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看公众号近期三篇推送,方向大约是用自己的经验为不确定的读者提供一份关于遭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时的参考。这并非一片游戏文章,是我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所进行的总结,并就前两封信表达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在第一篇来信中提到许多关于怎么办的问题,我有一些观点想要分享。
这个问题的完整版,是当我们在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感受到此理论中对改造世界的强烈召唤后,该怎么做?如果单纯是在问个人具体的行动,那么每个人处境、能力与观念不同,每个人的行动都不一样。
但每个人绝对有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做,介入到对世界的改造中去。
这不需要回答。
所以把问题剥开一层,提问就是,哪种行动是有意义的,哪种行动能够推进社会改变甚至历史进程,我该如何走在正确的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没有答案。不断地拷问自己这个问题,试图在头脑中推演正确答案,这个行为本身就很不妥。思考这些问题并付出实践,服务于自身所支持的历史集体,可以说这个人试图承担的是有机知识分子职能,将个体行为融入集体行动中去的一种前瞻性思考。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鼓励思考,但不要陷入无穷的玄想。
第一点,哪种行动有意义,请综合自身条件进行考虑与选择,确保自身处于事件中、行动中,你的思考与行动都会具体而真切。
第二点,由于许多的局限,我认为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一个多读了几本书的普通小知识分子,历史、思想与理论视野都比较偏狭,对于一些终极性问题,视野窄,实践少,真的给不出特别有说服力的分析,不要在宏大中内耗自己。
第三点,如果你真的有关于道路选择的思考,请持一种宽容态度,将现阶段你所看到的各种行动者的选择,视为一种摸索与试错。因为当你真正的投身于行动中去改造社会时,会发现,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行动,还都挺难的,没有在学校里读读书探讨探讨理论那么轻松。并且,当你将头脑中的观点试图付诸于行动时,可能你会发现,最有意义的思考,就是绞尽脑汁将手边这点在宏大叙事中提都不会提的小事做好,而不是思考这件事情是否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确定一件事有意义,参与其中,行动,就够了。成功了继续,失败了总结。累了,歇歇。受挫了,重整旗鼓继续走。作为普通人,做好眼前事。在我的理解中,行动不仅是在公共空间中进行左翼意识形态生产与扩散,也在于个人日常生活中。我非常不理解,许多人认同将朋友搞得多多的这句话,但却罔顾革命历史进程中,多数人的思想转变并非是因为什么文献专著,而是行动者对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团结,思想的转变也大多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
为自身所遭受的不公而斗争、提升自身素养、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力、拓展社会关系、影响周围人的观点、帮助他人进行抗争等事情,哪一个不值得做?哪一个没有能力做?是觉得意义太小不值得,还是归根到底不愿付出行动,只是嘴上说说?很多时候,微观斗争被人们忽视,但他们闪烁其词说这意义寥寥。
我想说,行动是给自己的信仰一个交代,不是脑子里作秀给历史一个交代,历史不需要这样的交代。
如此,我认为,普通人的怎么办问题很直接,在公共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意识形态的生产与扩散;在个人日常生活中,着眼于微观斗争,在实践中反思、阅读,提升自己。是学生,多读书,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社会议题,做社调,做读书会,在校园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等;无论白领还是工人,学习更多手段捍卫自己与工友的利益,读书,思考等等。
放弃幻想,实事求是,承认自己的局限,踏实地进行微观斗争。
当然,这些所有的前提是你已接受了马理论的基本观点,愿意因之行动起来,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只是看看,那你多看看,少吹牛也是好的。
对第二篇文章,我希望辩解一下,我身边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朋友,很少有人会自称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我们深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前提是以行动参与到斗争中去,ta必然是葛兰西意义上的有机知识分子(对于无产阶级而言,有机知识分子的重要职能在于组织功能)。
对我这种普通人而言,满足上述条件的人我们见得不多,但我们也因此知道,行动是裁判一个人是否践行其信仰的唯一标准。我不知道你遇到的“马克思主义者”带给你多大创伤,但我觉得多做事少交流可能也是好的。在大学中,学术性话语产能过剩,许多人都在从各种理论中搬运概念,特别是批判理论在当下的传播力度也不小,从话语中判别一个人是否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很荒唐的。
我比较讨厌各种主义之争与标签,可能是因为我已进入社会,我更要看看ta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在一件事情上,如果我们意向一致,什么主义根本不重要,把事情做好是最重要的。这个简朴的道理对于小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但公众号的读者多为大学生,想来早已熟稔于心。多做事,少说话,忌自我感动。我认为,成为一个行动者,胜过绞尽脑汁用哲学话语和各种标签给自己缝一套高等教育寿衣。
还是那句话,没有行动,言行不一致的人,你搭理他做甚馍。以马克思主义为志业这句话很奇怪,像是一句捧杀,许多人只是在阅读过后有着向左翼靠拢的思想倾向并表达困惑,如果处于这个思想阶段,没有任何道理自我要求,或者要求别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志向并加以讽刺。假使,你认为有人强烈的表达自已以此为志向但毫无作为,这似乎是个人的轻率举措。许多接受过教育的人以某某为志向但并未付出、放弃、或付出但未实现的情况似乎稀松平常,这个社会没能实现理想的人太多了,与其嘲讽,为何不阐述一下为什么人们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是的,我以马克思主义为志向。不是的,我需要远甚于打破鸡蛋壳的勇气,我需要与家庭抗争的勇气,需要与权力对抗的勇气,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被人指责的勇气,需要被校领导约谈时不认错的勇气,需要做社调时开口的勇气,需要接受行动空间收窄而坚持拓宽边界的勇气,需要做自己从未想过的事,走自己从未想过的路,而别人不能提供帮助只能自己走的勇气。
你说马克思主义是年轻时的玩具、二十岁的福音。这似乎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社会中许多为不公而奔走抗争的人是受过曾经的理想主义教育并占据社会权力的中年人与老年人,人们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思想资源并行动,只是ta们没有任何必要对着公众说我读某某主义罢了。这种徒惹是非,于事无功的做法并不理智,但这似乎让你误以为马克思主义只存在于校园,甚至只存在于高等学府学子的话语游戏之间,还是说你认为只有谈论着西马才算新潮,搬运着词语便叫思想,不读福柯已经不配探讨人们如何行动?还是说,让我们搁置关于行动的探讨,写一篇关于福柯的学术论文作为期末作业拿个A冲一下绩点?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是碎片化的掉进中国社会许许多多人脑中的,它为无数人提供了抗争的话语,为人们理解现实世界提供了有效的解释工具。人们不需要钻研理论写一本专著,只需通过有效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诉求。哲学固然高深,西马仍旧畅销,但若不是非写论文不可,没必要执迷不悟。揉进语言学后的人文学科是为高等学府学子量身定做的袈裟,吃斋念佛自有皇粮供应,谈吐晦涩方显法力高深,不是人人都是济公识得民间疾苦,也不是有着济世情怀ta就真个去济世了。
马克思主义在校园内的庙堂化再正常不过,学生们像群和尚在辩经,偏又刚出家不久,经书读的还是唐僧的译本。不能在老师面前假装不同佛法,只能搬着概念和同学吵来吵去,争辩我的理解才是真经。我想,很多人应该心知肚明自己生产的到底是学术垃圾还是学术真经吧。那么,为什么不出庙转转呢,是担心济公太落魄不如熬一熬做住持么?
佛门有出门历练,你打算什么时候下山?
还是那句话,行动。不要担心学术界是否会少了你这个大才,庙里不缺和尚,草野才缺。与其整日读经,不如做点事情。庙里小历练,庙外大历练。校园并未脱嵌于社会,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一个大学生,小事不屑于做,大事没能力做,这不就是古代死读书的书呆子么。
其实,超越性的行动没必要生长于深刻的对现实的理解,哲学是挺深刻的,不好找工作也是真的,做不了福柯做做客服也是好的。对客服行业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写一本社会学著作我觉得挺有意义的,但如果写一篇哲学论文我看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做客服对于哲学来说没有超越性,但对于其他人文学科还是有的。
马克思主义你就是不看哲学部分也无损于它的现实意义,但有大量的学术研究就是为此展开,毕竟只有研究抽象的部分,才能说抽象的话,做抽象的人,才能显得自己鹤立鸡群。我遇到过很多喜欢嘴上搬弄理论但毫无所为的人,了解一下后就会发现,ta的月开销比普通人月工资还高,钱还都是爹妈给的。这一点,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些人的确鹤立鸡群。
总的来说,一个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ta有足够的时间与能力支撑起ta的行动,完全可以用行动的标准去检验ta对自身话语与观点的执行度。哈,再次总的来说,行动起来也没那么难,只是需要一点打破鸡蛋壳的勇气罢了。
最后,建议你少看点书,多做点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