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青少年迷失方向,中国前途堪忧

金紀难转引 · 2011-10-02 · 来源:网易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大学对中国留学生的讲话

                                 中国青少年迷失方向怪谁     
     
     这段时间,央视在不停地讨论青少年遭受黄毒和沉迷网络的问题,也介绍了不少青少年因此而迷失方向,或走入歧途之事例;一方面是家长们的愤怒和无奈,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的控诉和固执己见;看来这场两代人的痛苦和迷惑,一下子是难于解决的。     
就这个问题,除了家长和青少年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之外,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议论也不少;就是那些作客演播室的专家们,也有不同的解读和指教;有劝告家长的,有指责网络的,有提出加强监管的,也有提出完善法律的,甚至还有专家建议加强性教育的;就是没有指责和规劝政府与青少年的。     
看来,现在做家长确实很难,自己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投向了后代,有些人甚至冒着违法乱纪的风险,为子女积累钱财和拉关系走后门,可是不但得不到子女的理解,还得承担自己无法承担和不该承担的责任;因此,家长们只好听天由命了。     
说句公道话,虽说家长们很无奈,也很冤枉,但也不是没有可指责之处;那种过份以娇生惯养方式溺爱子女,过份用物质刺激,和用金钱价值观引导孩子成长的家庭,的确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同学之间的吵架,或老师训斥了一下之小事,就大动肝火,这样的溺爱行为,自然造成了孩子的放任,和过份的脆弱;这与青少年迷失方向,也的确有些关连。     
回顾我们过去的成长过程,在家中,小孩子除了吃穿有点照顾外,稍大点的,就得担负力所能及的家庭责任;在学校,不遵守纪律,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调皮捣蛋或吵架打架,肯定是要受到学校训斥和处罚的,罚站、罚跪、罚扫地,放学留下,打手心,这都是常事;但没有一个家长会去找学校,找老师,找对方家长讨说法的,而总是先斥责和开导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严管,也没有什么离家出走,或自杀之事。     
因此说,现在办学校,当老师也难。     
     
就青少年问题,我认为总的来说,社会大环境不良,才是主要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太糟糕,又缺少健康向上的引领气份。     
     
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除了家庭和学校还留有一份对儿童、青少年稍为有益的活动空间外,他(她)们只要离开家门和学校门,其所见所闻,就都是乱七八糟的社会环境;听到的除了宣扬财富和金钱有理论,就是整天谈论金钱和美女,什么经济指标,什么致富梦想,或是股市奇谈,而道德和科学知识,却作为陪衬;看到的都是花花绿绿的买卖场所,挤眉弄眼、搂搂抱抱的街头行人,露大腿、扭屁股的路边广告,戏场影院不是武打,就是言情,网吧不是梦幻,就是裸戏,就连央视也大多是无聊的斗乐,或是争丽斗艳的展示,或是主持人的戏言与拥抱;整个社会充满铜锈味和低俗气息。     
我至所以说,家庭和学校还留有‘一份’有益的空间,也就是说,在家庭和学校中,也不是全是有益于儿童青少年的空间了;家庭中有电视、电脑带来的不健康东西,甚至还可能有黄色的报刊杂志,和父母们不检点的引诱;学校由于国家的宽松政策,和某些所谓专家的鼓动,于是也对谈性、乱性不管了,加上学校老师怕家长们找麻烦,所以对明知要管的,也只好争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此恶劣的大环境,又怎么能不让我们的幼嫩花朵不受污染呢?     
     
二:不负责任的专家性主张和传媒不负责任的做法,是毒害社会,毒害青少年的主犯     
     
记得在世纪交接那段时间,不少专家文人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性解放热,鼓吹要在性开放上解放思想,性知识要从小开始教育,性教育要搬进校园、搬进课堂,有些还提出要教学生性技巧,有的甚至公开主张学校可以谈情说爱,可以同居;于是一时间避孕套成了糖果和礼品,到处派送,教师教男女学子脱光衣裤叠罗汉,还称之为行为艺术;这与网络教唆性犯罪,有何不同?     
本来是纯净无瑕,天真烂漫,对性不了解也无追求的青少年,被他们一教,被他们一鼓动和引诱,那好奇心和试验欲不就起来了吗?再发给和教会人家使用避孕套,不就明摆着的鼓励人家可以性乱吗?这与黄片的引诱有何不同?再加上各种黑心传媒和不健康文学艺术的污染,如此伤风败俗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年青幼嫩的青少年们,怎能经得起如此考验,而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     
     
三:我们的社会,缺少健康有益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是逼迫青少年走入不健康场所的关键     
     
如果我们的青少年,在离开家门和学校门之后有个健康而有趣的活动场所,如;国家和地方政府多开设一些既有趣味,又能普及各种科学、艺术知识的青少年科学馆、艺术馆,科学艺术游乐场等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当然要低收费,不要追求利润);这样不就能减少青少年进网吧,进不健康场所了吗?而且又能学到知识,又能快乐的度过多余时光。     
国家和地方媒体,本来就是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好人好事的,传播科学知识和宣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那能只追求收视率,只顾多捞钱,不注重社会影响的好坏呢?在儿童、青少年仍未入睡之前的黄金时间段和节假日,就不应该尽是播些只顾斗乐,无教育意义,又不积极向上的无聊节目,无聊广告;在这种时间,除新闻之外,应尽量多播些适合儿童、青少年的,有积极向上意义的,有引导教育作用的节目;如好的电视剧,电影,科教片,动画片,各种知识趣味型的科普节目等等才对;如象现在一样,只顾场面热闹,只顾大人乐,不考虑后代健康成长的做法,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主流媒体,是很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应该的。     
     
四:只有严管、严查、严惩各种毒害社会的违法乱纪,才能保证我们的青少年健康成长     
     
事实是,我们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不良现象,不管是制黄传黄、制毒贩毒、制假作假、赌博嫖娼、拐卖妇女儿童,各种事故和违法乱纪,都与官场腐败有关,而这些丑恶行为至所以有规不循,有法不怕,累禁不止,死灰复燃;原因就因为钱的吸引力太大了,加上权力又在作怪,而处惩又太松太轻,自然没有镇慑力,也自然禁而不止。     
在我们国家,民众是善良老实的,执政上又没有反对党,应该说管好一个国家和地方,是比人家容易得多,可为什么,解放初期己解决了的各种丑恶现象,为何又统统都死灰复燃了呢?而且至今仍然没有采取有力而果断的措施,这是谁的责任?能怪老百姓吗?     
老实说,如果我们的有关决策者和当权者,仍然把这些祸国殃民的社会丑恶现象当作小事,仍然采取姑息迁就的态度来应对,仍然采取不痛不痒的打击惩处方法来处理,你的其他政策再好,你对人民说得如何美都无用。     
现在就是不讲毛泽东思想,不讲无产阶级世界观。这样下去怎能行?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利永贞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2.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3.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4.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5. 元龙||美国欲吞并加拿大,打脸中国亲美派!
  6.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7. 俄罗斯停供欧洲天然气,中国的机会来了?
  8. 华东某地方农村调研总结
  9. 哪些人不敢承认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
  10. ⾼龄劳动者:延迟退休、社保困境与超龄压⼒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掩耳盗铃及其他
  8.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9.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0.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