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郑州市惠济区政府新址豪华的问题,不仅引起社会的愤怒,更令人从深层思考当前我国最热门的口号----“城市化”。这些年里,城市化是否也成了腐败的一个由头?梁北岳先生的文章发人深省。请见此文后面的第二篇文章:《官员热衷于城市化大跃进根本原因在于腐败!----城市化“大跃进”有什么实质原因?》。将仲大军和梁北岳先生的两篇文章一起读,才能感觉出问题的重要性。] 中国地方政府毫无遏制到了何种地步? ----评郑州市惠济区政府新址的奢华程度和政府的腐败程度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2006年7月15日 这些年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各地政府豪华、宏伟壮观的办公楼,以及欧洲园林式的行政中心。第一次给我震惊的是广东东莞市的“人民大会堂”,这座建筑的规模决不亚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几年后在广东顺德又看到了一片规划气派的行政中心,一片片的草地绿地,几座堂皇的办公大楼点缀其间。占地面积何止几百亩!足有几平方公里!当然,这一切都打着“城市化”的招牌。 有一年在南京讲课完后,乘车去机场,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出现一座美国国会山式的圆顶白色建筑,再定神一看,是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府的机关大楼。当时心中涌出无限感叹:也只有我们的政府部门才能盖出这样气派的大楼。 如果说沿海发达地区有钱摆阔气还有情可原,但前年去山东泰安市使我产生了更大的震惊,这个本不富裕的城市,居然在泰山脚下建起了一片足够豪华的政府行政中心,以市政府大楼为主,人大、政法等部门大楼环绕其周,其气魄,其规模,简直可以说无与伦比。那个宽阔的广场绿地足可以与天安门广场媲美。 我暗暗地吃惊,在一个人民还这样贫困的泰安地区,这些国家“公仆”们竟然这样挥霍人民的财产!我们这个共产党执政的政府,还有一点与人民共生共存的思想、有一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吗?我曾经几次写文章抨击地方政府的奢侈,腐化,曾经数次将这些豪华的政府大厦放到网站上暴光。但无济于事,各地政府的疯狂建行政中心的奢侈之风欲演欲烈。 这与历史现象有何差异!任何时代社会资源总是掌握在强势权力集团手中,而任何时代的国民财富都消耗在这个时代统治阶级崇拜的对象之上。在古埃及,法老们崇拜的是高大的金字塔,因此,整个国民财富统统消耗在金字塔的建造上。在古代中国,帝王崇拜的是豪华宫殿和死去的天堂,因此国民财富大都消耗在高城大墓上。在清代,慈禧太后为了建心爱的颐和园居然挪用海军经费。 而到了今天,中国社会崇拜的是什么?虽然没有了死后的追求----陵寝大墓,却有了现世的奢侈享受----豪宅、华宫,以及身份地位的显示:宏大的权力象征----政府行政中心。 就是在这种新权力和物质享受崇拜驱使之下,终于,暴露出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奢华新址的新闻----以530亩土地的面积打造出一个园林式的区政府奢华办公中心!终于新华社的记者们忍不住写文章了,终于政府奢侈的新闻传遍了国内外,连凤凰卫视电台也进行了评论。但是,这一过程却使我们产生疑问:为什么非要等社会舆论出来之后,地方政府官员们才检点和收敛?为什么中央政府不能将这样的事情消灭在萌芽之中?为什么当地民众不能在此举还未进行之前就能事先预防? 500多亩地的面积,建起了一片富丽堂皇的政府行政中心和山水园林,这么大的工程这么多的开支,郑州市政府何曾征求过市民的意见?是谁允许你们随便动用财政资金为自己修建如此奢侈的办公场所? 这种现象除了说明当前中国各级政府的约束软到何种地步,再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没有人能监管得了政府,政府的财政税收有无上的权力。这些年政府财政税收的膨胀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每年以20%以上的增速增长,但却没有人评论这种膨胀是否合理。如何多的财政收入都用到哪里去了?用到国防事业和社会保障上去了吗?没有,而是用在地方政府竟相奢侈上。 这样的财政收入怎么能不培养出一个奢侈的政府!改革这么多年里,我们把国有企业改掉了,把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改掉了许多,但什么时候改革过政府的行政方式?譬如,政府什么时候向社会公布过财政收入的开支去向?政府什么时候向社会公布过行政成本?国家统计局什么时候增加过新的统计数字(如政府办公经费等)?政府什么时候改革过不透明的执政方式? 如果中国的改革仅仅是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没有政府执政和行政方式的改革,那么经济改革的成果便可能成为政府腐败和腐化的经济基础。近年来,改革为什么受到社会这么大的质疑,其根本原因在于这场改革的片面性。 为了使我国诞生一个健全的政府,为了恢复共产党政府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我们以自己的行动向社会发出呼吁:地方政府毫无监督制约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中央政府要采取措施杜绝地方政府为所欲为的状况,郑州市人民群众要发挥自己的舆论监督作用。 我们呼吁:各地人大、政协要严格审查政府的各项开支,政府必须向各检查部门公布经费开支用途和去向,这要成为一年一度人大、政协会的重要议政内容。我国经济改革已经告已段落,行政改革已经映入眼帘,而所有行政改革的重点,就是中国必须有一个受人民约束的政府。否则,我们的改革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改革。 ------------------------------------------------------------------------------------- 附图: 郑州惠济区政府占地530亩状似豪华白宫(组图)
数百亩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
区政府办公新址的人工湖
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办公新址半球形会议中心
区政府园区中的瀑布
山东泰安市豪华的政府大楼 -------------------------------------------------------------------------------- 附文: 官员热衷于城市化大跃进根本原因在于腐败! ----城市化“大跃进”有什么实质原因? 梁北岳 2006年7月15日 《南方周末》2006年7月13日头版发表了《权威专家数次上书国务院 直陈城市化“大跃进”隐忧》一文,在这篇采访文章中,学者陆大道怒指许多地方官员大搞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大立交、大标志性建筑等超前形象工程,不管占用多少土地,也不管工程建成后利用率多么低,更不用操心失地农民的疾苦,只醉心于自己的大手笔和大政绩。 这种现象,陆大道看到了许多,因此“一脸的愤怒”(文中语),其实老百姓也都看得到,这太多了,随处可见,很普遍,普通老百姓也都痛心疾首。所不同的是,专家学者还可以上书中央,上了书有人理会,而百姓人微言轻,不关自己生活也就懒得管了、也难得管。其危害是不言自明,无须多说。这里评论原因。 对城市化大跃进的原因,陆大道分析原因有四:一是政府官员对国家其实地不大、物不博、人多地少认识不足;二是政绩考核体系有不足,提拔干部看重政绩;三是土地管理制度有缺陷,支配权在政府,农民无话语权;四是财税制度中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的来源,所以难以制止。 我认为,学者说对了一部分,还有一个内在的核心原因没说,也许是真不知道,也许是知道了也不敢说。学者说话影响面大,囿于身份一些话不能说,这可以理解。不怕学者知道了暂时不敢说,怕只怕不知道。 老百姓则可以知无不言:是什么原因使得官员们如此热衷于大兴土木,大搞大而不当的形象工程?——根子是腐败,绝不是认识问题和执政水平问题。 搞工程,可以捞钱,搞大工程,更有捞大钱的机会。名义还冠冕堂皇——加速实现现代化,加速地方发展,又能大把捞钱,何乐而不为?搞工程官员能捞钱,当今谁人不知晓?官越大,腐败链条越长,缓冲地带越大,越容易隐蔽,捞再多也不怕。 学者分析的几条原因中,除了农民无话语权(实际是无政治权利,政治地位太低)这一条是独立原因外(这涉及到政治体制等深层原因,这里无法展开谈),其它三条似乎都是属于认识问题。那么,改进认识从而改进干部提拔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不就可以解决问题吗?请学者和读者都再细想,也会想到恐怕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学者说的几个原因,我看太书生气。第一条说是官员对国情认识不足,这根本站不住,太表面化、太过肤浅。官员们认识不到中国资源紧缺的国情?太小看官员的认知水平了,别说现在的官员学历、学识都不低,比上两代老干部优越得多,就是普通文化学识的人都知道中国人平占有资源水平很低、土地资源极其宝贵,节约土地、节约资源这是极其普通、甚至可以说是低级的社会认知,官员们会不懂?岂非笑话?如果让官员认真来谈,无论从任何层面谈我国资源短缺的国情问题,任何一个级别的官员都不一定会输给任何一个学者。 第二条,说是政绩考核体系的不足。现在的考核体系促使官员们热衷出政绩,而之所以被提拔也是凭政绩。从表面上来说,也许是这样,但是,不要忽视了潜规则——那些看不见的手段和力量。现在干部提拔上去,真的都是凭本事、凭政绩吗?连组织部长、宣传部长这些与日常经济活动不沾边的官位,都能有大把灰色收入,说明什么?从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抓出一批买官卖官分子那时起,买官卖官情况是缩小了还是愈演愈烈?现在要想提拔上去,不花大钱行吗?而钱从何来,明摆着,就是搞工程。 至于相关的管理制度,人家可以改,也可以不改,官员们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还是政策的制定者。制定政策不会跟自己过不去,反正有没有社会平衡制约力量;如果来了中央制定的政策,那还是老办法——上策下对。 这个时代,本是官员们最能发挥聪明才智、最能大有作为、最容易创造利国利民政绩的好时代,可以说比毛时代强得多。有一些官员是一心为公的,创造出利国利民的政绩,以薄熙来为典型,但这样的官员有多少?现在官员们的能力和智商都很高,为什么总是搞出一大堆社会问题来呢?真是缺乏预见性吗?大小官员不是常常出国走走,看了不少的先进发展经验吗?等等,还可以提出不少问题,但都解释不通,这些问题是无法就事论事地表面分析所能解释得了的。 所以,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可书生气,看表面说表面,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现在中国社会潜规则的力量相当大,潜规则相当流行,这一点,官员们比百姓更清楚。 (对《南方周末》06.7.13.陆大道采访文章有感。) ---- 陆大道院士数次上书国务院 直陈城市化“大跃进”隐忧
南方周末
7月7日上午,广东迎宾馆客房里,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在电脑屏幕上向记者展示他亲自拍摄的上百张图片,一脸的焦虑。 区政府“白宫”缘何成“迷宫”? ——郑州惠济区违规建政府新址调查 “新华视点”记者陈芳、梁鹏 新华网郑州 6月20日电 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1个巨大的半球形会议中心气势恢弘;数百亩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弋…… 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区域,就是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办公新址。5月底,当网友将这个外观状似“白宫”的政府办公新址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后,其山水景观式的建筑格局和530亩的占地规模,引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声。 政府新址成了“景区” 位于郑州市北郊的惠济区政府新址,早在2004年5月即投入使用。其办公区域占地149亩,建筑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周边园林绿地等用地381亩,是统一征地、规划和建设。 6月7日,记者碰到河南省一些县市的几十名干部来此参观,遂跟随前往。 开阔的“大河广场”,分居两侧的“古树苑”令人心旷神怡。四大班子的四幢楼分列会议中心四周;西侧两幢办公楼间,10米高的人工瀑布正在喷水;办公区左右,各有一处令人赏心悦目的人工湖和大片的绿地花园。沿办公楼背后的山坡拾级而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山后是灯光球场等休闲设施,左右各有上百亩的园林,将区政府办公楼紧紧包围在中心,可谓“前有水、后有山”。 办公区内正在浇草地的工人颇有些自豪地说,惠济区政府现在名气很大,差不多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考察团来此参观。 前来参观的县区干部更是赞不绝口。一位干部感慨道:“在这里办公真是修身养性,但说到底,想舒服还得有钱啊!” 当地干部表示,惠济区在郑州市周边几个区县中算“穷”区县,年财政收入几年来徘徊在2亿元左右,刚从“要饭财政”过渡到“吃饭财政”。 据惠济区副区长李凌江介绍,原先的办公场所使用几十年后,已经破损不堪,而且分散在郑州市的几个区内,不但“严重影响了我区的外部形象”,而且“挤在别人地盘上办公”很不顺心。惠济区决定以“区址北迁为突破口”,带动北部城区建设;并在新址建设中“超前规划”——目标是“30年最好、50年不过时”。 征地手续是否完备合法? 500多亩的征地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报批手续,惠济区是如何进行的呢?在办公区域所占的149亩用地中,80%以上为菜地。记者调查发现,在未获得民政和土地等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2003年惠济区新址就开始动工建设,2004年5月,机关各单位即迁入办公。 有意思的是,2004年8月23日,惠济区政府向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呈交了“用地申请书”。直到2005年7月27日,民政部才正式批复河南省,同意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政府驻地迁移。而此时,区政府新址已经投入使用一年。按照国土部门的说法,区政府的土地使用证上标明的使用面积只有149亩。那么,办公区周围的381亩园林绿地为何没有土地证呢? 郑州市国土局惠济分局副局长张海良解释说,这些地都是公益性用地。 修建新址究竟花了多少钱 按照惠济区政府的介绍,建设新办公用房及绿地、设施等公益性事业,共投入1.2亿元。其中,市政府支持3000万元,原址拍卖2100万元,原相关资产整合2000万元,其余由区财政承担。 惠济区财政局局长张领军说,这1.2亿元是政府办公区域(149亩地)的征地及建设、绿化等费用,不含其他381亩地的征地、绿化、建设费用。下午,张领军又表示1.2亿元是530亩地的总投资。记者提出调阅相关的资金支出账表时,却被以种种理由拒绝。据区财政局介绍,惠济区新址的建设至今没有进行资金结算,区政府还欠着承包商数百万元的款项。整个区政府新址及四周道路建设投资超过7亿元。 竣工验收为何漏洞百出 在资金、土地等一些关键问题得不到准确答复的情况下,记者提出查阅这一项目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惠济区政府提供了一份“工程竣工验收意见表”的复印件,除建设单位注明是区政府以外,其他如监督号、工程名称、建设面积和工程造价均是空白。验收意见中,竟然全部没有时间落款。记者提出查看原件,惠济区委宣传部的同志一会儿说找不到,一会儿又说找到了,并在电话中称,原件中有工程名称和建设单位,其他还和复印件一样是空白。按道理,投用已经2年的区政府新址,应有一套完备的竣工验收资料。此项工程究竟是如何通过验收的?有关部门为何遮遮掩掩,让人费解。 惠济新区“惠济”了谁 惠济区政府认为,迁址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区政府的新址搬迁是个“富民工程”。 一位近50岁的毛姓村民说:“区政府没进去过,听说像大花园。可修得再漂亮,跟咱百姓有什么关系?菜园子毁了,我只能靠给建筑工地看看原材料,一个月挣四五百元。仅有的土地补偿,眼前还能维持,但长远咋办?” 河南省财政学院史璞教授认为,当前国内许多地方出现了新城、新区建设热,政府大楼越盖越豪华,而地方官员均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理由,这是站不住脚的。政府建设办公场所应量力而行,不能违规操作,更不能侵害老百姓的利益。(新华社) 质疑声为何总在“白宫”建成后 2006-06-21 11:57:25 南方网 冀者 办公新址内一个超过10米高的人工瀑布 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1个巨大的半球形会议中心、数百亩绿地、园林、 假山、喷泉环绕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只鸭子悠闲游弋……郑州市惠济区办公新址充满诗情画意。5月底,当网友将这个外观状似“白宫”的政府办公新址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后,其山水景观式的建筑格局和530亩的占地规模,引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声。 又是一个极尽奢华的政府大楼,类似的新闻看多了,读者的神经也会麻木,除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瞅两眼“相当壮观”的“白宫”图片外,简直没有了发表议论的兴致。一个财政收入2亿元左右,刚从“要饭财政”过渡到“吃饭财政”的县级区政府为何要建如此气派的办公场所,几乎和所有兴建豪华办公楼的地方政府一样,回答是这是“富民工程”,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如果说,这完全是掩人耳目的假话,似乎也不尽然。笔者前些年下乡采访,就曾听到某镇领导大倒苦水。该镇至今仍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破旧办公楼内办公,全镇上下为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可外商一看到镇政府的破败样,至少觉得“镇领导班子工作能力不强”,投资的热忱马上凉了一大半。说来也是,办公大楼好比一个政府的脸面,整日蓬头垢面迎门接客总不是很妥当。 这当然不是地方政府铺张浪费建“白宫”的理由,如果政府官员更看中的是办公楼的对外职能,那么也不能忽视它的对内职能。丰子凯说,建筑最富于一种亲和力,能统一众人的感情。这种亲和力,是为了建筑由纯粹的(无意义的)形状和色彩构成,不诉于人的理智而诉于人的感情的原故。感化人心,由理智不及由感情的容易,用说明不及用象征的深刻。所以建筑的亲和力比其他艺术的特别强,最能统一大众的心。政府的办公大楼是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场所,它建成什么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反映了当地政府对干群关系的一种认知。简朴大方的市政大厅体现的是服务公众的民主意识,辉煌壮观的九重城阙显示的是皇权的威严和震慑力,这样看来,惠济新区豪华气派的“白宫”究竟要向公众传递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他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富民,但归根到底还是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在作祟。 政府大楼究竟建成怎样的规模才算合理,这当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我琢磨着,建政府大楼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建起来的又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场所,那么老百姓至少应该有话事权。据说,欧洲有些国家政府宴请宾客,第二天都要把宴会的菜单公布在政府网站以接受公众监督。我看这个方法不错,政府大楼建设前应该把规划图公布在网站上,给公众监督权和知情权。要是都等到生米做成熟饭后,才向老百姓公开,就算质疑声再大,也悔之晚矣!(编辑:东雪) —————————————————————————————————————————————————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