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我国的大粮仓,东北地区的玉米、水稻、大豆三种主要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榨油是大豆的最主要用途,国外生产的转基因大豆由于含油量较高,在榨油方面更具优势,更容易得到大豆加工企业的认可,而我国出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在此方面处于劣势。
我国东北大豆具有高蛋白、营养丰富的特点,应引导农民和企业改变原有生产和加工结构,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
作为我国的大粮仓,东北地区的玉米、水稻、大豆三种主要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受到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猛烈冲击,近年来东北大豆产业呈现出衰落趋势,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关注。
双重冲击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才逐渐滑落为世界第四。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全部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国家,产量占世界非转基因大豆总量的1/3。
榨油是大豆的最主要用途,国外生产的转基因大豆由于含油量较高,在榨油方面更具优势,更容易得到大豆加工企业的认可,而我国出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在此方面处于劣势。
因此,自加入WTO以来,大豆成为我国受冲击最大的农产品,3%的低关税、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等规定使我国的大豆产业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作为我国的大豆主产区,东北大豆产业因而受到了进口大豆的猛烈冲击。
同时,众多外来资本意识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参股、控股国内油脂龙头企业,国内大豆加工业几乎全部被跨国企业垄断。自2004~2005年外资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后,目前已控制了70%以上的压榨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跨国粮商逐步垄断了我国大豆的进口,使国外大豆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而将我国本土大豆逐渐排挤出油脂企业的采购单。目前,国际大豆产业五大巨头A(ADM)、B(邦基)、C(嘉吉)、D(路易达孚)、E(丰益)垄断着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
在外来大豆和外来资本的双重冲击下,东北大豆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量达到4255万吨,比2008年净增加500万吨。增加量正好相当于2009年国库积压的国产大豆数量。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进口大豆分别达到478万吨、408万吨,使主产区大豆收购又一次陷入瘫痪。
大豆的过量进口严重妨碍了国产大豆的销售,目前已经对大豆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主产区4000多万农民生计,上百万加工企业职工就业,2000多个大豆食品加工企业的正常经营已经受到威胁。
产业衰落
在剧烈的冲击下,东北大豆产业面临衰落之势。仅以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从2003年开始,黑龙江大豆种植即开始逐年减少,2009年种植面积更比2008年减少4%之多。大豆产量也由从前的近1000万吨逐年下降到2009年的600万吨。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指出,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大豆产量逐年下降,有着更深刻的背景及原因。
一是黑龙江种植大豆与其他粮食作物的比较经济效益逐年下降,导致豆农及家庭农场种植大豆积极性锐减。
二是从豆农种植生产到企业加工、流通环节都没有建立和形成有效的利益约束和平衡机制,为各自的利益单打独斗、无序竞争、相互掣肘,加之进口大豆及外资企业的快速扩张,黑龙江大豆更是每况愈下。
三是农业产业政策制定存在偏颇。由于多年来黑龙江种植大豆经济效益较低,豆农及家庭农场种植意愿下降,种植大豆就意味着减少其他主要粮食品种的种植面积,而当前保住和增加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对黑龙江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从今年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可以看出,持续压缩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已经成为客观实际。
蒋和平认为,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锐减将导致国内大豆总产量进一步下降,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削弱,国产大豆从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整个产业链面临较大幅度的萎缩。
大豆当保
针对国外大豆的侵袭,国内部分人士主张“两个放弃”,一是要放弃中国大豆生产,认为进口大豆就是进口水和土地等资源,主张依赖进口满足国内市场;二是要放弃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主张依靠转基因大豆取代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品种。
但是,放弃大豆生产同时意味着话语权的完全缺失,这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势必造成巨大影响。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豆油是我国第一大食用油,约占国内食用油消费的40%;豆粕是重要的蛋白原料,占国内饲料蛋白原料的60%左右。大豆加工业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行业紧密关联,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有专家表示,日本和韩国的例子已经为我国敲响了警钟,由于完全依赖进口,去年韩国大豆价格高达每市斤20元人民币,已陷入了完全受制于人的境地。
同时,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向本报记者指出,中国出产的非转基因大豆是世界的宝贵财富,其特点为珍贵、稀缺、蛋白质含量高,具有绿色、天然、营养、健康的优势,应该大力扶持。
此外,大豆种植业攸关全国4200多万农民的生计与增收,尤其是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当地农民主要依靠种植大豆生存,放弃大豆生产将极大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收储困局
我国政府一直对大豆产业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抵御外来大豆的侵袭。
2008年8月,为扶持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发展,国家发改委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
此次《意见》中,国家鼓励国内大豆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促进资源整合,并鼓励企业进行深度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档次,丰富产品类型,支持企业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大豆保障体系。
但是,东北大豆产业的根本问题仍在于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降低了豆农的种植积极性。对加工企业的支持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东北大豆走出困境。
从2008年开始,国家制定了大豆等作物的收储政策,用以保障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但回头看两年来的执行效果,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
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为保护金融危机带给现货产业链的冲击,稳定价格,国家以3700元/吨(1.85元/斤)三次收储大豆750万吨、油菜籽150万吨。国家明确将以顺价销售方式,在不打压市场价格的前提下,择机拍卖。
2009年7月23日,国家开始执行抛储计划,第一批以3750元/吨价格拍卖的50万吨大豆以全部流拍告终;7月28日,50万吨大豆继续全部流拍。
有专家指出,国储流拍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国内大豆没有定价权,全世界都看着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并不由中国政府掌控。对于一个没有定价权而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实施如此大量的收购并企图顺价销售,结果必然不会尽如人意。
直到目前,国家2008年~2009年收储的750万吨大豆中,除了拍卖的不到10万吨,以及2009年下半年定向销售的195万吨外,其余仍在库中。
为削弱不良影响,2009年11月,国家在2009年秋粮收储政策中更加注重了市场化与灵活性。
与2008年相比,除了价格提高了40元/吨、收储数量由725万吨改为敞开收购外,2009年收储政策最大的变化在于收购主体。2008年秋粮收购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一家独大,而2009年秋粮收购主体为中储粮及东北符合条件的大型压榨企业。
根据收购细则,东北地区压榨能力在5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可以进入补贴收购行列。按照压榨能力估算,黑龙江地区有近六成压榨企业可以享受补贴收购的优惠。国家将给予指定大豆压榨企业和中储粮总公司一次性费用补贴160元/吨。当市场价格高于3940元/吨之后,中央财政适时停止补贴。
收储主体的增加有利于大豆的消化。2008年的中储粮一家收储导致大量国产大豆进入国库,实际进入压榨环节的国产大豆数量极为有限,而2009年的补贴油厂收购有利于国产大豆进入压榨领域。
2009年收储政策即将于本月底结束,但回头看实际效果,我们会发现并不乐观。
蒋和平介绍,目前,进口大豆到港价格每吨约3300元~3400元左右,而国产大豆规定的最低保护价是每吨3740元。虽然部分大豆加工企业能享受每吨160元的补贴,但仍然弥补不了价差。企业每加工一吨大豆,就要亏损180元~200元。
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统计,目前黑龙江省70多家规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停产,并已全部停止收购大豆。
大豆价格高、补贴少,是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停产的主要原因。按理说,豆价高,豆农应该高兴,可由于比较效益低下,豆农也很难高兴起来。
根据黑龙江省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度,黑龙江省农户种植水稻每亩效益438.19元;种植玉米每亩效益304.11元;而种植大豆每亩效益仅为166.87元,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收益也都要比大豆好得多。所以从2004年开始黑龙江豆农及家庭农场在可能的条件产生了尽量少种大豆或不种大豆的倾向,并逐年蔓延。
发挥自身优势突围
针对东北大豆产业困境,有人建议国家采取美国的做法,农民的大豆按市场价格销售,国家直接补贴农民。但由于我国与美国国情不同,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美国大豆多采用农场大面积耕种模式,统计、补贴都相对容易。而我国大豆种植散户多,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统计难度更大,实施直接补贴目前并不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挥东北大豆自身优势,形成品牌效应,提高产品效益成为可行之路。
杨邦杰认为,我国东北大豆具有高蛋白、营养丰富的特点,应引导农民和企业改变原有生产和加工结构,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非转基因品牌。
他建议,要重点发展壮大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和加工群,建立和打响品牌效应;对非转基因大豆应进行立法,建立保护区,加强对非转基因大豆品种的保护;建设非转基因大豆品种库,实行非转基因大豆的地理和物种保护制度。
蒋和平则针对东北大豆产业困境提出了四项对策。
一是针对2010年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把大力扶持国内大豆加工和流通企业的发展作为重点来抓,依靠科技创新延伸国产大豆深加工产业链,鼓励大豆加工企业搞大豆种植、加工一体化经营,增强国产大豆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加大对收购、加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财政补贴力度和范围。在国产大豆市场价格低于国家规定的收储价格的背景下,将财政补贴的大豆加工企业范围由东北地区扩大到山东、河北、河南等主要加工区,使有利于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企业都能获得国家补贴的机会。
三是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大豆”国际品牌。充分发挥龙头加工企业的突出带动作用,培育非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
四是要从保护民族产业、保障豆农利益,维护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益出发,完善贸易政策,建立国家大豆品种资源保护区和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发挥非转基因在食品安全、食品加工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科学时报 2010-4-14 B2 区域 产业 :张赋兴)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