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观看了二十多年前制作的电视剧《抉择》。该剧根据作家张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主要表现在处理一个国营大纺织厂被腐败分子以“改革”的名义搞垮的问题的过程中,市长李高成面对家庭内外各种利诱和胁迫时的正确抉择。这个故事,后来还拍摄过一部电影《生死抉择》,当年曾引起过不大不小的热潮。两相比较,电视剧逊于电影:情节节奏拖沓散漫,主题表达欠完满合理,说服力不够。不过,电视剧中对腐败问题有一些尖锐的质问。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电视剧结尾,被降职返任纺织厂厂长的李高成接待东欧一个原是社会主义、“苏东剧变”后复辟了资本主义的国家的客商,闲聊中谈到该国当年“剧变”的原因,李高成认为是“没有及时改革”,并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不会这样”——言下之意是:我们及时改革了,所以不会像你们一样“剧变”(即复辟资本主义)。
李高成所说的“改革”,当然主要是指“市场化经济改革”和与此相关的一些“政治改革”。中国没有发生当年苏联和东欧那样的“剧变”是因为“及时改革”了,这不仅是电视剧虚构人物李高成的认识,也是目前为止一定程度上的“主流”认识。
说苏联、东欧当年那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剧变”之前没有“及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这种认识对其中大多数国家来说或许基本符合事实,但是,对其中有一个国家来说却完全不符合事实,这个国家就是南斯拉夫。
记得在西历1977年以后国内放映过不少南斯拉夫影片,其中很有几部是反映南斯拉夫现实状况的,这些影片体现的南斯拉夫社会生活状况是:人们住着现代式套房,家里有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和很好的家具,穿着得体时尚,还使用家用小汽车,等等之类。可以看出,当时的南斯拉夫经济比较好,生活比较富裕。事实上,当年我国是把南斯拉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榜样”进行宣传、学习的。
南斯拉夫当时较好的经济发展状况,乍一看来是因为它有别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从“西元”1952年开始,南斯拉夫就取消了社会经济中的国家行政计划指令,企业和个人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采购、生产和出售相关商品。(见《多党制与南斯拉夫分裂》,李满长著,人民出版社西历2013年9月出版)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表的认识。“市场化改革”自然在当时南斯拉夫经济发展中有一些作用,但并非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是当时南斯拉夫在分别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大对峙阵营之间处于“中立”地位。
“冷战”开始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坚持维护本国利益、反对苏联的控制,南斯拉夫与苏联的关系恶化,一度遭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排斥和孤立,南斯拉夫甚至担心苏联“可能进行军事干涉”,因此与西方资本团伙国家建立了关系。“美国”为首的西方团伙为了对抗、分化苏联集团,自然乐于拉拢、利用南斯拉夫,故而取消了对南斯拉夫的一切禁令,允许并鼓励双方开展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科技乃至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南斯拉夫发起“不结盟运动”,独立于苏、“美”两大集团,使自己成为两大集团都要争取和借重的对象,自己一方面恢复、改善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一方面向西方的资金、技术、企业、人员开放,与西方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不断扩大,建立起大量的个人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这些,才是当年南斯拉夫“市场经济改革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南斯拉夫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改革先锋”,而其“改革”能在二十多年间获得一定成效,除了因为有铁托的坚强领导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苏、“美”的矛盾斗争中“左右逢源”。到“西元”1980年铁托去世后,尤其是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后,南斯拉夫对西方的战略作用大大降低了,其国内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就接踵而发,愈演愈烈,最终随着“苏东剧变”而分裂解体为六个国家。而作为曾经的“改革先锋”,南斯拉夫的分裂“剧变”比其它东欧国家更加惨烈:分裂过程中各“共和国”之间争斗不断,波黑“共和国”内部三个群类之间更是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混战,塞尔维亚“共和国”也发生了科索沃内战并因此遭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团伙的野蛮轰炸——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反“独立”斗争目前为止仍在继续。
南斯拉夫和其他东欧国家,与我国在国家大小与文明厚浅方面当然不具可比性,但其“剧变”的教训仍可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鉴”之一,是否“改革”并不是“剧变”会否发生的原因,最主要原因还在他处。
所以,“李高成”们有信心的理由不成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