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正宁县榆林子街道“小博士”幼儿园是一家在当地教育部门备案、具有办学资质的民办幼儿园,有700多名学生,20多名教师,如今因校车发生21人死亡、43人不同程度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而被取缔,并由当地政府在原址重新组建了公办幼儿园——正宁县榆林子幼儿园。发生校车交通事故的全国已有多起,造成如此多的交通事故的根源在哪里?责任在哪里呢?究其原因: 一、教育产业化为事故种下了祸根。“教育产业化”让人类的阳光事业变成了最肮脏的交易,因为这是史无前例,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产业。民办教育是政府甩包袱和推行教育产业化的产物。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本是政府的责任,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教育成了“赔本的买卖”,把教育推向市场,把责任推向社会,事实是在“教育产业化”的过程,教育成为了敛财的工具。民办学校也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因此,校车事故,从教育产业化之日起,就为其种下了祸根。 二、生存压力为事故埋下隐患。民办幼儿园能存在就要生存,因为是政府甩下的包袱,资金自然只能靠自己。有介绍说,该幼儿园至关闭时还欠着贷款呢,而教师员工的收入只有几百元。对于家长来说,这儿的收费标准要比公办的低。也许,对于不少人来讲那些节约下来的钱算不了什么,可对于一个民工家庭来讲,那就是生机。安全是需要投入的,也是计入成本的,师生之比之低必然给教育在管理上带来漏洞,也是一种安全隐患。同样的幼儿园,不同的生存方式,同样的工作,不同的收入,同样的孩子,不同的待遇,这不只是幼儿园的差别,而是整个社会的贫富差别造成的。 三、政府“懒政”为事故失去监管。甩包袱就是甩责任,把幼儿园推向社会,在崇尚市场的社会中无疑就是让幼儿教育市场化。政府没了责任,就缺少了对幼儿园的监管。有多少的事故,非要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会重视,这足以证明当前一些政府部门的“懒政”程度。为什么不能早些解决这些民办幼儿园孩子的入学问题?是因为有困难吗?为什么造成重大伤亡后却能解决了?说明政府只要肯担责任了,问题也就能解决了。缺钱吗?但政府如果也能多流些道德的血,少支出一些招待费,节约一点办公经费,少用几次高档小车,甚至在烟洒饭局的牙缝中也许就能挤出经费来。 四、教育规模化为事故创造了机会。规模化办学,一是为了实现土地流转而进行的学校撤并,二是为了追求政绩工程而扩大办学规模,当然也有为了整合教育资源的。一撤一拼作个决定很容易,但有很多的孩子须走很长的路去上学、会存在多少安全问题有多少官员考虑过,也许他们就是用坐车来度量学生上学的路的。在追求规模化办学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中国的现实情况,这个用金钱垒起的教育让多少家庭为之踮起脚根,对于那些在农村留守的儿童,却是艰难的旅程。安全的校车固然人人都向往,但高贵的车费却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高攀得起,而事故就在这样的差距找到了机会。现实证明,发生这种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伤亡,大多是农村的孩子。 校车安全问题是许多学校、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甘肃榆林子街道“小博士”幼儿园的集中体现。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其责任在政府,其未来的命运也在政府。 「 支持!」 打 赏 ×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