他曾经以一己之力,在映秀镇的废墟上打通一条隧道,帮助被埋179小时的马元江上演生命奇迹。

  在映秀镇,他已经工作了几乎整整一个月。

  “无处不在”

  6月13日夜,映秀镇。

  阿坝州黑水县武装部民兵驻扎营地的一个帐篷里,六七个汉子围坐交谈。在经历了两天多艰难跋涉后,黑水民兵将五名飞行员遗体护送到映秀镇。那是一条连遇峭壁的回家之路。在透支了所有体力和精力后,民兵们可以喝着啤酒,休息一下了。

  瘦小的尹春龙捏着瓶矿泉水坐在人群中,宽大的迷彩军裤一直挽到大腿处,腿上是遍布擦伤的痕迹。大伙碰杯喝酒的时候,尹春龙就举着矿泉水瓶,这个不抽烟、不喝酒的20岁神奇志愿者的生活习惯,还像个孩子。

  黑水县的民兵从5月31日就开始全程参与对失事直升机的搜救活动,并上山将全部直升机机组成员遗体护送下山。

  黑水县山道崎岖。“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险的路。”黑水武装部副部长何惠章说。

  不过,让他更吃惊的是尹春龙,这个不知什么时候“混”进他们队伍中的年轻人,顺着绳索爬到了坠机地点。他亲眼看到尹春龙打着弓步,将装着遗体的尸袋放在大腿上,在别人帮助下,用胶带将尸袋紧紧缠在一根木枝上。回去的路,要经过数个几乎90度的峭壁,只有这样的捆扎,才有可能将遇难者遗体送下山去。

  “他无处不在,映秀镇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经历了生死考验的何惠章,毫不吝啬地把赞誉给了这个认识不到两天的年轻人。

  “对,你说的太对了。”尹春龙猛地伸出右臂,挑起大拇指,对这赞誉表示赞同。对于极度的危险和他人的赞美,这个闯劲十足的年轻人一概照单全收。

  不过,这次抬烈士遗体回家的历程,让这个似乎不知胆怯的年轻人也心生畏惧。“比救马元江那次危险多了。”尹春龙说。

  5月18日、20日,沿着尹春龙打出的隧道,消防员在映秀湾电厂办公大楼的废墟中,先后救出被困150小时和179小时的虞锦华、马元江。他们是映秀镇救出的最后两人。

  重返映秀镇

  尹春龙是四川资阳人,地震前在家乡以种植、出售香菇为生。(关于尹春龙救人经历,本报曾在5月21日做过详细报道)

  5月20日,救出马元江后,本报记者陪着尹春龙回到成都,尹春龙前往医院探望虞锦华。离开成都,尹春龙又回了趟资阳老家,没两天,又重返映秀镇。

  那时,远在重庆新桥医院就治的马元江带话说,希望能见到尹春龙。

  尹春龙赶到了重庆,在新桥医院,体力早已严重透支的尹春龙昏倒了。新桥医院为尹春龙做了全面体检,幸运的是,这个在地下打隧道24小时、与腐尸面对面的年轻人并没有感染疾病。

  在重庆只休息了一天,尹春龙再次返回了映秀镇。

  在映秀镇,他背着40多斤的帐篷杆和军队一起将物资送到了岷江东岸的黄家村。黄家村还有居民50多人,物资极缺。在黄家村宿营一夜后,尹春龙回到镇里,帮助老乡收割庄稼,从废墟中刨家具。直到5月31日,坠机的噩耗传来。

  寻找飞机

  在得知飞机是向卧龙方向驶去后,抱着救出生还者的希望,5月31日下午5点,尹春龙向着卧龙的方向,爬上了高山。与此同时,上万名军人和民兵接受命令,向大山进军。

  当天晚上,尹春龙碰到了一支200人的部队。和这支部队一起,尹春龙前后到了海拔4000米的灌木林和3800米的大红崖,后者是飞机坠落地点,但由于山林茂密,且大红崖距离最初判断的坠机地点,有一定距离。尹春龙和那支部队,遗憾地与坠机地点擦肩而过。

  在搜寻过程中,尹春龙与部队再次失散。

  按照他的描述,他在山上转了四天,以山泉水为生,最后到达映秀北部的银杏乡,才再次遇到部队。

  此后,尹春龙继续在山上搜寻,并与邛崃市的民兵相遇。尹春龙出色的攀爬能力给民兵们留下深刻的印象。6月10日上午,尹春龙从银杏乡到东界老搜寻飞机回来后,只见到民兵政委给他留的字条,内容是“英雄:谢谢你对我部的支持,欢迎来我部玩,因上级通知,我部马上出发,未及时通知你,请原谅。2008年6月10日,11时40分。”

  在那里,他被告知坠机地点确定为大红崖地区。

  尹春龙当天回到了映秀镇,第二天一早,再次奔赴大红崖。

  6月11日深夜,黑水武装部副部长何惠章在队伍中,发现了陌生的尹春龙。何惠章随后就被这个小伙子震住了。

  最危险的夜路

  从映秀到大红崖失事地点,先头部队设置了4个宿营点,从第4号宿营点到大红崖3204高地后,向下一个300多米的深谷中,就是失事地点。

  在和黑水民兵宿营了一夜后,6月12日,尹春龙登上了大红崖3204高地。

  在高地上,尹春龙和黑水民兵一起,将装在尸袋中的遇难者遗体用胶带缠在直径15厘米的树枝上,开始运送遗体回家。

  从3204高地到4号营地是最危险的道路,要走一个V字形的深谷,最后上到4号营地需要爬上一个几乎完全垂直的100多米的悬崖。

  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尹春龙轮换参与抬遗体,他用肩膀顶住木枝,一手抓住绳子,已爬上4号营地的民兵在上方拖,小心翼翼地将烈士的遗体顺上山崖。

  路上,当遗体松开时,他摆出弓字步,将尸袋放在大腿上,用胶带一圈圈缠紧在树枝上。

  “他捆得最结实,有点奋不顾身。”黑水武装部部长徐阳说。

  就这样,尹春龙帮着将机长邱光华的遗体抬过了最艰难的路段。在得知第五具遗体运送出现困难时,尹春龙再次跟随黑水武装部民兵返回大红崖高地,全程将遗体抬回。

  12日晚上,在雨中的山脊上,和同伴们一起,尹春龙沿着山脊,翻过一个又一个V字形的山谷,度过了最危险的一夜。

  13日清晨,在尹春龙同伴的肩膀上,最后一名机组成员的遗体回到了映秀镇。

  被高度评价

  抬五名飞行员的主力军——黑水武装部的民兵们,对尹春龙交口称赞。黑水县武装部部长徐阳说,他确实立了很大的功劳,“他发挥个人特长,多次捆绑遗体,在危险路段全程抬送,连续走了一个晚上。”

  阿坝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冯毅对他的评价是:“尹春龙同志作为志愿者,在清理和搬运烈士遗体工作中,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参加了第四位烈士遗体在最艰难、最危险地段的搬运,第五位烈士遗体全程的搬运工作,其间多次整理遗体包装袋,是一位优秀的志愿者。”

  6月13日晚上,尹春龙的父亲给他打通了电话,叮嘱他要记得回家。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