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集体写作|我们对大学失望的瞬间

被大学吞噬的孩子们 · 2024-01-15 · 来源:月卿小语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高考是一考定终身,大学则是一系列考试定终身,每一场考试来得都像高考那样,和一切可以变现的东西挂钩,实际上还是应试的老路子。

  今年的1月3日,三联生活周刊发布了文章《“高中化”的大学里,晚熟的大学生们》,主题是大学生从心理到生活上的不成熟,主要观点有:现在的大学生心理成熟程度低,社交能力差;大学生对父母依赖,独立性差;老师在学生前的权威减弱,因此大学的教育能力下降;等等。

  可以看到,这篇文章中主要的观点都来自教授(特别是甘阳教授)、学院院长、博导等等,作为文中所指的“晚熟的大学生”,让我难绷的是,这些让上位者们“非常吃惊”的大学生的“堕落”,无非是萦绕在我们日常生活每一分秒的、对整个学校教育的失望。

  于是,我邀请了一些朋友们以“对大学教育失望的瞬间”为题,进行了一场集体写作。在这些文字中,失望遍布各个角落:对老师的失望,对课程的失望,对体制下进步者不得进步的失望,对似真实幻的大学许下的诺言的失望。

  我感受到:大学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发生的场所。

  ——被大学吞噬的孩子

  三文鱼

  一般通过哲学人

  “做哲学不需要你的看法。”

  回想第一个对于大学教育失望的瞬间,是在某一门伦理学课上:某某同学做pre的时候讲了自己对于某个伦理问题的观点,小标题是“我的看法”,坐在下面的大牛教授直接开麦“做哲学不需要你的看法”。可以说听到这句话意味着我整个大学学术生涯的结束(笑)。

  我感觉许多朋友在大学时都面临着艰难的自我教育,但大学很经常地让我们感受到“不需要你自己的看法”。辅导员会来问你自己对未来的看法,但那是为了统计就业数据;导师会来问你对某问题的看法,但那是为了写论文。大学的文科教育放大了哲学家的声音、专著的声音、长江学者的声音,那我们自己的声音又有谁来听呢(就算那是稚拙的)?而如果连自己的声音都没有,谈何成长呢?

  又及,写出“韩国绝大多数学生是要打工的。打工成为他们解脱内卷的帮助方。我们现在一流的大学里,学生们不用打工”的人,知不知道实习生的命也是命啊!!!

  蛋炒饭小公举

  炒蛋炒饭时记得加香菇

  问题不在于质疑坐冷板凳,而在于为什么你可以在书海中十年冷,而有的人却只能在车间里、破屋中十年冷?多说一句的话,号称要坐冷板凳、但下班后就坐在情人的热炕头的教授,恐怕也比比皆是吧。

  最先想到的是“自学”。如果从家里来上大学只是为了换个自习场所,那又有什么意思呢?课堂上虽然不乏讲课认真的老师,但总体上说提供知识和眼界的效率远低于自己阅读。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老师在课堂上提供的“知识”只是知识树的一些细枝末节,甚至是连细枝末节都称不上的空洞理论词藻,很多同学就这样迷失在其中,无从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知识体系。有人一定会说,“大学不是高中,本来就是在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啊。”你说得对然而,正是这一“平台”垄断了我们的学习方式,限制了我们对外部的想象力。想想那些貌似语重心长的“板凳甘坐十年冷”酸臭话语吧,说到底无非是追求变革的力量退潮后的自我设限,无非是“守住我的中产”这句心里话的道貌岸然版本。问题不在于质疑坐冷板凳,而在于为什么你可以在书海中十年冷,而有的人却只能在车间里、破屋中十年冷?多说一句的话,号称要坐冷板凳、但下班后就坐在情人的热炕头的教授,恐怕也比比皆是吧。

  还想到,大学的“优秀”是一种令人作呕的造星运动。比如每年从毕业生中挑选几位成为优秀代表,这种挑选几乎重复着相同的结构:被选中的人有的代表“科研”,有的代表“学生工作”,有的代表留学生……他们被凑在一起,就拼成了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竞争“综合实力”的资本。这种挑选只是大学在各个层面框定“优秀”的一个缩影,单向度的“优秀”塑造了同学们对整个大学生活以及自己发展路途的设想,进而制造出一大批把自己挤压到这种被框定的“优秀”之中来谋取利益的人物。这些工于算计的“学术活动家”、张牙舞爪的“学工人”,其实是很可怜的,因为他们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抛弃了自己的面目和力量,削足适履地成为这个体系需要的点缀角色。能够看到这里的问题在于,大学为自己的“优秀”定义设计了一套奖惩体系,与它同行就是人上人,不合作就被放逐到边缘。

  我们幻想上大学会带来多元的生活和开阔的视野,但最后得到的却是被裁剪的知识和单向度的“优秀”,想想也是够惨。

  白鲳鱼

  复日大学芒果干

  我们将大部分精力投入给一些我们根本不知道意义的事务和无厘头的竞争之中,并且在内卷中弱弱相残,而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

  我的大学经历比多数人顺利得多,我成功之转到更感兴趣的专业,并保了研,似乎分得了一部分既得利益。但与此同时,向我展现的是过去的理想和兴趣在学院体制下多么可笑,我们将大部分精力投入给一些我们根本不知道意义的事务和无厘头的竞争之中,并且在内卷中弱弱相残,而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绩点,奖学金,优秀论文,期刊,这些大概比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更重要吧,受创伤者可以继续成为这个体制的加害者,轮回是无法结束的。

  我和很多人一样在大学丢掉了精神健康,持续焦虑和抑郁了好多年,并且在这个叫做校园的大集中营里面自欺,失去了塑造自己爱和希望的能力。在这些时间里,我也看清楚了过去理想中的学术无非就是对现实的充耳不闻甚至逃避,看清楚了学院体制,不过是在大棒的保护下生产着用于再生产悲剧的胡萝卜罢了。更不要说,大学一直在吞噬自己的“孩子”——那些被赋予理想热情却被无情排斥甚至是镇压的人们。

  大学的身份形成了一个虚幻的共同体:我们要爱某旦,以某旦人自居,带着拥有文化资本的骄傲去参与到残酷但毕竟高级的竞争之中,或者是幡然悔悟想起自己的知识分子使命--反正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区别,正着反着还是确证自己的「某旦人」身份而已。邪恶的大学流他人之血,却分开我们和更远的世界的距离。

  大面筋

  我是布洛特·亨德尔

  教师们从大一就开始告诉同学要善良,不要把绩点看得那么重,要去赏花赏月赏一切,并且在期末将血淋淋的绩点排出。

  在大四之前我一直不相信有人能一直靠洗稿度日,直到保研前夕我发现有几位同学回忆起大学的教育,都有着同样的困惑,只不过他们慢慢学会了如何在这样的机制下有效地模仿。但事实上问题不仅仅在于区分认真写/洗稿,因为许多糟糕的论文即使被“认真地”思考过,煞有介事地铺出巨量参考文献,也无法掩盖其中的问题,但似乎在教授那里,这些问题从未存在过。这无非意味着审判行为本身的愚蠢特质。

  教师们从大一就开始告诉同学要善良,不要把绩点看得那么重,要去赏花赏月赏一切,并且在期末将血淋淋的绩点排出,那些紧盯着大榜的孩子们,正期待着将那场长达12年的大型审判延续下去,愿他们的心良善如初。

  计生

  放下他人情结,嘲笑自我命运

  之后我才渐渐意识到这是学院体系的某种悖论的缩影,它用来评判“成功者”的标准是彼此不一致甚至相互妨碍和冲突的:既教导大家要尽量摒弃焦躁和功利之心,尽量在“纯粹”的学术中陶冶心性;又用大量的累赘课程、严苛的绩点指标和考核办法将大家弄得左右失措,亦步亦趋地参加这场跑步机上的游戏,而实际收获却只能打上一个问号。

  记得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当时院系第一次评奖学金,大家都争先恐后报名。后来听说有自己认识的一位排名绩点非常靠前、平时在学术上也很有自己想法的同学连最低等的奖学金也没拿到,原因是因为她没参加什么其他的校园活动,在综合测评上被其他人丰富多彩的材料给挤掉了。

  当时听说之后就很愕然,我在高中习得的思维还下意识地把奖学金和成绩挂钩起来,仿佛只要一心一意读书,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管,最后肯定能拿到回报。但这个事情让我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那是一个有意思的转折点。而之后我才渐渐意识到这是学院体系的某种悖论的缩影,它用来评判“成功者”的标准是彼此不一致甚至相互妨碍和冲突的:既教导大家要尽量摒弃焦躁和功利之心,尽量在“纯粹”的学术中陶冶心性,仿佛这样就能养成对未来的处变不惊姿态;又用大量的累赘课程、严苛的绩点指标和考核办法将大家弄得左右失措,亦步亦趋地参加这场跑步机上的游戏,而实际收获却只能打上一个问号;还要附加上各种评判头衔的游戏,促使着大家强迫自己“全面”发展,以证明自己没有被内卷挤压为单向度的人,而是有超出常人的光彩之处……保上研的人未必真的读过多少书;喜欢读书钻研的同学可能因为水课太多、卷不过别人只能拿到惨不忍睹的绩点;对学术缺乏热情的同学挣扎许久终于想要退出,回头时却发现学院根本没有传授自己什么面对社会的实际经验和技能……

  无怪乎每年诸如“清华特奖”之类的新闻都能吸引关注,因为那一份份流光溢彩全能达人的简历某种程度上就是大学勾勒的神话图景的顶峰,好像能令我们短暂地遗忘掉自己在这个体系中承受的种种错位、矛盾与冲突,转而接受那一份诱人的呼唤:看,只要再努力一把,你或许也能同他们一样,够到那个众人瞩目的位置。

  水银

  我就用这个罢

  直到有一次我亲眼见识了一位老师如何给考试缺席的学生打出B的成绩时,我实在无法再将大学教育看作什么名副其实的东西。我坚信上课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听课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从此养成了上甲课做乙事的好习惯。

  初上大学的时候我是继续以高中的方式来学习乃至生活的,包括但不限于严格的作息时间,固定的晚自习任务,极为稀少的娱乐活动等。直到大二以前我还从未逃过课,每一门课和每一节课都十分认真地记笔记。我以为,大学乃是高于高中的教育场所,其学习难度也必然是空前的,非如此按部就班不可。

  然而,我逐渐地发现了如下几个事实:

  1、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多都不堪入目。朗读ppt已经算是勉强在干人事了,空扯闲谈者大有人在,我第一次明确且集中地体会到,一节课认真上完居然可以完全不知道应该记些什么。不仅如此,大一第一次考试就教会了我,所学和所考原来普遍是两张皮,那究竟为什么要这么考?为什么要这么学?没有人给我答案。

  2、课程之间彼此孤立,没有我所以为的系统性和联动性。即使是同一个序列的课或者同一门课的上中下三部分,所教授的内容都几乎没有办法产生衔接,更遑论那些参差不齐的花样课程。如果说高中是七大课程并立,那大学的学习经历差不多就是十几个散兵乱抓。

  3、成绩不再能忠实反映学习的水平。同一门课在不同老师手里学到的东西可以完全不一样,同时打分的标准也可以完全不一样,高绩点的学生未必真的就从课程中掌握了知识,深化了思想,而学习钻研自有建树的人可以低分通过。考试和选课越来越像是一个博弈问题或技术问题。

  基于这些事实,一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的教育扎实程度远不及高中,负有教师职责的职工大多无心精进教育工作。说得直白点,大学里的很多课程计划不配称之为计划,教学不配称之为教学,教师不配称之为教师,考试不配称之为考试,最终其教育也就不配称之为教育。而在这基础之上,更有人恬不知耻地说,“大学主要就是自学,老师只能起引导作用”或者“大学教育重点在于培养素质,而不是专门的知识”——既然如此,那大学要这么多经费、分这么多院系、安排这么多课程图什么?

  我深感课程无聊而又繁琐,纯属浪费时间。随着思想的积累深化,又越来越发现一些课程内容堪称智障。直到有一次我亲眼见识了一位老师如何给考试缺席的学生打出B的成绩时,我实在无法再将大学教育看作什么名副其实的东西。我坚信上课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听课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从此养成了上甲课做乙事的好习惯。也难怪有人说致富之路就在《刑法》之中,学习之路不也在高中老师反复批评的“开小差”里。就教育质量来说,“大学高中化”纯属碰瓷高中教育,大学教育不来干扰我做实验、搞实习、写文章就千恩万谢了,好老师的课之所以“好”,很多时候是拜同行衬托所赐,消费降级从大学教育抓起。

  立刻墙

  白鲳鱼是我老大

  做一个在同学眼中“好”的老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原来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之前看到有同学说,眼下大学教育只要能不阻碍想读书的同学读书,可能就是非常难得的贡献了。另外也有前辈说,其实大部分课都不用上,水过去就好了。大概大学到现在这么多年,所有最直率最坦诚的声音都在不断地重复这样一个观点。只是可能自己前几年自己没有试图去反思一些什么东西,如果什么都不想,好像这个系统本身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回头想起来,也会感觉自己那个时候的心态其实和现在很多爱写评论文章的同学一样,谈为什么“不支持大学校园完全放开”,然后写了一篇长文谈绩点制度(当然不是说这个制度不糟糕),理由好像是因为没拿到A。今天看来当然很多东西都很好笑乃至很令人不适,但是某种意义上说我可能是可以理解这样的心态是怎么样的。

  系统性地觉得大学教育有多糟糕,可能还真的是对大学教育有了“失望”的判断之后才有概念的。怎么说呢,我有一天知道大学就是个平台,没必要对整个教学体制有期待的时候,我才会发现这个体制的影响是多么糟糕。可能在局中的时候,我们遇到的大部分糟糕的事情好像都是说,啊我遇到一个糟糕的老师,或者说你很关注自己的绩点的话可能会觉得绩点制度多糟糕,这个时候我自己还是会觉得这个都是非常局部的问题(因为总得来说大部分老师都是糟糕老师,但是总归有少数不那么糟糕的对吧)。

  直到说后续一起和不同同学做活动,然后和一些不错的老师接触之后才发现大学教育烂透了。做一个在同学眼中“好”的老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原来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不谈政治限制,老师认真讲课,对学生负责,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说居然会是非常负面的选择(因为教学实在太不重要了)。另一方面,有时候和一些不错的老师聊天的时候,似乎也不断会觉得,即使一个人主观上想法非常好,有很多点子,但是由于你可能坐在一个快要能拿到终身教职的位置上,很多视野就依然会被限死。怎么说呢,比如有个老师有很好的想法,但是他自己在向学生传达这些想法的时候,依然是毫无反思的用一种灌输的姿态和手段去做,最后会给人一种他好像只在乎怎么表达自己,而完全不在乎听众的想法和困惑到底在哪里。如果是这样,那你的想法再好,主张再“进步”又有什么价值呢?然后从另一个角度说,对这个问题有反思的朋友,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吧,好像又往往需要面对很大的精神压力。

  可能对大学教育最失望的点在这里吧,更多的已经不是对现状本身失望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现状很糟糕。而是说对于那些试图改变这一切的人来说,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会显得更摧残人。大家不仅要面对一个非常强的基于行政权力的,体制化限制和压抑,同时也要面对一个高度现代学术工业的,基于一种更新自由主义的逻辑的摧残,与此同时还需要应对一些非常个人化的“大爹”们,他们往往在这两个节点都有发言权。大概这样吧。

  大乌龙

  千层面好吃

  有门专业课老师讲到某个伟人经常逃课,并称赞道:往往干出一番事业的都是有个性的人。但是当真的有同学逃课的时候,老师非常生气,让我们通知那位同学课后去找老师说明情况。

  由于自己的专业是新开设不久的,所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容忍不太合理的培养方案和参差不齐的课程质量,也能看到授课安排在慢慢改进。但是这个专业让人感到比较别扭的地方就在于它把“形左实右”的特征在课堂上无限放大了。用曾经听到过的一个比喻——”这个时代的精神分裂症“来描述课堂的基本特征,是很贴切的:每节课接收的都是大量激进的话语,号召大家去“改变世界”,但同时这些话语又被以无限理论化的方式被赋魅,从而变得无比温和。相信上完这么多门专业课后,大家都会用“感性革命”“存在论”等等概念编织出一套看起来非常具有攻击性的话语。但是几乎没有一门课告诉我们现在社会存在什么真正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同时团结万岁型或思辨游戏式的文章在大多数场合下被鼓励。即使不喜欢这类文章,为了一个好的给分,或者是为了在课题申请、论坛评选中被早已适应了这套标准的评审人员”一眼相中“,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写出一些违心的东西。

  最后讲一个这学期刚刚发生的事儿:有门专业课老师讲到某个伟人经常逃课,给自己不想写的试卷主动打零分,并称赞道:往往干出一番事业的都是有个性的人,而往往不是看起来完美无缺的人。但是当真的有同学逃课的时候,老师非常生气,让我们通知那位同学课后去找老师说明情况。唔,可能大家都发现大学教育很糟糕,但是由于某种惯性,这种糟糕的情况或许还会延续很久。

  八目鳗

  小碎骨真好食

  当你终于能说话了,有话却说不出来,或者说了也没人懂的时候,恐怕是最绝望的。

  我对大学教育的失望,或许源于过去某个时刻发现它不能提供给我想要的东西,尽管我想要的东西在其他形式的组织当中似乎并不遥远。

  由于过去所受教育以及身边人的影响,其实我一直对于大学中的教育工抱有一定的尊重,哪怕其学术水平或者授课能力确实有所欠缺。此前我对教育系统的态度或许类似于打怪升级,不管刷怪的过程怎样,最后能攒到经验升级就行,在课堂上我们各取所需嘛。只要最终能够在学院中谋得舒适的教职,那么此前的磨难似乎都是值得的。

  不过,后来跟一些老师混熟了之后,也会听到关于学术界的一些故事,例如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成果在其他人眼中一文不值,完全不懂自己专业领域的人作为评委来点评自己的创作,甚至在自己的领域内找不到能对话的人——或许最后一个才是最让人难受的,当你终于能说话了,有话却说不出来,或者说了也没人懂的时候,恐怕是最绝望的。

  总之在那之后我就想,学院里似乎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丰富的内容,或者说在学院中寻求交流与理解只是它的附加价值,我此前能够舒舒服服的跟周围人交流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更多是出于偶然。这么想的时候,就很担心自己以后变得跟谁都谈不来,如同疯人回归社会,或者反过来。

  鲁蛇

  已被蟹堡王解雇

  从此英语成了大学生涯的噩梦,比初高中奥赛还要痛苦,为了修够学分,每学期都要抢相对简单但其实也很难的英语课(能上的课)。

  高中的时候学校没有社团,没有学生组织,刚入学的时候这些新事物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加入以后发现高校的学生组织其实就是个办活动的部门,当师生、校工权益受损害的时候,它又会站出来“代表”学生,以护校队的面目登场。后来了解了其他地方还有过去的学生组织是什么样的,更加剧了这种失望。

  “大学教育高中化”这个词仿佛把“高中”之间的区别抹平了,好像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共享着共同的高中经验。高中老师用尽浑身解数把我们送进大学,但实际上我们不过是一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空有一身应试技能,必须在大学用另一种模式深加工才能正式出厂。刚入学的时候对大学生活无限憧憬,以为终于摆脱了应试的地狱,开设的课程就像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终于有一种做主人的感觉。最初的不愉快来自于英语和体育,我的英语成绩在高中从不低于135分,英语分级分到的是大英三,上课其实就是讲课文,没有什么收获,自己仍沿用中学的学习模式,每天花两三个小时用在背单词上,但这些根本弥补不了文化资本带来的鸿沟,期中考试喜提不及格。从此英语成了大学生涯的噩梦,比初高中奥赛还要痛苦。为了修够学分,每学期都要抢相对简单但其实也很难的英语课(能上的课),英语非常好的同学同样青睐这些别人用来活命的课程,最后水平一般的同学无课可上,不得不在大四递交选课申请。体育课是按专业分配的,运气差的话分到的课又累给分又差,大概教务处也知道如果没有专业限制许多课大概不会有人选的,但为了显得我们有很多课,就强行让大家上不喜欢的课。

  上专业课以后不适感到达了巅峰,大概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课程比较有获得感,能够中规中矩讲下一学期的老师凤毛麟角,一学期下来总有几门课只能记三行不到的笔记。许多老师常常在课上自吹自擂/分享人生经验,说自己发一篇文能赚多少钱,不用手机多么高雅云云。有些老师会公然说一些油腻的话(比如怎样让女生倒贴,茶壶茶杯理论等等)。考试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甚至不知道咨询学长学姐期末怎么考(也不认识多少学长学姐),其实许多题目都是往年题,结果发现很多同学早就对往年题了然于胸,他们可以花较少的精力获得很高的成绩,这几年往年题+得a笔记成了期末的必需品。高考是一考定终身,大学则是一系列考试定终身,每一场考试来得都像高考那样,和一切可以变现的东西挂钩,实际上还是应试的老路子。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统一台湾为何困难重重???
  2. 台湾省选举闹完了,国家统一脚步将会加快
  3. 为什么有人一定要全盘否定前30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4. “股市的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
  5. 台湾“大选”落幕之后
  6. 朱树松:笼猿之死
  7. 否定修正主义的存在纯属别有用心
  8. 他上台了,又能怎么样?!
  9. 对台湾“大选”结果应有的认识
  10. 果然又绿了
  1. 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就要来了
  2. 朝鲜半岛,为什么脱离中国?
  3. 很多专家不如小姐,有八大理由!
  4. 统一台湾为何困难重重???
  5. 王厅长,你说该如何破局?
  6. 广州终于坐不住了,打响了一线城市发放房票的第一枪
  7. 俄罗斯不愿意再忍了,将事态扩大到国际社会
  8. 铁穆臻|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毛泽东
  9. 台湾省选举闹完了,国家统一脚步将会加快
  10. 吴铭|我很担心那些被美国人领养的中国孩子
  1. 孔庆东:向毛主席汇报——在纪念1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2. 张勤德:清算胡锡进们应抓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这个要害——在纪念1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3. 这是明目张胆地要抢班夺权
  4. 王光美:看今天的社会,毛主席当年是对的
  5. 张志坤|“毛泽东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6.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7. 事闹大了,老爷们经不起扒了!
  8. 解密90年代:为什么会成为一段最残酷的历史?
  9. 一帮混蛋
  10. 举办纪念130周年座谈会: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1. 纪念130周年新鲜事:西沙老战士照相馆冲印和毛主席的合影,老板悄悄退还冲印费
  2. 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就要来了
  3. 有这样一套辑录毛主席语录的大书
  4. 罗援:人民为什么呼唤周恩来精神
  5. 豫西农村农民经济收入考察报告
  6. 十八位复旦大学高材生,价值能否抵得上安徽一位小民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